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21,(10):70-75
产教融合是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重要举措。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产教协同育人经验,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以校企"双元"育人为核心,探索与实践"多域互通、多维互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产业学院,建设了产教融合教学平台,打造名师、技能大师"双引领"的"双元"师资团队,实施"多域互通"教学模式和"多维互融"产教融合路径,构建"双元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和"多维同步"长效协同发展机制。"多域互通、多维互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层次,促进了专业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需要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产学研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结合2009年至今的土木工程教学工作,探索并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土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需要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专业及技术需求。只有校企携手构建一套集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于一体的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才能有力推动学校产学研一体化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协同育人是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协同育人理念引领下,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四层次"协同育人模式:校内协同、校政企协同、境内外协同和国内外协同,实现协同育人环境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维"实践教学模式和"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多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双主体、三级沟通"长效协同机制,旨在不断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结合土木工程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建设,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最新理念,立足学校铁路交通专业传统优势和特色,在既有土木工程"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创办"线桥隧一体化"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实行"依托大工程、校企联培、实践创新并举"的育人模式,构建了与《华盛顿协议》相匹配的土木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了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核心的校企"3+1"联合培养课程体系,并以"校企双轨"模式建立了实践和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新机制,优化了师资配置,完善了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跟踪和控制体系。成功培养了首批77名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土木工程卓越计划毕业生,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为新时期应用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示范作用,具有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5.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该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主要采用精英教育模式。文章介绍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对其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工程结构发展演变和结构设计两门专业必修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与武汉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比较,从精英教育培养模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和实践锻炼三个方面对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对提升中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认可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5)
随着"新工科"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对汽车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定位和课程模式,其中校企协同育人成为专业转型发展的关注点和新工科建设的切入点。文章以哈尔滨华德学院汽车专业校企协同育人为基础,阐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在汽车专业建设中的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9)
人才强旅战略实施急需建立政校企三方的协同育人机制。本文以淮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将专业发展划分为初级校企双向合作和中级政校企三方协同育人两个阶段,进一步分析了现阶段三方对接、合作和交流间的弊端,最后构建出政校企"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以期实现高级阶段的协同育人模式创新,为人才强旅战略实施提供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8.
随着土木工程行业不断发展,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土木工程专业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尤须注重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即注重学生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其成为合格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文章提出校企协同"双线"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
论文分析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协同育人平台构建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土木工程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具体思路,并结合人才培养的教学实践论述了专业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具体成效。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1,(8)
开展校企、校事合作,构建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校企事协同育人模式,是新时代医学院校培养适应医药卫生行业管理类人才需要的重要途径。而建立校企事协同育人机制是保障校企事协同育人模式中各方育人主体协同育人的关键。积极探索管理类专业校企事协同育人机制,应建立校企事三方利益共享机制、校企事三方优势互补机制、校企事协同育人政策保障机制和校企事协同育人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为校企事协同育人实践工作取得良好成效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专硕工程教育的主力军,但教育教学资源的差异可能导致人才培养质量的参差不齐。人才素养对接社会发展需求是增强毕业生发展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扬长避短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地方高校学科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基建”和“互联网+”等背景下,工程形态和建设模式变革日益广泛和深刻,T形知识和能力结构是新发展形势下土木水利工程建设对高层次工程人才的素养需求。分析了土木类专硕教育转型发展的紧迫性,讨论了地方高校发展专硕教育的主要局限因素:教学资源配置相对不足,生源基础素养相对不强,师资队伍工程阅历欠缺,以及研究生教育同质化竞争等。同质化竞争表现为校内学硕与专硕培养模式、目标的同质化,以及校际学科发展方向的同质化,导致研究生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的相互挤压。基于南华大学土木与水利专硕学位点十余年的建设实践,讨论了地方高校提高专硕研究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思路和成效。立德树人理念之下,创新协同育人模式,发展学科特色,整合教育资源,建设教育共同体,是地方高校传统学科专硕教育破解同质竞争难题,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改革思路和实践模式对地方高校传统工科顺应时代需求发展专硕教育具有较好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中国交通建设企业"走出去"发展对国际化工程人才的需要,重庆交通大学与行业企业开展了10年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围绕国际工程人才在工程知识、工程实践、工程管理三个维度的能力素养,构建了短线定制"3+1"海外班、长线培养"1+3"国际工程班和柔性设置的"2+2"跨界复合实验班等多样化校企育人模式。通过校企协同选聘学员、设计课程计划、开设课程讲座、组织科技竞赛、指导毕业实践、评价培养质量,形成互惠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其间,为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企业输送海外交通建设人才3 500余名,较好地满足了海外交通建设国际化、多样化和高质量人才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工科正是对这一挑战和要求的积极回应,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是土木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的重点。以武汉大学为例,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重理论和轻实践、不重视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探索土力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课堂外实践教学的"三课堂"协同育人体系,提出"三课堂"的具体建设内容,探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问题,介绍具体保障措施和教学改革经验与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土木工程专业是传统工科专业的典型代表,在新经济建设背景下面临教育教学理念落后、内容体系与平台建设规模小且分散、运行机制缺少“闭环”检验等问题,这些问题亦普遍存在于其他传统工科专业。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以“以生为本、成果导向、全要素协同”育人理念为统领,通过优化和完善6个内容体系和6个教育教学平台,建立持续改进的课内、校内与校外“三循环”机制,构建“新理念指导、全要素协同育人”的全员、全过程、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专业先行,学科后发再并行”的发展思路,“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的实施路径,师生全员全过程深度参与及学院自主办学的经验对新工科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的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土木建筑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协作创新精神,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图形表达、团队协作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文章结合传统的建筑类制图与设计课程教学现状,构建了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实验教学模式,并在不同阶段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结果表明,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类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新体系,在加强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设计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对深化工程图学课程教学改革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结合湖北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共赢的合作机制,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推进和完善实践教学信息化改革,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以期为同类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