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采取语义学解析法(SD法)从43个描述历史街区空间魅力的词汇中提取出15个具有解释性因子,结合不同人群对历史街区空间魅力认知差异分析,筛选出人文风情体验、历史氛围感知、环境管理绩效三方面共12项历史街区空间魅力评价因子,并对各项因子的空间魅力效应进行解析,从而构建历史街区魅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历史街区保护与复兴过程中重塑空间魅力提供了引导性指标和参考权重。  相似文献   

2.
梳理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宏观导向及历史与地方传统,探讨其在社区更新中的公共空间营造之道,并选取历史文化街区、老旧居住街区、滨水活力街区等3种特色街区类型,揭示了在不同的营造与治理的机制下,通过社区公共空间营造重塑街头文化传统、形成地方场所精神和街道公共空间魅力,以及提升公共空间的实用性、规范性、艺术性与开放性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历史建筑和历史遗存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两大重要因素,对塑造历史名城的文化形象具有重要作用,但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历史文化街区逐渐被人们遗忘,被新的商业综合体所取代,空间活力缺失。文章通过对兴善寺西街步道空间活力提升研究,从绿色交通、步道铺装、周边业态、自然要素四方面,总结历史文化街区步道空间组成要素对空间活力重塑的作用,彰显地方特色,试图提高步道空间的服务性能。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5,(Z1)
历史环境是集中展示城市人文底蕴和历史文脉的特殊要素,也是历史文化复兴的动力源泉。当今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在对历史环境的维护中出现了偏差,使原本充满地域特色的历史环境逐渐失去个性。文章以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通过对其街区特征、空间特点及价值特色的分析,提炼出历史环境特色的维护方法,希望对历史文脉的活力重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历史环境是集中展示城市人文底蕴和历史文脉的特殊要素,也是历史文化复兴的动力源泉。当今一些地方由于种种原因,在对历史环境的维护中出现了偏差,使原本充满地域特色的历史环境逐渐失去个性。文章以太原市南华门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例,通过对其街区特征、空间特点及价值特色的分析,提炼出历史环境特色的维护方法,希望对历史文脉的活力重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正在经受城镇化进程的挑战。该文对安顺文庙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历史遗存、潜在特色以及对传统文化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物[1]进行整合,提出了"文化+"模式历史文化街区的传承与发展,形成街区内保护和规划主题,以期历史街区传统文化与传统空间相结合,展示古城"孤岛文化",焕发古城魅力,并为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保护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5,(9)
文章以中东铁路沿线典型历史街区为例,采用计算机学科中的视觉词袋模型分析方法,对历史街区空间要素的分类、条件和特色进行分析与描述,并对空间要素参量进行语言表达和统计,从而总结出历史街区的特色,形成历史街区特色空间要素组成、设施配置特征的简单量化指标,为进一步评价历史街区的特色提供量化的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8.
齐齐哈尔清末藏书楼具有百年历史,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城市快速的发展中因地处老城区,改造开发的迫切性需要运用理性的态度去看待这项工作,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改造应本着地方特色的原则,从实际出发,捋出症结,挖掘特色,优化环境,制定措施,继而活化提升地区活力,从空间重塑的角度凝视历史地段改造。  相似文献   

9.
陈沐歌 《福建建材》2023,(10):43-46
历史文化街区是重要的城市名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整治是对城市基因多样性的保护,也是延续历史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以永泰县登高山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为例,通过对街区现状进行详实的调研,针对其历史记忆渐失、文脉断续、公共空间失活等问题,在结合新时代的城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从整体格局保护、历史记忆重塑、街巷网络织补、公共空间赋活4个方面提出了街区保护与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10.
邵龙  赵晓龙  姜乃煊 《华中建筑》2006,24(12):99-103
主要从重塑空间地标、构筑景观视廊两个方面介绍了哈尔滨市南高区果戈里大街的改造设计反映出在历史街区整合设计中对旧建筑的改造态度和激活节点空间中不同的设计决策最后陈述了在特色历史街区改造设计之后所引发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门窗》2017,(9)
烟台市广仁路-十字街等历史街区的保护实践工作,主要着力探索和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在对其物质和空间形态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历史街区空间秩序的重构、建筑风貌的保护、空间活力的营造及地方历史精神的传承,对历史街区当中可控制的要素进行空间设计,进而实现对传统历史街区特色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2.
江南城市水网纵横,水资源孕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滨水街区。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河道不再承载其原本的功能,街区滨水空间逐渐衰败。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特色及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如何平衡,关系到文化与历史记忆的传承。文章从“地方性”视角切入,对街区滨水空间节点进行分类研究,为节点活力营造提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形』与『神』--城市特色街区的四种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街区为单位来体现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是实现城市特色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结合实例和评论,总结了建设城市特色街区的四种模式,即:历史街区保护中可以采取的"形神兼备"的整体保护模式,或保留"形"而重塑"神"的改造保护模式;以及通过旧城改造新建特色街区,可以采取的求"形似"或求"神似"的不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实现重塑城市传统肌理,找回城市空间特色的大目标,除了以"修复"为主要手段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应该有一种新的保护模式作为其补充,那就是延续当地传统空间特色,结合现代生活需要,重构似曾相识的街巷空间.在温州南塘街改建工程民俗风貌街设计项目中,我们对这种新模式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现今资本、权力驱动下的城市历史文化片区空间再生产困境——产出历史文化和价值异化的现象——的反思,以南京国际安全区这一失落的特殊历史片区为例,拟提出新的历史片区更新之道。对此类重要历史片区作为"地方"及重塑其地方的必要性进行提炼并结合空间生产理论进行分析,指出历史片区地方重塑的过程即历史片区空间再生产的过程,得出只有基于日常生活的地方空间再生才是成为重塑地方历史和情感、保有地方差异、避免地方卷入资本循环和重构而成为抽象空间的途径这一观点。而后构想"空间·功能·情感"三元地方重塑机制并对其进行解读。最后辅以地方重塑相关策略,以期为类似历史片区的再生实践提供新思路,丰富空间生产理论的微观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孔强 《华中建筑》2009,27(10):100-102
该文旨在通过对前后北岸城市历史街区景观空间的分析,重塑文化在历史空间中的地位,引发在历史街区景观设计中对文化恢复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记录着城市历史发展的进程,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均面临着重大挑战。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长春市伪满建筑群的典型街区,同时是长春市当前留存较多历史遗产和文化内涵,能够体现长春伪满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然而近年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本文从保护历史建筑、重塑空间格局肌理、打造公共活力空间以及特色文化基因植入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的保护与更新提出了建议,使街区成为城市的活力地段。使得作为长春名片的伪满文化能够获得新的生命力,以不同的形式重新融入到城市中去。  相似文献   

18.
杨俊宴  史宜 《建筑学报》2015,1(2):119-124
对我国历史文化街区社会空间特征进行深入解读,结合地方实践经验,提出基于"微社区"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模式,以"微社区"的形式划定街区内的基本社会空间单元,以达到在规划中保护街区居民社会生活的目的。结合广州市和平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从街区更新策略、社区组织策略和实施保障策略的角度入手,探讨"微社区"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吴萍 《中外建筑》2010,(11):99-100
商业老街以其传统的商业氛围、街区空间及风貌要素成为城市空间中极富魅力的场所。但目前在老街的改造中往往漠视传统要素,导致改造的结果往往不尽人意,使老街失去了特色,使城市失去了魅力空间。文章以大连市天津街老街改造规划为例,回答了"传承什么历史文脉"及"如何传承历史文脉"两个问题,探讨老商业街改造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特色街区作为城市名片传承和彰显着某个时代的精华,也常常因"特色不足""建设老化""业态杂乱"等问题面临更新难题。文章以成都市琴台路街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文化复兴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路径,即发掘片区特色在于它现存着成都历史演进过程中各个时期典型的文化载体,是凝聚历史的片区。因而确定"一步千年,琴台艺术园"总体定位,将文化资源梳理成脉络,并据此重塑空间格局,升级产业业态,形成"文化资源挖掘—产业业态延伸—城市空间支撑"的系统性城市更新思路,以期为类似城市更新规划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