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单一变量法试验分析了混凝土用砂对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的若干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掺入相同的引气成分情况下,混凝土用砂的颗粒级配,材质,含泥量及石粉含量都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引入骨料级配与粒径、体积砂率两个参数,并研究设计孔隙率、骨料级配与粒径、体积砂率对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设计孔隙率与透水系数存在指数函数关系;骨料级配与粒径对混凝土的强度及透水性能影响较大;适量体积砂子的掺入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不降低其透水性能,且体积砂率的大小取决于水泥用量及骨料级配与粒径;以设计孔隙率、水胶比、骨料粒径与级配、体积砂率为参数的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能够有效的指导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石灰岩机制砂在严寒地区应用的合理性,以相对动弹性模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混凝土强度等级、含气量和石粉含量对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吸水率和气泡间距系数分析了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冻融破坏原因. 结果表明:高强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具有高抗冻和破坏突发特征,提高混凝体强度等级或引入适量优质气泡是提高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有效途径;当C30和C60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含气量分别为6.4%和4.4%时,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最佳;石灰岩石粉对混凝土性能有正、负双重效应,其含量控制在10.0%以内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有利.  相似文献   

4.
为指导抗冻混凝土的设计与评估,采用先进的硬化混凝土气泡结构测试设备,通过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对混凝土气泡特征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相同时,水灰比对硬化混凝土的气泡间隔系数、平均气泡直径及比表面积、气泡的孔径分布等特征会产生显著的影响.随水灰比的增加,气泡间隔系数变大,气泡结构变差,这将对混凝土抗冻性产生重要影响.建议相关规范在对引气混凝土的含气量及气泡间隔系数进行规定时,应充分考虑水灰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郑炜 《福建建材》2018,(2):12-13
近年来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越来越重要,采用1.18mm以上和以下的筛孔进行试验,测试机制砂级配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与作用效应,为了能够正确地进行试验结果分析,在试验中采取了不同的级配类型,通过对试验结果对比,归纳出不同级配类型的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性能特点,希望能够为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提升和改善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制砂级配不良的特点,试验对不同间断级配机制砂对新拌混凝土坍落度、泌水率、振动离析率等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机制砂间断颗粒粒径增大,机制砂平均粒径减小,混凝土坍落度、泌水率和振动离析率均随之减小;强度等级越高,机制砂级配变化对混凝土泌水率影响越小;间断级配机制砂颗粒级配在合理范围波动时,也可配制出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强度是混凝土的重要性能之一。论文就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的若干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水泥、骨料、其他掺和料以及外加剂等配料的选配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为揭示相关因素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依托云南昭通市镇雄至赫章高速公路二标段高桥墩工程,考虑工程实际情况,采用当地岩石机制砂石料,设计了15组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展开了机制砂混凝土试块强度与机制砂级配、材料配合比的相关性试验,观测了机制砂混凝土试块强度随混凝土养护龄期的变化过程。通过试验,测定了不同龄期的混凝土试块强度与水灰比、砂率和粉煤灰掺量等材料配合比参数的关系,获得了这些材料配合比参数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6,(8)
采用混凝土含气量仪与气泡参数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比例消泡剂和引气剂复掺对混凝土气泡参数的影响,结合气泡参数与混凝土外观形貌的关系,提出了优化混凝土气泡参数及提升外观质量的消泡剂和引气剂复合使用方案。结果表明:适量的消泡剂和引气剂复合使用,可提升混凝土的含气量稳定性,降低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和平均孔径,有效改善混凝土外观形貌。消泡剂掺量0.003,引气剂掺量0.01时,混凝土含气量稳定性最佳。消泡剂掺量0.001,引气剂掺量0.03时,混凝土气泡间距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9.
对高原环境桥用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技术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骨料级配设计技术、粉煤灰和高性能减水剂双掺技术和引气技术配制的C50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早强、高强和低收缩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冻性能。分析表明,控制含气量为4.5%~6.0%,气孔的孔径范围为40~280μm,气泡间距系数为120~150μm,其抗冻性均大于300次冻融循环。含气量是提升混凝土抗冻性的重要参数,而所引入气孔的性质也同样重要。适当增加含气量、减小孔径和气泡间距系数,可明显提升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相似文献   

10.
苏礼清  田彬亢  闫学良 《山西建筑》2010,36(17):167-168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配合比设计参数(水灰比、砂率、胶凝材料用量、机制砂的级配与细度模数及含粉量等)对全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找出各参数的适宜取值,为全机制砂混凝土的配制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表面气孔麻面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表观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时会影响轨枕的耐久性能。重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尺寸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在轨枕下部出现气孔,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振捣工艺及脱模剂种类等因素进行对比试验,系统分析了轨枕表面产生气孔麻面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减小干硬性混凝土增实因数可减少表面气泡数量,增实因数在1.25~1.30时,混凝土表观质量较好;增大混凝土砂率可减小气泡孔径;提高含气量可明显改善混凝土表面状况,含气量在2.5%时,混凝土表面气泡最少。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表面气孔麻面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表观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时会影响轨枕的耐久性能。重载预应力混凝土轨枕尺寸较大,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在轨枕下部出现气孔,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振捣工艺及脱模剂种类等因素进行对比试验,系统分析了轨枕表面产生气孔麻面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减小干硬性混凝土增实因数可减少表面气泡数量,增实因数在1.25~1.30时,混凝土表观质量较好;增大混凝土砂率可减小气泡孔径;提高含气量可明显改善混凝土表面状况,含气量在2.5%时,混凝土表面气泡最少。  相似文献   

13.
振捣方式和引气剂品种对混凝土气泡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高频振捣方式和引气剂品种对混凝土气泡结构的影响规律进行。采用四种工程中常用的引气剂配制水胶比为0.4的混凝土,考察高频振捣方式对新拌混凝土和硬化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振捣时间的增加,硬化混凝土中的气泡比表面积增大,平均气泡径减小,气泡总数和小气泡数会出现峰值而后迅速减少。同时,含气量损失率增加,引气剂品种对含气量的损失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对水灰比、含气量对混凝土气泡结构和抗冻性的影响,FHWA质疑了ACI关于保证混凝土抗冻耐久性的含气量与气泡间距的临界值。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灰比为0.4~0.5、含气量为2.5%~4.5%范围内,含气量为3.5%和4.5%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相似,耐久性系数都在80%以上。水灰比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很小,没有发现水灰比与引气混凝土抗冻性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对混凝土抗冻耐久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气泡间距系数,随着气泡间距的减小,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在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比了自制引气剂PYQ与常用引气剂K12、AES、AOS的溶液性能、新拌混凝土性能及硬化混凝土性能。结果表明:起泡能力从优到差依次为K12PYQAESAOS,泡沫稳定性从优到差依次为PYQAOSAESK12;保持混凝土初始含气量相同,气泡间距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PYQAOSAESK12,直径20~200μm有效气泡个数从多到少依次为PYQAOSAESK12,1 h含气量-硬化含气量-气泡间距系数-孔径分布-稳泡能力间存在关联性规律,1 h含气量越大,硬化含气量越大,气泡间距系数越小,20~200μm有效气泡个数越多,稳泡性越优,气泡间距系数可准确反映出引气剂引入的气泡稳定性;PYQ的引气及稳泡性能佳,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低,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16.
聚羧酸系减水剂引气方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部分消泡、局部消泡、先消后引这3种引气方式对混凝土含气量稳定性、气泡间距系数、平均气泡径等参数及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先消后引的引气方式并选用聚羧酸专用引气剂,可以调整混凝土含气量,使含气量稳定、气泡间距系数大、平均气泡孔径小.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发展,我国不少地区天然砂资源逐渐短缺,甚至出现无砂可用的状况,混凝土用砂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应用机制砂完全替代天然砂生产混凝土已势在必行。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配合比设计参数(水灰比、砂率、胶凝材料用量、机制砂的级配与细度模数及含粉量等)对全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整混凝土中的砂率、水胶比与减水剂掺量等三个重要参数,具体进行了这几个参数对C50级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得出砂率、水胶比与减水剂掺量对混凝土可泵性能的影响作用规律,以供高塔泵送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设计使用。  相似文献   

19.
冯爱权 《建筑施工》2021,43(2):303-305
根据Dinger-Funk方程,计算混凝土砂石材料的最紧密堆积理论级配,调整颗粒分布系数。混合现有不同级配的砂石,计算混合后砂石级配在不同情况下与理论级配的相关性,选取相关性较大的几组级配进行试验,对比混凝土流动性、强度。结果表明:碎石的紧密堆积有利于混凝土流动性,对混凝土强度影响不大;砂紧密堆积时无法满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需改变砂级配或通过特细砂对浆体稠度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8,(1)
为研究浮石轻骨料混凝土中不同掺量(0%、0.01%、0.02%、0.03%)的引气剂对浮石混凝土含气量、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通过硬化混凝土气泡间距分析仪测得浮石轻骨料混凝土的气泡特征参数,通过灰色关联思想,分析比较各个气泡参数对引气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气剂的加入使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均下降,当掺量为0.02%时,气泡间距系数对引气浮石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与掺量为0%相比,当气泡间距系数小于0.229mm时,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均下降。气泡的平均弦长对引气浮石混凝土韧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当气泡的平均弦长小于0.1mm时,混凝土韧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