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有效开展雨洪资源管控是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命题,而绿地系统作为绿色基础设施是承担城市蓄滞和拦污净化功能的重要海绵载体。因此以雨洪管理与城市绿地系统协同为切入点,首先从现实需求、研究动态两个方面来解读城市绿地系统新的规划内涵;其次从规划过程和后期落实两方面梳理现状绿地系统进行雨洪管理功能优化的关键障碍,然后通过信息技术与综合思维将绿地系统规划进行"过程可视化",尝试把城市绿地空间与雨洪管理协同作为基本逻辑,构建基本规划模式,最后针对规划实现的关键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当前海绵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与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彧  杨冬冬  曹磊 《风景园林》2017,24(10):93-100
伴随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的不断推进,生态化雨洪管理理念正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逐步得到落实。由于相关设施后期运行管理与维护直接影响其效能的发挥以及在城市中的广泛推广,因此雨洪管理设施后期监测与维护方法研究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海绵城市构建与效能"实验基地为观测原型,归纳总结了一系列雨洪管理设施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并聚焦于"日常管理维护的具体操作方法""北方冬季休眠期后设施的激活方法"以及"不利环境外因弱化转化的创新管理方法"三方面,为中国"海绵城市"提供操作性强,完整度高的管理维护方案,为城市建设投资收益发挥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市政技术》2017,(4):164-169
海绵城市实现了雨洪管理从传统工程排水到综合排水、生态排水的转变。以湖北省某市海绵城市规划为例,确定雨洪管理目标为将75%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探讨山地丘陵地区海绵城市的规划思路、建设策略,利用GIS以及单因子指标评价法、多因子复合评价法确定适宜的海绵城市开发区域,针对各个开发区的特征,提出对应建设指引;同时参考行政区间进行二级分区,将管控指标分解到各级区域,最后的校核结果表明该次规划符合该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设定目标。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7,(12)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城市雨洪问题。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载体,是控制地表径流的有效工具。文章在阐述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特征及其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的基础上,明确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提出了"目标设定—雨洪模拟—设施比选—初步方案—反馈调整—优化方案"的规划思路;初步构建了三种情景的雨洪模型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比选体系,形成了一套基于雨洪模拟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方法。最后,以实例说明如何通过具有地域适宜性的规划方法来实现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雨水径流的高效控制,以期为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2016年3月,住建部发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标志着海绵城市理念开始纳入城市规划法定体系。但城市总体规划作为专项规划的上位规划,其内容的延迟将导致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无纲可依,因此必须尽快将海绵城市理念纳入城市总体规划。通过系统调查国外开展雨洪管理实践的城市及其相关规划,归纳出国外雨洪管理理念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共性,如总体规划的编制注重多学科多专业配合;雨洪管理理念体现在总体规划的目标、策略和具体措施三个层级;内容上包含雨洪管理的理念、原则、措施类型及系统构建途径,以此启发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纳入总体规划的关键点和实现途径。该研究结论可为新时期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洪涝灾害问题日益增多,平原城市由于地势平坦,城市开发程度较高,对于雨洪处理能力变低,易发生洪涝灾害。为解决内涝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与政策,用于推进海绵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建设。鉴于区域的复杂性与差异性,海绵城市与绿地系统并不能够做到有机的统一。为缓解海绵城市建设与绿地系统规划实施构建之间的矛盾,本文通过剖析绿地系统规划构建的问题,介绍了沙洋县绿地系统规划的项目概况,以及在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平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城市下的雨洪管理理念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面对越来越复杂与多样化的城市问题,城市设计中不同领域关系的构建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领域探索的一个重点。对美国新奥尔良市最新的雨洪管理策略中多领域融合的背景、思想与规划策略做了介绍,对其在宏观规划层面探索构建城市设计各领域关联性的思维做了解读。美国新奥尔良市的雨洪管理在延缓、贮存与排水的梯级策略中融入多层面与多尺度的城市设计内容,建立了水利工程与城市设计、景观规划间的紧密联系,其方案作为综合性的规划策略指导城市各领域的建设,为它们之间的融合创造了基础性的前提条件,其规划思想与方法对中国城市面临的雨洪规划难题、建设海绵城市以及探索城市设计各领域间的协作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概念与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绵城市是当下我国力推以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难题的新建设模式。通过梳理海绵城市概念提出的背景和源起,指出弹性城市、低影响开发和可持续资源管理是海绵城市理念的核心思想,认为海绵城市比雨洪管理更加准确体现城市雨洪管理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完整内涵,海绵城市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存在理论递进的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海绵城市的概念与思想具有先进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推动我国城市雨洪管理模式的转变和发展,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9.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城市雨洪问题提供了政策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宏观格局规划与实施协调统一,其中宏观格局的规划在整个雨洪景观安全格局中扮演着战略指导角色。文章根据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对雨洪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方法及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提出了城市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的框架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西咸沣河公园海绵城市设计项目为例,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项目运用SWMM雨洪软件分析模拟场地雨量控制过程,合理布置公园内海绵设施规模,最大化降低海绵城市建设费用,实现雨水的可持续资源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王焱  曹磊  沈悦 《中国园林》2019,35(4):112
海绵城市是从城市雨洪管理角度来描述的一种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模式。以天津大学新校区景观设计为例,阐述基于海绵城市建设基础上的景观设计方法。结合基地现状及上层规划,通过水敏感度分区和开发强度分级,架构了由渗透、滞留、储蓄、净化、利用和排放雨水技术手段组成的绿色水生态系统,建立削减暴雨径流量、增加水系调蓄能力、提高雨水外排速度的三重安全排水保障机制。并将雨洪管理技术与北方盐碱地区排盐措施相结合,最终达到生态雨洪管理与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该文因由海绵校园建设的提出,在微观层面上对海绵城市理论进行的积极探索,力求通过引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景观构成要素结合海绵城市理论,建立海绵校园的系统规划方法。以武汉大学为例,规划运用雨水桶、雨水花园、植物墙、绿色屋顶、分流设施、多功能调蓄池等LID技术手段从渗、滞、蓄、净、用、排六方面建立了武大海绵校园建设的四大体系,来缓解校园雨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极端雨洪灾害日趋频繁和我国城市持 续推进绿色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下,本文提出了 以海绵城市理念,推进蓝绿灰基础设施结合,系 统构建雨洪韧性城市体系的框架,从空间管控、 工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构建思路, 并建立了雨洪韧性城市的风险适应、风险防治及 灾害应急实施策略与措施。在此基础上,结合我 国多个新区规划建设案例从理想蓝绿空间结构、 洪涝统筹治水体系和功能复合的用地布局等角 度探讨了构建和谐“人水城”关系的规划解决方 案,以动态发展的全过程视角制定目标,多专业、 多角度、多手段制定治水方略,推进海绵城市理 念的落实,实现城市雨洪韧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城市内涝、径流污染问题以及响应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雨洪调蓄设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延时调节设施作为一种有效防治城市内涝和径流污染控制的工程技术手段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得到较广泛的工程应用,而国内对延时调节设施的研究和应用还很缺乏。系统介绍了延时调节的概念与原理,分析了延时调节设施在城市内涝防治和径流水质控制中的效果,说明了设施基本构造,并总结了延时调节设施的设计方法,为我国在海绵城市建设、排水防涝规划及雨水调蓄系统中合理应用延时调节设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结合上位规划指标要求及研究区生态环境本底现状,提出了榆中生态创新城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文章根据研究区的特征构建海绵中心,保障区域自然海绵结构,并针对城市的不同组成系统,制定了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策略.为了更好地管理榆中生态创新城雨洪综合系统,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落实...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污和径流控制的困境,以美国芝加哥市雨污蓄滞深隧工程(TARP)为例,阐述了TARP修建的历史背景及工程主要环节,包括可行性方案评估比选、工程建设及投资、工程效益分析、运行管理及维护。结合TARP的修建,回顾了美国城市雨污及径流控制政策的演变——从最初的"深隧万能"逐步转向多方略、多措施,传统的灰色工程与新型绿色工程相结合的近自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亟待开展的工作,包括制定长期规划,探索灰色与绿色雨洪基础设施相结合的途径,考虑雨洪管理系统的整体性以及注重非工程措施。本研究可为海绵城市建设中合理考虑雨污与径流控制方略提供研究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弹性"对国际范围内区域空间的发展与规划起着深远的影响。但国内对区域弹性的研究与实践尚少。在理解区域弹性和雨洪弹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作为"软性区位因子"的区域雨洪弹性是提升区域弹性的关键要素。本文通过聚焦宏观区域层面的海绵城市规划方法,以增强区域雨洪弹性,并由此提出三点策略——"大海绵"规划与区域规划对接、通过情景规划实现海绵城市弹性、跨尺度海绵措施弹性组合优化,以期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来提升区域雨洪弹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开展城市雨洪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可参考借鉴的本地化数据不多,为可持续地支持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亟需参照国外相关数据库建设的经验,对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践取得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海绵城市源头设施数据库。首先分析了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海绵城市源头设施相关数据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国际BMP数据库的架构,完成了海绵城市源头设施数据库的需求分析,进而通过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三个步骤,设计了一个结构清晰、管理方便、执行效率高的海绵城市源头设施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分为海绵城市源头设施、研究区域、监测站、监测事件和监测数据五个实体集,包含45张表格和上千条字段属性。后续通过中国海绵城市源头设施数据库的建设,可为海绵城市源头设施的效能评估、运营维护和成本效益分析提供数据支持,服务于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19.
《园林》2015,(7)
<正>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是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理念和技术体系,在城市雨洪控制利用和绿地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LID设施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对其功能的实现和美学价值的发挥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来看,中国针对LID设施的植物选择与设计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出现以下问题:1.过于倚重植物的雨洪控制利用功能。为了渗透、净化雨水,LID设施中多选择耐水湿  相似文献   

20.
针对滨海城市雨洪灾害“孕灾机制复 杂、风险暴露度高、承载体脆弱”等典型特征, 应用多源数据与智能分析的雨洪灾害智慧识别 技术,提出了多尺度规划协同的韧性防灾布局的 规划思路,建构了应对滨海城市雨洪灾害的“宏 观—中观—微观”多尺度智慧—韧性海绵城市 规划方法。结合闽三角城市群—厦门市—杏林 湾片区三个典型尺度,进行规划应用探索,包括 流域—城市群层面的孕灾环境与承载体脆弱性 解析、区域生态海绵系统格局建构,城市层面的 雨洪脆弱性评价、承洪韧性空间结构布局、土 地利用规划与避灾场所布局,街区层面的分单元 差异化承洪韧性规划设计及雨洪风险智慧监测 与导控,为滨海城市雨洪灾害的智慧识别与韧性 防控提供系统化的理论方法及实践应用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