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姚睿 《中外建筑》2009,(8):61-64
广州珠江后航道沿岸分布大量20世纪早期遗留的大批工业厂房和仓库,这些工业遗产目前面临着保护和建设的双重压力,以及被人为和自然破坏的危险:与此同时,珠江后航道沿岸周边地区也迫切需要发展和更新。在“退二进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引导下,将创意文化产业与工业遗产有机结合形成新城市景观的设计理念为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这是一种极具价值和潜力的新文化观念和形式,本文称之为“Loft”有机景观,并通过“广州市荔湾区下市涌至消防中队沿岸景观整治”项目,深入探讨“Loft”有机景观的设计理念与特点,同时提出对当代城市景观新途径探索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郑可 《福建建材》2023,(8):30-34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再生是延续场地文脉,提升人居环境,带动区域发展与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景观再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石狮伍鸿滨海工业废弃地景观再生策略,并从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及场所精神景观再生设计方面展开了分析,以期为城市滨水空间废弃地景观再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申洁  许泽凤 《中外建筑》2011,(11):98-99
本文通过对后工业景观概念及发展模式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后工业景观实践,比较其共性与差异。后工业景观作为工业时代的一种新的景观形式,独特的内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反思城市景观变革及其理论成果与后工业景观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拓展现存后工业景观的研究内容和认知维度,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中国后工业景观发展及其景观范式的形成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分类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厘清批判理性主义方法下的美国景观都市主义和德国景观结构主义概念,在城市景观认知与重构的基础上,辨析两国后工业景观的异同。【结果】基于批判性城市景观比较分析,美国与德国后工业景观的共识性体现在城市景观变革下的系统性发展与多元范式两个方面,而后工业景观的内涵、核心要义、发展策略和规划设计特征则反映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结论】综上所述,后工业景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景观类型,可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景观变革拓展其系统性研究,在批判性综合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后工业景观范式,继而形成独特的景观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5.
曹盼宫  陈军 《山西建筑》2009,35(29):46-47
通过阐述后工业景观产生的内因与外因,论述了后工业景观具体展现出来的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多元文化内涵,指出后工业景观的内涵思想以及艺术表现形式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以及尊重多元文化传承的文脉理念.  相似文献   

6.
《工业建筑》2019,(11):25-32
后工业滨水区占据了城市中的优越地位,是现代景观更新中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作为美国重要的贸易港口城市,随着美国工业发展水平渐入后工业时代,自20世纪30年代起纽约开始进行工业滨水区更新,在这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其发展历程和做法对我国后工业景观更新和综合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纽约市16个工业滨水区更新案例的深入分析,对比在纽约后工业滨水区景观更新的历史发展中,其价值导向、核心策略、更新模式方面的转变过程,总结纽约市后工业滨水景观更新策略经验。  相似文献   

7.
王哲  朱捷 《中国园林》2024,40(1):86
后工业景观作为保护及利用工业遗产的重要范式, 体现出生态修复、形象展示、文化传承、功能重组和产业开发 的复合价值,已逐渐成为城市片区更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根据 当前后工业景观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发现在高质量城市更新的 背景下,有必要从全局视角对成群成片的城市后工业景观更新 进行整体性、持续化、多维度地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入景观 触媒效应的理论方法,剖析城市后工业景观触媒的特质,总结 城市后工业景观在山地城市中的显著特征与设计关键;提出通 过城市后工业景观触媒效应的激发推动老旧城市片区有机更新 的实施途径,从而促进山地城市朝着生态功能健全、山城形象 凸显、文化氛围浓厚、功能活力焕发、文旅业态兴旺的方向持 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在先前过度开采而污染严重的废弃地中实现生态恢复这一景观再生研究课题,探讨了攀西地区进行工业景观再生设计的必要性,具体阐述了该地区工业景观再生设计的方法,为今后类似地区科学处理工业遗迹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及思路。  相似文献   

9.
周璐 《山西建筑》2012,38(11):30-31
对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进行综合分析,关注其中体现出的生态的设计理念,阐述国内对工业景观重视度不够的现状,希望引起更多设计者对生态理念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段建强 《风景园林》2023,30(6):54-60
【目的】尽管后工业景观的价值维度和保护理念在当前研究和实践中被不断深化,但后工业景观在城市更新中所蕴含的历史观念,亟须在理论层面深入探讨。【分析】基于20多年来有关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实践,就其中蕴含的历史观念进行总结。以雅克·朗西埃3种历史“诗学”的表现形式为基点,解析出“对象物”“整体形象”“即临景观”3种历史观念,在后工业景观设计实践中,通过具体景观实践分别以“符号生成”“现实增强”“场所氛围”的方式实现对当代历史的景观建构。【结论】这3种历史观念伴随后现代景观的形成而产生,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历史阐释和价值建构范式,对后工业景观的设计实践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邵龙  赵晓龙  姜丽 《华中建筑》2010,28(3):129-132
该文将文化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整合研究,注重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的保护和合理配置以及工业文化生态环境的协调和优化整合,通过对后文化景观资源整合结构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后工业文化景观资源的整合途径和整合模式,以提高其整体效益,从而实现城市工业文化生态系统平衡和工业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工业旧址采取高强度再开发的模式已成为趋势,工业建筑及户外场所面临存亡的巨大挑战,如何认识和尊重工业遗存成为此类后工业改造项目面临的新课题。随着首钢的搬迁与转型,作为首钢发展的起点与北部对外门户的西十筒仓区域,成为北京冬奥组委总部落户之选。面对建筑的先行与价值的不认同所带来的工业体系破碎化,景观设计重拾了工业系统的价值,在阅读并尊重原有工业空间逻辑的基础上,对原有地形结构进行创造性复写,并将重译的工业碎片谨慎地嵌入景观体系中。"碎片复写"设计方式的提出为高强度开发背景下的工业旧址再利用乃至城市空间更新如何兼顾科学与艺术、法则与自由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引领的新型工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后工业景观公园”作为工业遗存活化利用的主要载体,因其标志性和典型性成为风景园林界实践的重要对象,研究其生态设计思潮的演变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国内外后工业景观公园近60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公园建设背景、指导理论、生态设计手法,将生态设计思潮划分为1960—1985年探索期的环境修复模式、1986—2005年融合期的郊野景观模式、2006—2019年发展期的自然景观模式以及2020年以来兴盛期的生物友好模式4个阶段。生态设计思潮经历了从消除场地污染的环境修复到兼顾科学修复与艺术表达,从利用自生长植被群落、保护生物栖息地到设计适应生物多样性的友好环境,从被动到主动、从以人为中心的安全防控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审美转变。以期能为我国生态文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工业景观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后工业景观是工业时代之后“第四自然”的表征,其设计受到“大地艺术”和后现代建筑理论的影响.结合对上海宝山节能环保园核心区景观设计的评价分析,探讨了后工业景观设计语言的表达方法.后工业景观设计强调场地分析与设计构思的整体性,空间与场所的再生以及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通过对设计实践的反思,也提出了我国后工业景观设计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腾退的工业用地城市为生态再生提供了潜力,后工 业景观的再野化随城市新生荒野重建逐渐得到认可。这一场景 中包含了具有对抗性质的“工业-自然”二重维度,而公众的 接受度和感知情况可作为其可持续转型的循证依据。以不同植 物高度、遗存占比、再野化程度、硬质绿地比例、演替程度5 个变量构建再野化虚拟场景,以量表调研与眼动实验结合的方 式分析“工业-自然”要素构成方式、人工管理介入程度对公 众感知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较高的绿地率、适度再野化与 自发演替的场景的公众接受度较高,工业要素对公众的关注兴 趣与偏好产生较大作用,“工业-自然”变量与积极-消极感知 显著相关,视觉关注数据与公众感知呈现一定相关性。在人因 设计视角下研究后工业再野化场景中生态隐喻与工业隐喻,为 如何发挥工业用地更新的生态潜力与社会潜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技术美学的嬗变与工业之后的景观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静 《规划师》2003,19(12):36-39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许多传统工业基地衰落,甚至沦为弃置地。这些用途单一、功能过时但是具有严格逻辑的工业弃置地的再生潜力、历史价值和景观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改造、更新和开发实践的成功与失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技术美学的嬗变、历史地段的扩展和极简艺术、大地艺术的思想对工业弃置地的景观再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What is an 'outback'? Why is the term being applied to landscapes bearing little resemblance to the Australian interior? Based on a survey of the rising international use of this term, and a case study from Ohio, it is suggested that outbacks are discursively produced: (a) where post-industr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an urban place and its much larger, contiguous periphery have matured; (b) where economic shifts have resulted in patchy but recognizable re-naturalization of erstwhile fields or industrial badlands; (c) by rural groups, who recognize and promote the 'environmental power' of their changing landscapes; and (d) when proximate urbanites consume these landscapes as accessible, nostalgic, multi-use recreational getaways. The outback concept, then, offers a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a new type of re-greened,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 through its discursive production by citizens, in a way that encompasses multiple forms of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hange. Where landscape scholars tend to explore these issues in isolation, simultaneous 'outbacking' of different landscapes around the world draws attention to popular articulation of commonalities in rural experience.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无论在环境、生态、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艺术各类型的议题上,都面临着全球化、后工业化及瞬息万变的局势,景观设计专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因为其“介质”与“跨领域”的特性、与当代理论的深化,除了传统中的公园、花园、户外空间之外,专业的范畴与焦点已扩展到基础设施、大小尺度公共空间、后工业基地与都市空间,鉴于此,一些具有前卫与实验性质教育课程使景观设计教育的风格逐渐多元化,专业事务的类型也衍生转变,以适应这样的潮流,而FO(Field Operations)与易道(EDAW)就是操作方式全然不同的两个例子。在个人的景观设计专业中,只有不停地努力吸收各类的经验与知识,并且了解全球以往与未来的专业环境与变迁,才能随时审视自己与作品在当代设计地图中的位置,明晰自己在景观设计史上的定位,作为自己实践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