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书是上海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主编的国际城市蓝皮书年度报告之一,以"国际经验、中国借鉴"为宗旨,旨在跟踪评介国际城市发展实践的最新动态,聚焦"转型发展"、"文化繁荣"、"城市病治理"等年度城市热点。在介绍范畴上,该书涵盖了城市战略、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城市生态、城市治理、城市空间等核心领域;在范围选择上,聚焦了伦敦、东京、巴黎、芝加哥、新加坡、台北、慕尼黑等一批主要的国际城市。同时,该书也对北京、上海、重庆的实践案例进行了介绍。透过对上述国际城市实践案例的介绍与分析,该书编者提出"国际城市2.0版"的理念。这一理念有别于以往以服务业作为城市核心功能的认识,认为在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口号推行下,创新创意也将作为高端功能,城市经济将以服务业为主向产业均衡形态发展,城市社会的包容性发展逐渐成为主要标杆,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2.
试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招林  何昉 《城市规划》2012,36(10):34-39
认为在我国未来30~50年高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应努力构建城市绿道网络,并在其构建过程中加强与城市的互动;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具有"修复"和"保护"的生态意义、"连接"和"流通"的服务意义及"带动"和"激发"的触媒意义,并通过城市绿道的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及实施保障三大体系的建立来促进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城市绿道规划应与城市的绿地空间网络、空间发展形态、区域空间管制、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及服务功能等之间建立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体现,为中国新时代城市发展指出了方向。"公园城市"理念是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吸取国外城市建设经验,针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山水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在近代吸收花园城市等国外城市理论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院士提出"山水城市"理念。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流变,认为公园城市与山水城市存在内在关联性,是山水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4.
“绿康城市”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人类聚集和生活的场所,随着人类的进化不断发展。理想城市应当符合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能满足生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需求,也能提供有益人类健康的适宜人居环境。"绿康城市"论就是当今缓解"城市病"与"城市人群病"的理想模式之一,而日本东京城市中心"大手町之森"正是"绿康城市"论的实践先驱案例。基于人、自然和城市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溯欧美、日本与中国理想城市的发展历程,并对进行建设"绿康城市"实践时应坚持的原则与构成要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尽管这个自由论坛的参加者不算多,但我觉得"美好城市"VS."城市病"是一个回归到城市规划本源的主题。很多与会者可能关注怎么做控规、怎么做总规、怎么做城市设计,但更应当知道做这些规划是为了什么。说到底,城市规划就是为了消除工业革命以来的各种"城市病",追求美好城市的发展愿景。昨天的几个大会发言所阐述的就是这两个议题,即怎么样消除"城市病"和怎么样追求"美好城市"的发展愿景。  相似文献   

6.
文章试图明确城市增长和城市发展的定义,分析在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快速进程中,城市规划对城市增长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讨论了一些"热点"问题。从城乡规划层面,提出要使城市增长更有效地促进城市发展,关键是确定切合实际的城市定位和目标,启用人才,建立城市自主增长的积累机制、自觉投入的基础设施发展机制、城乡规划编制的组织创新机制、法制管理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7.
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治理是全球城市面对的共同难题,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其资源环境紧约束下的城市未来发展模式受到全球瞩目。日前《,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以下简称"上海2040")草案已经形成并开展公示。在"全球化、人文化、生态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本轮规划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和"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强化五个统筹"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基本要求。在规划目标上,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确立"卓越全球城市——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愿景;在发展模式上,以土地利用方式转型,促进上海创新发展;在空间格局上,突出开放协调,形成网络化时代的全球城市区域空间架构;在规划方法上,创立新体系、开拓新方法、拓展新机制,使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成为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可为大型城市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会展经济发展、会展城市竞争力与城市功能提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把我国已经出现的一些主要会展中心城市定义为会展城市,运用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分析框架,结合会展业发展的特点构建了我国会展城市竞争力模型,并选取了2005年我国的22个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把我国的会展城市分为国家级、区域性及一般性会展城市,并对我国会展城市进行了定位,进一步确定其发展战略。城市发展会展经济对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影响的结论表明,会展经济适应并推动了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提升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竞争力,同时带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四川建材》2017,(10):204-205
21世纪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也日渐增加,一方面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种恶劣天气频发,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经常出现;另一方面,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产生大量的垃圾或随处填埋,许多化工企业向地下排放各类污水,对城市水生态环境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导致了大中型城市频繁的内涝和短期的缺水现象,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城市基本的水生态环境和正常的水循环系统。因此,在构建可持续型发展城市理念指引下,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当前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多措并举,尽快地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海绵城市"新概念的提出为整体修复破损的城市水生态环境创造了契机,通过研究、探索、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将进一步优化现有城市的水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芬妍  高颖 《城市住宅》2021,28(2):54-56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高速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公园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公园城市"理论的提出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一次升华,为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研究反思"公园城市"建设进程,强调以"公园城市"思维引领城市二次发展,指明"公园城市"建设意义,强调用公园意境来凸显城市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信息化经历了数字城市、信息城市阶段,目前正迈向智慧城市。本文首先论述了数字城市、信息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演变过程,指出了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然后阐述了什么是智慧城市,介绍了智慧城市的相关概念,如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系统、韩国U-City;分析了智慧城市的特征,如感知、自动反应、主动服务、辅助决策等。最后从基础设施、应用创新、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对策,即建设智慧的城市基础设施,开展"智慧城市"创新应用,发展"智慧城市"相关产业。  相似文献   

12.
从灰到绿的城市发展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城市发展的"灰"与"绿"意味着城市使用土地与资源方式的不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环境质量的变化。无节制的灰色发展方式是一种城市生态灾难,今日中国城市已在许多方面呈现出灰色发展的态势,其引发的生态危机,只能通过可持续的绿色城市发展方式来改善。笔者认为"十二五"期间的中国城市必然面临由"灰"到"绿"的城市发展转型的挑战。并提出四点绿色城市发展转型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我国城市公共空间面临可参与性弱、可识别性差的严峻形势,这与我国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密切相关,在特定的环境下,城市中出现了一种可持续性新型空间——城市"集市"空间,本文以城市"集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城市"集市"的起源、城市"集市"空间的特点及城市"集市"空间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以"五个统筹"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十九大将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的理念,为城市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文章希望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辨析,吸收其思想精华,并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要求,对"公园城市"内涵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的城市在长"高",在变干净,也在膨胀、变乏味,越来越缺乏人性关照,渐入"膏肓"的城市会是美好的城市吗?1"呆板木讷"的城市自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到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中国三十年来的城市发展史验证了他对城市发展的敏锐分析,不幸的是,他对城市问题的忧虑一点也没有在中国城市发展中被减轻。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景观生态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强 《四川建筑》2002,22(Z1):18-2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集聚,同时中国的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叹的迅捷而巨大的变化.看到这些了不起的成就的同时,是令人遗憾的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和城市文化个性的消失.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面临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新世纪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本文提出,作为"生态城市"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城市景观的"生态化".文章阐述了人类在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理性的探索--形成"生态学"的同时,还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着富有感情色彩的审美活动--并正在逐步形成"生态美学".现在,是我们用生态学及其分支学科--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理论重新审视并研究城市和城市景观的时候了.作者指出在用生态学的原理规划和建设"生态城市"时,还要用景观生态学和生态美学的原理对城市进行"景观生态设计".并提出在城市发展中要严格保护典型的"自然生态景观区"和"文化生态景观区";要充分利用现有环境中的生态因子进行城市景观设计;要根据生态学的原理,建设生态园林,形成城市生态绿地体系;在设计中要重视艺术意境的创造,创作艺术化的城市生态景观等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最后作者指出,建设"生态城市",进行城市景观生态建设、赋予城市生态美,是城市领导者、生态学家、规划设计师和建设者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4,(9)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水平正逐步提高,而城市空间也不断扩展,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十分迅速,城市地下空间作为现代城市的兴起的一种新空间,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对城市空间的再生产与重组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从"城市空间正义"的观点出发,以城市地下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未来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城市设计这一概念往往很不确定.我国的城市设计大多以"指导方针"形式出现,用以控制和指导城市的形态建设,但很受规划的制约.另一种城市设计是通过大型示范性工程的建造去整合原有城市环境,并对附近地区的发展起引导作用,作者称之为"引导性"或"可行的"城市设计,国外不乏其例.作为一种动态概念,城市设计将会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相互融合,甚至最终消亡.  相似文献   

19.
从人类学视角探讨在发展中国家迅速城市化背景下,如何通过城市设计帮助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城市问题与人类发展问题,并提出"分享城市"概念,探讨通过分享资源、分享空间、分享精神来帮助城市应对所面临的城市发展根源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新形势下,在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PPP"模式等诸多背景下,特别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大环境下,对于构建城市给排水建设"新常态"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政策平台。对于解决我国城市中水资源短缺、内涝频繁发生等城市给排水突出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水需要,促进城镇化全面发展,都有着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1当前城市给排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1给排水设施欠账较多,难以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