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婧  汪晓春 《城乡规划》2021,(6):94-105
县域是紧密联系城乡的重要空间单元,县域城镇化是促进城乡融合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这一背景,分别从县域城镇化的水平、要素、主体和配套等方面着手,系统分析了《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以来江苏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和城镇化动力转型趋势,对江苏省"十四五"期间的县域城镇化提出体系、动力、内涵、政策等方面的优化建议,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差异化的策略引导.  相似文献   

2.
<正>在国家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三规合一"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及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全国推广开来。沈阳市于洪区在"国家统筹城乡示范区"的政策背景下,面临着土地资源浪费,生态安全、项目落地困难,信息不共享造成的行政效率低等现实问题。借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契机,于洪区于2012年组织编制基于"三规合一"的城乡总体规划。规划以"面向实施,落地规划"为主要指导思想,立足宏观区域,统一发展目标,腾挪土地指标,盘活存量土地,完善空间管控,促进空间协调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率突破50%标志着我国城镇化进入了新的阶段,而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却阻碍了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为了适应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必须探寻城乡统筹的城镇体系规划思路。研究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对政府、经济和社会三大主体在城镇体系人口、土地、产业、资源、生态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博弈行为和影响进行分析,指出应将三者的非合作博弈关系转为合作博弈关系,并结合武穴市实践,以实现三大主体之间的合作博弈为目的,从空间、劳动力、生态和设施四个方面提出资源规划配置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速度迅猛,在拉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对乡村发展的束缚,城乡发展机会严重不均,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乡矛盾日益加深。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主要从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试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导向上希望以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然而,实际效果并不显著。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战略从重视速度到重视质量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苏州市政府发布了《苏州市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规划阐明了苏州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1450"的空间形态和建设城乡一体的新型社会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与发展路径,提出城乡一体化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举措,是引领苏州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性规划。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向家坝库区建设为背景,以宜宾市屏山县为微观研究对象,探讨向家坝库区城镇迁建背景及影响下的县域城镇空间重构与城镇化发展策略。库区移民与城镇迁建对屏山县的社会经济、城镇发展与交通建设影响深远,致使屏山县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对新的县域城镇发展形势与区域发展态势判断的前提上,结合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屏山县城镇发展条件与自然及资源禀赋为基础,论文提出了新时期屏山县城镇化发展的"四大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城镇与园区一体化战略、生态休闲导向战略以及区域协作导向战略)和"三个差异化"城镇化策略与路径(集中城镇化、分散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以塑造地域城镇化特色,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向家坝库区建设为背景,以宜宾市屏山县为微观研究对象,探讨向家坝库区城镇迁建背景及影响下的县域城镇空间重构与城镇化发展策略。库区移民与城镇迁建对屏山县的社会经济、城镇发展与交通建设影响深远,致使屏山县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对新的县域城镇发展形势与区域发展态势判断的前提上,结合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屏山县城镇发展条件与自然及资源禀赋为基础,论文提出了新时期屏山县城镇化发展的"四大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城镇与园区一体化战略、生态休闲导向战略以及区域协作导向战略)和"三个差异化"城镇化策略与路径(集中城镇化、分散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以塑造地域城镇化特色,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规划师》2021,(5)
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方针,标志着我国城乡关系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演变背景下,如何充分认识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城乡规划的技术变革,探讨规划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指导是规划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系统梳理了城乡统筹试验区政策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政策的缘起及地方响应,辨析了城乡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三者的关系,并从实施抓手、治理主体和发展逻辑三方面剖析了城乡融合发展政策的流变,总结出由统筹到融合的城乡一体化发展面临的空间、制度、规划三大困境与挑战,由此提出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应率先推动空间治理理念、制度建构导向和规划实践模式的转变,重塑新型城乡关系,以期为城乡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1993年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使村集体成功地参与到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之中,但也诱发了半城镇化地区的形成;2005年之后,随着国家土地紧缩政策及城市转型,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方政府尝试在维持既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城乡共赢,统筹发展"的城市更新范式。基于此,文章以佛山市南海区瀚天科技城为例,通过分析"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瀚天科技城—企业"等主体的权责架构,探求更具可行性与包容性的城市更新路径,解析政府如何有效处理城镇土地开发权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之间的冲突,并重新掌控城市空间优化与产业发展的平台,以期对同类地区土地政策创新和城市更新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7,(4)
1993年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使村集体成功地参与到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之中,但也诱发了半城镇化地区的形成;2005年之后,随着国家土地紧缩政策及城市转型,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方政府尝试在维持既有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上,构建"城乡共赢,统筹发展"的城市更新范式。基于此,文章以佛山市南海区瀚天科技城为例,通过分析"政府—村集体经济组织—瀚天科技城—企业"等主体的权责架构,探求更具可行性与包容性的城市更新路径,解析政府如何有效处理城镇土地开发权与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之间的冲突,并重新掌控城市空间优化与产业发展的平台,以期对同类地区土地政策创新和城市更新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21,37(5)
城乡关系一直是影响社会经济制度及空间政策的重要因素,为适应不同时期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我国适时对城乡关系进行阶段性调整,以推动社会经济等健康发展。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随着城乡关系的演化应运而生,成为破解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推进难题的重要举措。文章在梳理总结城乡融合发展演化的过程、特征及影响因素基础上,结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设立的时代背景,剖析其实施路径的"大动脉+微循环"空间逻辑。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福州在人口有序流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基础设施一体化与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总结出福州城乡融合发展的人口迁徙、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等实施路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新型农村社区是城乡一体化的实现形式和重要载体.近年来,河南把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全省城镇体系和城镇化战略,开辟了以底层突破、就地转移为特征的农民"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找准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建构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基点. 一、新型农村社区的基本做法 近年来,尤其是国务院批准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以来,河南把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基点和"三化"协调发展的突破点,确定了"政策引领、规划先行、突出主体、保障权益、规范有序、拓展创新、互动联动、一体推进"的指导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形成了"城中村改造型、旧村完善型、村庄合并型、服务共享型、整体搬迁型"等多种空间整合模式和"农民自建、集体代建、招商建设、社会援建"等多种融资模式,取得了改善生活环境、节约土地资源、促进农村发展等多重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向家坝库区建设为背景,以宜宾市屏山县为微观研究对象,探讨向家坝库区城镇迁建背景及影响下的县域城镇空间重构与城镇化发展策略。库区移民与城镇迁建对屏山县的社会经济、城镇发展与交通建设影响深远,致使屏山县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对新的县域城镇发展形势与区域发展态势判断的前提上,结合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分析,以屏山县城镇发展条件与自然及资源禀赋为基础,论文提出了新时期屏山县城镇化发展的“四大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城镇与园区一体化战略、生态休闲导向战略以及区域协作导向战略)和“三个差异化”城镇化策略与路径(集中城镇化、分散城镇化和异地城镇化),以塑造地域城镇化特色,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共生发展角度出发,对我国城市化中后期城乡协同发展过程中潜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下应当重新审度城乡划分标准,完善乡村聚落集聚体系,提高乡村地区的发展活力和吸引力,走城乡协调共生发展的道路。最后依据我国乡村地区的基本特征探索性的提出并分析了一种城乡共生的乡村聚落体系——"城市—集镇—集聚点"体系,用以解决城乡人口单向流动造成的乡村发展衰败问题和城市密集地区拥挤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共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土地流转是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土地流转的桥梁作用,可以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最终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本文对沅江市草尾镇土地流转现状及措施进行分析,基于土地流转的城乡空间统筹布局进行研究,探讨城乡统筹发展实施成效,为研究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吴燕婷 《城市住宅》2021,28(4):89-92
随着快速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党的"十九大"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已达较高水平,但乡村振兴仍面临诸多挑战.研究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解析乡村振兴战略内涵,分析苏南地区乡村发展概况及战略,并以通安镇树山村为例,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发展路径与方法进行探讨,以促进该地区的城乡协调发展,使城乡发展与城镇化发展速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17.
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应该按功能划分而不应该按国有和集体所有的"身份"划分,使得同功能同权同地同价.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有助于城乡资本,技术、信息、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真正达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帕累托改进.论文还对如何实现城乡统筹土地制度改进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城镇出现土地的后备资源紧缺与粗放利用并存的现象,为促进城乡、区域之间的土地要素流转、缓解城市用地困境、实现土地要素优化配置,全国各地开展了土地整治工作,土地整治的内涵随着大都市发展理念的演变而不断深化。目前,郊区土地综合整治已经成为大都市发展空间供给的主要途径,其对农村低效、散乱工业用地及村庄聚落的整理过程,亦是整治对象所在的小城镇的镇域空间重构的过程,会对小城镇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本文基于土地综合整治与小城镇发展的既有研究,得出结论——大都市郊区土地综合整治是以此过程中小城镇的空间变化为媒介,影响小城镇在产业、人口、社会和环境等四个层面的发展,并建立了大都市郊区土地综合整治对小城镇发展影响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我国城乡结合部出现大面积的半城市化地区,这引起了我国学术界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以扬州市城郊半城市化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非农人口的城乡流动及其原因和空间差异,并以此为视角,分析了当地半城市化地区城镇化的特点,分别是市民化程度高、城镇化空间差异明显,以及乡村"空心化"严重。最后,为了推动半城市化地区的城镇化进程,针对该地区的人口城镇化特点,在市民化、政策差异化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规划早在1980年伴随着苏南地区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就已经提出并付诸实践,尤其以2008年颁布的《城乡规划法》,标志着我国的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入加速期,村镇的发展建设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基于长沙市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大成桥镇作为宁乡县中部较有代表性的村镇.本文将着重探讨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村镇建设的居住用地选择的问题,更好地指导丘陵地区的村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