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龙彬 《规划师》2000,16(5):120-122
享誉世界的城市学家伊利尔·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里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1]沙翁的这段名言深刻地揭示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文化的外在体现,是凝固的文化形态,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城市与之相呼应。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谱系中的一枝奇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山水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以大自然的“山水”为基本素材而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是中华民族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在这里,“山水”…  相似文献   

2.
山水城市是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是人类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城市门户既是城市的主要对外交通通道之一,又是城市的窗口地段,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结合江西省永新县城仰山地区的规划设计实践对山水城市门户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山水城市门户设计必须注重保护自然山水格局,将人工建筑与山水环境相呼应,并融入当地历史文化信息,体现城市的特色与内涵;同时还应满足城市流通中多样化的功能要求,并借助山、水自然元素的引导,营造层次丰富、动态多样的城市节点空间.  相似文献   

3.
刘玮  李雄 《工业建筑》2018,(1):7-11
"山水城市"是钱学森先生针对当代中国城市景观危机提出的概念。对"山水城市"营建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包括"山水城市"的概念、发展过程。阐述中国传统宇宙观及山水诗画对人居环境营建的影响。从城市选址、空间格局营造、审美意境的表达三个方面总结山水城市人居营建策略。以杭州和苏州为例,阐述两种典型的"山水城市"人居环境营建的策略。山水城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营建需要将生态、文化、美学意境融入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总结创新中成熟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彬 《华中建筑》2000,18(4):34-35
文章以中国历史为“经线”,以儒、道、释多元文化为“纬线”,联系宗教、哲学、美学等领域,论述了中国山水文化的思想轨迹,探讨了中国山水城市建设的发展盛衰,揭示了山水城市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5.
广州—“山水城市”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问题已引起有识之士特别关注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先生高瞻远瞩 ,提出了“山水城市”的科学构想。钱老提出城市建设要全面考虑 ,要有整体规划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 ,并要把城市与园林结合起来。山水是代表自然美好形象的名词 ,风水理论在城市建设的长期实践中 ,将自然山水与城市紧密融合的过程中 ,又将自然山水与人造的城市 ,在感性、理性上联为一体。将“山水”这种自然环境与城市的人工环境进行叠加组合 ,必然会出现多彩的空间形态 ,出现从宏观到微观不同空间形象和美学特色 ,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内涵。广州…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正逐步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引入关注,在钱学森教授倡导的“山水城市”的启发下,对城市建筑和城市空间环境细胞提出了构想──艺术山水生态建筑及人居生态环境,并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力图在西安得以尝试。  相似文献   

7.
地下空间开发与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大明 《地下空间》1996,16(3):139-142,148
本文针对“现代城市综合征”及目前“城市园林化”和“山水城市”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应与城市园林化、山水城市建设有机结合,地上、地下协调发展,以便从整体结构上把握未来城市的发展形态和特色的思想;并略述了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与城市园林化、山水城市建设相结合的一些主要方面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中心载体 ;是各种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综合体 ;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中的聚落 ;是地理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区域实体 ;是自然力与人类创造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因此 ,城市的发展既要考虑自然界的和人类自身的因素 ,也要考虑城市内部特别是城市进入都市化、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以后 ,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于是出现了“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的期盼 ,增加了对自然山水环境及山水城市的向往。山水城市正主导着人类的生活。因此 ,研究山水…  相似文献   

9.
“山水城市”的理论概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铎  王诗鸿 《华中建筑》2000,18(4):32-33
该文从生态环境和未来艺术时代的人居环境需要,论述了“山水城市”的理论概念。  相似文献   

10.
崔镇轩 《中国园林》1996,12(2):28-30
“山水城市”这个题目是钱学森同志在1990年7月31日,给北京清华大学吴良鏞教授的信中提出来的。乍看起来,“山水城市”和以往的“城市山林”。“山水园”、“山庄别墅”这些常见的概念有些相近,甚至觉着有些古老。其实,这是一个崭新的概念,用钱老的话说,“是注入了社会主义中的时代精神,开创了一种新风格的‘山水城市’。”  相似文献   

11.
“山水文化”是古代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之一,也是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的理论指导。厦门东南海岸环岛路的规划建设现状成为厦门城市建设重要的景观带,从多角度、多层次发掘山水文化在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将传统的“山水文化”注入新的时代意义,倡导建设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完美结合的厦门城市景观新形象。  相似文献   

12.
温州山水城市空间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山水城市是中国传统的人工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的一种典型城市模式.温州具有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务件和丰富的山水文化底蕴.通过对温州城市山水空间环境剖析,以现代城市设计的方法,探求构筑温州现代化山水城市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刘一光  康宁 《山西建筑》2007,33(24):48-49
在分析青岛城市空间环境特色和近年来发展建设的基础上,应用山水城市的概念,对城市空间形态由宏观到微观进行初步研究探索,用以指导城市的实际规划和建设。  相似文献   

14.
传统山水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有着超越时代的天然联系。本文从生态哲理,传统文化特色,文化自我整合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在山水城市概述2中的有机结合。提出山水城市概念是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整合的具体体现,。是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这路。  相似文献   

15.
榆林八景对当代山水城市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志永 《山西建筑》2007,33(34):342-343
阐述了"八景"的由来,以古城榆林"八景"为例,说明了古城榆林的山水格局,指出当代中国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应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吸取传统经验,创造出与自然和谐,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山水城市,以使城市在"环境"和"意境"两个层面上创造出完美的城市空间意象,使城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关于温州建设“山水城市.家园城市.网络城市”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州城市化为例,系统探讨了中心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与环境系统整合,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同发展,提出反温州建设成为“山水城市.家园城市.网络城市”的总体构想及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近年来城市建设高潮时期所产生的“特色危机”,力图在结合西方现代生态学,景观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及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探寻自然美与人文美并重的现代化山水城市的塑造方式,并着重阐释了山水景观的特征及其在城市场景中的表现手段,以期对现代山水城市的塑料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郑光复 《新建筑》2008,(3):58-61
近来以“山水城市论”作为中国城市建设的普遍方向的论断再次强调。而实践证明,此论正负两面作用都非凡。“山水城市论”的独创是以“人造的山水”营造有中国传统山水画意境的城市景观。从该论失误的起点“认定城市是艺术”出发,以民间和皇家两类园苑为证,指出园苑与艺术本质不同。视苑囿、园林,以至整个建筑为艺术,恶果严重。尤其“山水城市论”主张“人造的山水”,违背自然规律,在当今环境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更是逆水行舟。通过对“山水城市论”近十几年来获得一片赞美之声的现象背后原因的思考认为,唯有学术讨论人人平等,才能真正解放思想,推动创新与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华中建筑》2006,24(12):i0008
1山水文化与“山水城市” “山水”何意?“山水”是自然的最高代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襁褓;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温室;水远是人类与自然不可分离的生存伴侣。  相似文献   

20.
山水文化是山水之中蕴涵和引发的文化现象,其"天人合一"的思想基础与古代中国人最为根本的空间观念—"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同出一辙。赣州独特的山水格局孕育了以客家文化为主体的小盆地农耕经济和堪舆文化背景下的山水景观,对古城选址、空间发展、景观营造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产生了显著影响,并对新时期赣州的城市空间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对山水文化的利用将是赣州城市空间发展永恒的主题,将不断引导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城市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