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传统村落正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各类挑战。甘肃陇南地区具有丰富的传统村落资源与醇厚的地域文化。在村落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文化传承往往被忽视,从而形成了"焕然一新""千村一面"的新农村景象。以陇南文县案板地社为例,挖掘积淀的传统文化与营建智慧,剖析当前村落发展中的文化传承问题,提出针对性保护与发展手段,促进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同类村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逐渐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传统村落的振兴要综合村落历史文化特色和物质空间环境两方面进行保护。文章选取黑龙江省三家子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深入访谈,总结出村落现状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依据村落既有资源条件构建村落建设与发展资源的评估指标体系,深入挖掘村落现状优势资源,进而从文化历史资源传承与保护、村落空间整治与保护两方面提出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机遇下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故乡沦陷"热一度备受关注。在快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因过于注重经济的急速发展而忽视了对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许多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形成"千村一面"的现代化新乡村景观。笔者以广西桂林市"漓水人家"景区为研究对象,解析该景区将漓江流域传统村落进行1∶1比例的建筑活态移植与复建的景观营建手法,探讨村落景观营建与旅游开发模式下,乡村文化传承方面有效的保护与更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水环境是传统村落营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水环境也极易遭受破坏。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市大贺庄村为例,从山水环境、空间格局、微观要素三个层次总结其水环境营建智慧,并针对河道损毁、生态污染、传统工艺缺失、水文化衰落等现状危机,从保护传承、活力再生的角度提出系统的复兴策略,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地区自然资源条件优越,历史文化深厚,在面临传统村落遭受重创的大环境下,长白山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也更加迫切.乡村振兴战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探讨长白山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原则,以期为东北地区为数不多被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乡村获得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6.
水环境是传统村落营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水环境也极易遭受破坏.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市大贺庄村为例,从山水环境、空间格局、微观要素三个层次总结其水环境营建智慧,并针对河道损毁、生态污染、传统工艺缺失、水文化衰落等现状危机,从保护传承、活力再生的角度提出系统的复兴策略,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及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进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建筑的营建方法值得探索。文章通过对南京溧水区傅家边农业科技园的实地调查,将其建筑类型分为农业科技建筑、农民居住建筑和农村文化建筑三类,总结归纳了体现建筑时代性、注重生态宜居、传承地域文化的乡村建筑营建路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0):181-182
山西省由于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村落现状,形成了不同特色的传统村落文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把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提到了战略性高度,山西省传统村落整体呈分散状态,位于平原和盆地位置,分布在以平遥古城为中心的汾河流域、以阳城县的润成为中心的晋城沁河流域、以临县碛口古镇为中心分布在黄河沿岸以及沿省内外长城分布。对于村落文化的保护不到位,保护观念淡薄,以及在保护过程中对传统村落造成不可逆转和不可修复的伤害,结合山西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提出了综合利用人居环境,全面保护村落文化;留住乡土记忆,留住村落常住人口;推动村落文化保护,发挥人的主体作用;村落文化的内部传承四条路径,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促进山西传统村落文化的良性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特有特质,在近些年的乡村复苏运动中,从政策到地方越发重视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并且在传统村落的规划改建中取得成效。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乡村建设重物质、轻内涵,自然村落的传统文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该如何从文化传承和乡土风貌保护的角度实现自然村落的内涵式美丽乡村建设?本文基于国内外乡村建设理论及文化传承经验进行研究综述,提出自然村落的文化传承内涵、构成、类型和创新方向。同时,以新疆东地村为例,提炼该村文化资源构成,并通过确立文化主题、重塑文化空间、"文化+"的规划策略实现文化传承的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村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在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下,乡村旅游产业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文章以揭阳市白塔镇为例,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着力点,从资源、产业、文化三大主题板块分析村落特色,并进行规划设计,形成“1路线、3链条、3板块、7村落”的规划布局和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的乡村旅游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日常生活与节庆文化活动两个维度,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变迁与乡村旅游、乡村节庆文化演变之间的相互影响。村落的发展时段可以分为非节庆日的劳作期和节庆日的相对农闲期。在劳作期,乡村家庭成员结构不完整,呈现村落人群空心化,村落节庆文化活动相对低迷;在相对农闲期,人口向村落回流,村落的节庆活动相对活跃。将村落节庆活动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延续村落文化的传承,由此提升传统村落的发展,丰富和拓展村落节庆文化,使二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村落景观意象感知反映居民心理与情感,体现大众对乡村发展建设的真实诉求,是提升人居环境、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乡村集体记忆逐渐衰退,2022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强调把乡土特色文化融入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情乡愁。赣南传统村落在生活生产方式、村落风貌、历史沿革等方面独具特色,文化价值亟待被挖掘。因此,如何在保护传统和传承村落历史文化基础上,唤醒居民的集体记忆与大众的认同感,并对传统村落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源开发和规划发展是当前重要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古村落是农耕时代先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谐共生的产物。阳泉市平定县西郊村作为井陉古道沿线极具特色的商贸驿站型村落,其营建体现了较强的防御特点。文章剖析其整体营建中的防御格局特征发现:在实体防御层次,村落遵从了"自然防御—外围协防—村落入口—道路街巷—院落布局"的严密防御系统;在精神防卫方面,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民俗文化和细部装饰方面。研究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古村落营建特色,并以此作为村落未来发展的文化支撑和导向依据,是传承村落传统文化并适应当下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垒翠园”是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营建的文旅项目,项目独具白族特色,建筑精美,彰显地域特征,凸显民族个性,是对白族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探索。本文将营建过程中的研究、探索、设计和营造的点滴作了总结,详细介绍营造核心技术和白族建筑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建筑作为历史的沉淀,是乡村不断变迁的"见证者"。建筑风格不仅体现了一个村落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也体现了该地的地域特色。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乡村建筑可以加深人们对于村落的认知程度,也可以增强村民对于"家"的归属感。目前有很多乡村建筑的设计,既传承了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又在展现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形成了当代极具特色的乡村建筑。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其中文化振兴就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设计者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使乡村充满活力、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是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文章以潮河村的改造设计为例,从村落的现状出发,根据乡村目前的主要问题,重新定位潮河村的特色主题,从功能结构、路网体系、公共设施等方面对村落整体进行规划...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36)
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维系华夏儿女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民俗文化是聚居的民众在乡村发展过程中创造和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近几十年来,乡村地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从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思考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具有现实性,有助于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增强民众的地缘归属和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