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亚洲国际化城市大都具有人口高密度聚集的特征,且中心区存在着规模、等级及形态的较大差异,表现出一定的规模门槛规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具有较大的借鉴价值。本文在现状调研及数据矢量化的基础上,逐项定量剖析亚洲17个国际化城市29个中心区的空间形态,对其规模、等级及格局所涉及的用地规模、建设规模、开发强度、街区大小、道路密度等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探寻其间存在的门槛规律,并对其空间形态类型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相应的数据簇群;进而揭示在非市场经济因素限制的基础上,城市经济等级规模、服务产业业态结构以及交通方式的支持是促使亚洲国际化城市中心区形成门槛特征及不同形态模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人口的高密度聚集是亚洲城市的重要特征,且中心区存在着规模、等级及形态的较大差异,但是在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丰富复杂和类型多样化的现象背后,其核心空间结构却表现出一定的组织逻辑和形态规律,可以凝结提炼出相应的空间原型.通过对亚洲200个典型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与梳理,揭示其非均衡性、自适应性、演替性和自组织性等特征,并凝结城市中心区在演替过程中形成的四种空间结构的原型范式——单核结构、圈核结构、轴核结构和极核结构原型,以及在不同空间形态下衍生出的各种亚结构原型.在此基础上,剖析城市中心区空间结构原型演替过程中的内在机制,形成阶梯状的演替过程、垂直脉的演替模式、螺旋式的演替趋势,以上构成了亚洲城市中心区演化升级的基本框架.旨在全面解释中心区的结构原型与演替规律性.  相似文献   

3.
中心区圈核结构的阴影区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宴  胡昕宇 《城市规划》2012,36(10):26-33
从典型城市中心区的阴影区分析入手,通过大量基础条件相近的国内外中心区案例的量化比较,从中心区阴影区的产生、发展、演变和消减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形定量研究,分析圈核结构模式中阴影区的特征指标以及与城市中心区的土地价值、规划布局的关系,据此可建立基于圈核结构模式的城市中心区阴影区空间深层次规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评估与防控城市犯罪风险是全球性政府治理难题,其中城市中心区无疑构成安全治理的核心地带。随着犯罪地理学与环境犯罪学的理论轨迹汇合、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技术)的犯罪制图日臻成熟、从情境预防到空间治理的应对转型,防卫空间研究取得新发展,为城市中心区犯罪治理提供了新思路。通过对两个研究区内近2 000起盗窃犯罪进行犯罪热点制图,可以有效探测路段和网格层面的犯罪热点;精准测算犯罪聚集程度;科学统计犯罪在不同社区、道路及用地属性上的聚集分布状况。基于GIS制图、针对犯罪热点、融合多元策略、坚守道德立场的防卫空间设计,构成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5.
运用空间句法的量化分析方法,对郑州市城市中心区的空间形态和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形态方面,郑州市城市中心区呈"双轮毂"的空间形态特征和"线面结合"的空间发展模式,然而新老城区两种空间形态的硬性拼贴,破坏了其空间形态特征和发展模式的延续性;在空间结构方面,老城区是全市最具活力的区域,街区尺度空间结构中心性对于城市尺度空间结构中心性具有基层支持作用;郑州市城市中心区依然呈单中心的空间结构,这与2020年总体规划中实现多中心空间结构体系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6.
张益峰  徐春宁 《规划师》2006,22(5):42-44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小型城市中心区正处于商业职能与商务职能混合的发展阶段.昆山市北部片区中心区规划以行政、商业、商务中心为内核,以文化、展示中心和居住社区为外缘,为各功能区寻找最佳区位,构建多元化、复合的城市空间,形成"一核、两片、五区、六轴"的空间结构,以塑造充满活力的中心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算南京等城市中心区发展过程,发现了城市中心区用地规模与用地强度指标增长的空间波动拓展现象。从形态学的角度对城市中心区空间形态波动拓展的深层次规律进行研究,提出中心区"规模-强度"交替拓展模型,即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中心区通过自组织形成了其空间发展机制,使中心区交替处于外部扩张期与内部填充期,并表现为用地规模、用地强度两项指标的周期性交替增长。新街口中心区1978-2013年形态发展数据的量化实证研究证明,中心区空间规模的波动拓展与社会投资存在明显的互动规律。该拓展模型的运作可以解释为"溢出-回波"空间博弈、"收益-成本"经济博弈与"市场-政策"政策博弈三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据此可为把握城市中心区的形态演化规律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要存量优化背景下,轨道交通促进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从而拓展公共空间容量是实现城市中心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探明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内涵,剖析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特征,明确轨道交通对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影响的基础上,总结轨道交通促进下的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的通用策略;以南京新街口中心区为例,通过分析南京新街口中心区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地下公共空间开发的侧重点,结合轨道交通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策略,并使用空间句法验证策略的合理性。为类似城市中心区地下公共空间精细化城市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引和案例参考。  相似文献   

9.
城市中心区概述 城市中心区一般指集中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的核心地区,由于每个城市都有其辐射和服务的区域.因此它不仅是城市的中心而且是区域的中心。城市中心区是城市与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由城市的地理位置。规模、交通条件、历史发展所决定.使城市中心区各具特色。城市中心区包括城市的商业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等.商务活动是其主要功能.城市所辐射的区域越大.其商务活动的功能就越强。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城市的中心区是由城市的商业中心演变而来的,形成了商务办公、商业零售及其它职能混合的城市综合中心,在区位上大体相当于城市的地理中心。  相似文献   

10.
高密度城市中心区集中了政治、经济、文化和服务空间,其建设在为城市带来便利和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从绿色低碳角度出发,总结了全球典型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归纳并提出了高密度城市中心区规划建设的3个主要方面:绿色市政规划、绿色交通规划和绿色建筑规划。本文梳理了高密度城市街区的绿色设计策略,从绿色与低碳的角度对当前乃至未来我国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规划、开发与建设提供建议与指导。  相似文献   

11.
宗传苓  谭国威  张晓春 《规划师》2011,27(10):23-29
由于需求与供应特征的不同,高铁车站的选址理念会不同,依托高速铁路车站建设的高铁枢纽在规划设计理念上也各有鲜明的特色.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境内车站——深圳北站和福田站的综合交通枢纽就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模式,前者选址于城市副中心,采用的是一般综合交通枢纽的选址、建设方式,属于典型的功能定位高、基础条件好、配...  相似文献   

12.
关于  阳建强 《城市规划》2019,43(4):15-23
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的核心,涉及功能构成、关联、分布在内的中心区功能结构的变化,与资本循环变化紧密相关,并随着城市资本循环的演替而逐步变化。首先,分析总结了中心区功能要素的基本构成及资本循环的影响。其次,从产业、交通、空间等方面对中心区要素关联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了在不同发展阶段中心区规模提升、类别优化、关联方式优化以及构成多元化对优化中心区功能关联和增强中心区吸引力的作用;最后,提出功能分区是功能关联的空间体现,对工业化早期的功能混合、中期显现的功能分区、后期不同类型产业的分工协作以及后工业化时期出现的功能多元化与相对混合等特征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金瑛  魏冶 《室内设计》2018,(3):47-54
利用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布局研究 中心城区尺度多中心性可以探析城市内部的 功能空间结构。本文选取长春市中心城区范 围内的保险、广告、会计、科技、律师、物流、 银行7种生产性服务业的POI数据进行核密 度分析,采用空间主成分分析法对生产性服 务业空间布局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城市网络 分析工具U NA测度长春市中心城区交通网 络中心性,检验其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相关关 系。研究结果发现长春市中心城区范围生产 性服务业多中心呈分级圈层分布;生产性服 务业部分中心与城市商业中心吻合;传统商 务中心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较大,老城区 的老商业中心易出现生产性服务业中心;生产 性服务业多中心与交通网络中心性存在明显 正相关,生产性服务业沿城市主要道路的集 聚明显。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素有"千年商都"的美誉,服务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更是提出广州市将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南方经济中心、世界文化名城",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本文参考借鉴国内外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最新研究,结合广州市的发展实际,分析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广州当前的发展形势及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与思路、重点领域及空间布局、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丧失活力的城市中心"是一个需时常面对的课题。城市活力构建,在于创建一个供人交往,感知人的情怀,功能多元的场所。这个场所应是一个多元复合的、充满活力的空间环境。义乌中心区是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它所包含的第五代商业,是一种集消费、休闲、文化、运营、体验、服务、参与、共赢等因素为一体的商业模式,其目的是要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集"购物中心、休闲中心、社交中心"为一体的城市中心。该文从城市活力理论入手,紧抓"亲水"与"活力"两大特征,探析义乌中心区10、11号街坊方案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以萨克拉门托国王队新球馆与"铁路广场"项目为例,阐述了体育娱乐区作为促进城市中心再发展的手段是十分有效的,其原因是形成了服务业的聚集并提升了城市中心的经济、文化功能,从而提高了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南阳市为例,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分析了南阳市公园布局状况。通过分析,发现南阳市公园绿地布局过于集中白河,导致中心城区缺乏绿地。结果显示,采用网络分析法更有利于提早发现城市“服务盲区”,提高公园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连系与连锁:滨水城市的城市设计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昆山 《城市规划》2006,30(3):77-80
滨水城市的最初发展往往从水岸开始,港口的腹地渐渐形成城镇的中心,经过百年的兴衰演变,滨水的港口地区再次成为市中心再发展的重要筹码,并进一步成为滨水城市平衡发展的特色腹地。从都市再发展与更新复苏的角度观察,重视实质环境改善与串连的连系与兼顾非实质条件的整合与配套的连锁是未来水岸开发和利用的范型。  相似文献   

19.
The modern transport revolution has two features—the development of low‐cost bulk transport by rail and water and the rise of personalized motor service for packaged freight and passengers. The latter system is now becoming m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 It is setting in motion powerful forces tending to create new equilibria in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logistics, and personal living patterns. Many new options have become available, especially with respect to land use. The decline of the older pattern based on railroad common carrier service is already far advanced as new routing patterns, costs, and service packages are made available. Many economic functions formerly clustered in the city center can now be more advantageously conducted in rapidly widening metropolitan rings, and even beyond. The age of the non‐rail‐connected industry, the mobile family, and even the mobile home is upon us. The end result will be a reduction of congestion in the city, new patterns of surburban development, and new qualities of living, despite the many short run problems.  相似文献   

20.
吴琳 《现代城市研究》2012,(4):30-36,8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的历史街区已成为典型的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矛盾地区和多方利益的焦点,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尖锐冲突。本文从城市规划的视角出发,对城市中心历史街区的"活化"保护进行了系统地思考,构建了"活化"保护的规划框架,提出了"活化"保护的基本思路,明确了"价值评定、功能再生、交通疏导、肌理延续、弹性管理"的对策措施,并针对湖州市小西街进行了实证,以此希望对历史街区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