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超  刘凯  樊忠平  任涛  徐启斌  郑忠林 《矿产勘查》2020,11(7):1334-1343
刘家峡金矿床位于南秦岭山阳矿集区东部,矿床产出于近东西向镇安-板岩镇大断裂南侧的NE、NNE和NW向次级构造带内。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西岔河组层中,呈透镜状、脉状;矿体形态、产状严格受断裂带控制,断裂构造发育密集处为富厚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近矿围岩蚀变较强,主要有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硅化。该矿床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估算金资源量5余吨。文章通过总结刘家峡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分析矿床成因,评价了刘家峡金矿的成矿潜力,为该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阐述邹家山铀矿床地质特征和铀成矿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对矿床及其外围找矿潜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内北东向构造是重要的控矿构造,构造和火山岩界面是重要的成矿地质界面。通过在相山矿田西部进行钻探施工,揭露了邹家山铀矿床外围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的群脉状矿体。提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应当侧重于区内北西向断裂,且应当重点对北西向断裂和深部火山岩界面复合部位的次级裂隙密集带中的铀矿化进行探索,扩大老矿床深部及外围资源量;要重新审视相山西部断裂格局,加大探索,攻深扩面,加快西部各矿床连点成片,同时拓展相山地区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依据矿山生产积累的地质资料,通过综合分析研究,对锡铁山铅锌矿床矿带划分、矿化分带、矿体空间分布特征及矿石组构特征提出新的认识,指出地层岩性、断裂构造及海底三级盆地是矿床的重要控矿因素,即矿床的形成受控于“层、位、相”。用新的认识指导矿山找矿工作,相继在矿区空白区、深部及近外围中发现几十条隐伏矿体并积累了宝贵的就矿找矿经验  相似文献   

4.
上宫金矿田是豫西著名的黄金生产基地,近年在该区开展了一系列找矿勘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该区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通过几何特征、力学性质、期次划分对断裂构造进行解析,分析了矿床构造控矿特征:矿体分段富集、构造叠加控矿、北东向构造矿体走向延长大于倾向而南北向构造反之。根据矿床构造控矿特征,指出F1的深部、F1走向上中浅部及一系列尚未突破的南北向构造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南台钼矿床赋存于秦岭纬向构造带北部汤峪—板桥构造带东段南缘。矿体产于元古宇长城系宽坪群广东坪组一套中深变质的绿片岩类岩石与大理岩类岩石组成的碳酸盐岩夕卡岩带和沿F42断裂分布的霏细(石英)斑岩中。区内的岩浆活动、矿体的产出形态及矿化富集规律等均与该区的主要断裂构造F42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等的总结,初步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及控矿因素,分析认为矿床深部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具有寻找斑岩型钼、钨矿床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滇东富乐铅锌矿床已有300多年开采历史,目前保有铅锌资源不足,属资源危机老矿山。矿区铅锌矿层呈囊状、顺层脉状及穿层脉状赋存于中二叠统阳新组碳酸盐岩中,矿体产出层受构造、地层及岩性控制明显。通过对矿区探采资料研究分析,认为矿体在近南北向断裂两侧阳新组地层中主要呈囊状及多层顺层脉状产出,属后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矿区含矿地层阳新组实测平均厚度约610 m,而目前已有探采工程控制范围为阳新组顶部200 m,深部还有约400 m找矿空间;矿区北部哈播地区及西部竹园—玛强—苦木一带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之下有隐伏含矿层存在,且附近含矿地层出露区有铅锌矿化露头;第三成矿阶段黄铁矿—黄铜矿—方硫镍矿—方解石阶段在矿区深部可能形成铜镍矿工业矿体;据此认为富乐矿区深部和外围尚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7.
杜杰  蒋炜  李伟 《矿产勘查》2023,14(11):2049-2058
滇西上芒岗金矿床位于中国西南三江造山带西南缘与印度地块东缘的过渡区域,是高黎贡山构造‒岩浆‒变质成矿带内兼具卡林型和红色黏土型特征的金矿床。尽管前人已开展过多年勘查和开采工作,但该矿床基础地质和成矿特征等研究仍较为薄弱,矿区内及外围找矿工作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基于已有的地质认识和野外勘查,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矿石类型、地球化学异常及成矿地质条件等内容的研究,综合认为上芒岗金矿床中上部红色黏土型金矿床和下部原生卡林型金矿床具有相同的成因,成矿作用主要与龙陵—瑞丽断裂带南东侧的次级断裂密切相关,构造活动同时兼具控矿和成矿作用。区域尺度的岩浆活动很可能为深部金矿物质的上涌及成矿后的改造创造了条件。此外,本文总结了矿区找矿标志,以期为矿床外围及深部找矿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彰武县赵家沟金矿位于冀东—辽西金成矿带东缘,矿区共发现36条金矿化体,其中有8条主矿体,主要发育在19条北北西向断裂构造蚀变带中。该矿床矿石呈他形粒状结构,角砾状、脉状构造,金矿物以自然金和银金矿为主。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初步推断赵家沟金矿床成因类型为低温热液型金矿,同时提出区内的断裂构造、石英脉以及矿化蚀变为主要的找矿标志,并指明后期找矿工作中应加强对构造蚀变带及深部矿体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刘广新  杨明  潘博  唐寅  潘柏东 《矿产勘查》2016,7(3):418-422
牛角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部东段金多金属成矿带的牧牛—东胜矿集区。通过地质测量、化探及探矿工程等一系列勘查手段基本查明了矿区地层、岩浆岩、地球化学异常、构造等分布特征,总结该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为该区寻找新的金矿体及远景找矿评价提供依据;通过探矿工程揭露该区金矿体产于构造破碎带内,分布严格受构造控制,矿化带主要分布于石英脉及破碎带的裂隙中,矿化(体)产出与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蚀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灶火河西铁多金属矿位于东昆仑中岩浆弧带与祁漫塔格结合带上,该矿床是近些年新发现的一处铁多金属矿,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与碳酸盐岩的外接触带上,少部分产出于岩体与围岩的内接触带中以及破碎蚀变带中,含矿围岩为古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矿体多呈不规则条带状、透镜状,近北西西展布,受接触带控制明显,少部分矿体受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控制明显,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钛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硫砷铜矿等。笔者通过对灶火河西铁多金属矿成矿特征、矿床成因及物化探资料研究,认为成矿及接触带及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矿床成因类型主要为夕卡岩型或接触交代型,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豫西小秦岭地区小河岩体南缘首次发现了张吉口银矿床,矿床类型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热液型脉状银矿床,研究银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对指导区域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银矿体赋存于中元古界小河二长花岗岩体与中元古界官道口群接触带的F1断裂构造蚀变带中,矿体呈脉状,沿走向具分支复合现象。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状—网脉状银矿石、浸染状银矿石。银主要赋存于独立银矿物辉银矿、硫锑铜银矿中,呈他形粒状,粒度较小,黝铜矿中的银以晶格银形式存在。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和绢云母化。断裂构造、蚀变矿化及化探异常为主要找矿标志。综合分析认为张吉口银矿体深部及走向两侧、司家路土壤化探异常区为主要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2.
Kamwale铜钴矿区位于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的北西部,是非洲中部卢菲利(Lufilian)弧形构造带北西段的一部分。区内地层以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罗安群、孔德龙古群和恩古巴群地层为主。该区经历了多次推覆运动,相互叠加,构造主要为褶皱及断裂(块)构造,整体相对比较复杂。该矿床属于层控型铜钴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加丹加超群罗安群矿山组(R2)内,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矿体的产出主要受到中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罗安群(ROAN)地层和成矿后的推覆构造作用所控制。通过本次补充勘查工作,综合分析认为主矿体在东西两侧及深部还未进行工程封闭控制,还有扩储空间;矿区中部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仍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宛克勇 《矿产勘查》2021,12(3):619-629
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田成矿条件复杂,矿床类型多样,作者从矿田特征、矿床特征及成矿规律3个方面开展研究,利用最新勘查、研究成果,升华成矿模式,指明下部找矿方向。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矿床在垂向空间上表现"三层楼"式的成矿模式:近地表为金矿、中深部为铅锌硫金银矿床、深部为铜铁金矿。(2)二叠系栖霞组和当冲组是有利赋矿层位,岩体接触带+不整合接触面+破碎带是成矿良好富集空间,断裂为主要导矿构造,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物源和热源。(3)斑岩型铜钼矿及蚀变岩型金矿是今后找矿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4.
江西省大湖塘钨(铜、钼、锡、银)矿田位于江南造山带之丸岭成矿带西段,矿田内已探明石门寺、狮尾洞两个特大型钨矿床,均属世界级钨矿.文章在简要论述矿田内各类型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矿田的控矿因素,认为该区的控矿因素复杂,燕山期岩浆岩是控矿的主导因素,是成矿的母岩和前提;各种构造联合、分级控矿:北北东向大断裂控制了矿带,北北东向与近东西向断裂结点控制矿床,岩体接触带、次级断裂、节理裂隙带及隐爆角砾岩筒控制矿体.根据对控矿因素的总结,分析了大湖塘矿田找矿前景,并指出了具体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15.
李俊锋  胡伟 《矿产勘查》2021,12(9):1898-1906
南庄铅锌矿床的发现丰富了豫西南二郎坪群的矿产。为明确下一步找矿方向,也为在该区寻找类似矿床提供地质参考,本文在分析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及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床成矿规律,发现该矿床的矿体多数呈隐伏状,主要产于火神庙组石英角斑凝灰岩中,层控特性明显,同时与古火山机构和褶皱构造关系密切,矿化富集和蚀变特征具一定的规律性。本文总结了综合找矿标志,初步建立了找矿模式,指出I_N含矿蚀变带深部、V_D含矿蚀变带及其东段和II_C含矿蚀变带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管诰  田朝江  方同辉  刘志强  肖昱  王磊 《矿产勘查》2023,14(8):1379-1387
铜鱼梁铜矿床位于阿奇山—雅满苏铁(铜)成矿带东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本文通过该矿区地质填图、磁法测量及岩屑地球化学测量等研究工作,确定其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提出找矿方向。研究结果表明:铜鱼梁铜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阿奇山组第二岩性段及闪长玢岩中。矿体呈稀疏浸染状和细脉状产出,主要发育粒状结构和块状构造。围岩蚀变以绿泥石化、绿帘石化和硅化为主。以Cu-As-Zn-Sb-Pb-Ag为元素组合的综合异常和弱磁异常分别指示矿体赋存地段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结合区域典型矿床研究表明,铜鱼梁铜矿是与火山-次火山热液活动相关的铜矿床,指出矿化带的深部及西南方向为下一步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伏雄  门道改  李娜 《矿产勘查》2012,3(5):624-631
大河沟—掌耳沟锑矿田位于我国重要锑成矿带之一的东秦岭北锑—汞矿带的东部。迄今为止,矿田内已发现中型锑矿床1个,小型锑矿床3个,锑矿点9个。作者在收集矿田以往勘查和科研资料成果的基础上,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地层的含矿性、硫同位素特征、矿物包裹体特征以及成矿环境等进行了分析,发现成矿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作用明显,矿床(点)均产于古元古界秦岭群雁岭沟组中,矿体的分布严格受朱阳关—夏馆深大断裂及次一级构造的控制。因此,矿床的成因可归纳为与低温热液有关的层控矿床,即多成因—多阶段复合成因的层控矿床,具有广阔和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羊拉铜矿是金沙江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断裂构造及构造控矿模式的研究,并进行找矿预测。研究表明:羊拉铜矿区存在近南北向构造带、北东向构造带和北西向构造带等3种断裂构造体系,反映矿区构造经历了4期构造运动,分别对应晚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总结羊拉铜矿区构造控矿模式为印支期“岩浆侵入接触构造+层间断裂”和燕山—喜山期“入字型构造+阶梯状构造”。同时依据成矿模式和地质事实,指出江边矿段西侧夕卡岩型矿体、路农矿段东侧深部夕卡岩矿体和里农西侧深部斑岩型铜矿是今后重要的找矿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勘探设计。  相似文献   

19.
杨栋栋 《矿产勘查》2020,11(2):249-255
在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认识的基础上,详细剖析了街头金及多金属矿的矿区地质和矿床地质特征,初步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控矿因素主要为区域铨园—迟家庄断裂的近南北向次级断裂和会稽山岩体,主要成矿部位为青山群石前庄组地层与崂山序列会稽山单元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岩体的外接触带,主要找矿标志为石前庄组地层内发育的一系列近南北向硅化、绢英岩化构造破碎带。通过对地质、化探等资料分析发现矿金矿体,固定一处矿化,认为该区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代吉祥  陈松  刘兴平  杨年浩  杨振  刘锐  胡凯 《矿产勘查》2021,12(11):2192-2206
鄂东北地区红安岩群地层里广泛发育锰(磷)矿床(如鹰咀山、四方山-团山沟和孙冲等),矿体主要受NW向断裂控制,具成群成带密集分布特征,它们是同一时期不同位置成矿所致。本文系统阐述了矿床的地质特征,总结了该区锰(磷)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并提出找矿标志,为扬子板块周缘此类矿床的勘查找矿提供理论参考;认为四方山矿段北侧何家湾一带及孙冲三房湾矿段西南侧是锰(磷)矿找矿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