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民汽车保有量不断上升。城市交通建设主要集中在车行道路、地铁等大型交通设施方面。论文基于厦门市出行结构的分析,以及城市步行及自行车交通设施现状,提出作为全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的厦门,城市步行与自行车绿色交通系统规划建设战略定位与总体布局,重点是建设高效率的公交运输体系,适度的控制机动车发展;协调城市发展的骨干运输网络系统;建立完善的现代化交通管理体系,提高道路交通系统运行效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构建低碳环保、健康快捷的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打造"宜居城市"和"健康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规划建设良好的步行和自行车绿色交通系统,对优化完善城市综合交通环境,提升城市吸引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姚遥  魏晓冬  冯伟  王峰  吴昀晖 《城市规划》2015,(Z1):102-106
自行车交通系统作为绿色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短距离出行的最佳选择,也是建设宜居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必然选择。规划通过调查研究,充分把握丽水城市特色与交通发展特征,找出了丽水自行车交通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按照以问题导向应对近期改善,以目标导向应对远期发展的思路,提出由城市道路自行车系统、自行车绿道系统、自行车衔接系统及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有机构成丽水中心城区自行车交通体系。并对每个子系统进行详细规划,选择绿色交通示范区进行路段创新实验。  相似文献   

3.
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扮演着提供门到门间交通的角色,无论是在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建设还是发展绿色城市的过程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文章通过对卡迪夫城市中心Queen Street商业街区域的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对该商业区的自行车系统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区域自行车交通系统的缺点并通过案例分析对这些存在的缺点提出了相应的改造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研究欧洲发达国家的自行车系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门窗》2014,(11)
目前低碳城市作为一种理念,在规划中对应用相关低碳技术的大力推广的同时,需要在对碳源排放控制方面认真的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低碳化施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本文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低碳化施工的必要性。实现城市轨道交通施工的低碳经济的要求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低碳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5,(Z2)
深圳市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其自行车交通出行比例随着机动车交通的快速发展而逐年下降,但最近几年又有回升的趋势,尤其是深圳市绿道网建成以来,绿道骑行成为深受市民喜爱的活动之一,并逐渐变成市民日常的交通出行方式。文章通过分析深圳市绿道规划对城市自行车交通产生的积极影响,从推广自行车文化、开展自行车教育和构建自行车通道网三个方面探讨了与绿道相结合的自行车交通复兴策略,以期为其他已建或在建绿道的城市发展自行车交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15日,就低碳城市交通模式选择、上海未来交通发展等相关问题,《上海城市规划》编辑部采访了同济大学潘海啸教授。经受访者本人审核,现将采访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低碳城市的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应该是怎样?低碳城市与城市的框架有关,而城市的框架又与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密切相关。如果城市空间不加控制,城市框架拉得很大,低碳就很难实现。这种情况下,公交就难以组织,更别谈自行车交通,只能是使用小汽车最方便。所以,空间扩展模式既要管理,又要控制,它一定是与交通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7.
李伟 《风景园林》2012,(5):153-154
20年来,受到以小汽车为主的快速机动化的冲击,城市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日益恶化,路权被机动车挤占,交通安全失去保障。为此,社会各界发出了共同的声音——应"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车为本",应优先发展绿色交通,改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倡导低碳出行。为此,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明确规定提倡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要为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我国城市普遍掀起了倡导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热潮。然而就在此时,我们听到了一个新词"慢  相似文献   

8.
自行车交通是中国城市客运交通的三大出行方式之-,已占据了城市客运交通的主导地位.然而自行车交通的过量增长客观上形成了对城市整体交通环境的冲击,笔者通过对自行车交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即自行车交通的近距离优势,城市布局形态的适应性,交通环境适应性的分析论证,提出了自行车交通适度发展的思想.三种模式,即区域自行车交通路网系统规划模式,自行车一公交换乘系统规划模式和自行车交通地区通行许可制度模式.以期在城市交通的再适应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新型的城市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9.
后世博上海低碳城市的交通与土地使用5D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分析城市交通发展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对低碳城市建设的影响.针对我国城市不同于世界其它国家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提出了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的新模式--5D模式,特别指出保持较高比例的自行车出行是对世界环境问题的一个重大贡献.由于我国城市交通与土地使用具有共发并生的特点,城市多模式交通体系的建立应该置身于其所处城市环境的特征城市的开发建设中要考虑到对不同交通模式的影响并与城市发展的多维度目标相结合.从而保证城市交通建设的快变量与城市总体发展的慢变量的协调一致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并指出后世博时代上海交通和土地使用应遵循5D模式.  相似文献   

10.
龙涌 《四川建筑》2012,(1):13-15,18
城市功能及社会活动的多样化,决定了城市交通需求的多样化。城市综合交通应首先解决客运交通的一体化,实现多方式交通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各种交通方式的优势。文章通过对成都市自行车交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成都市自行车交通的相关保护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态势,建设低碳城市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根据传统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理论及其与城市碳循环系统(碳源、碳汇)的对应关系,尝试基于低碳生态视角,从聚居模式、公交格局、产业分布及生态绿地四个方面对重庆主城区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以重庆主城区生态绿地空间特色为导向,提出适合山地格局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指状城市,为重庆市低碳空间规划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自行车交通在未来城市交通中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敏  朱沛荣 《山西建筑》2010,36(23):11-12
以深圳市为例,探讨了自行车道在深圳发展得不理想的原因,阐述了自行车交通的优势,分析了自行车交通在未来的城市交通战略中的角色,指出发展自行车交通将成为重要的城市交通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重车行轻步行的现状使得城市慢行网络急剧恶化,城市健康问题也更加严重,本课题由此产生。我国城市慢行网络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尺度失衡、慢行网络片段化及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本文以城市慢行网络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城市健康水平为目标,引入“小尺度街道网络”及“发现之旅”生态慢行系统的设计策略,以重庆大渡口区建桥工业园A区城市设计为例,以促进城市慢行网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地城市空间生态化拓展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煜辉  张卫丽 《规划师》2012,28(8):73-77
低碳交通是当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将其与山地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拓展紧密结合,能较好地解决城市空间有机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节能之间的矛盾。山地城市应采取低碳化、立体化、信息化策略,推动城市空间的生态化拓展:通过建立低碳交通与土地利用的互动机制,促进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的耦合;通过构建低碳交通单元,形成城市生态空间骨架;通过发展立体化交通,扩大城市空间容量;通过组织低碳交通体系,实现交通快捷链接和无缝换乘;通过构建山地城市综合交通管理新模式,促进低碳化出行。  相似文献   

15.
吴岩  钟纪刚 《重庆建筑》2006,(12):33-38
文章以重庆城市交通空间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若干改善公共交通的策略。如以“大重庆”的空间概念来构筑城市区间高速轨道交通系统,重点建设城市地铁交通系统及公交优先策略等等。文章选取了大量国内外优秀实例来探讨重庆交通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看法。此外,文章还从城市美学的角度探讨了宜人交通空间的营造。本文立足于重庆“大城市、大农村”的现状,放眼于世界先进的交通解决策略和方法,为重庆的交通改善提出了新的视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绿色生态城区理念的指导下,章丘绣源河绿色生态城区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市政4个专项方面进行规划设计,设定各自的设计目标,明确了绿色生态城区的发展方向,确定了生态城区的最终目标定位,打造一个绿色、生态的绣源河城区。绣源河生态城区的规划设计丰富了现阶段的生态城区建设的内涵,为改善城市粗放发展模式和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提供借鉴,引导城区绿色化、生态化和低碳化发展,为以后章丘市城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当下大城市房价高企、调控艰难的大背景以及和住房发展密切相关的大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从重庆市的"组团式"和"低房价"的客观现象入手,通过城市建设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历史惯性分析,解析重庆市"多中心"特征下的出行"低时耗"现象的成因;以实证方法深入分析城市空间组织与房价空间分布的内在规律,对城市发展的"空间红利"与"低房价"的关联性及其作用机制做出解释。最后,基于重庆研究的发现,延伸讨论我国大城市城市空间拓展与保障住房建设的有关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8.
在低碳、环保、永续发展等理念的背景下,大众运输越来越受到城市市民的青睐。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大众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程接驳、站间换乘以及休闲旅游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以台北市政府所推动U-bike自行车租借系统为例,说明凭借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提供全体市民一个方便且迅速的替代型公共交通工具。同时,这项工具除了适当地疏解城市交通的拥挤问题之外,也成为市民平时休闲、游憩与运动的重要使用工具。  相似文献   

19.
将南京都市区划分为5个圈层和566个交通小区,采用南京都市区2006年土地使用现状数据,用区位熵采衡量社会经济发展机会数,根据机会累积可达性测度方法,计算了20、40和60min三种阀值下的自行车、小汽车和公共汽车的空间可达性.结果显示:①在当前建成环境下,交通方式的空间可达性呈同心圆模式;②小汽车相对于公共交通和自行车的可达性优势非常明显;③尽管公共交通在长距离或长时间出行中,相比自行车有一定优势,但是在近距离或短时间出行中,可达性优势很微弱;④在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地区的中心城圈层和外围圈层,公共交通的可迭性小于自行车,说明当前的公共交通设施供给与土地开发模式不利于公共交通方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