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合肥市城区户外广告设置应充分展现地域经济、文化特色,不能简单照搬其它城市模式,应充分展示合肥市的市容和城市功能。另外,规划中必须兼顾生态环境、节能、安全、防止光污染,体现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2.
张华 《云南建材》2011,(4):58-62
教育的发展应与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等相一致,又必须受这些因素的制约,反过来教育又必须为它们服务。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更是如此。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职业院校的内部管理、办学目标、学生就业等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此外,区域经济规划的重点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和结构分布。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中国加入WT0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渗透和影响,设计院单一的设计功能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建设的要求,也不能满足设计单位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设计单位必须依靠自身拥有的专业技术实力的优势,为工程建设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包括规划、选址、可行性研究、工程勘测设计,  相似文献   

4.
王小向 《安徽建筑》2002,9(2):93-9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城市近年来在我省及全国范围内发展迅速,城市电网建设已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城市规划的一个部分———电力规划,正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城市电力规划应符合城市规划和地区电力系统规划总体要求,因地制宜地根据小城市的性质、规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动力资源的分布、能源结构和电力供应现状等条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进行编制。且编制阶段的期限划分应与城市规划相一致。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要在调查、收集有关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对基础资料的整理、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保证为其提供充足可靠的电能,10kV配电网快速发展,其规划与建设的问题将会愈发重要,必须引起政府部门和电力企业的高度重视。本文针对我国10kV配电网存在的问题,对10kV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应做好的基础工作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漫谈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结合徐慰慈似乎提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协调”更合乎习惯些。但斟酌再三,还是提“结合”。协调可以是混合物,而结合必须是化合体。应强调生产全过程中的联手,不能停留在两套产品的协作推销。应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共荣共衰;绝对不是有利...  相似文献   

7.
历史是一根不断发展的动线,对不同地段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不能一谈保护就修旧如旧,这无疑埋葬了历史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改变。为J取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历史文化保护区必须在各个层次上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以及物质环境规划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资金的短缺,使保护规划仅作为成果和文件的形式出现。要解决规划与实施的矛盾,资金问题的解决成为无可回避的问题。在国外,主要采取政府补贴、政策上的奖励与让利、融资、政府各部门通力合作等方式解决资金问题2与国外相比,我国融资渠道不畅,除依赖省、国家的拨款外,主要应立足本地的…  相似文献   

8.
第十篇 规划中的社会经济问题研究在美国的一些大城市,政府规划部门除了设有负责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等实体规划部门外,还设有经济发展规划和社会影响规划部门。规划的社会影响,经济发展中的规划问题和规划实施中的经济问题,日益引起规划部门的重视。一、规划中的经济问题研究规划师通常是经济发展的领导者,其不仅建设性地参与、帮助和领导公私合作,而且由于公私合作是有效经济发展的关键,因此,规划在经济发展中是不可缺少的角色。1、规划必须关注经济环境的变化美国经济自20世纪70年代起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一是美国经…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经济的加速发展,乡村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也必然会加快。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发展战略,必须根据国情选择发展重点,制订科学规划,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城市化的发展道路。在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中应把小城镇作为发展重点。为使小城镇能够健康,有序地快速发展,宏观决策部门应从远景着眼,总揽全局,统筹部署安排,及时制订乡村城市化的战略规划。这一规划应包括宏观、中观、微观规划。宏观规划要从全国角度解决总体布局、建…  相似文献   

10.
动态资讯     
<正>声音王梦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叫停奇怪建筑:必须取消求高、求大、求洋、求怪、求奢华的规划、设计、施工之风。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城市建筑设计必须科学,发扬中国建筑自身的设计精神和风格。二是在规划和设计时,不能让不懂建筑设计的外行指导,要消除规划和设计时的官员意志。三是城市发展必须有交通规划,交通规划必须先行,建筑规划紧跟,这是城市发展的顺序,不能颠倒。四是交通规划和建筑规划这两个规划必须科学、民主,必须符合民生和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历史与现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凯 《城市规划》2007,31(10):9-15
国家层面空间规划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个需要重新认识的问题。文章通过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历史和现实的回顾,对国家层面空间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指出国家空间规划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战略规划,经济体制不是规划的桎梏,国家空间规划的构筑要以城镇发展为核心,建立"三规合一"的新规划体制。  相似文献   

12.
从《物权法》出台看《城市规划法》的修订及迫切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物权法》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成果,同时也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向《城市规划法》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从《宪法》的高度分析《土地管理法》、《物权法》、《城市规划法》与《宪法》的关系,强调城市规划的社会主义性质;提出应在物权关于不动产的权利中区分出开发权并落实开发权国有,建立基于公共利益的以开发控制为核心的城市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13.
郭健 《城市规划》2011,35(9):92-9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镇规划标准》的颁行,建制镇规划以及城乡规划的统筹与衔接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以黄各庄镇总体规划为例,在反思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理念和内容的转变,对小城镇规划编制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赵民 《城市规划》2008,32(1):51-53,66
论述新出台的《城乡规划法》所确立的规划与管理的羁束关系,特别是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定地位和作用。认为《城乡规划法》关于规划与建设管理的规定,较以前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方式有着极为"实质性"的改变,标志着城乡规划建设法治化程度的空前提升。进而讨论在新法律实施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从制度性与技术性层面讨论了《城乡规划法》所确定的"规划区"概念。通过与《城市规划法》的对比,认为《城乡规划法》已经在制度性的行政管理、与远景规划的关系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完善。技术性层面的积累则需要以城乡统筹为原则,在"规划区"的功能结构、管制引导和修改调整方面继续深化。以处在向旅游主导转型的广州增城派潭镇为例,结合外部性原理分析,认为城乡合作完善旅游产业专业化投入品建设,共同促进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是派潭镇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类推提出适合经济转型小城镇"规划区"划分的"镇区—转型经济区—衍生经济区—乡村区"的功能结构原型,并在派潭镇总体规划中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张泉  邹军  王沣 《城市规划》2019,43(9):24-28
围绕《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及其后续工作,回顾了20世纪末江苏开展区域性规划实践探索的时代背景、机遇挑战、应对策略以及实施成效.并以此为借鉴,探讨我国区域性规划发展应当关注的若干原则.本文认为,规划工作要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把市场导向和政策导向相结合,及时调整完善;区域性规划在发展转型期更为重要,更能够和应该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区域性规划是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要加强公共政策属性,把握重大问题,作出战略决策;区域性规划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关系复杂,应当重视科学手段,加强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规划本质的回归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城市规划应在公共政策和意识形态的领域为城市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维护公共利益、协调人际关系、保护弱势群体、谋求公平和正义;城市规划应在体现人的生存价值和社会价值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城市规划将从工具理性走向主体理性的全面复归.城市规划应当为联合城市中的各种力量"创造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创造条件,城市规划应当实现"四个转型".  相似文献   

18.
城市照明专项规划方法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照明规划已纳入我国城乡规划体系,其编制也应符合我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照明编制方法等相应法规与规范的要求。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我国由于城市照明规划提出时闻较晚,且具有多个学科交叉的特点,还未形成成熟有效的规划方法。本文回顾当前城市规划的历史与发展方向,比较分析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城市照明规划,提出我国城市照明的规划趋势,并以北京中心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为例,探索我国的城市照明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9.
The Planning Inspectorate is a key institution in the English planning system which has a high public profile. It is a planning agency of the UK central government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determining appeals against the refusal of planning permission and conditions imposed on development by local planning authorities. It also determines appeals against enforcement action on unlawful development and holds public local inquiries, where planning inspectors hear objections to policies contained in development plans. The decisions made by the Planning Inspectorate must be seen to be fair, transparent and accountable and, as a consequence, the procedures and conduct of the organisation are increasingly subject to public scrutiny. However the arena in which the Inspectorate now operat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more complex. Significant social change has impacted on space, spatial activities and the way people use space. Campaigns around the issues of race, gender, disability, age and sexuality have challenged the notion of a homogeneous public and developed the view of a socially and culturally diverse society. As issues of diversity have become more widely recognised and expressed in society, so the UK government has expected key planning organisations, such as the Planning Inspectorate, to reflect and respond to these changes, particularly in the light of the new Planning and Compulsory Purchase Act 2004.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itiatives undertaken to mainstream equality and manage diversity in the Planning Inspectorate. It critically reflects on the scope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nitiatives and identifies lessons that can be learned for other planning institutions. The material used in the paper draws heavily on three sources: consultancy work undertaken for the Planning Inspectorate; documentary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material and findings from a recent research project into planning and diversity  相似文献   

20.
“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规划行业近年来关注的重点。根据《城乡规划法》所确立的城乡统筹规划理念和原则,提出在各层次的城乡规划编制及实施的过程中,都要有针对性的城乡统筹目标和规划议题。由此,城乡统筹的规划议题的识别便是一个亟待研究和明确的问题。基于若干案例地区,尝试从城市发展动力的角度总结不同地区城乡关系的特征,进而提出有地方针对性的规划议题及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