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Planning》2016,(5)
发展旅游业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特殊意义,在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中盘锦市异军突起,成效显著。但其旅游业发展中也存在旅游体系不均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旅游配套服务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提出以下提升策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推进产业融合,开发全域旅游产品,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开展智慧旅游服务,加强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2)
会展旅游业是会展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新兴行业。大连作为东北会展经济带的中心,旅游业发达,会展业发展迅速,是辽宁省第一个"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以会展旅游业智慧化建设为视角,分析大连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大连会展旅游业智慧化发展的对策:开发专业会展APP旅游品牌信息服务功能;利用智慧平台提升会展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完善会展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实现监管智慧化;加快培养会展旅游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3.
祝晔 《建筑与文化》2014,(4):157-160
旅游业与房地产业都是第三产业中附加值高、关联性很强的产业,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旅游业与房地产业的融合发展就形成了旅游房地产.旅游房地产的兴起,既是我国房地产业适应竞争环境、拓展市场空间的结果,也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成熟的产物.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中,将旅游开发与房地产开发相结合,可以使旅游资源的边际效应得到充分的体现,促进景区旅游功能的完善和综合效益的提高,并可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因而,“旅游+地产”的开发模式已成为旅游景区常见的开发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4)
旅游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和实现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是增加国民就业的重要领域,是拉动居民消费的重要引擎,也是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补充。但是由于受对发展旅游业认识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一流的旅游企业集团、整体服务质量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等制约因素的影响,目前还不能发挥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作用。要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加快实行"三个转型",即:促进旅游资源由分散开发向整体开放开发推进转型、促进旅游消费由观光旅游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型、促进旅游收入由门票为主向综合收入转型。具体来说,采取如下举措:一是扩大旅游业综合改革;二是打造旅游精品;三是壮大旅游企业;四是增强国际竞争力;五是培育一流人才;六是提高服务意识。切实增强旅游业发展动力,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0)
乡村旅游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长沙市望城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析评价,剖析其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从开发、建设、交通、保护、意象等多维度提出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和旅游业,以旅游业为产业契机逐渐得到发展,从科学发展观入手,结合中国全域发展,提出了中国旅游发展范式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并明确了今后的发展道路。文章将先介绍城乡统筹下全域旅游基础,再说明城乡统筹下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和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全域旅游是统筹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的全新发展理念及发展模式,特色小镇作为引领旅游业转型升级全域旅游空间的载体。文章以合肥市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特色小镇规划为例,提出产业发展联动、全域旅游空间优化、生态控制保护、乡村风貌特色化、完善配套服务等规划策略,以期为其他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建设规划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的旅游业中,原本雅致的园林文化被人们大量掠夺,过度开发古典的园林资源,可是园林环境又得不到及时的恢复。长沙市在园林旅游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园林旅游的配套设施条件还不够完善、园林旅游在管理体制上还有待提高、园林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还很薄弱等。要把重点放在制造高品质的旅游衍生产品上、重点整合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扩宽旅游市场的广度及深度、推进景区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及对旅游管理体制进行改革等,这样才能推动园林旅游业能够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9)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目前该地区文化旅游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武夷山文化旅游开发具有品牌和资源优势明显,旅游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交通十分便捷,珠子文化积淀深厚等优势,同时面临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需求不断增强等发展机遇。为促进武夷山文化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走主题开发之路,走品牌建设之路,走创意营销和创新管理之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兴起,旅游功能区作为城市经济功能区的一种,在各个城市中不断涌现.旅游功能区往往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兼具城市和乡村双重形态.然而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由于习惯于传统经济功能区的开发建设模式,往往忽视旅游功能区与城市相依相生的特殊性和与城市融合发展的内在需求.笔者以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为例,通过剖析其在城市空间格局演变的背景下,由外围组团演变成主城区核心板块的一部分的过程中,传统的与城市发展"不相融"的发展模式所造成的"价值低效利用""城乡分离""社会失衡"等问题,从"区域协同""功能复合""交通对接""城乡共建"等角度提出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城郊绿色基础设施兼具城乡生态 服务与游憩功能,孤立或对立审视此二功能 会导致过度开发或机械被动保护,有机融合 则会促进城郊自然环境资源的高效保护与利 用。结合文献研究与案例分析,论文详细阐 释了融合生态服务与游憩功能的绿色基础设 施用地规划理念及技术方法:一、目标定位, 融合资源保护、生态服务、游憩休闲等复合目 标;二、现状分析,甄别绿色基础设施用地 保护要素与空间格局;三、功能设置环节,因 地植入维护要素系统自然生态过程的游憩功 能;四、用地组织层面,带动游憩产业发展的 同时提升其支持、供给、调节、文化四大生态 功能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韶华 《山西建筑》2009,35(27):7-8
针对目前我国城乡格局发生变化的现状,提出科学规划城乡空间布局、重点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抓好城乡产业协调、着力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城乡规划建设策略,以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聪霞 《山西建筑》2012,38(2):16-17
结合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景观的保护规划等对策,并阐述了未来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4.
王金岩  何淑华 《城市规划》2012,36(10):68-74
公共交通导向(TOD)的村镇社区空间发展模式,是基于东部沿海平原省份城乡公路与道路网络较为发达的地域特性,通过选择性地建设设置公交站点的"城镇型社区",形成网络化互动连接的城乡公交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体系,进而触发城乡要素流动、优化公共服务,改变传统发展动力自上而下的树形结构模式。通过对德州市临邑县村镇体系规划的实践研究,发现TOD村镇社区空间发展模式能够在依托地域需求、服务政府决策、优化规划模式和改善功能结构等方面为我国的新农村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察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化加速发展过程中城区之间的不均衡现象,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面临的共性问题,并主要从社会地理学、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加强城乡,城区协调发 展研究,进一步整合优化功能布局、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公共资源和市政公用设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许文静 《山西建筑》2009,35(33):42-43
描述了目前宁波市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现状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以改善和提升城市经济走廊环境景观,使其成为集功能性、经济性、观赏性、游览性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阐明了区域与城市、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等概念之后,着重从区域规划编制的原则、区域规划编制的内容、区域规划的性质和地位等方面,论述了区域规划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对我们真正认识和搞好区域研究、规划,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城乡空间统筹下的厦门农村发展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唯山 《规划师》2007,23(2):8-11
城乡统筹及城乡空间整体规划是城市和农村"双赢"发展的有力保障,全面解决好农村建设发展问题,应当关注农村的主动城市化和被动城市化两种模式.厦门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根据"以城带乡统筹规划"的基本思路,对城乡空间发展进行统筹布置,强调对非城市建设用地内的农村发展实行整体规划,采取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并举的农村空间发展模式,实施农村"金包银"等建设工程,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还解决了被征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9.
Japan today seeks to maintain sufficiency in food production even when food products may be bought more cheaply on the world market. Emphasis on agriculture maintains rural populations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in other advanced economies. Also supporting rural communities is a strong cultural identity with the village‐centred lifestyles of previous generations. While nat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olicy is largely responsible for the Japanese economic ‘miracle’, this policy has emphasized concentration of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people in urban areas. Those communities which cannot develop further in primary or secondary sectors may turn to tertiary services like tourism for sustaining traditional ways of lif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se efforts, contrasts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traditions of planning service provision, and makes comparisons with experiences in the USA.  相似文献   

20.
Under the call for “all-for-one tourism” development, the focus of regional-scale recreational services is shifting from the construction of individual scenic spots and tourist areas towards the comprehensive planning of tourist destinations, so as to propel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however, 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identity and evaluate spatial locations for developing tourism according their 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 and characteristics and prioritizing the high-potential ones. Employing the whole western Hubei region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of assessing recreation potential within the research framework on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s, and uses multi-sourced social-ecological data to develop an SDM model via ensemble machine learning. Through analy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features of 336 recreational hotspots in the study area, the model predicts the areas with high recreation potential in continuous areas. This study intends to establish a technique path to examine the regional-scale pattern of recreational spaces via numerical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features, an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relevant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ll-for-one tourism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