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合工程现场检测实例,对低应变反射波法、声波透射法及钻芯法检测在基桩完整性检测中的应用做了对比分析。由于低应变反射波法自身的局限性,对于比较复杂的检测曲线,需要结合其它方法综合判断桩身完整性。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3种检测方法的互补性,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
史三元  郭周超  商冬凡  边智慧 《混凝土》2011,(4):137-138,141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由于其尺寸较大,对其内部缺陷的判定一般采用无损检测方法-超声法,可以充分利用其穿透力强、操作简单的优点,结合钻芯法查找混凝土内部缺陷直观可靠、精度较高的特点,提出了超声法结合钻芯法检测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缺陷的试验研究,丰富了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3.
克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局限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峥嵘  张君宁 《广东建材》2009,25(5):168-17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因其测试快速、简便等特点在工程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忽视这些局限性,容易出现对检测结果的误判。本文将结合现场检测的实践与经验,通过对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论述,结合回弹法、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同弹法应用的局限性与提高检测精度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4.
刘新文 《山西建筑》2009,35(23):93-94
结合低应变反射波法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分析了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桩基检测的原理,针对低应变检测现场采集应注意的问题,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推广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近几年混凝土结构检测的施工经验为基础,结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的相关规定,对影响回弹法检测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回弹法检测施工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磁测井法基本原理,并结合工程检测实践,表明磁测井法检测钢筋笼长度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优点,结合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在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从仪器到检测方法以及出具报告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以提高检测结果的精确度,促进回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关于超声波法在桥梁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光平 《江西建材》2014,(13):147-147
本文结合了工地桥梁检测的相关实例,分析了超声波法在其中的应用,阐述了超声波法的使用原理以及应用基础,在此基础上对超声波法在桥梁桩基检测进行了归纳汇总,希望能够促进超声波法在桥梁桩基检测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热流计法的检测原理,并结合现场检测经验与相关标准提出一些使用要点和技巧.热流计法在建筑节能现场检测中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0.
李炎 《山西建筑》2008,34(16):95-96
结合对桩基础进行全面质量监督的重要性,分析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具体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法的检测步骤及检测结果的处理和判断,以推广低应变反射波法在桩基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先对单桩复合地基与群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变形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沉降、桩身轴应力、土中附加应力和桩土应力比方面的差异,然后分析了桩间距、桩长、褥垫层厚度和桩端土性变化对群桩复合地基承载变形性状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由于辟桩效应影响,单桩复合地基与群桩复合地基在承载变形特性方面差异较大;群桩复合地基中桩与桩间土是否形成...  相似文献   

12.
软土中群桩承载变形特性与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型现场模型试验,分析了软土中群桩承台、桩、土相互作用特性。试验表明:随桩距增大,承台土抗力和桩侧阻力增大,而端阻力减小;当桩距增至6d时,侧阻力趋近于单桩,端阻力仍高于单桩,承台土抗力发挥率(承台效应系数)仅为50%左右,明显小于其他类土;桩基沉降变形特征表现为桩端刺入和桩间土压缩为主导;不同于小桩距群桩的桩、土整体变形特征。根据软土中疏桩基础承载变形特征,提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简化设计方法,以计算桩间土压缩及桩土相互作用效应确定桩基沉降,并以十余项实际工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雷长顺  肖世伟 《山西建筑》2012,38(3):146-148
首先分析了高铁路基管桩处理后沉降计算理论模型,比较了常规桩基础与复合桩基的沉降计算差异,并确定按照常规桩基础对管桩进行沉降计算,然后按照常规桩基础对使用不同桩长、桩间距及桩径处理后路基的沉降进行了计算分析,计算表明使用管桩进行加固可以有效的控制路基的沉降量;桩径对沉降影响不显著;桩间距对沉降影响明显;在一定的长度范围内桩长对沉降的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邱行  瞿志军 《山西建筑》2009,35(17):310-311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通过对普通桩和桩端后压浆桩的对比试验,分析了桩端后压浆对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技术可以很好地提高单桩承载力和刚度,桩端后压浆对提高单桩承载力有很好的时间效应和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5.
陆延棋 《山西建筑》2014,(20):92-93
根据水泥土搅拌桩的特点及工作机理,结合计算案例,对水泥土搅拌桩在地基处理中桩径、桩长、桩间距主要参数对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增加桩长比扩大桩径和减小桩间距更能控制沉降变形、节约工程造价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小钻孔灌注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践证明,钻孔灌注钢筋混凝土桩(灌注桩)是一种较理想的水闸基础。但由于灌注桩在我国应用的历史较短,其计算方法还不够完善,故在一些重大的工程中不得不进行现场试验确定灌注桩基的承载能力。水闸桩基均为群桩,桩数多,承载力大,做现场原型群桩试验困难较大,故一般是做现场单桩试验,然后用单桩资料推求群桩承载能力。大家知道,单桩和群桩在结构和工作机理方面差异较大,两者的可比条件不充分。单桩资料不能较准确地反映群桩承载能力和工作状态,特别是桩距变化时,这种情况更明显。为克服群桩试验的困难,我们进行了小钻孔灌注桩试验,用小桩对单桩、双桩、群桩进行了研究。在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将现行的单、群桩关系,改为双、群桩关系。  相似文献   

17.
压扩多支盘灌注桩是在挤扩支盘扩孔灌注桩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一种新桩型,是将静压桩、沉管灌注桩、扩底桩和多支盘灌注桩的多种优点集于一体的新型桩基技术。压扩支盘桩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经济性好的优点。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竖向受压时的二支盘压扩支盘桩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了竖向荷载下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变化规律。桩的多个支盘构成了多支点摩擦端承桩,竖向荷载主要由承力盘承受,上支盘受力大于下支盘受力。提出了压扩支盘桩的支盘竖向临界间距、布桩最小间距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8.
针对苏州轻轨1号线盾构隧道区间施工情况,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盾构施工对侧边群桩变形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当盾构机切削面逐渐逼近群桩时,各单桩的隧道轴线处横向位移背离隧道,承台背离隧道发生倾斜;当盾构到达各单桩时,横向位移在隧道轴线处偏向隧道且为最大,承台发生了双向倾斜;当盾构逐渐远离群桩时,各单桩横向位移变化较小,承台的双向不均匀沉降减小。随着盾构的掘进,群桩整体沿着掘进方向移动,桩身沿隧道轴向位移在隧道轴线处达到最大。当群桩基础的桩底位于隧道轴线处和隧道轴线以上时,群桩承台仅仅发生偏向隧道的单向倾斜;当群桩基础的桩底位于隧道轴线以下时,群桩承台则产生了双向倾斜。  相似文献   

19.
考虑流变性软土地层桩基工程特性,并通过构建桩底土体虚拟柱状结构模型,建立了由桩体变形和桩底沉降时效特性的桩基沉降位移计算模型及其理论解。研究了桩基承载模式及其随荷载的演变规律、对应承载模式条件下桩基沉降位移及其时效特性。结果表明:软土地层中桩基荷载通过桩周阻抗自上而下传递,桩基承载模式随荷载增大存在摩擦承载模式、摩擦与桩端共同承载模式及其随荷载与环境条件逐步演化的动态关系;当桩基处于摩擦承载模式时,桩基沉降位移等于桩体压缩瞬态弹性变形;当桩基承载模式处于摩擦与桩端共同承载状态时,桩基总位移为桩体变形和桩底土体沉降位移的叠加,受土体的流变特性影响,桩基总位移呈现显著的时效特性,且随荷载增大桩端承载效果以及桩基位移的时效性愈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桩的刚度计算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行桩的刚度计算大都假设桩为刚性。当桩较短时,由此带来误差不大,但当桩较长时则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本文提出用分层荷载传递法计算单桩刚度,能方便地考虑桩的可压缩性、分层土的性质和桩截面的变化。本文讨论了桩的刚度随桩长、直径、桩身材料弹性模量的变化影响,并把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