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社会学研究与城市规划研究密不可分。社会学认为城市是人类比较大规模、比较高密度聚集生活的共同体,所以城市规划不仅仅是物质空间的规划,而应该是城市生活共同体的规划。在我国城市规划从以"物质空间的改造和景观设计"为重点开始走向以"人类生活品质提升"为中心的过程中,建筑、规划、景观以及城市研究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吸收和借助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独特方法来探索和研究"人的城市化"问题。古典社会学的诞生及其核心议题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面临的核心理论空心化。理论创新惰性化和理论研究阵地孤立化等问题,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于学科始终未能从整体高度上认知自身的全貌。走出这个理论困境的关键就是重建城市规划的整体性理论框架。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初步建立了"和谐城市"规划理论模型。这一理论包含城市人的空间需求层次理论、城市发展状态的三大平衡理论,以及城市人的空间福祉与三大系统消耗的倒U型曲线理论。"和谐城市"理论认为城市规划的本质是在维持自然、社会和时间三个方面尽可能同步和平衡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城市人的空间需求层级。通过引入自然、社会和时间三大要素,该理论试图较为完整地解释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发展,并为城市规划学科发展方向的探索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当前城市规划工作及其学科范畴已大大突破了其传统内涵,并在某些情境下愈来愈明显地呈现出一种社会规划的特质.这就需要将空间问题置于更为全面的社会生产条件中加以考量,实现城市规划与社会学的双向渗透与多层面耦合。本文主要聚焦于社会学渗透下的城市规划工作梳理其带来的多层面影响:理论层面上为城市规划架构社会学基础,运作层面上为城市规划接入社会学过程,技术层面上则为城市规划引介社会学方法;进而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对现阶段中国城市规划的总体审视。  相似文献   

4.
试论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   总被引:57,自引:10,他引:47  
石楠 《城市规划》2004,28(6):20-31
就空间论空间的思维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化、多元化的社会经济进程,城市规划必须研究空间背后的社会利益机制,所有的城市规划工作实际上就是围绕着利益问题进行的,城市规划是协调社会不同利益的一种工具,城市规划的目标就在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公共利益应该始终是城市规划师的基本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但是城市规划并不能自动地实现公共利益,为此需要克服来自几个方面的自利性影响。城市规划学科的研究领域不仅应该在空间上拓展,更应该在学科领域上加强交叉,尤其是注重对于决定土地与空间利用模式的利益关系的研究,应该逐渐向政策科学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重视规划中的利益诉求机制的建设和规划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以及社会公益用地范围的界定。  相似文献   

5.
霍海鹰  侯玮  马曙晓  王金岩 《规划师》2006,22(11):91-92
1 关于城市规划准则的再思考 城市规划通常意味着城市空间的重组与建构,其任务是为各种活动提供空间结构,是人类为了在城市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对未来空间进行的安排.这一定义没有突破空间规划的体系和物质规划的范畴.20世纪60年代后,社会批评与人文关怀盛行,过去那种物质性的、"终极蓝图"的规划遭到了非议.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城市规划越来越受到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社会活动的影响.城市规划不但是一门学科,而且是政治运作、社会运作和市场运作.基于此,城市规划是一个充满了"运作"和"博奕"的过程,需要协调政府与市场、政府与公众、公众与市场的关系,使各方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6.
城市是人聚居的地方,城市规划要对城市空间进行前瞻性的组织、安排与协调。居住规划的研究逐渐从单纯物质性研究过渡到多学科、多层面,社会学方法在其中所占地位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借鉴了社会学和城市学的交叉研究方法,从城市社会结构着手,研究中国传统封建社会、近现代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4个不同时期社会伦理与大城市空间结构特点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从社会转型的角度重新审视大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内在机制和发展轨迹。同时将这一潜在逻辑关系纳入城市空间规划设计研究中,试图探讨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在新时期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归纳实证哲学的意义、认知机理和范式;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对社会发展和城市发展规律的认知过程;分析中国城市的生成发展过程中自组织与他组织共同作用的机理,认为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均是实证精神与人文精神共轭作用的过程;在中国城市规划范式转变的过程中,应注重从城市发展蓝图向社会发展的公共政策的转变、从经验与理念决策的规划向以科学成果为依据的规划的转变、由城市研究、规划设计、规划管理实施的分离,向"三位一体"运行转变、规划者自身从设计者向公共利益代言人、从技术专家向社会中介人的转变;应以实证的精神来研究人类社会和城市的发展,分析解剖今天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去构建新的城市理论和城市规划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9.
1.《城市规划汇刊》是教育部主管,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主办,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规划专业学术性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建筑科学类中文核心期刊。以其理论性、实践性、前瞻性在城市规划及相关学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并以其敏锐性展示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2.本刊欢迎城市规划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投稿,如城市发展理论与政策、城市空间规划理论研究与城市设计、城市经济发展与规划研究、城市社会学与社区规划研究、城市工程与城市交通规划研究、城市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景观形象规划设计研…  相似文献   

10.
直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主动反思城市规划的初心、内核与未来,是城市规划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社会担当。文章通过简析城市规划和公共卫生学科的百年分合历程,结合我国"健康城市"规划发展,指出我国城市规划本体的缺陷所在及嬗变方向,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人"与空间、学科融合和技术平台3个方面构建"城市可防疫空间体系",以期提升"城市防疫力"。  相似文献   

11.
独立的统一数字化城市信息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现代城市系统综合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 ,提出了统一城市信息系统 (UniversalUrbanMulti InfoSystem) ,并对其建设和实施进行了探讨。UUMIS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不同操作系统、不同应用平台的各种网络环境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流 ,从而可以结合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 ,进行全面直观的城市决策管理。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立统一数字化城市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技术重点 ,并就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领域率先推进统一数字化城市信息系统的具体实施和应用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福州市城市发展与功能定位入手,通过整理分析福州市中心城空间格局的特点和发展过程,构思福州市城市设计的基本框架,提炼出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由此建构城市设计的空间结构序列。  相似文献   

13.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机制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吕晓蓓  伍炜 《城市规划》2006,30(11):41-45,56
从反思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结合国外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工作目标、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等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同时对建立和完善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机制的重点工作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廷海 《城市规划》2019,43(8):9-17
国家关于统一规划体系与统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进一步深化规划体系改革,明确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建议在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中发挥城市规划在城市空间产品供给过程中的独特优势,城市总规发挥宏观的导控作用,城市详规发挥底层的管控作用,将城市规划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为引领城市高质量犮展提供规划保障;相应地,要增强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和支禕,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城市规划制定与实施提供战略指引。此外,要适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新要求发展城乡规划学。  相似文献   

15.
试论城市规划执法中的行政强制执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丽萍 《城市规划》2001,(11):53-55
从我国城市规划行政强制执行制度的现状、我国行政强制执行的基本法律制度出发 ,对城市规划执法中的行政强制制度进行探讨 ,试图建立遏制违法建设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郑文武  魏清泉 《城市规划》2005,29(3):36-38,43
针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司法审查制度,通过法理分析,认为城市规划成果以及城市规划制定有着不可诉的诉讼特性。依照我国目前的国情,应提倡城市规划不可诉。树立这种观点将有助于促进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和立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认为行政许可的条件不同于行政许可的标准、程序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材料。《行政许可法》关于行政许可条件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城乡规划法》亦未对规划许可条件作具体规定,但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甚至规范性文件对规划许可的前提作规定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属于规划许可条件,有的属于规划许可标准、程序,还有的既属于规划许可条件,也属于规划许可标准或程序。但在上位法已作规定的情况下,下位法只能对规划许可的条件作出实施性规定,不应有任何突破。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城市总体规划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但是规划理念、事权法理、规划体制、技术方法层面的问题导致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相应地,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明晰规划法理、尊重政府事权,推动规划体制转型,推动技术方法创新4个层面对城市总体规划的改革与创新的方向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家征收是主权国家行使公共管理的必要手段,国家征收权作为处理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冲突的行政权力,其实质是国家对私人利益的侵犯,但其前提是必须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并对受侵犯方作必要补偿。在国家发展进程中,对"公共利益"的判断并不是静止的,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公共利益"有不同的解释与诉求。中国当下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城市的规模扩张和更新是城市规划领域的首要任务,《物权法》的实施更迫使政府在实施城市规划中必须依法动用国家征收权。动用国家征收权实施城市规划,需要廓清什么是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寻求对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利益"的司法解释;出台国家征收法,树立国家征收的法律权威;解决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冲突,必须遵循程序正义与司法终裁。  相似文献   

20.
黄林  罗彦  葛永军 《城市规划》2006,30(9):74-78
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圳市城市规划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包括市场开放性滞后、规划监督缺位、资源紧束和规划维权事件等。提出了深圳在应对上述问题近年来展开的一系列制度和标准的创新和改革探索,包括应对市场国际开放性的法制化建设、应对城市规划全覆盖的精细化城市管理对策、应对紧束条件下的城市规划标准思考、应对地方政府过分干预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监督管理缺位的对策和应对侵犯城市规划权威性的城市规划实施机制的思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