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Planning》2014,(23)
流域排污权初始分配是排污权交易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目前,关于淮河流域的排污权初始分配的研究较少。这篇文章以淮河流域江苏段为例,探讨了流域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方案并计算出淮河流域江苏段内各市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比例。  相似文献   

2.
据安徽省环保厅日前发布的全省重点流域水质月报公布,巢湖流域和淮河流域水质污染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长江流域水质总体良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系统研究驮娘江流域传统建筑的景观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驮娘江流域传统建筑景观的文化意义和保护发展措施,提出了将驮娘江流域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将建筑演变作为社会历史的组成部分与互动结果,分析鼓楼建筑形式与表征社会关系的分布及其原因。族群互动不仅影响了营造技艺的传播,更通过人口结构的变化而赋予空间不同的社会表征,通过功能需求的转变而导致建筑形式的发展。侗族内部3大支系构成相对独立的族群,通过流域内以及跨流域的结盟形成族群互动,影响至社会关系,并表征于建筑形式之上。鼓楼是侗族的聚落象征,族群互动方式的变化导致鼓楼表征与建筑形式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淮河是我国第一条系统治理的河道,治理后对淮河流域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去年淮河流域遭遇了先涝后旱的严重自然灾害。治淮工程在抗灾减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暴露出流域治理中的问题,主要是防洪除涝标准低、河道泄水能力小、行蓄洪区问题多、水资源和灌溉设施不足。国务院在汛后不久就召开了治理淮河、太湖会议,决定用  相似文献   

6.
安庆作为近代安徽省的省会以及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开埠较早,近代建筑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以安庆近代教堂建筑为研究对象,总结论述其发展沿革;分析其在现状分布、建筑空间、功能、形式等方面的特征,以及所具有的中西交融特色,以期为安庆城市建筑特色建设提供借鉴,并对安庆地区历史建筑保护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周小棣  沈旸  肖凡 《中国园林》2012,28(5):25-28
历史源远的晋水早在《水经注》中即有详述,她哺育了流域内的农耕文明,造就了十分独特的以水为中心的祭祀建筑形式及水神信仰体系。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作为仁道的象征,它受到士大夫阶层的世代吟诵,在这种集体崇拜的意识心理下所产生的一系列水神祭祀建筑则成为晋水流域社会文化的空间表征与物质体现。结合晋水流域水神祭祀建筑演化进程的社会背景,揭示其体系构成及空间表达规律,为该区域的文化景观保护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8.
粤西南江流域传统村落与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江流域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孕育了该区域传统村落与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文章基于建筑美学理论对典型传统村落与建筑的选址布局、空间组织、装饰技艺等进行审美文化层面的研究,总结出南江流域传统村落与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的建筑美学三维度。这对于该区域正在进行的南江文化创意基地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程世卓  刘松茯 《混凝土》2022,(1):79-83,91
我国长江中下游、江淮流域潮湿多雨,梅雨季节尤为突出典型.这种经年的集中湿热气候,给历史建筑带来了诸多病害.对以苏州为代表的我国梅雨气候区历史建筑混凝土材料的病害表征进行梳理,统计其主要病害现象及其发生概率和分布情况,进而对其致病因子进行科学分析,提出雨水渗透、酸雨、建筑表面的植物和微生物是历史建筑的混凝土材料主要病害因子.以此研究为切入点,为完善丰富我国梅雨气候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技术链条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南江流域大量存在的古民居建筑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但也面临着损毁严重和缺少保护资金等困境,因此对其中最有价值的古民居建筑实施保护措施既显得紧迫,也对南江流域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深远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其所处社会形态和文化的缩影,因此,对既存建筑适应性改扩建的认识和手法,也会随着社会文化 的发展而不断进化且难免有所反复。本文是关于既有建筑物改造的历史研究,主要关注改造中使用的建筑手法和 新老建筑之间更加紧密的内在联系,而非简单的功能或使用上的变化。通过对集体记忆、身份认同、传统、历史 和文化等主题的阐释,尝试将改造后的建筑与过去建立联系,最终为既存建筑实现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相似文献   

12.
杨华基 《山西建筑》2005,31(20):32-33
基于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城市文脉的理解,针对历史文化建筑环境和地段的保护,提出将社会、文化、环境资源与经济资源融合、整合,打造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都市精品,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文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林林 《福建建筑》2007,(9):21-23,27
为了了解展览馆街区的过去,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展览馆的历史,因此展开了关于徐州展览馆街区现状调研与发展策略研究工作。调研工作以保护历史文化的原则作为指导思想,以调查研究的方式对现存街区的现状、历史、未来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析,希望该项工作对于延续展览馆街区的历史以及以后的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4.
建筑结构作为建筑学、土木工程学等专业教学体系的一部分,一直以来侧重以工科思维向学生传授结构概念及原理,而建筑结构技术发展史则是结合历史学展示其动态发展的过程,不仅涵盖了不同类型结构基本原理的讲解,还涉及材料选用、发明创造、历史人物、体系构建、地域文化等多重视角的深入解读。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与科学研究所近年来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建筑技术发展史课程为契机,在建筑结构技术发展史课程相关教学探索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与学科知识,梳理建筑结构技术发展的脉络,以期为高校建筑学专业结构课程教学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为建筑技术发展史系列教学体系建设注入新时代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刘欢  李嘉华 《城市建筑》2014,(18):263-263
文章以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建筑发展所呈现出的问题作为切入点,探索了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提出从中国的文化历史中重新梳理中国建筑的框架体系,建立中国建筑的评判标准,将其作为中国建筑发展方向的一个指引。  相似文献   

16.
阴继庞 《华中建筑》2012,30(4):179-182
地下建筑的开发利用是本世纪建筑活动的一大特点,关注和研究地下建筑及其文化是建筑人面临的新课题。根据地下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地下建筑文化可分为远古穴居文化、古代地宫文化、近代防御文化、现代地铁文化和当代地下城文化等几个不同的发展时期。随着地下空间开发力度的加大,地下建筑及其文化将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实践中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7.
厦门地域建筑形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历史、人文、经济和气候等因素,厦门形成多种地域建筑形态,是厦门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之源。本文对厦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特色地域建筑形态,进行了系统区分归纳,分析了各自的特色、背景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杨雪娟  刘福智 《山西建筑》2007,33(35):23-24
对我国收藏文化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民间收藏品交易缺乏一个固定组织机构和正式活动场所的情况,以威海市乳山收藏文化艺术城为例,对在新时期下建设特色社区进行了一些探索,为威海市的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传播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旧建筑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时代发展的见证以及精神凝聚的代表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的内涵,衔接并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方式以及生活态度,但随着时光流逝,旧建筑不可避免地衰败损耗,而现代材料参与旧建筑改造所具备的强大优势使旧建筑重现生机,展现魅力。本文试图认识和研究新材料的自身属性,侧重于现代材料运用于旧建筑改造中的表现特性研究,挖掘旧建筑潜能,实现价值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In recent decades, the role of culture and history has often become a driving factor in the process of urban regeneration. The focus on culture and history as factors in regional transformation has been particularly extensive in response not only to competitiveness among cities but also to sustainability requirements in the cultural sector. In the same perspective of this approach, culture in its broadest sense assumes a decisive role in constructing a system of interventions where employment and social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come the product of the integration of places, people, economies and traditions. Creative cities are currently working on how to improv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egeneration build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renewal in order to achieve mor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Existing creative cities may be seen to revolve around the design, promotion and activation of urban areas established due to their particular lo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reas become creative clusters as a result of economic and structural innovations, related to the realization of innovator projects achieved with the help of lo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based on the economies of excellence, culture and territorial quality. Starting from such premises, this article aims to show the main factors which condition creativity in cities – such as new policies, participation, history, place identity, cultural resources and sustainability – and an emblematic case study of creative regeneration. This concerns the HafenCity district in Hamburg, where the history has assumed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onstructing the maritime identity and for many choices of urban n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