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既是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也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载体。纵观世界上多个国家气候变化应对历程发现,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先行者与探索者。而面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中国国家公园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缺乏系统的应对战略。选取国家公园气候变化应对开展较早、体系完善及具有特色的6个国家和地区,梳理其战略、政策与实践经验,从科研、减缓、适应和教育4个方面总结其应对途径,并提出中国国家公园气候变化应对的4条路径:充分凝结共识,鼓励多方参与;夯实科研基础,形成前沿基地;战略规划指导,分级分区落实;适应减缓并重,提升气候能力。  相似文献   

2.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既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阵地,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区域,但中国目前的研究和实践均还较薄弱,亟须借鉴域外经验。系统梳理了美国国家公园体系中,气候变化对自然、文化和社区的影响,概述了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气候变化应对行动,指出情景规划是重要的气候变化应对工具。总结了美国国家公园在气候变化中开展情景规划的流程,提炼其规划特征,并以魔鬼塔国家纪念区为案例,详析其情景规划实践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国家公园及体制试点区可能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对比了情景规划与传统规划的区别,明确目前推广条件的欠缺,指出应逐步推广情景规划,并从实现科研储备、奠定实践基础、建立规划体系三方面提出可能的路径,对中国开展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国家和政府已经将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体制缺失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公益性是国家公园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属性。政府和相关市政部门要注重在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过程中,对其公益性的回归,让国家公园发挥其固有的作用。笔者着重从公益性视角对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进行论述,以期最大程度发挥国家公园的平民属性,使其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已进入新时期,国家公园体制作为自然保护地的有效管理形式,其生态意义、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日渐凸显。由于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起步较晚,在国家公园规划管理方法方面有待整合与深化,需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文章通过对美国红杉和国王峡谷国家公园的规划过程与规划内容进行实证研究,从科学研究依据、法律法规基础、规划管理政策和规划制定过程4个方面论述其规划体系的特点,并提出了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构建方法,可为中国国家公园的规划管理和体制机制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有关国家公园的研究更偏重自然科学方面,对社会科学研究关注较少。而在中国诸多类型的自然保护地中,旅游利用等因素带来的矛盾和问题却在不断增加。在当前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和深化国家公园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系统梳理美国国家公园的社会科学研究现状、研究议题和管理机制。本文选取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和中国九寨沟为例进行比较研究。从机构和人员设置、科研规划、科研项目与成果等几方面对比2个国家公园的社会科学研究状况,并结合2个国家公园的国情、体制背景进一步分析。结合中国国情和当前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框架,对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如何加强社会科学研究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6.
奥地利国家公园建设已逾30年,其中历史最久的高陶恩国家公园在自然保护、自然教育和赞助机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实践,是奥地利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探索的缩影。从基础、事务和支持3个方面,以高陶恩国家公园为例,介绍奥地利的国家公园体制,分析了其地方管理为主、多方决策、非政府组织为补充的体制特点,总结了其在替代性保护规范化、自然教育专业化及赞助机制系统化方面可为中国相关实践提供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国家公园是国家的重要遗产。该文首先从遗产保护的视角比较分析了北美和西欧两种不同的国家公园模式。其次,结合我国当前建设国家公园体制的现实需要,对我国的风景遗产特征,风景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指出在国家公园建设的探索中,我国比较注重研究借鉴美国的国家公园模式,但对西欧模式重视不够。最后,从国家公园体系、目标、管理机制等方面对我国的国家公园建设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陈战是  孙铁  陈妍 《风景园林》2019,26(11):71-74
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不断推进的当下,探讨国家公园内基础设施的建设显得敏感而有必要。在梳理美国国家公园道路系统发展建设历程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其在前期论证、建设理念以及多部门合作等方面的经验。同时就如何统筹交通游赏需求与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也做了有益的探讨,对中国未来国家公园的发展建设乃至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都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界主要国家国家公园立法和管理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要求。贯彻落实这一重要的改革思路,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强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但国家公园体制在中国尚属开创性的事业,借鉴国际上国家公园的立法和管理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法制和制度体系,是完成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路径。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国家公园立法和体制进行简要梳理,旨在分析其建立目标、法律制度、管理模式等,以期对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开展以来,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大决策,相继出台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等文件,对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  相似文献   

11.
社区协调发展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中的重点与难 点。意大利国家公园社区历史悠久,在社区发展方面积累了一 定的实践经验。从人文与自然共同的生态系统的视角出发,在 概述意大利不同生态区内国家公园社区分布、整体发展概况和 发展策略的基础上,选取3个具有整体生态系统代表性的国家公 园社区,从空间和功能、产业发展两方面分析了其差异化的发 展特征;从土地管控、产业引导和项目制定2个维度探析了社区 发展的针对性策略;并从价值认知、规划内容、具体政策三方 面分析中国国家公园社区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公园作为自然保护地的主体,在国土尺度下保护具有代表性景观风貌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家公园的空间布局成为体制建设的核心问题。合理规划中国国家公园整体空间布局,有助于在国土尺度下进行景观风貌管控。景观风貌是一定范围内景观特征的反映。通过引入景观特征评估方法,制定了用于遴选国家公园的综合区划方案,分析了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区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国国家公园的面积、离散度等指标,对中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关键指标进行限定,以期对中国国家公园的整体空间布局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景观特征综合区划方案包括7个一级景观特征区域、115个二级景观特征区;2)国土面积的25.12%可以作为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区域;3)建议国家公园设立的数量为65~133个,国家公园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23%~10.70%。  相似文献   

13.
在国家公园还未建立时,“解说”一词就被用于描述人类对自然资源及环境的感受。随着国家公园在全世界的陆续建立,环境解说逐渐被视为游人了解公共资源的重要途径。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将环境解说定义为:通过向公众提供难忘的教育和游憩体验,在保护资源的同时通过某些方式将这些资源不经受损的保留下来,为将来世代提供同样的享用机会。美国国家公园体系的环境解说一般包括两大部分,解说规划和解说管理。综合解说规划是美国国家公园所有解说及教育服务的基础,规定解说的形式、内容等。解说管理则从能力技巧、服务要求、合作伙伴三个方面提出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和评估体系等。我国于2013年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并于2015年开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中国国家公园的核心内涵可总结为两点:保护自然文化资源原生性及生态系统完整性、为世代公众提供享受自然感知自然的平等权利。中国国家公园环境解说应(1)以保护资源环境、激发大众自然观形成为价值准绳;(2)以环境解说的原则统领各利益相关者;(3)制定环境解说专项规划及管理计划;(4)建立多领域合作的解说规划工作模式;(5)在国家公园管理机构中设置环境解说教育专项部门;(6)建立多主体合作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14.
国标编制相关的城市公园绿地主要规划 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园绿地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生态基础设施。在参与国家《城市绿地规划标准》的编制过程中,通过对159个中国城市(含港澳台地区)主要公园类型发展现状的大样本数据分析,提炼相关的城市公园建设主要规划指标,包括公园绿地的面积规模、绿地率和功能分区。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综合公园的建设规模多为10~50hm^2,社区公园多为0.1~5hm^2;综合公园的绿地率平均值为75%左右,社区公园绿地率平均值为65%左右。综合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休闲游憩、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4项基本功能,兼容园务管理、演艺娱乐与商业服务等配套功能。社区公园需具备儿童游戏和休闲游憩2项基本功能,兼容运动康体和文化科普等辅助功能。合理地确定城市公园绿地的规划指标,有利于我国城市绿地规划理论与实践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5.
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系统保护和游憩发展的矛盾始终存在于国家公园的规划与管理过程中。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游憩管理将游憩发展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实现资源有效保护与公众游憩需求之间的平衡。国外户外游憩管理理论日趋成熟,在国家公园的游憩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本文从游憩资源管理、游客管理、游憩服务管理三大方面对游憩管理内容展开研究,总结并吸取国外研究成果及经验,探讨中国国家公园游憩管理机制并提出管理策略,为中国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的本质是社会资本方获得相关特许权利用国家公园的资源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美国国家公园系统通过特许权合同授权个人、公司或其他实体为访客提供的"必需且适宜的"商业性服务便属于此类。"Concession"的原意是特许权,也指授权这种行为。特许经营是特许制度的组成部分而非全部。特许权合同、授权、许可证、租约、地役权契约等授权形式构成美国国家公园的资源利用制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的自然保护地特许权包括许可证、租约、地役权、执照等形式。中国国家公园保护第一、公益至上,应建立科学的资源利用特许制度为资源保护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签订特许权合同、发放许可证(这2种形式在必要时附以租赁合同)、签订地役权合同为主要授权形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家公园特许制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钟乐  赵智聪  唐佳乐 《中国园林》2022,38(10):116-120
中国已正式设立5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直接响应国家公园三大理念,是联系国民和国家公园的最重要纽带,将成为国家公园设立后的重要工作之一,亟待构建相关规划框架。系统回顾了中国国家公园的自然教育规划探索和世界代表性国家的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发展历程,总结了其经验与不足。辨析了生态体验、自然教育的相关国际通用术语,提出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定义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三大规划理念、5点规划思路,提出了前置分析、生态体验规划、解说教育规划、管控规划和保障规划五大板块的规划流程及其技术方法。明晰了中国国家公园自然教育的性质和定位,提出了规划框架构想,对于政策制定、相关研究与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