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建立岩土本构模型的新方法—映射分解法 ,论证了该方法的数学基础 ,给出了相关的物理解释 ,介绍了用试验确定模型参数的方法 ,讨论了该方法对岩土介质的广泛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灰色时效模型及在基坑锚拉墙位移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岩土工程的灰色理论,单纯从可测位移建立可预测的模型,未考虑工程荷载影响.在分析岩土流变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岩土工程荷载与位移的时效关系的灰色流变模型GRM(m,n),并提出了采用最小二乘辨识模型的方法.将该模型辨识应用于辨识基坑锚拉墙中锚座位移随荷载变化时效关系并用于预测后期锚座位移,取得理想效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土体具有明显的黏弹塑性,用分数阶导数模型来模拟岩土工程中真实材料的黏弹塑性,能够深入研究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使得该模型在岩土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含分数阶导数的流变模型,并结合近年来分数阶导数模型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实例,概述了国内外各类分数阶导数模型在岩土工程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各类模型的适用范围、优缺点,目的在于为分数阶导数模型在岩土工程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遗传算法的岩土本构模型辨识   总被引:9,自引:12,他引:9  
通过对岩土本构模型辨识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本构模型辨识方法,并用两个工程实例对该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勘察数据信息是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数据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讨论了岩土工程勘察的BIM建模方法及其专业应用上的特殊性,介绍了基于BIM的岩土工程勘察软件系统的关键技术,对适用于岩土工程可视化的插值技术进行研究,研发了基于NURBS和Brep技术的三维岩土体模型架构,总结了岩土工程勘察BIM建模的流程。使用该技术路线开发了基于BIM的岩土工程勘察软件系统,并介绍了该软件系统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和总结近十多年来研究实际岩土细观介质空间分布的方法,以及基于实际细观介质空间分布数学表述而建立的力学数值计算网格自动生成的方法和应用,该项研究可为解决岩土力学主流方法常遇到的岩土模型与参数给小准和本构关系模型种类繁多这两个重要问题提供可行途径。该可行途径主要包括采用数字图像技术来对岩土材料内部细观不同介质的空间分布进行精确测量和数值表述以及采用相应的数值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图像技术可以用来准确量测和表述岩土内部各种介质的实际空间分布,这些空间分和数据可以用来建立岩土内部不同细观介质的空间分布和相应数值计算网格,并通过与现有的数值计算方法如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相结合来实现考虑真实岩土材料不同种细观介质及其空间分布的力学数值分析和预测。进一步探讨如何应用该方法来建立微观-细观-宏观不同尺度耦合的真实岩土力学分析和预测方法与理论。SCI论文检索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和途径是岩土力学相关研究和探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岩土材料的一种各向异性模型,并用一个各向异性参数来描述岩土材料的固有各向异性。各向异性参数、单轴抗压强度和单轴抗拉强度是分布函数,其分布可以用微结构张量和加载方向表示。建立了一个既能描述岩土材料的固有各向异性又能反映开裂和屈服2种破坏模式的破坏准则。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描述岩土材料的固有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8.
微型桩体系加固顺层岩质边坡的内力计算模式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微型桩的结构布置形式,将加固顺层岩质边坡的微型桩体系分为3种类型,即独立微型桩体系、平面桁架微型桩体系和空间桁架微型桩体系。将微型桩体系和桩间岩土体视为桩-岩土体的复合型结构,提出了桩-岩土体-桩的相互作用模式和作刚力计算分析模型,该模型考虑桩-岩土体-桩的相互作用,可较好模拟滑坡推力在各排桩之间的传递机制。最后,应用有限元理论建立计算微型桩体系内力和变形的力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渝怀铁路顺层岩质边坡加固计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边坡变形预测的群体智能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变形是岩土工程结构反馈出的重要信息,变形监测对指导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地利用监测数据是工程技术人员关心的问题。结合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将一种新的仿生群体算法——微粒群算法引入到边坡变形预测模型中,并提出变形估计模型。该算法能实现模型结构和参数的耦合识别,且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全局识别能力;同时,建立的模型具有较高的推广预测能力。将该方法应用到三峡船闸高边坡变形预测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为岩土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和管理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徐骏  毛坚强 《四川建筑》2003,23(5):34-35
根据等参元的概念推导出3结点锚杆单元及9结点的块体单元的数值计算公式,由此建立起锚杆——岩土体空间耦合分析模型,编制出相应的空间弹塑性有限元程序。作为实际应用的例子,该模型用来分析了岩土体拉拔实验,并与无锚杆作用时的弹性分析进行比较,计算出的结果证实了该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地方规程《岩土工程信息模型技术规程》是全国首部岩土工程专业BIM信息模型技术地方规程,规范了模型的创建条件,数据信息的分类和编码,为岩土工程各阶段信息模型的创建、交付提供依据,制定了模型数据存储、交换过程中的统一规程。根据编制地方规程《岩土工程信息模型技术规程》的体会,简要介绍了该规程的编制背景、编制原则、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闫毅志 《山西建筑》2003,29(17):46-46,122
介绍了岩土锚固施工技术的特点、发展与应用,阐述了岩土锚固锚杆的选择与施工方法,并结合几个岩土锚固工程施工事例作了简要分析,以增强对该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定热流热响应实验方法,分析研究了采用不同传热模型耦合不同数据处理方法对确定岩土热物性及钻孔热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线热源模型与柱热源模型确定的岩土热物性及钻孔热阻存在较大差异;岩土容积比热对导热系数的确定影响很小,但对钻孔热阻影响较大;三参数估计确定导热系数及钻孔热阻具有良好可信度,但是对于热扩散率的确定稳定性较差。通过分析总结,以最小平均误差作为线热源及柱热源传热模型的权值分析基础,提出三参数估计耦合线热源及柱热源模型的加权平均方法确定岩土热物性及钻孔热阻,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好,可信  相似文献   

14.
岩土体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流形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数值流形方法的模拟分析主要是采用线弹性模型,而对于非线性模型分析研究很少。根据数值流形方法的特点和岩土体的本构模型,给出了适用于非线性分析的数值流形方法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利用中点增量法进行求解,以改变Duncan-Chang模型中弹性模量的方式来反映非线性,其实质是用分段线性来取代非线性。最后通过算例表明,数值流形方法在岩土体进行非线性分析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在混合物理论的框架内,提出了一个处理饱和与非饱和的岩土类材料变形和强度本构建模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多相工程材料看成由两个层次的三种混合物模型组成。针对非饱和岩土类材料的特点,应用该方法,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方程,可描述材料性质的劣化过程(即损伤和软化)以及非饱和程度对材料变形强度特性的影响,并编制了专用的有限元程序。作为算例,对常规三轴试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一些具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平台开采沉陷预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提出了开采沉陷预测的GIS面元栅格数字化模型,并在GIS平台下构建了整个耦合模型系统。耦合模型系统可用于计算由开采引起的任意层面中任意点的位移、应力和应变,最后利用该系统给出了实例应用的可视化结果。藕合模型系统方法对于今后GIS在岩土工程中更深层次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外对岩土类材料的理论研究建立了很多的模型,应用较为广泛的有修正的剑桥模型、Lade-Duncan模型,和Matsuoka模型等双屈服面模型,现对建立在双屈服面模型基础上的殷宗泽模型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软粘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岩土单向应力应变匹配传感器,是最新研制的应用于岩土及相似材料模型等效压力,变形量测的匹配型传感器,其弹性元件的弹性模量与被测岩土的弹性模量相等,属于岩土应力应变定量测量型传感器。它可以同时测得岩土被测点的压力和变形量。经过在相似材料模型上的应用,其重复性、稳定性等技术指标满足了岩土和相似材料模型的测试。可测量岩性为软岩和具有一定弹性模量的相似材料及土壤等的应力应变。  相似文献   

19.
大型矿山岩土工程可视化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建立完善的矿山岩土工程三维可视化模型,适时、较准确地为矿山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提供模型资料,为岩土工程师对矿山岩土工程问题的正确判断、分析提供综合信息,是矿山岩土工程发展的一个方向。结合矿山岩土工程信息的特点,运用计算机组件技术,实现矿山岩土工程信息计算机图形可视化,并将其成功应用于矿山岩土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20.
巷道围岩初始应力场和弹性模量的区间反演方法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9  
从有限元数值计算的角度对岩土工程参数的可辨性进行了分析。在可辨识性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观测数据的不确定性,建立了在联合采用围岩位移和应力观测数据的同时,识别地应力和围岩弹性模量的反演模型。并采用约束变尺度方法求解该反演模型,获得地应力和弹性所在区间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