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设计新闻     
2006年《建筑创作》杂志社主要建筑文化活动回眸一月:1.《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我国第一部介绍中国女建筑师作品的专著《石阶上的舞者——中国女建筑师的作品与思想记录》一书出版:  相似文献   

2.
    
高介华 《华中建筑》2009,27(4):I0001-I0001
由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建筑与文化学术委员会主办,《华中建筑》杂志社编辑部进行编纂的《中国当代优秀青年建筑师作品》·首卷(以下简称《优秀》·首卷)(原名为《中国当代杰出青年建筑师人物·作品大典》)即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将于2O09年10月在千年学府一岳麓书院举行的“全国第十一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暨讨论会20周年纪念”会上举行隆重的首发式。  相似文献   

3.
集群设计在当代中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由于中日建筑文化背景的相似性.中国的集群设计也吸引了一大批日本建筑师,通过介绍日本建筑师在中国集群设计的项目概况,分别从单体建筑和群体建筑两方面探索日本建筑师的风格特征以及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北京勘察设计》2006,(1):62-63
一.中国建筑文化西临的问题 中国有数千年的建筑史,但中国建筑师史是短暂的。中国传统建筑营造制度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建筑师作为一个职业在中国出现不到一百年,建筑师的职业化运作在中国才刚刚开始。中国目前的建筑市场以及建筑师对职业的认知还处在初级阶段,与国外成熟的市场和职业模式有很大差距。因此,建筑师应该尽快认清自己面临的问题,提高素质,走上健全的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5.
金磊 《建筑创作》2005,(11):11-11
刚出版的第10期《建筑创作》发表了费麟先生追记英年早逝的中国建筑师费康的文章,由于笔触精致.情感真挚.使封尘了60多年的历史走到读者面前,刊物出版后便在建筑学界引起不少的震动.不少中青年建筑师也致函本刊,真诚希望《建筑创作》能一如既往帮中国建筑师挖掘这些先人的功德。  相似文献   

6.
《建筑创作》2009,(7):2-3
自“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成功举办以来.海内外建筑界反应强烈。该评奖促进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国际性传播.提高了华人建筑师的知名度.为华人建筑师与国际间的合作提供更广泛的机会和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7.
华霞虹 《建筑师》2010,(6):122-130
今天.明星建筑师的专业和社会影响与日俱增,这与消费文化语境下建筑价值和建筑师职能的转向密切相关。根据消费文化原理.论文指出,明星建筑师的核心价值是符号象征价值,其本质是对“创意”和“名声”的符号消费。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剖析了当代中国的明星建筑师情结.并探讨了超越明星建筑师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张晓春 《时代建筑》2007,(2):143-143
继1999年中英文双语的《中国建筑实践》.2001年的文集《思考建筑》、2006年英文的《建造革命(Building a Revolution:Chinese Architecture since 1980)》等书之后.薛求理先生的又一本探讨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著作《全球化冲击——海外建筑设计在中国》于2006年底出版。与前几本书不同.薛求理先生将目光集中在近30年来国内建筑发展的一个特殊现象,即海外建筑师涌入国内建筑市场,完成和正在从事大量重要项目的建筑设计。薛先生把这些在国内建造的、由海外建筑师设计.经和国内的设计力量合作而完成的建筑作品视为一种“新移植建筑”。客观而言.海外建筑师及其建筑设计.不仅参与改变了中国城市建筑的风貌.带来了新的建筑设计和管理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境内外建筑师的竞争和国内建筑的发展。然而.海外建筑师大量进入中国.究竟如何、并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城市生活?是否百利无害?而隐藏在这些问题后面的.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由海外建筑师引起的关于“传统/现代”、“中国/西方”、“全球化/民族性”等命题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9.
开场白主持人:戴春|博士时代建筑编辑由上海市建筑学会.同济大学.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5 1 Werkhart International),《时代建筑》杂志.上海现代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报中国楼市》主办.五合国际建筑设计集团,《时代建筑》杂志承办的“第三届中国职(执)业建筑师论坛”2006年12月2日在上海锦江饭店小礼堂举行。主题为“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化现实”分为5个分议题:议题1.中国建筑师的职能<建筑生产中的权利义务和职业定位>;议题2.中国建筑师的职业制度;议题3.中国建筑设计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营;议题4.中国建筑师的职业现状;议题5.国际化挑战——中国建筑师如何面对成熟职业建筑师体制和国际职业化服务的竞争。  相似文献   

10.
《建筑创作》2007,(12):160-161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与科技发展的综合表现。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建筑师受着来自西方建筑文化强势的错位选择与考验;出于对中国建设资源相对匮乏的自省,要求中国建筑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精神与责任意识,去建设高文明建筑;21世纪  相似文献   

11.
上海的建筑现代化历程表现为西方中心化倾向与本土边缘化矛盾并存,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生动呈现了外来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消化与融合。上海的建筑创作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国际建筑师和建筑事务所众多,多元文化的聚集和交融凝聚了建筑师的创造力和智慧,表现出境外建筑师在上海的设计实践既有实验性也具创新性。建筑的文化迁移作为文化生产下的实践逻辑,具有建筑文化批评的作用,阐明了发生于实践之中观念上的建筑文化的形成过程。因此以上海境外建筑设计为视角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论文以相关建筑师研究为基础,以建筑文化研究方法为路径,以考察多元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在跨文化实践中的影响作用为目标,从文化迁移和建筑的视角,展开1949年以来境外建筑设计对上海建筑文化的移植与转化研究。1)基于境外建筑师群体构成,梳理和调查文献史料形成定性、定量数据,研究境外建筑师群体思想观念变迁的路径与特征,完善建筑师群体的长时效和完整性研究框架;2)基于境外建筑师群体流动性与时空分布,揭示时代语境、演变过程、建筑思想和观念的嬗变,阐释建筑师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践的理性思维过程;3)基于建筑师在跨文化创作中的文化适应范式,从文化适应模式的不同向度区分出适应性策略,探索实践策略的范式转换在都市建筑文化环境下的文化驱动效应。研究将进一步充实以建筑师为线索的建筑文化研究,推动当代中国建筑批评与建筑文化参与国际建筑史学的话语建构,为重新从文化的角度认识中国建筑拓展视野。  相似文献   

12.
《建筑师》2015,(3)
在我国介绍著名建筑师作品的书籍中,关注成功建筑师人和事的书较少。"建筑院士访谈录"系列图书建立在建筑与人生紧密相连的视角上,采用口述历史、回忆、追溯等访谈的形式,生动揭示出建筑师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见解下的职业生涯,确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好书。该系列填补着国内建筑文化出版的空白,它的作用不仅有益于界内,甚至会影响到全社会,是一套展示中国建筑文化自信的丰富"教科书"。  相似文献   

13.
一套资料珍贵、内容翔实的介绍国外著名建筑大师建筑创作经验的系列图书——《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最近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第一分册《丹下健三》业已问世,其它分册不久亦将陆续和读者见面。 由于近三十多年来的对外封闭,曾极大地淡化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而出版这方面的书籍就更如风毛麟角,少得可怜了。改革的春风终于复苏了沉睡的大地,也吹开了我国建筑师长期闭塞的创作心扉。特别是改革的深化,西方建筑各种流派的理论思潮和创作经验愈来愈引起广大建筑同行们的兴趣。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促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组织编写与出版《世界著名建筑师丛书》。丛书的问世,填补了系列介绍现代建筑师的历史空白。  相似文献   

14.
建筑文化现正成为业界十分关注的热门话题.发展商和建筑师面对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正在积极做出反思。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在新的时空和环境下.研讨建筑文化已经超过了学术的范畴.不仅对个人和企业成长有关.更与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有关.也关系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崛起乃至对世界建筑文化应该做出的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丹麦建筑师伍重是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这大概是中国建筑师尽人皆知的事情:但是除此之外.人们对伍重似乎又所知甚少.伍重一生孜孜以求建筑的真谛.在设计中融汇世界建筑文化(包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取得举世藕目的成就,并于2003年荣获普里茨克奖。为展开对伍重的研究.本刊在“建筑思想评论”栏目中分两次刊登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王群教授正在翻译的现代建筑历史学家肯尼斯&#183;弗兰姆普顿的学术巨著《建构文化研究》中的“尤恩&#183;伍重:跨文化形式与建构的意喻”一章。该书全部中文译本将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大量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以及国外一些优秀建筑师的许多新作品的出现.特别是一些受过西方建筑教育的中国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市场上日益崭露头角.中国当代建筑创造的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建筑师更注意建筑作品的外在形象.造型特征、空间处理和表皮材料.文化内涵等方面的内容。这是好的方面。但是.毋庸讳言地说.在建筑艺术创作领域.那些带有某种明显的创新特征、  相似文献   

17.
《建筑创作》2007,100(10)
评选方向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与科技发展的综合表现。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建筑师受着来自西方建筑文化强势的错位选择与考验;出于对中国建设资源相对匮乏的自省,要求中国建筑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精神与责任意识,去建设高文明建筑;21世  相似文献   

18.
《建筑创作》2007,(12):160-161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与科技发展的综合表现. 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建筑师受着来自西方建筑受着来自西方建筑文化强势的错位选抬起与考验;出于对中国建设资源相对匮乏的自省,要求中国建筑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精神与责任意识,去建设高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评选方向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与科技发展的综合表现。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建筑师受着来自西方建筑文化强势的错位选择与考验;出于对中国建设资源相对匮乏的自省,要求中国建筑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精神  相似文献   

20.
《建筑创作》2007,(8):9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与科技发展的综合表现。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建筑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建筑师受着来自西方建筑文化强势的错位选择与考验;出于对中国建设资源相对匮乏的自省.要求中国建筑师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