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文章以教育部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必要性,国内外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应用型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的意义等进行论述,提出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创新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1)
本文从信息类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规律和要求出发,确立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将TRIZ创新理论和CDIO教育理念相结合,运用TRIZ创新方法改革工程教育和创新实践,改革CDIO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信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工程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工程建设对专业人才的强劲需求带动了中国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迅猛发展,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专业教育改革深入教学环节的最佳切入点.文章归纳了中国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人才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总结高等教育创新应用型人才内涵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通过中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构建了工程管理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并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措施.研究成果有助于中国工程管理教育实现"创新教育观"、"大工程观"等教育理念,同时培养模式的"范型性"对工程管理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的高素质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土建类专业的目标需求,培养体系中课程的迭代更新则是其中的关键。以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新工科专业为例,结合新时代发展和新工科建设的实际需求,创新性地提出“土水交融通”的先进教育理念,构建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以强智能和强实践为核心的“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探讨了土木、水利与交通工程专业在创新与实践、前沿与智能化两个方面的改革和实践经验。“五强一化”课程新体系实现了大土木融通的培养模式,开辟了土建类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方向,可为高校开展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产学研合作模式作为培育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高校的课程改革与创新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中的实践类课程为例,探析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实践类课程改革和创新模式应用,通过鲜活的实践案例,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实际,从创新人才培养过程的实例剖析,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6.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模式改革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新方向和新要求。针对传统教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交通土建创新人才培养为研究背景,革新创新能力评价方法,从"全过程、多主体、多维度"三方面出发,凸显创新能力培养过程,多维度优化创新实践活动,兼顾师生共同发展,固守培养质量标准,构建了围绕创新能力提升全过程的多主体多维度效能评价机制。通过实践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6)
交通设计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文从创新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结合交通设计课程的特点,对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包括该课程内容体系优化、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7)
基于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中的工科教育模式、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发展现状,项目组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以计算机类和机械电子类学科为例,在能力训练路径方面进行了探究和分析,提出了强化和完善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结合土木工程卓越计划试点专业建设,借鉴国际工程教育最新理念,立足学校铁路交通专业传统优势和特色,在既有土木工程"厚基础、宽口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创办"线桥隧一体化"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实行"依托大工程、校企联培、实践创新并举"的育人模式,构建了与《华盛顿协议》相匹配的土木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了以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核心的校企"3+1"联合培养课程体系,并以"校企双轨"模式建立了实践和创新基础平台建设新机制,优化了师资配置,完善了涵盖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跟踪和控制体系。成功培养了首批77名基础扎实、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土木工程卓越计划毕业生,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为新时期应用型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示范作用,具有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
在智能交通类课程的新工科实践教学需求下,针对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强调工科实践能力培养,融合生产实践,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探索新工科背景下的智能交通类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科生导师制"已成为国内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在分析本科生导师制实行中潜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办法,提出创新健全的管理机制、搭建信息化管理系统、规范本科生导师制实施过程,以保证本科生导师制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并对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育培养体系与行业标准有效对接是实现"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培养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础。文章以交通工程为例,以面向行业标准的能力培养为目标,对"卓越计划"模式下交通工程专业教育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双师"队伍建设、实践教育平台建设、"双元制"教育模式以及人才特色培养等进行多维度创新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学校定位和特点,基于特色专业建设,提出了机械原理课程建设的新思路。该课程建设紧密围绕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建设行业,以建筑机械产品的复杂机构研究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突出特色、强化实践、重在应用",通过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完善、实践训练环节强化等措施,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该课程建设,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当前大学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土木工程创新型人才,对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好土力学课程,可以帮助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后续课程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及实践创新能力。基于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针对土力学课程的特点,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等方面对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实践方法,旨在提高土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为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推动建筑产业改革、发展、升级,需要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北京工业大学率先开展智能建造专业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建造专业的基于新型教学平台的综合性数字化教学模式。学校确定了智能建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对课程集群建设进行探究,打造智能建造专业集群课程体系。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立足于学习过程,以“面向完整任务”为教学核心,筹建了新型教学平台;依托新型教学平台,分别从技术层面、软件层面和硬件层面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完善了学生的知识架构,提高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6.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分析机场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机场工程人才培养需求,对机场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培养创新型机场工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为机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提供借鉴,也为创新型机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这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和拓展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从培养方案和运行机制、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学科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构建培养机制、教学方法内容和创新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双创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当前研究型大学工科专业面临的现状,以兰州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对工科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工科专业应增大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课程比重,注重学生国际视野的开拓,在教育思想、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不断进行系统全面地探索、改革与实践,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既有创新能力,又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19.
基础工程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实践性较强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在坚持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基础工程课程教学,深入探索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