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产业集群用地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营 《规划师》2005,21(4):80-83
产业集群用地是产业集群各个组成功能在空间上的投影,包括生产性用地、商贸性用地、服务性用地三大基本类型。产业集群是一种新的地域功能组织模式,其用地在城市中特别是中小城市用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主要有集约性,兼容性与扩张性等特性。专业市场和优势产业是产业集群的主体,产业集群的用地组织围绕二进行。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的理论基础及河南省发展现状,并以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区规划为例,从合理规划用地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产业链条,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营造宽容的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空间与产业特征的研究,以株洲产业新城的规划实践为例,对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寻找空间与产业之间的契合关系,研究如何通过空间规划与产业发展的互动来实现城市内部功能空间的协调融合,以达到产业新城产业良性发展、新城高效运作的长远发展目的.经过研究发现,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以加强空间和产业的契合.第一,从空间特性入手分析产业链的空间布局以及选择主导产业类型.第二,从产业特性入手,形成产城融合的空间布局以及示意开发的地块尺度.第三,在规划中加强空间的灵活性,以应对产业发展的变数.最终形成既适宜产业发展,又充分尊重现有用地条件的用地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产业组织发展的新趋势。描述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轨迹,论述了产业集群与特色产业园区的关系。认为随着城市产业集群的发展,城市产业空间模式由一般开发区向特色产业园区转变,基于产业集群的特色产业园区已成为城市产业空间新的发展范式。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特色产业园区规划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传统工业用地无法满足创新型产业对公共服务空间的需求,在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后,国内部分城市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对容积率,配套比例等规划指标进行了调整。产业用地的政策创新,对推动创新型产业综合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对深圳地区已建成的创新型产业综合体案例的研究,总结创新型产业综合体在产业空间、功能混合、公共空间、交通组织4方面的特征。最后结合国内其他城市的新型用地政策的发展,指出创新型产业综合体是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循环产业园规划中产业链网与用地规划相互脱节等问题,提出一种用地规划方案生成与评价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首先引入产业关联度判别遴选产业子链,构建工业共生链网;然后针对生活与工业两类用地作适宜性评价,作为土地利用情景基础模型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排列法生成不同产业用地空间组合的模拟方案;最后采用多目标达成矩阵法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依据评价结果优选最佳方案进行最终的土地利用规划布局深化。论文结合济源市金利循环产业示范园规划讨论了该方法的实践性运用。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6,(10)
伴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深圳宝安区原有低成本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很难适应当前需要,在空间资源紧约束条件下,急需通过存量产业空间更新,挖掘存量产业空间潜力,推动产业用地二次开发,以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以《宝安科技创新产业城总体规划研究》为例,在分析研究案例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存量产业空间更新的思路与策略,以期为相关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型产业用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孵化和承载空间,是对当前产业用地体系的重要创新与补充,厘清新型产业用地的概念内涵并探究其规划引导机制,对规范与促进新型产业用地的规划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辨析了新型产业用地的学术概念和政策界定,从土地出让市场指标分析比较了江苏省新型产业用地与江苏省和全国工业用地在土地出让指标上呈现出的相对地块面积小、平均地价高、开发强度大等特征,并从相关实践做法中总结出其规划引导具有用地功能混合、准入要求复杂等特点,进而指出其在规划引导、用地监管机制、用地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政策导向和实践需求,从“人、地、时、空、钱、势”六个维度提出了推进新型产业用地规划引导机制优化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9.
临港经济在南沙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据临港产业对港口码头依赖属性、依赖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岸线资源利用型和港口码头运输功能依托型。临港产业、临港企业空间分布非均衡集聚的特征明显,临港产业的区位属性差异决定了临港经济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与格局,进而导致不同属性特征的"港口码头区—临港经济功能区—城市综合功能区"空间联系模式的形成。在海港型城市新区规划中,应兼顾科学分区与用地均衡、营造高效有序的物流空间体系、合理规划与高效利用岸线资源,以及科学协调存量用地与增量用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空间利用的低效和环境资源的不堪重负敲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警钟,同时也推动了规划师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形态的探索和研究,城市空间的紧凑性发展逐渐成为城市形态可持续性的议论焦点。研究从城市空间紧凑性的测度入手,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对常州市产业空间的紧凑性进行测度分析,提出规划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用地的集约和浪费直接影响到产业效益的集聚与分散,而产业门类的布局会影响到产业链的衔接与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1.
由于对煤炭的长期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城乡用地与产业空间布局混乱、产业结构畸形、自然生态破坏严重及人居环境质量差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重组作为切入点,提出建设紧凑型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并以孝义市为例,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和途径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2.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促使中国不得不面临产业调整的压力,这既是危机也是机遇。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转型,城市发展需要从简单的外延式扩张走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重新思考城市地租理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目前中国的工业、办公和居住用地的地租曲线呈现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工业地租曲线水平化、办公物业郊区化与集群化、居住地租曲线波浪式下降,城市规划可以借鉴这些理论来思考城市空间的结构调整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曾鹏  李晋轩 《城市规划》2020,(4):43-52,105
存量空间更新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用地供给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应对存量空间中土地产权与交易成本的固有复杂性,相关城市政策需起到必要的导控作用。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探讨了存量工业用地的空间更新与政策演进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首先,通过全途径调研构建空间更新数据库,对1995年以来存量工业用地的时空演变历程进行量化描述;其次,梳理1979年以来的相关城市政策,并对政策变迁的规律进行测度指标评价与分析;最后,通过比较研究,证实存量工业用地更新的进程受到政策演进的阶段性影响,而政策产生影响的反馈速度则受制于政策自身“引导型”或“规制型”的内在特性。  相似文献   

14.
借鉴国际著名CBD所在城市的经验,并与上海、北京进行对比,从生产服务业的规模、行业结构、企业结构以及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等方面,分析广州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对CBD形成发展的影响。认为CBD不只是一种物质空间,更是一种产业集群,其实质是生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广州珠江新城CBD在前10年开发缓慢的原因,主要在于生产服务业规模与空间集中度的不足,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空间集聚促进广州CBD建设明显加速;亚运因素极大地推进了广州CBD的土地开发与物质空间建设,但亚运后CBD的活力与可持续性需更加注重生产服务业的规模发展、层次提升与空间集聚。  相似文献   

15.
Resource-based cities (RBCs) are cities that have emerged from th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are dominated by resource-based industries. Industry is the leading economic activity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However, industrial land in resource-based cities is faced with the challenges of inefficient use, to which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Because RBCs are the location of leading economic activity, improving industrial land use efficiency is pivotal in these cities. This study used sub-vector Data Envelope Analysis (DEA) to calculate the industrial land use efficiency (ILUE) of China's 109 resource-based cities from 2006 to 2015. The empirical results proved that there was redundancy of industrial land in most of China's RBCs, but the overall degree of redundancy is decreasing.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in ILUE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resource types and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Factors influencing ILUE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Tobit model.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had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ILUE, while the labor structure and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of enterprises have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s. The conclusions that are drawn from the results support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ILUE for RBCs. The ILUE should be taken as the guidance for the layout of industrial land use in a RBC and should be incorporated into new industry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ning.  相似文献   

16.
依托GIS技术,提出了一种在中心城区内进行工业用地调整的空间决策支持方法。该方法由潜力评价、政策约束、方案一致性比较三个步骤组成,以城市用地的空间布局优化为出发点,获取工业用地调整空间位置和时序。潜力评价使用多准则评价方法评价中心城区内现有工业用地的调整潜力。在政策约束中,将影响工业用地调整的不确定因素归纳为不同的外部政策,根据外部政策修正潜力评价的结果,得到政策对应的工业用地调整方案。通过多个方案一致性比较,可以为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空间布局提供参考依据,也为相应的工业用地调整政策制定提供空间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城市结构的"二元对立统一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城市结构中存在着园林(自然要素集合)和城池(人工要素集合)二元对立统一的有机结合.这种结构特征发生的根源在于中国城市在早期具有独立自在性,决定了生产性的"园、圃、苑、囿"成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随后"园、圃、苑、囿"演变为园林艺术,继续作为城市的有机成分而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8.
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城市服务业转型 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存量规划背景下,现代服务 业集聚区的发展面临空间转型与扩展等需求。本 文探讨了存量规划背景下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更 新规划的途径,并以重庆市渝中区现代服务业 集聚区更新规划为例,梳理渝中区产业集聚区 发展过程和问题,提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更新 策略,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集聚区更新 方法。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Problem, research strategy, and findings: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major cities have implemented industrial preservation policies to attract and retain industrial uses after facing acute pressures to rezone often centrally located industrial land to “higher and better” uses. Minimal research to date, however, has examined how effective industrial preservation policies have been at protecting and promoting urban industrial activity. In this study, we ask how New York City’s (NY) Industrial Business Zone (IBZ) program affected four measures of urban industrial activity—industrial business registrations, industrial employment, industrial building permits, and industrial land—in IBZs in New York City. We benchmark our results against a comparison group established using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We find that the IBZ program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retaining industrial land in IBZs but that it did not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promoting new industrial business registrations, employment, or building permits in IBZs.

Takeaway for practice: Our research provides evidence of how various measures of urban industrial activity change following the designation of an industrial preservation policy.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dustrial preservation policies can be an effective tool to stem urban industrial land losses in cities facing land use conversion pressures, but that such policies need to create more robust linkages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objectives. In the interest of continuing to protect middle-class industrial job opportunities in central cities, planners and practitioners should consider how to strengthen ties between physical land use planning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结构升级与城镇空间模式协同的视角,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在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空间模式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和重构的方向、目标、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以此为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