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在产业转型升级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构的背景下,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中工业用地占比进行研究与控制成为重要课题。文章基于我国653个设市城市的用地现状,总结城市工业用地占比的总体情况,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甄别影响城市工业用地占比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我国设市城市工业用地占比受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和经济区域等因素影响较大,城市工业用地占比偏高与传统工业惯性发展、沿海外向型工业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贸易带动有关,而城市工业用地占比偏低多由于工业发展条件受限、职能定位引导和产业转型所致。文章建议采用城市规模、城市职能和经济区域因子建立新的工业用地占比控制体系,实现科学化控制我国城市工业用地占比。  相似文献   

2.
城市职能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传统研究领域,但已有研究多局限于区域中城市的职能分类,而对于单个城市的具体研究则相对薄弱。文章以武汉市为例,采用历史演变和区域比较两个角度综合分析了武汉市城市职能的演变特点、内在肌理和现实区域地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职能研究对于武汉城市性质确定的启示,以期为单个城市的城市职能研究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3.
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有利于区域发展总体效益的提升,使核心城市主导区域发展方向,"配角城市"推动区域发展效益最优。文章结合漳州的实践,基于厦门、漳州、泉州的竞合关系及其比较优势的差异,构建了漳州"配角城市"多层次的发展路径:从规划层面构建符合区域优势的城镇体系格局、规划原则与空间形态模式,综合引导市域生态空间组织;从实施层面组织生态公园竞赛,并突出闽南文化特色,使漳州的发展符合"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综合职能需求。漳州的经验可为"配角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有利于区域发展总体效益的提升,使核心城市主导区域发展方向,"配角城市"推动区域发展效益最优。文章结合漳州的实践,基于厦门、漳州、泉州的竞合关系及其比较优势的差异,构建了漳州"配角城市"多层次的发展路径:从规划层面构建符合区域优势的城镇体系格局、规划原则与空间形态模式,综合引导市域生态空间组织;从实施层面组织生态公园竞赛,并突出闽南文化特色,使漳州的发展符合"厦漳泉"大都市区的综合职能需求。漳州的经验可为"配角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广州城市管理机构演变历史,探讨城市的特质及城市治理的内涵;通过研究不同历史阶段中广州的城市发展以及城市职能的转变,分析地方行政机构与城市管理机构的关系,梳理广州城市管理机构的演变历史;发现广州城市管理机构具有两个源头,其一是在地方行政机构中随着城市管理的需求而在部门职能基础上的拓展而演化;其二是受西方市政制度的影响组建的广州市政厅,先进城市化国家是城市发展带动城市管理机构的变化,后发国家则是通过建立城市管理机构而促进城市发展,广州的市政机构发展提供了这一例证,广州的主要职能从统治区域的城堡转型为商贸服务中心的城市,从古代城堡向近代城市转型的标志性事件是组建了市政厅;近代广州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市政机构、规划管理机构的发展,城市管理机构的职能与角色是决定城市发展的内在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区域经济的基础原理入手,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下城市体系发育机制、经济关系以及中心城的职能和规划特点,并结合淮海经济区和徐州市的现阶段情况,针对完善徐州的区域性中心城市职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专题,提出城市规划建设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统计年鉴数据资料,以城市基本经济活动为基础,引入回归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广西14个地级市进行城市职能特征及分类研究可知,电力建筑职能因子、生产性服务业职能因子、商业和科技服务因子、社会服务业职能因子、工业职能因子和交通及科教职能因子是影响广西城市职能的六大因子,由此可将广西城市职能划分为电力及制造业城市、综合性城市、地区性经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城市和服务业型城市等5个大类和2个亚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 ,有关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诸方面影响的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从相关研究综述出发 ,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 ,系统地分析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城市职能的转变 ,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城市职能的转变 ,对城市管理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城市职能的转变 ,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城市职能的转变。并以广州为例 ,分析信息时代城市职能的转变与相应的发展政策应对。  相似文献   

9.
《规划师》2021,37(8)
高铁网络是城市体系网络研究中的活跃分支。近年来随着高铁设施的快速发展,高铁带来的影响从区域层面上升到全国层面。在既有研究基础上,文章试图再次从高铁网络视角审视中国城市体系,在分析通行高铁城市、城市对的层级与格局的基础上增加类型分析,研究高铁影响下全国城市体系的层级与空间结构,探索其对新时代城市规划的启示,并得出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与成都是全国主要始末节点城市;高铁网络关联形成的相对区位优势使一些高铁城市进入更高层级;国家区域内初步形成了"网络—走廊—城市群"总体格局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区域分析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城市职能和指导空间布局的重要方法.本文从不同区域角度分析了南京现状和未来可以承担的职能,提出了南京在不同区域层面的功能定位,为形成南京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提供分析基础;根据南京承接区域辐射和服务周边区域的要求,构筑了面向长三角,辐射都市圈的都市区空间布局,为构筑合理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布局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1.
国家视野下的广州城市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以往理论和实践相比,本文首先强调,响应国家的战略意图,明确城市在国家战略格局中所能和应当承担的地位和角色,是新时期城市定位的第一视角。从这一视角出发,文章有针对性地识别了广州发展的独特性,提出"国家中心城市"是新时期广州的核心战略定位,阐述了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具体内涵。最后,提出广州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定位的具体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开敞空间规划的生态机理研究(下)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王绍增  李敏 《中国园林》2001,17(5):32-36
3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生态机理3.1 氧源及氧平衡机理城市氧平衡理论,是期望城市绿地自身产生的氧气能够相等于市区人群活动所需的氧气量。许多研究报告都指出:单从人呼吸的氧平衡来讲,在温带地区一个人有10m2左右的林地或25m2的草地就够了。这个结论正好与平均每人需要10 m2游憩绿地的理论相吻合,它曾经长期主导了城市绿地规划理论。然而,这是一种基于自我平衡和封闭系统的理论。此种思维方式不仅表现在城市供氧问题上,也表现在污染物的净化等方面[17]。应该说,它是一种基于希望城市的问题由城市自己解决,不要危及或麻烦他人的善…  相似文献   

13.
钟烨  赵渺希 《城市规划》2019,43(1):100-108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职住总量平衡,在城市多中心体系发育不完善的背景下,结构性的居住—就业组合问题更为隐蔽,其负面影响也更为广泛而深刻。基于社会分层视角,整合居住人口、企业从业人口的空间数据,开展广州城市职住人口分布、不同职业群体的交通特征及社会隔离、职住均衡度等多维分析。研究发现,广州职、住人口均集中于城市主城区和外围各中心地段;中心地段既是峰值人口密度分布地,也是多元融合区域,但以行业累计的职住失配程度也相对较大,呈现由内向外递减的趋势;相对于较低职业阶层人口,较高职业层级的人口主要集聚于市中心;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城市主城区就业比重高而外围居住比重高的特点,由此进一步提炼广州职住匹配演化的社会分层空间模式。城市职住匹配的关键在于完善外围次级中心的就业吸纳能力和设施服务能力,一方面满足市民对于便捷交通、职住均衡的诉求,另一方面推动城市多中心培育,从空间维度完善城市功能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州城市向东和向北扩展,城市在天河地区形成新城市轴线。介绍了针对新城市轴线珠江新城段的城市设计方案,包括对城市设计背景的分析,都市绿核、生态、场所等设计理念及其目标的提出,方案主要的构思特点,都市绿核的设计意向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相关史料和现存实物,探究广州作为海港贸易城市,其功能空间的演变过程。指出为了适应海外贸易的发展,政府 不断扩大城市空间、兴修水利、增设港口,最终形成了“三城并立”的城市空间格局,以及以水系为主要干道的城市交通网络体系。 与此同时,商业区、居住区和衙署区逐渐沿着水系和港口扩展,而文教区为了避免商业因素的干扰,则逐渐聚集在番山、禺山一带。 最终形成了空间复合性、发展统一性、山水融合性的城市功能空间特征,自然环境要素和城市职能的改变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演变 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2010年亚运会与广州城市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广州所处的发展阶段分析出发,解析了广州举办2010年亚运会的动机和重要意义,认为举办亚运会是广州城市发展提升的助推器,是增强广州的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城市地位的重要战略,并阐释了广州以亚运为契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战略举措和所取得的初步成效,包括积极引导和实现城市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优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形象和景观、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经济特区率先发展起来的深圳已经逐渐进入城市建设用地供应零增长的时代。中心区(例如大剧院—蔡屋围片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既有逐步衰退的颓势,也面临转型期的新机遇并有责任承担创新性城市职能。本文试图通过案例探讨城市更新的多元价值、中心地区更新在地区发展中的职能、城市空间功能的流动与再组织、创新产业及创新空间的促进和形成等,为中心区更新引导城市复兴和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东 《建筑创作》2010,(11):39-49
<正>机遇:亚运会与新世纪广州城市发展20世纪最后20多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工业化与城市化全面、快速推进的重要时期。以沿海开放地区为代表,城市发展活力得到激发和释放,经济、人口和城市建设发展迅速。跨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兴起、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影响下,我国进入了变化、转折、调整与持续发展的新时期。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也进入了  相似文献   

19.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当前城市缓解交通运输问题,抵抗自然灾害及战争的重要开发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可以完善城市的综合功能.本文分析了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结合发达国家的相关理论和经验进一步阐述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物流配送车辆对广州城市交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中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日趋严重,"城市交通拥堵"和"如何治堵"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也不例外。事实上,广州市一直致力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加以解决,近期更是研究制订《亚运后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但是,广州治理城市交通拥堵一直以来都忽视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如何科学缓解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对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本文试图深入了解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对广州城市交通造成压力的程度、结构及特点,分析造成压力的原因和内在机理,判明合理与不合理的因素之所在,提出科学缓解城市物流配送车辆对城市交通压力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