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魏方  徐静  樊懋  蒋思嘉 《风景园林》2023,30(6):27-34
【目的】在可持续更新背景下,腾退的工业用地在城市绿地及公共空间开发中具有巨大潜力。后工业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原工业用地中的工业遗存与设计置入的新要素,其构成组合与布局方式对景观视觉质量和公众感知均有重要影响。其中连贯性和易读性作为景观偏好的重要感知维度,表现为物质空间中后工业景观要素的和谐程度、可识别性与视觉引导性。建立连贯性、易读性与公众感知的关联,对评判后工业景观是否可持续有重要意义。 【方法】选取21个上海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改造场景,进行眼动实验与问卷调查,基于连贯性与易读性感知的调研结果进行场景的聚类分析,进而明确不同景观要素、视觉关注与感知偏好三者之间的关联机制。【结果】结果表明,植物主导型、遗存主导型和活动空间主导型3类场景对公众的连贯性和易读性感知作用具有差异性;整体来说,对标志性工业遗存构筑物的注视兴趣与易读性感知正相关,与连贯性感知呈负相关,而对铺装的首次注视时间与易读性正相关;针对植物主导型的场景,公众对自然要素的首次注视时间与易读性呈负相关,对新置设施的首次注视时间和连贯性呈正相关;在遗存主导型景观中,对自然要素的注视持续时间与易读性呈正相关,而对水体的注视状态会对连贯性感知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在活动空间主导型的场景中,对工业标志物的视觉关注对易读性感知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结论】基于视觉关注建立其与连贯性和易读性感知的关联方式,研究后工业场景中新旧要素对公众感知产生的不同影响,可以为如何可持续利用现有资源优化后工业景观空间布局、合理保护工业历史风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的眼动实验研究——景深与景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两处苏州园林景点,通过处理照片控制景框和景深两个客体景观变量,通过阅读介绍材料控制主体的认知变量,在实验室条件下完成多因素的眼动实验。数据表明:景深层次丰富带来更长的注视时间,框景手法使得注视点分布更加集中,材料阅读可以促使注视行为更加活跃。同时分析了时间顺序对注视时间的影响和注视次序对注视点分布的影响。由此验证了景框和景深所引起的"拟入"的环境行为效应。  相似文献   

3.
从景观视觉特征的多义性入手,指出景观视觉感知的内隐特征与研究难点。参考“旅游凝视”理论将旅行照片作为视觉表征媒介,研究观察者对于旅游地景观视觉感知的偏向性如何构建。大数据时代数字足迹的普及,使旅行者上传到互联网社交平台的评论信息及地理信息标记照片成为研究景观视觉感知的重要数据来源。基于此,从3个方面展开研究。1)将2种类型数字足迹纳入传统景观评价框架,并从物像、视像与心像之间的转化过程及其关联机制等方面对景观视觉感知评价方法进行创新。以南京历史城区范围内的秦淮河风光带为研究对象,通过质性分析工具NVivo对数字足迹文本内容中蕴藏的景观感知要素进行编码识别,使用定性分析软件RQDA对旅行照片进行编码处理。2)融合专家与公众视角,从自然景观价值、历史文化价值与社会经济价值3个维度构建秦淮河风光带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体系。3)从景观资源分级界定与分类管控的视角,对该评价体系的应用潜力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基于专家与公众视角融合的景观视觉特征分析及基于景观视觉感知评价的设计思考,对于旅游地景观研究与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视觉评价研究作为城市研究及实践过程中反应公众 环境偏好程度的主要手段,有助于全方位地评价、管控并提升 城市景观风貌形态。过往的视觉研究多聚焦于静态视点的分析 评价,缺少对于人群不同观景行为方式动态视觉感知的充分考 量。延续“景-观”互动的双向规划理念,提出动态观览评价 的视觉景观研究新方法,并结合南京滨江型公共空间的实例研 究对评价方法加以验证,试图丰富既有视觉景观评价体系,为 后续城市形态量化及视觉评价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利 《建筑师》2011,(3):27-32
景观作为人类干预自然进程的滤镜,以文化叙事的方式展现了各个时期、不同地域居民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然而,在今天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先锋理论家和设计师对当代景观中布景式的文化叙事以及符号化的认知提出了质疑,认为景观(landschaft),作为人类栖居的环境,是一种社会认知和生动的过程,在人类的生产使用和生活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视觉美学意义一直都是景观的重要核心价值。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于景观作为视觉资源的科学性研究,拓展了现代意义上的视觉景观资源管理工作,并逐步发展到世纪之交开始的景观生态价值观主导和以规划与管理为指向的趋势。简要回顾了现代视觉资源管理学科领域的发展过程,指出地理设计自身的过程逻辑原本就与视觉景观资源管理有相当大的共性,并借助独立的视觉景观资源管理的实践案例分析这种共性,这种新的趋势为地理设计介入视觉资源管理过程提供了进一步的融合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反思城市景观变革及其理论成果与后工业景观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拓展现存后工业景观的研究内容和认知维度,并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为中国后工业景观发展及其景观范式的形成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分类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厘清批判理性主义方法下的美国景观都市主义和德国景观结构主义概念,在城市景观认知与重构的基础上,辨析两国后工业景观的异同。【结果】基于批判性城市景观比较分析,美国与德国后工业景观的共识性体现在城市景观变革下的系统性发展与多元范式两个方面,而后工业景观的内涵、核心要义、发展策略和规划设计特征则反映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差异。【结论】综上所述,后工业景观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景观类型,可基于社会学视角下的城市景观变革拓展其系统性研究,在批判性综合认知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后工业景观范式,继而形成独特的景观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8.
校园景观通过文化传承大学自身的历史文脉,体现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色,打造学校崭新的时代形象;校园景观借文化优化学生认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意志,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大学文化表达的成功与否是评价一所大学景观设计成败的决定性因素。雕塑作为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设计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文化性,本文我们将针对这一问题开展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9.
张媛媛 《山西建筑》2010,36(2):23-24
在大量调研国内外城市景观视觉评价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景观视觉评价相关概念内涵的挖掘,以及景观视觉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城市景观视觉评价研究的起源、进展,提出了未来城市景观视觉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推动我国城市景观视觉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0.
杨箫  李早  叶茂盛  夏舒婷 《园林》2024,(3):104-112
水口是传统村落景观风貌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选取安徽省黄山市唐模村的水口景观空间进行眼动追踪实验,探究在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保持水口独特景观风貌、提升游客的情感与体验感。通过眼动指标的量化特征分析,实现对水口景观空间视觉的可度量和可视化,总结了水口景观空间游客视觉行为的规律。研究表明:(1)在水口景观空间中,门窗洞口、牌匾楹联等人工要素比植物、水体等自然要素更受游客关注,人工要素在文化类风景园林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2)游客对大面积单一的植物、水体的视觉偏好较小。(3)第一次注视前时间、第一次注视持续时间与要素的像素数量、RGB均值具有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12.
黄晶  周武忠 《中国园林》2007,23(5):39-41
在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城市景观的建设存在诸多的问题,其症结在于人们以简单、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城市。基于对城市的复杂性的认识与分析,探讨了一种关于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构想——“多元与协作”,力图为中国城市景观的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多元与协作”既是一种关于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思维方式,又是一种关于中国城市景观建设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和艺术是风景园林学科的3个重要平台,生态特征是风景园林空间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多样性是将生态特征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连接起来的重要桥梁。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成为风景园林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领域。在风景园林的发展历程中,风景园林师已经为生物多样性规划设计业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立足风景园林空间的尺度及其嵌套特点,结合风景园林空间具有的景观构成、景观格局、景观过程和景观感知的动态体系,从城市——区域、城市公园、城市花园、微小绿地与群落4个空间尺度,建立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的“C-3P”(构成——格局、过程与感知)体系和框架,旨在构建全面和系统的风景园林生物多样性认知和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scape visual quality and landscape structural properties is an active area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research.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and the rating of visual aesthetic quality. Eight landscape photographs were evaluated for 11 visual attributes by 98 respondents. The scores obtained for these 11 attributes were subjected to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in order to summarize the qualities used by the respondents and thus determine their visual preferences. For each photograph, three window sizes were defined (with respect to a landcover map) to cover the different areas corresponding to the visual field (foreground, mid-ground and background). The landscape spatial structure for each window was analyzed using spatial metric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dimension and the spatial pattern indices of the landscape were then calculated. Positive correlations were obtained between visual aesthetic quality and a number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landscape heterogeneity might be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visual aesthetic quality.  相似文献   

15.
Urban streets support citizens’ daily commuting and social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Streetscape is also a visual resourc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landscape appearance. Serving as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base and natural components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mountains often determine a city’s spatial layout and landscape identity so as to promote mountaincity integration.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historic downtown of Jinan, a typical mountainous city, analyzes the landscape aesthetic visual characteristics of street pedestrian spaces, and measures their landscape visual aesthetic quality by using panoramic images; the research then evaluates the visibility of high-visual-aesthetic-quality urban mountainous landscape to urban streets; finally, based on the overall landscape visual aesthetic qual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urban street pedestrian spaces, the paper proposes a series of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of the streets at different levels to improve the harmony with urban mountain landscapes. The study hop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reation of mountain–city-integrated urban landscapes, as well as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景观设计与规划教授卡尔·斯坦尼兹,为景观规划设计和教育设计了一个框架。该框架将6个层面的问题组织起来,每个问题又联系到某特定的答案或模型。即:如何描述景观(景观表述模型),景观如何运作(过程模型),目前景观是否运作良好(评价模型),景观可能发生何种变化(变化模型),景观变迁会带来什么不问(影响模型),景观是否应进行改造(决策模型)。这6个层次的先后次序,是按一般认知方式组织的,若从反方向则可更有效地组织景观规划研究,也是一种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7.
Water adaptive landscape is a typical regional complex formed by mutual adaptation between humans and water systems. As a subfield of adaptation research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hanges, research on water adaptive landscapes emphasizes the combination of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on water, adaptation, and landscape. This paper first reviews the concepts of “adaptation” in related disciplines, summarizes the primary attributes of adaptation, and puts forward a definition and research scope of water adaptive landscape. While pointing out that research on water adaptive landscapes mainly studies the processes, capacities, and strategies of relevant spatial forms and behavioral patterns, it also presents the research progres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experience of spatial patterns and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and narrative analysis, before proposing a research framework of water adaptive landscape by focusing on Mentougou District of Beijing. Finally, it offers prospects for future study from the aspects of research framework, quantitative methods, social cognition, and feasibility.  相似文献   

18.
吴晓彤  郑曦 《风景园林》2016,(10):30-37
关注场地的建构一直是风景园林的核心。历史上重要的风景园林设计实践和理念基本都是基于对场地的严谨认知和探索,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时间检验。本文以斯塔滕岛为研究场地,从时间的维度探讨与斯塔滕岛结下不解之缘的3位风景园林师的故事,剖析他们基于斯塔滕岛的风景园林实践与理论体系形成之路。追述场地自身随时代发展的改变,以及不同时代风景园林师与场地的互动所触发风景园林的源起和变革,并进一步探讨这些思想变革对风景园林行业和建成环境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
从感知到认知 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北京的乡村景观建设存在乡村景观风貌逐渐丧失、并日趋城镇化,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乡村地域美学不够突出和乡村规划项目缺乏统筹、建设紊乱三大凸显问题。以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为研究对象,沿用从感知到认知——景观特征研究方法,基于阅读文献资料法和问卷法、访谈法、抽象归纳法,通过古代田园类诗词、《园冶》及风水学反映出中国传统乡村景观风貌特征,包括13个"呈现型"特征和14个"营造型"特征;通过文学作品、民居建筑、传统植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归纳出3类北京传统乡村景观;此外,通过针对北京乡村居住者与旅游观光者研究对北京当代乡村景观风貌特征进行补充,从而构建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研究框架。未来可深入研究并系统化北京乡村景观风貌特征,建立《北京乡村景观建设导则》与《北京乡村建设项目景观风貌评价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把握其发展,促进"美丽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