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沉积过程建模算法Alluvsim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基于沉积过程的河流相储层随机建模算法Alluvsim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实现步骤进行了描述,与传统的储层随机建模方法相比,基于沉积过程的建模方法更有效地将与沉积过程有关的地质信息以及先验的地质知识整合到建模过程中,能够更加真实地再现储层构型要素,如河道、点坝、天然堤、决口扇等的几何形态和内在成因上的联系,进而建立更为真实的地质模型。针对建模算法Alluvsim无法刻画点坝砂体内部构型的不足,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实现了点坝内部构型的模拟,改进后的算法能够灵活地控制点坝侧积层的倾角、延伸长度、频率等对流体运动起重要作用的关键参数,实现了河道的部分或全部废弃。并分析了基于沉积过程的随机建模算法存在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在前人提出的高阶兼容性优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数据事件重复概率的训练图像优选方法。其基本思路是提取条件数据中蕴含的数据事件,统计所提取的数据事件在训练图像中的重复次数并计算其重复概率,得到数据事件的无匹配率及其重复概率方差两个统计指标,用于表征训练图像中沉积模式的多样性与平稳性,评价其与建模区井数据蕴含的地质体空间结构的匹配性。无匹配率反映训练图像内地质模式的完备性,为首选指标;重复概率方差反映训练图像内地质模式的平稳性,为辅助指标,综合以上两种指标实现了对训练图像的优选。多组理论模型测试表明,重复概率方差小、无匹配率低的训练图像为最优训练图像。运用该方法对安哥拉Plutonio油田浊积水道训练图像进行优选,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地质模型与地震属性吻合度高,能够更好地刻画水道的形态特征及砂体的分布模式。图9参24  相似文献   

3.
西非深水沉积类型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水沉积储层是目前世界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目标,西非深水油气资源丰富,占全球深水油气总资源量的14%。根据深水沉积所处位置、沉积相带、沉积物组合及平面展布特征等差异,将深水沉积类型分为水道(单支水道、复合水道)、朵叶(单期朵叶、叠合朵叶)、天然堤(近端天然堤、远端天然堤)和深海泥。通过对不同类型深水沉积的岩相、测井相、地震相和沉积相进行分析,以深水沉积模式为指导,结合物源供给和运输通道等因素的影响,阐明了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和下刚果-刚果扇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储层类型及分布。综合研究表明,复合水道浊积砂和叠合朵叶席状砂是深水沉积的主要储层,储层物性良好;近端天然堤席状砂是较好的储集体;单支水道和远端天然堤受到砂体规模和厚度的限制,储层性能一般。在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勘探中,首选低缓构造背景下的叠合朵叶席状砂体,其次是寻找高陡构造背景下的叠合朵叶席状砂体,最后是寻找低缓构造背景下的复合水道浊积砂体。在下刚果-刚果扇盆地深水勘探中,以寻找复合水道浊积砂体为主,其次为叠合朵叶席状砂体。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深水湖盆储层成因及油气勘探潜力问题,依据录井、测井、实验及试采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LM井区长7油层组深水浊积相的发育特征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M井区长7油层组自上而下可划分为3个亚油层组和4个小层,下部长73亚油层组发育大套油页岩,中上部长72和长71亚油层组发育大套浊积岩和典型的鲍马序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深水浊积层序,且可划分出浊积中扇、浊积下扇及深水盆地共3个亚相,以及浊积水道、水道间漫流、水道前缘漫流、浊积末梢、泥页岩及油页岩等6个沉积微相。该大型浊积扇体以浊积中扇为主体,且受西南单一物源及水系控制,砂体的连续性、连通性及复合性均较好,成为长7深水有效储层发育的主要成因类型;油气显示及产能良好,勘探开发潜力较大,是深水相区油气勘探开发的有效目标。  相似文献   

5.
储层随机地质建模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建模软件(RMS/STROM)对沙南油田浊积扇沉积储层开展了储层随机建模研究,根据浊积扇的沉积特点,采用了截断高斯、通用标点模拟等方法建立了浊积扇相模型,并利用60余口开发井的测井解释参数,通过数据分析、正态变换、变差分析,在浊积扇不同微相的控制下,建立了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参数模型.并通过软件提供的网格粗化功能,将三维地质模型粗化为VIP数值模拟软件所需的地质模型,并通过数模软件的模拟测试,使得数值模拟结果具有更为可靠的地质依据,实现了地质研究到数值模拟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赵晓明  吴胜和  刘丽 《石油学报》2012,33(6):1049-1058
由于深水浊积水道油藏多位于深海区,受作业成本的限制,其开发井距往往较大,利用现行的针对密井网区的多井模式拟合方法进行该类油藏的地下储层构型表征,其精度较低。为此,利用西非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区Akpo油田稀井条件下的钻井与地震资料,提出了基于井-震联合的该区深水浊积水道储层构型表征技术,论述了其表征思路与方法。深水浊积水道储层构型可分为水道体系、复合水道和单一水道3个层次,其中复合水道层次又可细分为复合水道系列和复合水道2个亚层次,不同层次构型单元规模差异大,需要在构型模式指导下,分别开展基于油组、小层及小层内部切片的井-震联合,将不同层次的构型模式与钻井、地震资料进行拟合,完成深水浊积水道的储层构型表征。这一研究不仅对高效开发深水浊积水道油藏具有实用价值,对利用井-震联合方法开展储层构型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结合地质认识将研究区深水浊积复合水道细分为主水道、水道侧缘、天然堤和侧积泥等4类建筑结构要素,应用多点地质统计学与软概率属性协同约束方法随机模拟得到了深水浊积复合水道砂体内部建筑结构,在此基础上对建筑结构要素控制下的储层物性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多点地质统计学与软概率属性协同约束方法所得随机模拟结果较好地体现了深水浊积复合水道的空间结构、几何形态以及物性分布特征,可以为油田后期层内挖潜剩余油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深水油气田勘探、评价和开发中,浊积水道砂岩以其重要性和复杂性著称,由于其较强的非均质性及当前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已有沉积模式在实际开发应用中出现种种矛盾。基于岩心、测井、野外露头和高频地震等信息,对限制型下切水道体系(三级构型)内部岩相进行划分及特征描述,从岩性变化的角度总结了浊积水道构型模式,并通过多级建模的方法对岩性分布进行三维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地震资料可识别的浊积水道构型要素类型主要包括4种,从水道底部到顶部的发育顺序包括底部滞留沉积、滑塌碎屑流沉积、高净毛比叠置河道砂沉积和低净毛比天然堤型水道沉积,每期河道砂体均由不同比例的这几部分构型要素组成。水道体系(三级构型)内部四级~五级水道在迁移摆动过程中反复的下切和充填,是造成现今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的最直接原因。浊积水道构型三维模拟结果,体现了岩相变化的韵律性及相控约束的特点,直接影响开发方案设计和井网优化。  相似文献   

9.
海底水道是深水油气地质研究的热点,其复杂多变的内部结构制约了该类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以尼日尔三角洲盆地陆坡区为例,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和岩心资料,分析了典型水道与同期陆坡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弥补研究区面积有限的不足,建立了陆坡海底水道沉积构型分布与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两种典型海底水道。侵蚀型水道以大型下切谷为边界,两侧不易形成天然堤,具有相对顺直的平面形态,内部可出现由碎屑流向浊流的过渡。沉积型水道以多个水道复合体的包络线为边界,两侧天然堤相对发育,弯曲度通常较高,内部主要为浊流沉积。地形坡度和搬运距离是海底水道沉积构型的两点主控因素。地形坡度越大,重力流能量越强,导致海底水道对下伏地层的侵蚀能力越强,细粒物质不易溢出水道形成天然堤。搬运距离较近处,水道内部可先后发育碎屑流和浊流沉积;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水道中碎屑流沉积物减少。故侵蚀型水道多出现于地形坡度较陡的陆坡近端,而沉积型水道常发育于地形平缓的陆坡远端。由于搬运距离较近,理想的侵蚀型水道体系内部依次发育碎屑流水道复合体(强制海退早期)、富砂质浊积水道复合体(强制海退晚期)和浊积水道-天然堤复合体(低位期),反映了一次完整的海平面升降旋回。沉积型水道由于远离物源,较少受到强制海退早期碎屑流沉积的影响,水道体系主要由搬运能力较强的浊积水道-天然堤复合体(强制海退晚期+低位期)组成。  相似文献   

10.
深水复合浊积水道沉积体内水道侧向摆动频繁,不同期次水道垂向相互叠合,部分水道下切,砂体展布以及砂体间的连通关系复杂。对如何识别追踪连通区域并建立连通区域的三维模型,前人鲜有研究。针对复合水道复杂连通情况,以西非深水M油田为例,在深水浊积理论指导下,优选纵横波速度比地震属性以及生产动态资料,通过标定砂体叠合区域、确定连通区域(薄互层小于4 m)、可能连通区域(薄互层大于4 m小于15 m),最终实现对水道砂体间连通区域进行针对性地定性、定量化表征,并建立连通区域精细三维地质模型,该方法在M油田中得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探索出了一种表征复合水道连通性的技术方法和流程。  相似文献   

11.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能够灵活地整合不同类型的数据并从训练图像中捕获的地质构造,生成更符合地质情况的储层模型。本文论述了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的原理及步骤。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多点地质统计学模拟与基于变异函数的两点地质统计学模拟,并将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12.
针对岩性气藏复杂地质特征导致的气藏描述和预侧中的不确定性,在对比评价随机建模理论与方法适应性的基拙上,提出以多点地质统计学为核心的“井一震一沉积模式”岩性气藏随机建模方法,即以先验地质认识为基拙,充分利用井点“硬数据”、三维地震数据及现代河流沉积模式等多域信息,以多点地质统计学的训练图像代替经典地质统计学的变差函数,综合运用各种信息,形成了岩性气藏精细地质建模技术与方法。在苏里格气田某三维试验区,通过多点地质统计学多域信息整合功能,建立试验区精细地质模型。模型评价结果表明,井震结合建模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河流相岩性气藏储层表征的不确定性,显著提高了模拟精度和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三维地质建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尽可能精确的储层参数模型来展示三维空间的地质情况,并为油气藏数值模拟提供地质基础。震控储层建模技术是以地质统计学和变差函数分析等常规数学建模方法为基础,通过将合理的地震参数数据作为约束,实现井间测井数据更合理内插的一种储层建模方法。该技术可以将含有丰富地质、岩性、物性信息的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结合在一起,既体现了测井数据的垂向分辨率,又综合了地震数据体反映的储层横向变化特征,特别适用于井网密度不高、储层非均质性强的油气田。为此,基于该方法在普光气田的实际应用效果,结合地震反演数据在储层建模中的应用成果,把地震数据作为宏观约束条件,有效地解决了井网密度不高时储层属性模型的精度问题,并指出了储层建模中整合地震数据方法的若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多点地质统计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其中训练图像的获取是关键环节,直接决定了储层模拟的精度和可靠程度。基于浅层高频地震信息,对浅层水道沉积的形态特征及定量规模展开研究,并通过相似性类比作为原型模型,指导深层油田区水道砂体形态规模统计,并在高精度反演数据基础上建立了具有代表性的定量化三维训练图像;以此为基础,借助petrel软件平台,通过设置训练图像不同网格大小,分析了其对多点地质统计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该方法得到的训练图像真实可靠,模拟结果均忠实于井点数据,且砂体整体分布特征具有受训练图像约束的特点,当三维训练图像与实际模拟区网格大小一致时,模拟结果最能体现不同微相间的空间结构与几何特征。本文提供了一个训练图像获取的新思路,对具有相同地质条件的其他深水沉积微相类型的模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Turbidity channel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types of deepwater reservoir, and the study of their architecture plays a key role in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an oil field.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of the lower Congo Basin M oilfield, semiquantitative–quantitative study on turbidity channel depositional architecture patterns in the middle to lower slopes was conducted with the aid of abundant high quality materials(core, outcrop,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employing seismic stratigraphy, seismic sedimentology and sedimentary petrography methods. Then, its sedimentary evolution was analyzed accordingly.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n the study area, grade 3 to grade 5 architecture units were single channel, complex channel and channel systems, respectively. Single channel sinuosity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lope, as internal grains became finer and thickness became thinner from bottom to top, axis to edge. The migration type of a single channel within one complex channel can be lateral migration and along paleocurrent migration horizontally, and lateral,indented and swing stacking in section view. Based on extern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oundaries,channel systems are comprised of a weakly confining type and a non-confining type. The O73 channel system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complex channels named S1–S4, from bottom to top, with gradually less incision and more accretion. The study in this article will promote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urbidity channel theory, guide 3D geological modeling in reservoir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e to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such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震驱动的海上油气田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发初期海上油气田钻井少,采用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储层地质建模方法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但海上油气田地震数据较完整,因而有利于探索基于地震驱动的建模方法.通过地震数据体推演储层空间变化规律,再以井为条件求取空间估计参数,进而形成了基于地震驱动的海上油气田储层地质建模方法.应用结果表明,这种以地震数据为主体的建模方法有效利用了地质模式作为建模过程的约束,较好地克服了传统地质统计学的以井为核心且在井少时难以建立较为客观的储层地质模型的弊端,为海上油气田开发前期储层地质建模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和便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河流相砂岩油藏综合地质评价建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付国强 《石油学报》2000,21(5):21-26
以冀东油田庙北地区馆陶组油藏地质模型、油藏定量评价模型的建立为例,较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在河流相沉积的复杂断块区,以三维测井约束反演为基础,以产能建设为目标,按照模式约束、钻井控制、地震导向外推的技术思路,应用地质统计学技术,充分结合地质、测井、测试等信息,定量地研究储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同时,在三维空间内,把构造、储层和油气水特征进行了有效地叠合,对油藏位置和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并建立起定量反映油气田特征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经实践检验,可大大提高建模精度,从而为高速、高效地开发油田,动用其地质储量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为油藏数值模拟和开发方案的编制提供了地质模型,并起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陆相油田沉积横向变化快、砂体规模小、剩余油分布零散难题,采用地震反演约束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实现砂体空间三维精准表征,指导老油田剩余油挖潜。具体步骤为:首先,建立了河流—三角洲相的3种分流河道砂体、2种非河道砂体平面组合模式的“训练图像”;其次,明确了不同沉积微相的纵波阻抗特征,即纵波阻抗低值反映了河道砂体,高值反映了河间泥,而河间砂的纵波阻抗值介于河道砂体和河间泥之间,并采用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得到了纵波阻抗数据体;最后,利用训练图像替代变差函数进行模式引导,以纵波阻抗反演数据体控制井间趋势,实现多点地质统计学沉积微相精细建模。结果显示:多点地质统计学方法(与常规建模方法相比)能够清晰地描述河道的几何形态、宽度及砂体接触关系,砂体间连通关系更明确、无效网格更少,河道砂体平均预测精度由79.6%提高至86.1%;基于建模结果,确定了研究区剩余油潜力部位,指导挖潜措施显现较好效果。因此,地震反演约束的多点地质统计学建模方法能够满足陆相油田储层精细描述及剩余油精准挖潜需求。  相似文献   

19.
复杂断块油藏的精确定量表征是目前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发展的难点和研究热点。文中以枣园油田枣北构造孔一段枣Ⅱ油组复杂断块油藏地质建模为例,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研究、测井解释、地震解释等成果,以RMS软件为依托,将软件特有的建模技术手段与基础地质研究相结合,针对构造模拟、微相模拟及属性模拟中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准确合理地将地质认识转化为约束备件,并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对各阶段模型进行验证,有效解决了复杂构造、强非均质性储层建模的难点,提高了复杂断块油藏随机模拟精度,使所建模型接近地下地质实际,为该区下一步数值模拟研究和目标挖潜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