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姚宝春 《石油机械》2011,39(3):53-54,95
针对扶余油田扶余油层与杨大城子油层产出差异大,杨大城子油层潜力难以发挥的问题,研制了双流压分采工艺管柱。该管柱采用高溢流出口,有利于全井含水的降低,上部油层溢流孔的高度与2层合采的动液面高度相当,有利于保持全井的产液量,达到控制上部油层流压的目的。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7口井的试验结果表明,双流压分采工艺管柱工艺成功率100%,措施有效井6口,有效率85.7%,平均单井日增油0.45 t,目前已累计增油382.11 t;施工井产液量变化不大,含水普遍下降,实现了增产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螺杆泵分采工艺具有常规螺杆泵举升的技术特点,对出砂、出泥浆井有较好的适应性;且层间密封性好,脱接容易,涨封无须打压,工艺简单.选择地面L3型驱动装置,配备7.5 kW电机可满足分采举升要求.2009 ~ 2010年扶余采油厂共计施工螺杆泵分采井12口,工艺成功率100%,措施有效率81.6%,措施后累计增油984 t,平均单井增油82t.  相似文献   

3.
大庆头台油田茂62-92 注水井不断流出的大量原油与生产井开采层位(扶余-杨大城子) 的原油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显着差异:(1) 原油密度及残碳量低;(2)含蜡量、饱和烃含量及芳烃含量高;(3) 全烃指标差异明显。但与邻区油田的葡萄花油层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由此说明茂62-92 注水井的原油比生产井油层层位浅,即此原油并非扶余-杨大城子油层,而是葡萄花油层。  相似文献   

4.
大庆头台油田茂62-92 注水井不断流出的大量原油与生产井开采层位(扶余-杨大城子) 的原油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显着差异:(1) 原油密度及残碳量低;(2)含蜡量、饱和烃含量及芳烃含量高;(3) 全烃指标差异明显。但与邻区油田的葡萄花油层地球化学性质相近,由此说明茂62-92 注水井的原油比生产井油层层位浅,即此原油并非扶余-杨大城子油层,而是葡萄花油层。  相似文献   

5.
大庆油田采油七厂将在葡31区块的葡33井区开辟葡扶分采同抽试验区,位于葡南油田,构造位置属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大庆长垣葡萄花构造。采用212×212m井网,两个井组8口井,动用面积0.36km2,储量38.1×104t(扶余油层储量27.3×104t)。地层压力为葡萄花层11.6MPa,扶余层20.49MPa,葡萄花层油层深度尚未确定,取地质方案中预测的完钻井深为1150m;扶余层油层深度也未确定,取地质方案中预测的完钻井深为1750m。根据油藏工程方案预测,试验区合采稳定产能为3.8~4.9t/d。目前的长跨距不同性质层系分采同抽工艺技术主要分为单泵和双泵两种分采同抽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庆油田采油七厂扶余油层储量丰度低,储采比严重失衡,开发效果极差的现象,选取静态基本参数,水驱曲线法,递减曲线法等对葡 46 合采区块优选的单采和合采两种开发方式进行预测,发现平均单井产量、含水率和单井日产油能力变化规律不明显,目前开采情况下的采收率太低。本文对开发指标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庆油田采油七厂扶余油层储量丰度低,储采比严重失衡,开发效果极差的现象,选取静态基本参数,水驱曲线法,递减曲线法等对葡46合采区块优选的单采和合采两种开发方式进行预测,发现平均单井产量、含水率和单井日产油能力变化规律不明显,目前开采情况下的采收率太低。本文对开发指标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扶余油田螺杆泵井诊断困难的问题,开发了应用电参数进行螺杆泵工况诊断的技术,在扶余采油厂192口井进行现场应用,成功解决了螺杆泵井泵漏、管漏难以区分等问题。该研究对螺杆泵采油技术的普及推广、螺杆泵井生产最佳工况的掌握、提高系统效率、延长油井免修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长庆油田低渗透油藏在纵向上表现为多套小层叠合,受超前注水、笼统注水等因素的影响,两层笼统合采油井层间压差较大,层间矛盾突出,因此开展分层注采对应技术研究。试验应用了桥式同心分层注水工艺,大大提高了分层测调施工时间、分层配注合格率。将现有的分层采油工艺技术进行优选、改进、创新,确立了"级差式防气分采泵+补偿封隔器"的分采工艺。在旗06-36井现场试验后,累计增油649t,有效期409d,实现了控制主力油层产量,发挥非主力油层的生产潜力,达到了合理开采各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扶余油田整体接近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密井网条件下注采敏感性上升、无效水循环严重,平面及纵向波及效率低,水驱效果差。东6区块发育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经历多次开发调整,扶杨合采矛盾日益突出,杨大城子油层开采受限,同时井网密度大、水驱效率低、无效水循环严重,因此该区块开展了扶杨两套井网的井网调整研究,此次调整研究对于类似区块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庆长垣西侧扶杨油层油水同层形成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西侧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勘探实践,从顶生下储的特殊成藏原理出发,详细地讨论了扶余、杨大城子油层的油水层形成机理,提出了2种形成模式。认为扶杨油层的油水同层是在以上覆烃源岩的超压为驱动力的成藏条件下形成,油水混合运移注入储层,由于储层的孔喉小,油水重力分异不好,造成孔隙存油,喉道存水。这种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含油饱和度低,油水在孔隙中分布状况特殊,使得电阻率等曲线反映流体的信息变弱,造成油水层识别变难。为此提出多参数降维油气水层识别方法,经实际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扶余油田扶杨油层砂体分布和流体渗流规律,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将扶余油层划分成复合河道、单河道、河道内加积体等构型要素,将杨大城子油层划分成河道、点坝、点坝内侧积体等构型要素,并归纳总结了不同构型界面同渗流屏障关系。在此基础上,综合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分层指标(FZI)、剩余油饱和度、水驱指数等参数,采用聚类方法,将扶杨油层划分成4类流动单元,并得到各自的判别标准。结合储层构型,识别出5种流动单元成因类型。油田动态数据和划分流动单元关系表明,流动单元能够有效预测产能、指示剩余油分布和砂体动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层间干扰会影响油井生产潜力最大程度发挥,分层采油是目前解决层间干扰的主要技术。常规分采抽油泵容易发生气锁,导致油井产量下降或不出液。介绍了一种防气分采抽油泵,2层产出液体分别进各自独立的进、排液机构,各油层压力系统相互独立避免了层间干扰。设计了下层液体排气通道,解决了气体对泵工况的影响,提高了单井产能。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牙刷状油藏油层之间因压力、含水量、渗透率等不同引起的如何分采效果较好的问题。以降低老油田自然递减率为宗旨,以控水增油为目的,建立分层开采数学模型,将模型与约束条件结合,采用遗传蚁群优化算法对模型求解,结合油田开发的实际,预测出分采油井不同的分采层位对产量的影响,从而对分层开采层位进行优选。现场对20余口牙刷状油藏油井分层开采层位优选后,在抽油机运行工况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单井产油由1.1t提高到3.4t,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为牙刷状油藏油层分层开采层位的优选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15.
单井产量劈分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对比国内外各种产量的劈分方法,寻找出一种实用的油水井分层动用状况研究方法:以井组内注采平衡为依据,综合考虑注水井和受其影响的采油井的油层条件和开发条件等因素,通过确定平面和垂向劈分系数,合理劈分油井各小层的分层产液量.  相似文献   

16.
胜利海上疏松砂岩油藏存在油层多、井段长、夹层厚、层间非均质性强和易出砂等问题,采用笼统防砂电动潜油泵合采,层间矛盾突出,不能充分发挥各产层的作用,制约了其有效开发。为此,进行了适用于海上疏松砂岩油藏的分层防砂分层采油技术研究。针对笼统防砂充填不密实、防砂后通径小的问题,研发了大通径分层充填防砂技术,实现了分层防砂,并增大了防砂后的通径,方便了后期实施分层采油;研制了遇油遇水膨胀封隔器和在线电动调节阀,形成了分层采油技术,实现了分层开采和各层流量的在线调节。在海上的埕北20C-A井进行了分层防砂试验,各油层实现了差异充填防砂,使各油层潜能得到了释放;在与胜利海上疏松砂岩油藏储层物性相近、油井的完井工具尺寸相同的陆上GO2-17-A井和GO4-19-B井,进行了分层采油试验,2口井均实现了分层开采和各油层产液量的精确调控,提高了产油量,降低了含水率。现场试验表明,采用分层防砂分层采油技术解决了海上疏松砂岩油藏合采层间矛盾突出的问题,可以充分挖掘各油层的潜能,提高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陆梁油田纵向发育油层较多, 受目前工艺技术的限制均采用单层开采,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藏的动用程度, 避免多层合采的层间干扰, 提出了有杆泵两层分采工艺: 下封隔器将两油层分开, 空心杆传递抽油机的往复动力兼作下层排液通道, 油管和空心杆间的环空作为上层排液通道, 实现分采分输。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有杆泵分采分输原理, 成功研制了分采泵, 研究了井下管柱结构及配套清防蜡工艺, 完善了地面工艺流程。现场实施 2 0井次, 单井平均日增油4 . 7t , 含水率下降。该工艺能有效解决层间矛盾, 准确计量各层的产量和含水, 为油藏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对于开采类似的两层油藏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一套井网分注合采采油工艺技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庆外围油田部分地区存在着葡萄花和扶余油层的叠加含油区,这两类油层埋藏深度、地层压力、渗透率存在较大差异,储量丰度低,各自单独作为一套系开发经济效益不明显。但叠加起来储量丰度增加,合采具有明显的效益,若采用简单的合层开采工艺,油水井层间干扰大,影响开发效果,大庆油田经过近四年的试验、研究,形成了一套长跨距油层的分注、合采采油工艺技术,基本苦闷了层间跨距大、油层物性和产能差异较大的油层的合采工艺,提高了外围低渗透油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机械防砂与分层采油一体化管柱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胜利油田疏松砂岩油藏机械防砂后井筒内径变小,现有分采工艺均无法实施的问题,研制了适合小直径套管的机械分层防砂与分层采油一体化管柱。该管柱采用1套换层工具控制2层采油,打破了以往的每个油层都需要1个换层工具进行分采的做法,简化了管柱结构,并可与多种机械分层防砂工艺管柱配套。该项工艺技术现场实施30井次,成功率100%。该技术可使疏松砂岩油藏各油层均衡生产,能较大限度地发挥中、低渗透层产能,并延长油井工作寿命。  相似文献   

20.
油、水井分层动用状况研究新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注水开发的多层砂岩油田油、水井分层监测资料少、油藏分层动态分析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买用的油水井分层动用状况研究新方法:以井组内注采平衡为依据,综合考虑注水井和受其影响的采油井的油层条件(油层厚度,渗透率,原油黏度)和开发条件(注采井距.生产压差,改造措施)等因素,通过平面分配系数和垂向劈分系数,合理劈分注水井的分层注水量.从而得到油井各小层的分层产液量。该方法把油、水井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采取动静结台方式,克服了过去简单地根据油层的产能系数(有效渗透率与有效厚度的乘积)劈分油、水井的分层注水量和产液量的缺陷。大厌葡北油田37口井的现场实际资料验证,用该方法计算的水井分层吸水量和油井的分层产液量与实测吸水量和实测产液量符合率较高。表1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