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技术进步是油气勘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回顾大庆油田勘探历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技术发展及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将大庆石油勘探划分为构造油藏勘探、岩性油藏勘探准备、岩性油藏勘探和岩性油气藏勘探全面发展4个阶段.通过总结各阶段面临的地质问题、勘探装备的更新发展、对地质理论与方法的认识、核心勘探技术水平及勘探成果,阐述了勘探理论与技术进步对油气勘探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大庆外围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8.03×108t、新增天然气储量2 718.1×108m3的实践证明,技术进步是推进油气勘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
大庆探区油气勘探新进展与下步勘探方向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2000 年1 月1 日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以来,通过深化地质认识、发展勘探技术、创新勘探管理,大庆探区油气勘探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藏精细勘探在葡萄花油层发现3 个5000×104t级目标,新增石油地质储量3.1×108t,在扶杨油层新增石油探明储量4726×104t,发现3 个规模储量后备区;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徐深1 井获得重大发现,徐中火山岩隆起带具有形成1000×108m3 天然气储量规模前景;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提交石油探明储量2009×104t,探明加控制储量达到8229×104t。总结了大庆探区4年来油气勘探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技术进步及工作经验,阐明了下一步勘探工作的方针、思路、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九五”期间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石油勘探总体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天然气勘探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新发现油田49个,气田31个,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24.42×10~8t,天然气9187×10~8m~3,这些成果的取得与股份公司管理、各油田分公司努力以及采用先进适用的主导勘探技术是分不开的,虽然油气勘探工作仍面临着许多困难,但从资源潜力、勘探技术进步及近期发展趋势看,都具有持续发展的势头,为“十五”期间油气勘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指出了“十五”油气勘探的主攻目标和天然气勘探的主攻区域。  相似文献   

4.
依托大量文献资料,以勘探认识突破、勘探思路转变、勘探技术进步为主线,精细剖析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发展过程,将冀中坳陷油气勘探历程划分为区域地质普查勘探(1955—1972年)、突出潜山油藏勘探(1973—1985年)、主攻古近系—新近系构造油藏勘探(1986—1999年)和加强岩性-地层油藏及隐蔽型潜山油气藏勘探(2000—2019年)4个阶段,总结了每个阶段的勘探认识、勘探思路、勘探技术、勘探重大发现以及储量的增长特点等。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的潜山油气成藏认识与成藏模式引领了潜山领域的多轮勘探与持续发现,油气分布“互补性”、“洼槽聚油”等理论有效指导了岩性-地层油藏的勘探与规模发现,“区带优选-圈闭落实-油藏发现”评价技术有力支撑了岩性-地层油藏勘探的部署优化,深化了陆相湖盆断陷油气勘探发现规律认识,对今后的油气勘探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庆探区油气勘探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在总结“十五”以来大庆油气勘探取得主要成果、认识、技术进步及主要做法的基础上,指出从松辽盆地中浅层精细勘探的新进展到深层天然气勘探、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历史性新发现和新突破的每一项勘探成果的取得都是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地质理论、深化地质认识、发展勘探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柴西南区岩性油藏勘探思路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西南区是柴达木盆地石油勘探的主要区域,石油资源量为15.35×108 t,目前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53×108,整体探明率低,勘探潜力大,目前发现以构造油藏为主。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勘探技术的进步,岩性油藏勘探正逐步成为该区主要的勘探领域。油气地质评价表明,柴西南区发育河流三角洲体系控制的古近–新近系碎屑岩岩性油藏,勘探领域广阔,具有良好勘探前景。近几年在红柳泉$E^1_3$油藏、乌南$N^1_2$油藏、昆北$E_{1+2}$ 油藏等地区的岩性勘探取得了良好成效,由此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勘探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及大庆探区勘探50年来,仅大庆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就超过57×108t,为国家生产原油超过18.2×108t.该文介绍了松辽盆地50年来有关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认识的演进及对海拉尔盆地油气分布规律的基本认识,突出体现了"源控论"观点;肯定陆相生油理论对于大庆油田等一大批油气田的发现和探明所具有的指导意义,特别强调了这是对陆相生油理论的特大贡献;指出了50年勘探经历的背斜构造油藏、向斜岩性油藏、断陷断块油藏等三大阶段以及相应出现的三个油气储量增长高峰期,也是对石油地质理论的三次重大贡献.三大阶段的表现宏观上明确,而具体界限模糊,各阶段有起点,无终点.三大理论对各个阶段的作用呈叠瓦状显现.  相似文献   

8.
正201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国内油气勘探取得50项重要成果,新增探明油气地质储量当量超18×108 t,创历史新高,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8×10~8 t、天然气地质储量超1×10~(12) m~3。2019年,中国石油油气勘探在多个重大领域取得了多项战略性突破和进展: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10亿吨级的庆城页岩油大油田,  相似文献   

9.
正"历经13年的科研探索和攻关,我们创立的‘强改造型咸化湖盆油气地质理论及勘探技术体系’使柴达木盆地环英雄岭地区连续发现浅层、中层和深层油藏,包括五类6个大油气田。至此,13年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公司(以下简称青海油田)累计探明储量5.6×10~8t,新增三级储量10.8×10~8t,油气勘探势头强劲,油气年产量从418×10~4t上升到738×10~4t,增长76.6%。"2020年4月1日青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陈琰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10.
在系统总结梳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和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将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历程划分为盆地及周边构造油气勘探阶段(1907—1969年),侏罗系古地貌石油勘探阶段(1970—1979年),三叠系三角洲和奥陶系岩溶古地貌油气勘探阶段(1980—1999年),大型岩性油气藏油气勘探阶段(2000—2012年),致密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勘探阶段(2013年至今)。在50余年的勘探实践中,形成了多项地质理论,如侏罗系古地貌油藏群成藏理论、内陆坳陷湖盆大型三角洲成藏理论、陆相淡水湖盆页岩油成藏理论、致密砂岩气成藏理论、岩溶古地貌天然气成藏理论和盆地东部多层系成藏理论,推动了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持续突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回顾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历程,总结不同阶段研究成果,分析各阶段勘探思路的转变过程及其对新领域勘探的作用,将松辽盆地北部油气勘探分为3个阶段:构造油藏勘探阶段(1955—1985年)、岩性油藏勘探阶段(1986—2010年)、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并重勘探阶段(2011年至今)。从发展角度回顾历史:要重视勘探思维观念转变,发现的条件在于思路。客观地质条件和成藏规律的认识程度是勘探部署的基石,持续性的理论创新是实现油气勘探突破的保障,工程技术创新是实现油气储量稳定增长的关键。盆地成熟探区仍然是今后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主要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关于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是该盆地勘探程度相对较高、资源潜力大的区块,也是其下一步开展精细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有利区带,然而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制约这一地区油气勘探的关键地质问题也日趋明显。通过对跃进地区油气成藏机理、有利沉积相带展布的重新认识和对新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认为在该区尕斯东南斜坡应寻找E13的岩性油气藏,即沿着斜坡背景的鼻状隆起继续下坡找油;跃西地区坡折带相对发育,下一步则应查明E23的藻灰岩分布范围,实施钻探,另外,该带基岩潜山也是值得探索的领域;跃进二号地区跃深11井以南斜坡背景上发育有鼻状隆起,与已获得油流的跃进四号具有相似的构造背景和成藏背景,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边缘检测技术砂体边界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发展,后期的隐蔽性油气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由于岩性油藏控制因素复杂,油藏分布特点不清楚。导致勘探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岩性油气藏的砂体的识别、描述方法尚不成熟.制约了勘探成功率的提高。特别是在河流相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应用地震技术预测和识别砂体的方法很多,但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有限,砂体边界识别存在不确定性。研究采用边缘检测技术对地震属性进行处理。确定砂体的位置及其边界.提高了三维地震成果的使用效率和应用水平,边缘检测技术在研究区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隐蔽油藏(尤其薄砂体中的隐蔽油藏)是目前我国东部油田勘探开发的主要对象,其岩性圈闭预测难度很大,导致其滚动勘探开发难度也较大,本文利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对DT油田戴南组隐蔽油藏类型及成藏机理进行了综合研究,同时通过应用全三维地震解释方法及约束反演等技术实现了精细构造成图以及储集层横向预测,该项研究有效地指导了DT油田戴南组隐蔽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地区是中国陆相盆地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重点地区,该区油气藏的油源主要在二叠系,侏罗系主要表现为一套缓坡浅水背景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新近纪构造运动对盆地构造的掀斜作用,致使岩性地层圈闭发生改造,早期油气藏发生调整。在这种源外缓坡背景下,岩性地层圈闭的形成条件、沟通油源的输导体系复杂,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主控因素和成藏模式不清,再加上该区地震资料品质差、地震分辨率低,这些因素造成该区岩性地层勘探的复杂性。针对研究区存在的上述难点,对研究区的构造特征和沉积背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典型岩性油气藏进行解剖,建立了断裂-沉积体系侧缘-近等深侧向运聚成藏模式,即油气沿断裂进入储集砂体后,垂直构造等高线向构造高部位运移,当遇到与构造斜交的沉积体系侧缘时,油气运移方向发生调整,沿沉积体系侧缘近等深侧向运移,边运聚边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6.
火成岩储集层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已引起石油界和学者的关注和兴趣,但火成岩为孔隙和裂缝双重介质储层,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仍亟待完善和丰富。在对相关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火成岩油气藏分布情况、勘探历程及勘探开发现状。对成熟的火成岩油气藏地震勘探、岩性识别、岩相分析、储层岩性测井识别、裂缝预测等勘探技术,火成岩油气藏空气钻井、欠平衡钻井、控压钻井、复合钻井和自动垂直钻井等技术,火成岩油气藏完井技术,火成岩气藏、裂缝性稠油油藏、储层改造等技术进行了介绍。从火成岩油气藏形成机制、勘探的难点、开发的瓶颈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火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面临的挑战。从国家能源需求、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的保障、前沿交叉学科、国外先进的经验等方面展望了我国火成岩油气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源外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与富集高产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埕海斜坡区是歧口凹陷重要的“源外”油气勘探区带,尤其是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程度较低,剩余勘探潜力较大。通过对埕海斜坡区古近系地层-岩性油气藏成藏条件的研究表明,该区邻近歧口生烃凹陷,存在多个继承性古沟槽,为砂体输送提供了重要通道,发育2类5种地层-岩性圈闭,储盖组合条件良好,具备地层-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研究区与生烃中心存在的源储压差是埕海斜坡区地层-岩性油气藏富集的基础,断层、不整合面和渗透性砂层组成的复式输导体系控制了油气运移方向和聚集方式,沉积微相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通过地层-岩性油藏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建立埕海斜坡区油气富集成藏模式,明确了北部断阶区主要发育构造-岩性油藏,南部高斜坡区主要发育地层-岩性油藏。  相似文献   

18.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邵伯西地区戴南组隐蔽油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薄永德  贺向阳 《石油物探》2004,43(2):159-162
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加深,高邮凹陷构造圈闭越来越少,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寻找岩性圈闭成为勘探工作的重点,高邮凹陷汉留断层下降盘戴南组(E2d)是实施隐蔽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域。从物探角度出发,对邵伯西三维工区进行了精细层位标定和解释,利用Jason软件对汉留断层下降盘E2d段的岩性圈闭进行了研究,识别出了各个砂体的厚度,预测了相应砂体的孔隙度,并应用Landrnark软件的属性提取、相干体切片以及三维可视化等多种技术,从平面和空间上对预测结果加以印证。最终落实了井位。  相似文献   

19.
Muglad盆地和Melut盆地是中非裂谷系中油气资源最丰富的两个盆地,中国石油自1995年介入苏丹地区的油气勘探以来,在两大盆地迅速发现了一批大油田,使苏丹地区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石油"海外大庆"的重要支柱。目前两大盆地已进入高成熟勘探阶段,需要进行勘探上的转型,以实现油田的平稳、可持续发展。以Muglad和Melut两大盆地石油地质条件和勘探实践为基础,论述了两大盆地进行勘探转型的必然性;同时,通过与国内渤海湾、松辽等相似裂谷盆地的类比研究,明确了新层系、主力产层岩性油气藏、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及深层天然气是两大盆地重点潜力领域,可以从"三个勘探转移"来实现两大盆地的勘探转型,即"从主力产层向非主力产层转移,实现多层系勘探,立体勘探;从构造油藏向岩性地层油藏转移,实现勘探目标多样化,充分挖潜地下资源;从单一油藏勘探转向深浅层整体部署,油、气藏统一评价"。通过类比研究,坚定了Muglad和Melut两大盆地勘探信心,同时也明确了未来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20.
红山嘴油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中火山岩油气藏的不断发现及各油区勘探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构造油气藏、碎屑岩油气藏的勘探开发难度和风险日益增大,火山岩油气藏作为油气勘探的一个新领域,已引起了石油界学者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1]。本文以红山嘴油田石炭系火山岩油藏为例,系统总结了火山岩岩性及电性特征、岩性识别及岩相展布特征、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油气藏特征及成藏机理等方面内容及研究方法。以期为推动我国特种油藏地质学的研究及勘探开发工作的快速发展起到一些借鉴作用,对于推动火山岩油气藏的勘探进程和提高开发效益,丰富石油地质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