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榆林-神木地区上古生界盒8段和山2段储集岩以石英砂岩、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蚀变作用、重结晶作用和溶蚀作用。砂岩经历了早期成岩阶段A,B期和晚期成岩阶段A1,A2和B期的成岩演化过程。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砂岩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分别造成22%和15%的原生孔隙丧失。砂岩中粘土矿物晶间微孔隙占总孔隙的60%以上,是砂岩的主要储集空间;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孔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砂岩的储集性能;构造裂隙孔对砂岩储集性能的改善不明显。研究区发育6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成岩相带,其中石英加大胶结组合孔隙相和自生粘土衬边胶结溶蚀孔相是最有利的天然气储集相带,二者的叠加和改造部位是气藏发育的最有利地带;粘土杂基充填微孔相和自生粘土胶结晶间孔相是较有利的成岩储集相带;杂基蚀变水云母充填压实紧密相和钙质胶结交代致密相不利于孔隙的发育和天然气的储集。  相似文献   

2.
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分析基础上,对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油藏的成岩相进行了划分,建立了成岩演化模式,研究了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成岩作用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作用较强,颗粒之间呈点-线接触或线-线接触.胶结物的主要类型有绿泥石、伊利石和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以及石英、长石、碳酸盐岩等.溶蚀作用较普遍,被溶组分主要有碎屑颗粒(如石英、长石、岩屑)和碳酸盐胶结物.该区沙四上亚段储层的成岩演化目前已经达到了晚成岩A期,压实作用和自生矿物充填作用是孔隙度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内蒙乌兰格尔地区的上古生界厚逾400m,大部分砂岩属于致密型低孔渗性的岩体。本文主要论述这些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孔渗性的影响。记砂岩具有四个成岩阶段:1.机械压实作用和早期胶结作用;2.碳酸盆的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3.溶蚀作用;4.晚期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和早期粘土矿物的重结晶作用。其中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减少砂岩的孔隙,碳酸盆矿物的胶结作用尤其显著地减少了孔隙度和渗透率。但是,胶结物和部分颗粒的后期溶蚀作用是改善某些层段储集性能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4.
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岩心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薄片观察、阴极发光、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等分析化验资料的研究,对巴彦浩特盆地石炭系储层的岩性特征、成岩作用和成岩演化历史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盆地石炭系存在砂岩和碳酸盐岩2类储集层,砂岩储集层在经历了机械压实和早期胶结(丧失大部分原生孔隙)→溶解(形成次生孔隙或扩大残余原始粒间孔)→晚期再胶结(丧失部分次生孔隙和残余原始粒间孔)→含铁矿物的褐铁矿化(进一步丧失孔隙和残余原始粒间孔)→残余原始粒间孔、晶间孔、溶蚀孔、微孔隙和微裂隙(现存孔隙)成岩和孔隙演化后处于早成岩B期和晚成岩A、B期,其以次生溶蚀孔隙为主,孔隙类型复杂,物性普遍较差,但差中有好;碳酸盐泥经历了2种成岩演化:一是机械压实、胶结作用形成泥、粉晶生物碎屑灰岩,再经溶解、胶结、重结晶作用,使之局部白云岩化;二是机械压实、胶结作用形成含陆源碎屑、内碎屑、生物碎屑、泥-粉晶颗粒灰岩,再经溶解、胶结、重结晶作用,使之局部白云岩化,之后处于浅-中埋藏阶段和深埋藏阶段,其孔隙普遍较少,物性差,个别层段发育溶洞。  相似文献   

5.
内蒙乌兰格尔地区上古生界砂岩的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蒙乌兰格尔地区的上古生界厚逾400m,大部分砂岩属于致密型低孔渗性的岩体。本文主要论述这些砂岩的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孔渗性的影响。记砂岩具有四个成岩阶段:1.机械压实作用和早期胶结作用;2.碳酸盆的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3.溶蚀作用;4.晚期自生粘土矿物的形成和早期粘土矿物的重结晶作用。其中强烈的机械压实作用减少砂岩的孔隙,碳酸盆矿物的胶结作用尤其显著地减少了孔隙度和渗透率。但是,胶结物和部分颗粒的后期溶蚀作用是改善某些层段储集性能的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6.
泌阳凹陷古近系核三下段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核三下段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等成因类型的砂体,地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该层段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以及多期次的溶解作用是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原始孔隙损失较大。早成岩阶段B期至晚成岩阶段A期及晚成岩阶段C期,因有机质热演化、粘土矿物转化等生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对碎屑组分及胶结物的溶蚀作用,形成两期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7.
阿克库勒地区三叠系储集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地区三叠系岩石样品的物性表明,砂岩的物性受沉积相的控制,纵向上中油组物性最好,上油组最差,砂岩以中等喉道为主;砂岩的孔隙度受到胶结物、分选性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砂岩孔隙度减少25%左右,而溶蚀作用使研究区三叠系孔隙度增加12%左右;成岩作用已达到晚成岩作用的B期。  相似文献   

8.
惠民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惠民凹陷下第三系砂岩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交代和重结晶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胶结和溶蚀作用对储层性质影响最大。压实作用的平均减孔率为0.78%/100m,中部和南部较高,北部较低。胶结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表现在埋深大于1500m以后,其减孔率为8-20%。溶蚀作用主要出现在1400-2500m和2700-4000m两个深度段,以长石溶蚀为主,其次是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蚀作用,溶蚀作用新增的孔隙度大约为4-14%。砂岩经历了早成岩A、早成岩B和晚成岩A阶段,目前大多处于晚成岩A2期。砂岩储层孔隙可以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  相似文献   

9.
为对川中东北部地区须家河组进行储层评价和勘探预测,对储层段成岩作用以及孔隙演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该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集岩砂体主要以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成岩过程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溶蚀和自生矿物形成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交代作用和部分自生矿物形成对优质储层的形成起主要的破坏作用,而对溶蚀和环边绿泥石胶结物的形成起建设性作用;储层成岩过程划分为早成岩、中成岩和晚成岩阶段,其中早、中成岩阶段又分为A、B两个次级阶段;溶蚀作用增加了次生孔隙数量,提高了储层孔隙度,环边绿泥石胶结物的存在使得大量的原生粒间孔隙得以保存,且主要集中在须二段储层中。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不同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之间的变化关系,以物性、铸体薄片、X衍射、包裹体等实验结果为基础,对神木-双山气田山西组储层的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山2段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粗粒岩屑砂岩颗粒以次圆为主,少量圆及次棱角状。粒度相对较细,除底部和局部含有粒状砂岩或中-粗砂岩外,一般为细-中粒或粉-细粒以及粉砂。结构成熟度较低,成分成熟度高。主要经历的成岩作用有压实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研究区成岩作用己进入晚成岩阶段"B"期。孔隙演化结果分析表明,山2段初始孔隙度为35.37%,早期机械压实与压溶作用损失了13.92%的孔隙度,胶结作用造成18.75%的孔隙度损失,后期溶蚀作用贡献了4.82%的孔隙度。不同的成岩作用对砂岩孔隙的共同影响造成了研究区现在低孔、低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在西湖凹陷古近系及新近系储层砂岩中,自生高岭石是含量仅次于碳酸盐的第二大自生矿物,主要是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溶解的产物;自生高岭石含量与砂岩碎屑中的长石含量有着明显的负相关性,自生高岭石含量在凹陷中呈现的"东西分带、南高北低"的分布特点与成岩作用过程中有机酸和大气水对长石等铝硅酸盐的溶解作用有关,其中有机酸作用明显强于大气水。西湖凹陷平湖组在西斜坡具有比中央反转带明显高的自生高岭石含量,南部地区相对北部地区具有相对较高的高岭石含量,说明西斜坡平湖组和南部地区具有更好的次生孔隙形成条件,其储层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12.
为认识深层碎屑岩储层质量的控制因素及有效储层分布规律,以准噶尔盆地中部征沙村地区下侏罗统三工河组砂岩储层为例,利用岩心样品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碳氧同位素、X?射线衍射及常规物性测试手段,研究了储层岩石学和成岩作用特征,讨论了成岩作用对不同类型储集岩石相的影响,并建立了岩石相—沉积微相的联系。结果表明:研究区三工河组砂岩成分成熟度低,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自生矿物包括碳酸盐、自生黏土、硬石膏及硅质等;总体为低—特低孔渗性储层,非均质性强。依据岩石学组构和成岩作用差异,可将储集砂岩主要划分为极细—细粒富塑性颗粒砂岩、方解石胶结砂岩和中—细粒贫塑性颗粒砂岩。不同岩石相经历了差异性成岩作用:其中富塑性颗粒砂岩表现为强压实、弱胶结和弱溶蚀特征;方解石胶结砂岩则表现为强胶结、弱压实和弱溶蚀特征,二者均在成岩阶段早期致密化;贫塑性颗粒砂岩表现为中等压实、弱—中等胶结、强溶蚀。成岩阶段早期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程度低,不但能保留原生孔隙,亦能遭受后期深埋阶段的酸性流体改造,形成深层物性较好的有效储集岩。不同岩石相的分布总体受沉积微相控制,物性最佳的贫塑性颗粒砂岩主要分布在分流河道中下部或河口坝中上部,这种分布模式将为寻找深层有效储层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其自生成岩矿物形成序列分析基础上,研究了成岩矿物中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代表的成藏期次。结果表明,长4+5储集层砂岩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重结晶作用、溶解作用和裂隙作用等。成岩矿物主要为自生石英、钠长石、白云石、方解石和黏土矿物等。根据流体包裹体所在寄主矿物的形成时间序列,识别出了3期流体包裹体。研究认为,第1期流体包裹体是沉积有机质演化早期阶段形成的含有机酸流体产物,与油气成藏事件无关;第2期油气包裹体为大量无荧光沥青包体,代表了早期油气藏被破坏后的残余物,记录了早期的一次油气成藏改造事件;第3期油气包裹体特征与孔隙吸附烃特征相同,是现今油气藏形成过程的记录,其分布在钠长石、硅质和钙质等大量晚期胶结物中,说明晚期成岩作用与油气大量注入同期发生。  相似文献   

14.
王健  操应长  高永进  刘杰 《石油学报》2013,34(2):283-292
东营凹陷古近系孔店组一段(简称孔一段)-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简称沙四下亚段)沉积时期发育了规模巨大的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红层沉积。综合利用钻井岩心、铸体薄片、物性及黏土矿物资料,并结合盆地埋藏演化史,对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储层具有多重碱性成岩环境和酸性成岩环境作用特征。压实作用中等偏强,热压实效应明显。胶结物类型主要包括碳酸盐、铁碳酸盐、石膏、硬石膏和自生石英等,胶结作用在砂体边缘强,砂体内部较弱,砂体中部胶结物含量由断块下部向断块上部逐渐增加。溶解作用主要为碱性环境下形成的石英溶解和酸性环境下形成的长石、碳酸盐胶结物溶解,溶蚀孔隙含量由砂体边缘向砂体内部逐渐增加,由断块下部向断块上部逐渐降低。交代作用主要为碳酸盐、硫酸盐胶结物交代石英、长石颗粒及石英加大、铁碳酸盐交代碳酸盐。红层储层经历了早期碳酸盐及石膏胶结、早期石英溶解→长石及碳酸盐胶结物溶解、自生石英胶结→晚期碳酸盐及硬石膏胶结、晚期石英溶解→晚期少量碳酸盐胶结物、长石溶解的成岩演化序列。多重碱性及酸性成岩环境交替演化和上升流作用机制控制了储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重力流砂岩储层自生黏土矿物发育,导致其孔喉结构复杂、微观非均质性强、物性较差。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利用铸体薄片、图像粒度、扫描电镜、矿物X射线衍射、高压压汞、物性、激光共聚焦等资料,研究了自生黏土矿物对长6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自生黏土矿物作为该地区最主要的成岩产物,对长6储层微观非均质性有重要影响,是导致储层致密化的重要因素之一。②储层中自生黏土矿物主要为绿泥石、伊利石及高岭石。绿泥石和高岭石在砂质碎屑流与浊流储层中的含量相近,伊利石在浊流储层中含量较高。③伊利石是影响储层渗流能力和控制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黏土矿物,从距今102 Ma之后,储层开始受伊利石胶结作用影响,其微观非均质性整体变强。④根据伊利石含量及渗透率大小将研究区划分为3类地区。第1类为伊利石弱胶结区,微观非均质性弱,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北部,为“甜点区”首要勘探目标;第2类为伊利石中等胶结区,微观非均质性中等,主要位于研究区中部,为“甜点区”次要勘探目标;第3类为伊利石强胶结区,微观非均质性强,主要位于研究区西南部,为非“甜点区”。该研究结果可为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微观非均质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南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例,根据储集层物性、薄片镜下鉴定、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分析资料,研究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对成岩作用的控制作用。分析表明:从扇三角洲平原到扇三角洲前缘,矿物成分成熟度呈现递增的趋势,河口坝微相的长石砂岩最为发育;在扇三角洲各沉积微相中,河口坝砂体的溶蚀作用和次生孔隙最发育,辫状分流河道、心滩微相以机械压实作用为主,而河口坝、沼泽微相以胶结作用为主;沼泽和前扇三角洲砂体的填隙物主要为碳酸盐矿物,而河口坝、辫状分流河道、心滩砂体的填隙物主要为泥质。认为在储集层成岩作用研究和孔隙度预测中,必须考虑沉积微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常规物性资料,对卧新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的岩石类型、成岩作用特征及储集空间类型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不同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卧新双地区须家河组储层主要为一套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具有结构成熟度中等偏高、成分成熟度低的近源快速堆积特点;储层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溶蚀、交代、破裂和自生矿物充填等成岩作用改造,其中强烈的压实-压溶、方解石胶结和自生矿物充填等作用是导致储层孔渗性变差和致密化的主要原因,绿泥石环边胶结是部分原生粒间孔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性能.破裂作用则更有效地沟通了原生和次生孔隙,极大地提高了储层渗透性。卧新双地区须家河组主要发育特低孔、超低渗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总体相关性较差,但随着孔隙度的升高,孔渗相关性逐渐变好,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和一定的勘探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太原组储层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其黏土矿物含量高,对储层评价和天然 气勘探均具有重要影响。 在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储层黏土矿物特征及成因进行了 研究。 结果表明:研究区太原组储层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和高岭石,二者均表现出蚀变成因特征;伊利 石具有高 Al2O3 和 K2O 含量及低 FeO 和 MgO 含量的特征,高岭石的 Al2O3 含量明显高于典型高岭石的 Al2O3 含量;伊利石和高岭石 Sr/Ba 值均小于 1,都表现为 LREE 富集、HREE 亏损,REE 配分模式表现为 “右倾型”,具有一定的 δ Eu 和 δ Ce 异常特征。 岩相学产状及其地球化学成分研究表明,伊利石和高岭 石均为热水蚀变形成的自生黏土矿物。 结合上古生界构造埋藏史和自生成岩矿物序列分析认为,热水蚀 变成岩作用源于早白垩世鄂尔多斯盆地发生的热异常事件;煤系烃源岩热演化所形成的含烃流体进入 太原组储层砂岩,引发热水蚀变作用,形成大量伊利石和高岭石等自生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