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德礼 《纺织教育》2006,(3):32-34,8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也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综合素质应有的特色。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近年来一直成为教学改革探索的热点和难点。就营销专业的教学而言,由于受其理论教学特征显著而实践教学环节偏弱的制约,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营销专业教学中积极探索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及其实施途径,使"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已成为强化学生就业所需的  相似文献   

2.
《广西轻工业》2013,(9):160-161
从苏州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就业岗位需求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在"行会协同指导,校企共同育人"的方针指导下,构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力四递进、素质全贯通"的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高职高专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探讨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并据此构建了由职业基本素质能力培养部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部分和职业岗位发展能力培养部分等三大部分构成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常元  杨旭 《辽宁丝绸》2015,(1):45-46
职业岗位能力是就业的保障,也是行业发展的根本。高职教育的根本是发展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需要构建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来保障学生的培养质量。分析了服装工艺技术高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和特点,提出围绕岗位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增强职业能力。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职业性,因此以职业能力为发展目标,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专业对接高职数学课程体系"项目趋动一课三模式"教学模式,从学生专业岗位和职业情境出发,使学生有目的地学习掌握解决相关问题的数学方法,在教学中导入来源于专业课和岗位要求的案例和应用题。教学目标着眼于解决专业实际问题,教学内容形成"一课三模式",一课是64学时高职数学基础课,三模是与专业对接构建五个项目的高职数学模块知识体系。建设与专业对接特色的数学教材,将MATLAB数学软件与数学建模引入高职数学课使高职数学可视化。  相似文献   

6.
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将酒店主要岗位能力课程的教学要求与所对应职业工种的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详尽的剖析和对照,并结合岗位实际要求,对各工种相对应的实践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引进美国饭店协会酒店管理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形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五邑大学根据现代纺织产业的发展趋势,以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为突破口,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三个“三位一体”的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即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训+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基本技能+综合性设计+研究创新”三位一体的实验教学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6,(3):164-165
应用电子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习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不懈地注重实践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讨论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以及该专业校内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该专业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及科学管理的观点,旨在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与社会竞争力,达到培养以及提升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广西轻工业》2015,(5):185-186
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的高低严重影响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工作安全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基于这一论点,阐述如何在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通过专业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实训条件开发,培养学生具备职场需要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提高求职成功率和工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白酒产业的飞速发展,对酿酒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本研究对酿酒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一定意义,核心岗位的确定、教学体系的构建、与理论教学的衔接、实习、素质工程、教学资源整合、考核标准的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基于工作岗位的酿酒技术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在酿酒技术专业教学实践中运用该模式,促进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广西轻工业》2016,(10):135-136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相关工作的应用型技术人才。针对目前一些高校该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实践教学内容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偏差等问题,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采取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12.
《广西轻工业》2019,(11):152-153
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构建,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概述绍兴文理学院纺织工程专业的"课程为基、产教融合、项目驱动、基地支撑、全程覆盖"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实施效果。"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加强了学生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科研、学科竞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优化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依据印刷企业调研,基于岗位职责,分析岗位职业能力,确定印刷媒体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构建高职印刷媒体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介绍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品设计专业依据国家职业标准的三类能力层次划分,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融入职业标准能力要求的特色自编教材,在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侧重学生实际能力评价。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培养"卓越工程师"这一目标,在纺织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基地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纺织专业实践课程构建,与纺织企业接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满足岗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以结果导向"是其核心理念。目前被广泛运用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专业和课程教学实施、以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工程教育专业所采用的"工程认证"即是该教育理念的具体实施。但"设计学"一直以来因"艺术人文"学科属性和专业特性,OBE教育理念尚未系统性进入到相关学科和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文章基于未来设计人才全球化培养需求,从OBE的核心理念和实施途径及方法探讨如何开展设计类专业的教育改革:或可参照"工程认证"体系,结合"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学习产出"进行高层次的能力设定,并尝试性提出"设计类"专业补充标准的12项"毕业生品质";探讨如何根据"学习成果目标"构建设计人才能力培养模型;探讨如何构建"能力结构"与"课程体系结构"的映射关系、如何实现"能力目标"与"课程"之间的矩阵关系;以及探讨"基于产出"的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评估体系的建立及改进机制等,并进一步讨论设计专业教育改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纺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纺织工程专业属于工科专业。而我国传统高等工程教育过分侧重工程科学知识教学、轻视工程实践训练,过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以致形成目前工程意识淡漠、工程实践能力差等工程教育的"弱化、软化"问题。加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学校的扩大招生,各种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特别是实践教学更是薄弱环节。纺织工程专业也是如此,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条件差,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因此构建由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能  相似文献   

18.
学期项目课程注重与纺织服装行业的紧密结合,依托校企深度合作,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推行"教、学、做、导"一体化教学。以初级学期项目课程"布艺作品设计制作"为例,在充分调研纺织服装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基础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课程教学项目,明确课程的能力、知识及素质目标要求,形成完整的课程标准。实践表明,学期项目课程的开展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设备成本高、安全风险大、实践效果差等问题,初步构建基于智能+教育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以虚拟仿真为依托的"三位一体"实验课程教学体系、以产学研结合为主导的实习实训制度、以"双创"教育诉求为导向的素质拓展体系,通过虚实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机交互,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性强,对学习者有较高的实操技能要求,尤其在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下,部分职业岗位有明确的持证上岗规定和要求。因此,基于职业标准指导下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与体系构建应给予高度重视。文章以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例,从课程、教材、课堂3个维度,探索构建基于农产品食品检验员、食品检验工、体系内审员、食品安全员等国家职业标准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专业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