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早在1879年,Hannay等就发现超临界乙醇流体对无机盐固体具有显著的溶解能力,但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 gluid extraction,SFE)却是在近30年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质分离、精制技术。所谓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 fluid,SCF)是指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时,成为单一相态,即超临界流体,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的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既具有与气体接近的粘度及高的扩散系数,又具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在超临界点附近压  相似文献   

2.
《广西轻工业》1996,(4):50-5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概述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简称SFE)是根据在临界温度和压力下或临界温度和压力之上利用各种气体来完成。该技术广泛用于从动植物原料中萃取各种物质成分。超临界流体既不是液体也不是气体,...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显著影响而进行萃取的,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学分析等领域。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原理、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它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显著影响而进行萃取的,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学分析等领域。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原理、特点,并重点介绍了它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同时拥有类似液体密度和气体粘度特性的流体.它具有高扩散性,低粘性,无污染,不易燃等良好溶剂的优点.在食品工业领域,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作为一种安全,卫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 超临界流体萃取所谓超临界状态是指超越物质的气液的临界点的状态。临界温度是指能够液化气体的最高温度,超过这个温度,无论怎样加压也不发生液化。例如二氧化碳的温度和压力的关系,在超过温度31.1℃,压力7280Kpa的领域,二氧化碳就成为超临界流体。为了说明超临界流体的性质,与其他流体比较其输送物性。如表1所示。密度接近液体、扩散系数、粘性接近气体。即,超临界流体表示出气体和液体的中间性质,可以说兼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显著影响而进行萃取的 ,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学分析等领域。本文介绍了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的原理、特点 ,并重点介绍了它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生物、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生物、食品工业上的应用毛忠贵(无锡轻工业学院生物工程系,无锡,214036)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Fluid)兼有气液两重性的特点,它既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渗透能力和低的粘度,又兼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优良的溶解能...  相似文献   

9.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超临界CO2萃取作为溶剂,密度可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来控制,而密度是直接影响其溶解能力的.在以肉豆蔻为试验材料的实验中,通过肉豆蔻粉超临界萃取试验,确定了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CO2泵频率20 Hz,萃取2 h,在此条件下,萃取得油率在46%左右.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流体(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食品配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加工食品不可缺少的基料。它们对改善食品的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原料至成品的保质保鲜,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新产品的开发,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等方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超临界流体是一种同时拥有类似液体密度和气体粘度特性的流体,具有高扩散性、低粘性、无污染、不易燃等良好溶剂的优点,其溶解能力能根据其体系的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发生连续性变化。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流体体系的温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张国宏  孙奇 《食品科学》1998,19(12):4-7
1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发展历史超临界流体革取技术(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简称SFE)是以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作为溶剂,利用该状态下流体所具有的高渗透能力和高溶解能力萃取分离混合物的过程。关于超临界流体的发现和研究,至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但是超临界流体在石油、化工、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研究仅有几十年的历史。最先发现超临界现象的是英国女王学院ThomsAndrews博士[1]。1850年,Andrews对二氧化碳的超临界现象进行了研究,并于1869年在英国皇家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超临界实验装置和超临界实验现象观察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流体(SupercriticalFluid)是指其热力学状态(温度和压力)处于临界点以上的流体,它既有与气体相当的高渗透能力和低的粘度,又有与液体相近的密度和对物质优良的溶解能力。这种溶解能力能随体系参数(温度和压力)而发生连续性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体系的温度和压力,方便地调节组分的溶解度和革取的选择性,而且无相变之虑。国内外对超临界流体的理论和应用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有些技术已经工业化,并且相当成功。目前,超临界流体的实际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即超临界流体军取,超临界流体色谱和超临界流体中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_2──乙醇混合流体萃取葵花籽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乙醇作为助溶剂,与CO2混合,形成超临界混合流体,用于葵花籽油的萃取。经试验研究表明:在适当的压力条件下,通过调整操作温度,可提高混合流体的溶解能力。  相似文献   

14.
沙姜油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天然有效成分,在食品、医药等上都有广泛的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是一种利用CO2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高渗透力和高溶解能力,并且对产品无溶剂污染、绿色环保、易于操作的萃取技术.本论文以沙姜为原料,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姜油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原料的颗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CO2流量对沙姜油的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22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3.5h,CO2流量为40kg/h,沙姜油的得率可达为10.12%.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烟草中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超临界流体萃取(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简称SFE)是利用超临界流体,即以压力和温度靠近或超过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介于气液之间的流体作为萃取剂,利用被萃取物质在不同蒸汽压力下所具有的不同化学亲和力和溶解能力,从被萃取样品...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超临界CO2萃取作为溶剂,密度可通过改变压力和温度来控制,而密度是直接影响其溶解能力的。在以肉豆蔻为试验材料的实验中。通过肉豆蔻粉超临界萃取试验,确定了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CO2泵频率20Hz,萃取2h,在此条件下,萃取得油率在46%左右。  相似文献   

17.
超临界流体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超临界流体萃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和待分离组份的性质,压力、温度、溶剂密度、试料比、溶剂流量和萃取时间等操作条件,以及夹带剂等因素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物理性质简要介绍,以及对芦荟的传统加工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原理、优点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的成功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后,认为利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完全可以开发出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芦荟产品。  相似文献   

19.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超临界流体的性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特点及超临界流体的选择,并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的技术优势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超临界二氧化碳为介质用分散-活性染料对尼龙66染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  当某一种物质被压缩到其临界压力和加热到临界温度之上时 ,其气相和液相就成为超临界二氧化碳 (下称 SCF)。图 1表示的是二氧化碳的相图 ,图中表明了“临界点”。临界点有温度和压力两个坐标 ,即分别为临界温度 Tc和临界压力 Pc。在临界点之上物质将成为超临界流体 (下称 SCF) ,在超临界状态下 ,SCF的性质位于典型气体和液体之间。 SCF的密度和粘度均低于液体 ,而扩散系数比液体大。所以 ,SCF广泛应用于化学萃取、氟系聚合物的聚合和色谱分离等。近年来 ,Bowman等人曾试图将超临界二氧化碳作为溶剂对涤 /棉混纺纱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