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均匀设计优化生产苦荞芽菜的无机盐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a(NO_3)_2·4H_2O、KNO_3、Mg SO_4和NH_4H_2PO_44种大量型无机盐为影响因素,筛选一种适合沙培法生产苦荞芽菜的营养液配方。各因素浓度水平取值均为0~10 mmol/L,以芽菜的产量值为因变量,在DPS软件处理下用U7(74)型均匀设计优化得出生产苦荞芽菜的最优无机盐配方为Ca(NO_3)_2·4H_2O:1 561 mg/L;KNO_3:1 010 mg/L;Mg SO_4:1.46 mg/L;NH_4H_2PO_4:0 mg/L。通过验证试验分析得到:施用此配比无机盐所得苦荞芽菜产量值达(13.9±0.47)g/100株,极显著高于空白试验组;芽菜最佳采收时间为播种后7 d~8 d,明显缩短了苦荞芽菜生长周期;鲜芽菜中可溶性糖极显著升高,总酸极显著下降;芽菜干物质中可溶性总蛋白、总黄酮和芦丁含量也表现为显著增加。均匀设计回归方程模拟性好,预测度高,方法稳定、可行,生产的苦荞芽菜产量值高、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苦荞麦芽菜产量及黄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盐胁迫对苦荞麦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为保健芽菜的开发提供技术和材料支持,本实验以西南地区推广面积较广的三种苦荞麦品种(川荞1号、西荞1号、米荞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 Cl溶液(0、40、80、120 mmol/L)处理后苦荞麦芽菜发芽率、芽长、鲜重、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盐胁迫处理后苦荞麦芽菜的发芽率、芽长及芽鲜重较对照显著下降(p0.05),可溶性糖含量上升,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苦荞麦芽菜可溶性蛋白含量及黄酮含量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间以米荞1号荞麦芽菜在各盐浓度下发芽率、芽长、鲜重最低,西荞1号可溶性蛋白及黄酮含量最高。综合评价,西荞1号芽菜中芽菜黄酮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适合开发为保健荞麦芽菜优良品种,且适当盐胁迫可促进荞麦芽菜品质。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5种不同品种的宜宾芽菜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芽菜中氨基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芽菜均检测出17种氨基酸,且氨基酸的含量都很高,不同种类氨基酸含量差异比较明显;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这5种宜宾芽菜中选取了2个主成分,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92.399%。通过对5种宜宾芽菜进行氨基酸含量的综合评价分析,可得出一种不同种类芽菜营养品质潜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纯苦荞挂面的加工适应性及面条品质,将挤压处理后的苦荞粉与生苦荞粉混合后制作纯苦荞挂面,将挤压苦荞粉的添加量及和面加水量结合探究其对纯苦荞挂面加工品质及面条品质的影响。通过面带的质构品质、面条的蒸煮及质构特性评价纯苦荞挂面的加工性能和食用品质。结果表明,随着挤压苦荞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带的表面黏附力和抗拉伸力及面条的蒸煮损失率显著(P<0.05)增加;随着和面加水量的增加,面带的表面黏附力显著(P<0.05)增加,抗拉伸力下降,面条的硬度、咀嚼性和蒸煮损失率均显著(P<0.05)增加,当挤压苦荞粉的添加量为30%,加水量为34%时,面带的表面黏附力最低,抗拉伸力适中,蒸煮损失率最小,质构品质较好,综合评价最高。  相似文献   

5.
苦荞营养丰富,具有多种保健作用。文章将不同比例(0、2%、4%、6%)苦荞粉添加到香肠中,考察其对香肠理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和感官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苦荞粉添加量的增加,香肠总酚和槲皮素含量逐渐提高;低剂量(2%)的苦荞粉显著提高香肠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减少TBARS的含量,降低水分含量、pH和亚硝酸盐含量,提高香肠的氨基态氮和感官评分;而剂量进一步的增加(4%~6%)只略微提高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和30 d的抗氧化能力,但降低了香肠的色泽、口感和香味评分,从而降低了感官品质。综合研究结果,添加2%的苦荞粉可加速香肠的发酵,增加香肠的抗氧化能力和感官品质,提升其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萌发过程中苦荞的蛋白质、脂肪、脂肪酸、氨基酸、总糖、还原糖、α-、β-淀粉酶活性、矿物质元素、VB1和VB2的含量,研究萌发处理对苦荞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均呈下降趋势;但可溶性低分子糖类、含氮物质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含量有较大提高,其中还原糖含量上升1.61%~10.63%,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3.85%,且7 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赖氨酸增幅最大(30.5%)。与未萌发苦荞相比,VB1、VB2含量变化不大;同时,随着萌发过程的延长,α-、β-淀粉酶活性不断增强。萌发过程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比值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增加,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更加符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联合食品标准计划,第一限制氨基酸由赖氨酸转变为蛋氨酸+胱氨酸。  相似文献   

7.
对以苦荞、燕麦、杏鲍菇三者为原料的复合粉进行液化和糖化工艺研究。将三种原料进行不同比例的复配,根据氨基酸参考模式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各蛋白的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得出营养价值最高的复配比例。在此基础上,添加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进行酶解,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加酶量、酶解时间和温度对复配粉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最佳原料复配比为:燕麦∶杏鲍菇∶苦荞=2∶1∶11,此时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RCAA值为95.88,接近氨基酸参考模式。最佳液化条件为:α-淀粉酶加酶量6 U/g、时间40 min、温度60℃;最佳糖化条件为:β-淀粉酶加量1000 U/g、时间2.5 h、温度55℃,在此工艺条件下,还原糖含量达到了25.43%。通过氨基酸复配及液化、糖化工艺处理的复合粉,其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8.
提高苦荞醋黄酮含量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态发酵苦荞醋过程中黄酮损失大,发酵液由于多糖含量高导致黏稠度大而影响生产。该实验以经过多糖、黄酮提取的苦荞粉为原料酿制苦荞醋,再将所提取的黄酮添加到苦荞醋中,在同样条件下以未提取多糖、黄酮的苦荞粉酿造苦荞醋为对照,探究苦荞破碎度、糊化与否、糖化时添加不同蛋白酶等条件对苦荞粉酿醋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荞破碎度>40目、糖化后添加中性蛋白酶、不糊化等条件下,将提取的黄酮加入处理过的苦荞粉所酿制的苦荞醋中可有效提高黄酮含量,酿制的苦荞醋黄酮含量(5.20 mg/mL),比对照(3.02 mg/mL)提高了72.19%。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 考察硒营养强化剂添加量与香菇营养品质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向阳二号’和‘9608’品种香菇为研究对象, 向栽培基质添加不同浓度硒营养强化剂, 考查所得富硒香菇中总硒及铜、锌、铁、锰、钾、钠、钙、镁等元素含量和16种氨基酸、粗蛋白、粗多糖、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等含量。结果 两个品种香菇总硒含量均随硒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硒营养强化对香菇营养品质的影响与香菇的品种也有着很大关联, 硒添加量在0~40 mg/kg范围内, ‘向阳二号’大多数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天冬氨酸、甘氨酸、酪氨酸等含量在硒添加量2 mg/kg时达到最大值, 蛋白质、粗多糖、苏氨酸、缬氨酸等大部分氨基酸含量在硒添加量6 mg/kg时达到最大值; ‘9608’的天冬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蛋白质等大部分指标均在硒添加量40 mg/kg时达到最大值, 但大多都与未添加硒时差异性不显著。结论 对于不同品种的香菇, ‘向阳二号’添加2或6 mg/kg, ‘9608’添加40 mg/kg的硒营养强化剂时, 不仅可以提高香菇的富硒功效性,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香菇品质起到提升作用, 本研究为富硒香菇品种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添加不同量的苦荞粉配成苦荞-小麦混粉,研究苦荞馒头与纯小麦馒头之间抗氧化品质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馒头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效果随苦荞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苦荞馒头的抗氧化效果显著高于小麦馒头。  相似文献   

11.
富硒处理对萌发绿豆中几种营养成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富硒处理对萌发绿豆营养成分的影响,本文以总抗坏血酸、还原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总膳食纤维这5种营养成分为指标,研究了富硒处理对萌发绿豆中这5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富硒处理显著抑制绿豆在萌发过程中的总抗坏血酸的合成,对绿豆萌发过程中还原糖的生成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对绿立在萌芽过程中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及总膳食纤维含量及其变化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霉菌污染玉米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利用霉菌污染模拟体系,用产黄曲霉毒素真菌孢子悬浮液处理玉米先玉335和纪元1号7 d。结果表明,产黄曲霉毒素真菌污染后,两个品种玉米的蛋白质含量都降低,氨基酸的总含量也降低。但脂肪含量的变化及总糖含量的变化与品种有关,先玉335的脂肪含量不变,总糖含量增加了38.5%;纪元1号脂肪含量与对照相比降低32.2%,总糖含量降低了44.8%。霉菌污染使两个品种的玉米VA含量都降低,VE和VB2含量都增加,VB1的含量变化与品种有关。霉菌污染玉米会引起营养成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品种有关,需要进行营养成分和安全性的评价后分级使用。  相似文献   

13.
6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形态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新昌6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对果实和种子形态以及种仁的粗脂肪、蛋白质、糖、氨基酸和矿物质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含有丰富的脂肪、糖、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品种间形态与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籽重8.90~14.55 g,仁重2.40~7.79 g,出仁率26.21%~58.73%,营养成分含量分别为:粗脂肪62.53%~70.95%,总蛋白6.03%~9.43%,总糖10.88%~15.30%,总氨基酸35.611~72.430 mg/g,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10.138~20.288 mg/g,矿物质含量0.56%~1.03%。  相似文献   

14.
李钦俊  谭亮  杲秀珍  赵静  冀恬  贺明珠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18):273-281,288
目的:选取青海柴达木6个地区共21批野生黑枸杞,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和比较,为野生黑果枸杞再加工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分别用亚临界流体丁烷和1,1,1,2-四氟乙烷(R134a)萃取出野生黑果枸杞中的粗脂肪和黄酮类成分,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accelerated solvent extraction,ASE)提取野生黑果枸杞中的糖分,然后分别测定了脂肪、总黄酮、多糖、可溶性糖、甜菜碱、花青素、原花青素、总酸、维生素、黑果枸杞籽中脂肪酸含量,同时测定主要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各种矿物质元素含量等。结果:天峻县样品中原花青素、碳水化合物、总酸含量最高,乌兰县样品中灰分、总黄酮、总多酚含量最高,都兰县样品中总脂肪酸、能量、维生素C含量最高,格尔木市样品中主要矿物质元素、粗纤维、可溶性糖含量最高,大柴旦样品中粗脂肪、蛋白质、花青素、多糖、总氨基酸含量最高,德令哈市样品中甜菜碱、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结论:青海柴达木野生黑果枸杞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前景,本研究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荞麦花粉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营养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荞麦花粉的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荞麦花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尤其是K, Fe, Se 含量较高)、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合理的必需氨基酸组成。荞麦花粉是开发保健食品的优质天然原料。  相似文献   

16.
四种食用菊花主要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4种食用菊花SYJ1、SYJ2、SYJ3和SYJ4主要化学成分(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黄酮、抗坏血酸、绿原酸、槲皮素和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食用菊花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食用菊SYJ3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较高,其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总黄酮、抗坏血酸、绿原酸、槲皮素和黄芩苷含量分别为15.69、65.03、39.72、156.97、69.95、1.96、3.13和17.62 mg·g-1。4种食用菊花挥发油成分数量分别为37个、33个、25个和38个,最主要成分为α-蒎烯、1,8-桉叶油素、双环(2.2.2)癸烷-2-烯-5-酮、2,6,6-三甲基-双环(3.1.1)-庚-2-烯-4-醇-乙酯、β-榄香烯、(-)-β-石竹烯和α-荜澄茄烯。不同品种食用菊花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挥发油种类和含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不同烹调方法对野生蔬菜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油炒、漂烫和微波三种烹调方法对野生蔬菜蒲公英、荠菜一些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油炒使蒲公英、荠菜的总酸性物质含量增加,氨基态氮、维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漂烫均导致蒲公英、荠菜的氨基态氮、总酸性物质、雏生素C、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微波使蒲公英、荠菜的总酸性物质、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维生素C、氨基态氮含量降低。综合这些分析结果,从保存营养成分的角度考虑,野生蔬菜在食用方法上还是以微波方法最好。  相似文献   

18.
大麦在发芽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及其营养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端莉  桂余  方国珊  刘雄 《食品科学》2014,35(1):229-233
通过测定发芽大麦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氨基酸、还原糖、β-葡聚糖、总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不溶性膳食纤维、VB1和VB2的含量,研究发芽时间对大麦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芽过程中,总干物质有一部分降解,蛋白质、淀粉和脂肪均呈下降趋势;但可溶性低分子糖类、含氮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有很大提高,其中还原糖含量上升2.78%~14.36%,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8.15%,且7种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逐渐增加,赖氨酸增幅最大(32%)。与未发芽大麦相比,VB2含量增长了17.8倍;VB1含量变化不大;β-葡聚糖呈下降趋势;可溶性膳食纤维增加。发芽过程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值和必需氨基酸指数增加,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更加符合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标准计划,第一限制氨基酸由原来的赖氨酸转变为蛋氨酸+胱氨酸。结论:发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大麦的营养价值,但对其在利用β-葡聚糖相关功能特性方面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selecte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six flaxseed cultivars in relation to its nutritional value to aim at selection of a cultivar that would be more nutritive and contribute to desirable functional properties. The determination of macro-elements and trace elements was carried out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whereas amino acid analyzer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mino acid contents. Various flaxseed cultivars showed significant (P?<?0.05) differences in their protein, fat and fibre contents. Flaxseed flours exhibited good gelling, water binding, foaming and emulsifying properties. The tendency of value of macrominerals was: Mg?>?K?>?Na whereas for micro elements the trend was: Zn?>?Mn?>?Cu?>?Fe. Flaxseed proteins were of high nutritional value on account of their essential amino acid (EAA) content. Six EAA were present with tryphtophan, valine and lysine being the predominant amino acids. The EAA and non-EAA represented 21.06–50.65 and 49.35–78.94?%, respectively of total amino acids. Most of samples had high acidic to basic amino acid ratio. Pearson correlations showed significant dependence of functional properties on nutrient composition. “LC-2023” cv. was the most potential cultivar as it varied significantly from other cultivars in its mineral and amino acid cont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