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十分重视科技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支撑作用,如在强调科学技术在强化食品安全、开发食品检测方法、确定食源性疾病病原体以及干预和处理食品污染事件方面的重要作用等,并取得了良好成效。相比而言,我国食品安全在监管体制、监管政策、监管人才和技术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对此,可借鉴美国在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健全国家统一的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完善食品安全技术协同工作网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法律法规建设和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进出口食品安全问题、趋势及改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进出口食品安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分析了近8年来我国食品进出口情况的有关资料,同时对进出口食品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另外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和对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模式进行探讨,据此初步提出了进出口食品安全问题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结合2015年度检验检疫部门相关数据对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在总结我国现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对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现状进行了概述,归纳出了我国在进出口食品安全中存在的法律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对加强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法律规制和管理体系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治理中的重大问题和关注焦点,而食品检验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加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对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现状,从公益一类检测机构的非盈利属性出发,阐述了公益一类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对食品安全监管的必要性,并进一步对公益一类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就加强公益一类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美国食品保护和进口食品监管新动向与我国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新近推出的《食品保护计划》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美国食品保护和进口食品监管的新动向及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对策建议。认为美国上述食品保护和食品监管新举措将对我国出口食品安全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出新的挑战,可能增加我国输美食品企业的负担,导致我国部分输美食品企业遭到淘汰,美方认可的第三方检查机构将在我境内异军突起。建议密切关注美国食品保护和进口食品监管新动向,评估美国新推出的食品保护计划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关注和研究第三方食品检查机构的发展和运行趋势,加强与美国FDA在进出口食品监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美国食品保护与进口食品监管研究课题进行科研立项,借鉴国外食品监管先进经验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毛婷  姜洁  路勇 《食品科学》2018,39(11):302-308
本文围绕检验检测、评估评价、监管执法、应急处置等方面,分析研究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支撑技术发展现状,针对我国相关技术的薄弱环节,结合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科技创新规划布局情况,对“十三五”期间食品 安全监管技术支撑体系研究重点领域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进出口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分析了近几年我国食品进出口的状况,概述了影响食品安全的食源性致病菌、农药残留和防腐剂等几种重要物质的检测方法,对与进出口食品相关的检测机构、监管体制以及技术法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安全监督、危险评估和技术壁垒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对于提高我国食品进出口安全监管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赵苏  张蓓蓓  李江华 《食品科学》2006,27(10):630-635
农产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国际贸易中也因此正在形成一道坚固的新型"安全壁垒".随着社会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我国农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显现的越来越突出,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到了非得引起足够重视的时候.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农产食品安全的发展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分析了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我国在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认可体系、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安全技术储备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应当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力度,科学引导农产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同时积极寻求国际技术援助;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产食品出口体制,对出口农产食品的加工厂实施有效的卫生注册登记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培育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完善我国农产食品出口的预警通报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我国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食品安全卫生的标准体系和法律制度,加快进出口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整合国内认证资源、完善农产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国际食品贸易中,为应对进出口食品安全风险,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进出口食品风险管理机制。本文提出了我国进出口食品风险管理的一般运行机制,主要框架分初步的风险管理活动、确定并选择风险管理方法、风险管理决策的实施,监控和评估风险管理措施的执行共四部分,着重强调了风险概述在进出口食品风险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研究了风险概述的内容,这些都为我国进出口食品监管部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内进出口贸易规模逐年扩大,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进出口罚没食品主要是指在进出口环节被海关等执法部门查获的违法食品,这些罚没食品通常会涉及质量、标签以及假冒伪劣等问题,一旦这些产品流入或者流出,则会对消费者的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而在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下,执法部门有权利罚没这些问题食品,并具备销毁罚没食品的权利。为此,本文将对进出口罚没食品类型展开分析,并论述进出口罚没食品的销毁技术,以期不断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面向"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加快科技创新驱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是支撑国家食品安全战略、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基石。作者阐述了食品质量安全的新理念,分析了国际国内食品质量安全领域科技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中国食品质量安全科技发展方向与重点,并对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需要发展和遵循食品安全监管科学,食品安全监管科学强调风险管理理念。当前情况下,科技创新支撑构建食品安全全过程的风险监测、预警、管治和共享技术体系,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提供了解决方案。本文论述了食品安全监管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科技创新的重点内容,当前创新技术手在食品安全监管科学中的应用。未来,科技创新手段的应用需从当前的局部试点试用,向全国统一、系统配置推进,对监管科学发挥更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法标准体系是食品安全科学监管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在“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的支持下,我国共研制形成各类检验检测标准377项,对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的科学监管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研发的、拟申报纳入或已经纳入标准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了致病性微生物与寄生虫、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食品接触材料、加工过程或内源性有毒有害物质、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掺假物等8个方面检验检测方法标准成效,同时针对食品安全标准科技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期为规划食品安全标准研制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实施的政策法规和科技计划进行梳理,对下一步立法及科技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主要包括:尽快修订《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医疗单位在事故报告中的法律责任;加强食品安全事故应对科技支撑,研发多元危害物风险评估、非靶向筛查、快速识别与检测、智能化监管、追踪溯源等技术与装备,研究食品掺杂、蓄意攻击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和医疗救治方案,以及针对网络食品、跨境电商、合成生物学、干细胞培育等新兴食品安全风险识别与应对的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15.
食品安全是世界范围内都极为重视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对于政府掌握食品安全情况和解决食品安全隐患意义重大。我国现已初步建成能够覆盖全国、覆盖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络体系。但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制度建设、计划实施、技术支撑和数据应用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定差距。该文对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先进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现状。通过比较研究,对我国在建立科学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保证监测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东盟贸易协定与贸易政策推动贸易的快速发展,东盟在食用农产品领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并与我国成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东盟地区日益增长的食品贸易技术壁垒措施表明,各成员国在本国优势产业及产品制定标准与监管措施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东盟目前已初步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法规框架,包括确立食品协调与互认标准、技术规范、食品安全政策等,以扩大区域贸易影响力。掌握东盟地区贸易壁垒措施实施情况,以及东盟食品安全标准协调与监管现状,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降低贸易成本和应对可能的贸易壁垒,并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东盟在重点领域标准、技术法规及监管等方面的一体化合作。  相似文献   

17.
Citizens of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recognise that food security is a major global issue. Food security also affects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s status as premier food exporting nations and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the Australasian population. Australia is uniquely positioned to help build a resilient food value chain and support programs aimed at addressing existing and emerging food security challenges. The Australian food governance system is fragmented and less transparent, being largely in the hands of government and semi‐governmental regulatory authorities. The high level of consumer trust in Australian food governance suggests that this may be habitual and taken for granted, arising from a lack of negative experiences of food safety. In New Zealand the Ministry of Primary Industries regulates food safety issues. To improve trade and food safety,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 work together through 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 (FSANZ) and other co‐operative agreements. Although the potential risks to the food supply are dynamic and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demand, requirement and supply for providing safe food remains firm. The Australasian food industry will need to continually develop its system that supports the food safety program with the help of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s that underpin the assurance of what is and is not safe. The incorporation of a comprehensive and validated food safety program is one of the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that will ensure that all areas of potential problems are being addressed by industry. © 2014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十三五”期间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要强化科技创新支持,提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围绕应急管理等领域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而科学、完备、全链条联动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提升应急监管能力、构建高效应急体系的基础。本文研究了美国、欧盟与我国的食品安全应急机制特点,具体分析了美国召回机制、严惩机制、食品管理体系的研究应用,欧盟预警机制、应急预案机制、风险评估的研究应用的突出特点;对比了美国、欧盟和我国食品安全应急监管机构的设置和运行机制特点;从发展历史、应急法制、应急预案编制、监测与预警体系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应急体系的现状。研究得出现阶段对我国食品安全应急机制建设的几点建议:进一步提高风险评估能力,注重应急预案的细化和整合,构建应急机制的智慧联动,建立突发事件长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问题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国家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监测一向非常重视。近年来,为了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判断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确定食品安全监管重点领域和品种以及为风险管理提供政策建议,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理念也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本文从覆盖面、资源共享程度、资源投入和体系方面浅析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监测现状,并在提高风险监测与评估的科技水平、提升数据收集能力和共享程度、完善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运行机制、健全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法律体系方面为我国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实施措施提出建议,旨在提升我国食品安全与社会稳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20.
中印两国作为新兴经济体国家,同为金砖国家成员,两国关系是极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一直牵动着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备受世界关注。印度多年来是我国在南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拥有13.5亿人口,是世界最大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蕴藏巨大食品贸易潜力,应该受到出口食品国家重视。本文分析了印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食品安全监管、贸易信息等。为社会了解印度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推动国际食品贸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