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道玲  张竞琼 《纺织学报》2012,33(3):102-107
 本文针对近代江南地区民间大襟袄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江南地区民间服饰工艺传人的调研,对制作近代大襟袄的材料包括面料、里料、衬料、填充料、浆糊、缝线等;以及制作大襟袄的裁剪工艺流程裁衣身、裁接袖袖片、挖领子、开大襟、裁里襟、裁贴边、裁领子和裁扣子料和缝制工艺找袖缝、刮浆、缝合、裁里子、装填充物、做领子、钉一字扣和开衩处打套结,逐一进行了记录、复原、分析与研究,并部分做了详细的图示;江南地区人们独特的审美观和巧妙的制作工艺,充分的反映了当地人们对于服装的穿着舒适性的极高要求和工匠的聪明才智。  相似文献   

2.
亓延  范雪荣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1,32(3):110-115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收藏的近代齐鲁民间传统刺绣服饰和服饰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纹样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系统地总结了近代齐鲁民间服饰纹样的主要题材、表现手法及其包含的民俗内涵。近代齐鲁服饰刺绣纹样题材非常广泛,在构图形式、组织形式、用色方式及设计手法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其民俗内涵凝聚了齐鲁妇女丰富的民俗情感,表达了齐鲁人们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以及对宗教信仰的一种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3.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收藏的近代齐鲁民间传统刺绣枕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典型纹样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系统地总结了近代齐鲁民间绣花枕顶纹样的主要题材、表现手法及其包含的民俗内涵。近代齐鲁绣花枕顶纹样题材非常广泛,其在构图形式、组织形式、用色方式及设计手法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其民俗内涵凝聚了齐鲁妇女丰富的民俗情感,表达了齐鲁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是女子手艺的好坏及家庭地位的象征,表达了她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齐鲁民间服饰的款式、面料、结构等元素进行归纳与总结,然后通过对穿着大襟衫时的测体方式、手臂活动的分析,对比婴儿睡姿和婴儿手臂活动规律,表明婴儿服装在结构造型、空间设计、扣系方式等方面均可借鉴大襟衫的精髓。基于此,以大襟衫为例,将其与婴装的产品开发相结合,进行了两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针织婴童上装的改良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前后片连裁方式设计的偏衫可减少衣身处的分割,保证服装的整体性;采用插肩袖结合腋下开口设计的透气半背和尚衫是一款腋窝透气性较强的功能性夏季婴装。  相似文献   

5.
齐鲁饮食民俗文化根基厚实、内容丰富。“鲁菜”是我国著名的四大菜系之一,曾经在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史上创造过辉煌的一页,影响到了历代宫廷饮食及广大北方地区的饮食风习。但到目前为止,山东省旅游业在开发齐鲁饮食文化民俗资源方面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换言之,齐鲁饮食民俗文化资源是有待开发的一大旅游资源。虽然,最近几年来,以民俗为内容的旅游项目日益发展起来,但以饮食民俗文化为内容的旅游项目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利用。本文拟从发掘旅游资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开发利用齐鲁饮食民俗文化资源的想法,并具体地提出了“架构三大齐鲁饮食民俗文化旅游圈(线路)”的个人见解,与旅游业、餐饮业界学者、人士及关注山东省饮食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朋友们商讨,也可供政府有关部门及旅游业、饮食业开发商们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志文化解读和田野调研分析,从历史文化、结构和缝制技艺方面入手,对民间马尾绣背带进行研究。马尾绣背带是贵州水族少数民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款式结构、刺绣技艺、缝制工艺彰显了本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特征。本文采用田野式研究方法,记录了一款经典民间马尾绣背带的缝制工艺流程。在进行主体制作和细部设计剖析时,深入分析孕育其中的缝纫技术和刺绣技艺,得出民间马尾绣在遵循传统技艺造物观的基础上体现的技术性、技巧性、艺术性和文化意蕴特征,客观真实地反映了水族人热爱生活,祈福保平安的情感以及协调统一的审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民俗情感语言是传达民俗文化和民俗情感的媒介,是民间艺术工作者内心美好情感的表达。对于现代服装中民俗情感语言的研究,应能认识到影响创作主体情感的关键要素,基于此为切入点,探寻民俗情感语言与现代服装的密切关联性。通过获取民俗情感语言与服装设计领域之间的链接点来对两者的互融方式及其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这样不仅可以增强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影响力与情感感染力,还可为现代服装的发展与其表现形式的创新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极具特色的皖南民俗文化特征出发,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及民居建筑艺术风格,对皖南传统民间家具中最为典型的厅堂家具的布局方式、风格特点、美学特征、用材特点、装饰手法等及其与皖南民俗的关系进行了细致分析,阐明了皖南传统民间家具的民俗特色,提出了皖南传统民间家具的独到造物观念和设计手法应作为皖南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予以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9.
礼教文化视野下的近代齐鲁服饰文化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亓延  范雪荣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0,31(3):104-110
 礼教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政治理念和社会秩序的建构。传统服饰受礼教文化的制约明显,使得传统着装成为区分等级、地位和身份的标志。通过对近代齐鲁民间服饰着装中等级观念、审美意识以及情感诠释3个方面的研究,结合相关文献及对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传世实物的分析,阐述了礼教文化影响下的近代齐鲁服饰文化是一个由“顺受”至“逆反”发生流变的过程。在对“顺受”与“逆反”各自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近代齐鲁服饰文化之所以产生由“顺受”至“逆反”流变的原因是社会形态的改变与历史的变革,政府《服制通令》的颁布及西式教育的推广。这对进一步研究儒家文化、中国服饰文化和齐鲁民俗文化起到一定的补充和实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施静 《纺织学报》2016,37(6):107-111
为传承江苏南通地区民间婴儿服的制作技艺, 探讨了传统的未满周岁婴儿和尚领套衫的制作技巧。通过收集历史资料及田野调查, 结合地方民俗文献对相关的南通地区民俗的记录,对套衫制作中的材料和工具如面料、缝线以及画线袋、剪刀、木尺等进行了介绍。对套衫的上衣和下裤的裁剪工艺和制作工艺技巧进行了逐一的记录、复原、分析与研究。指出和尚领襁褓套衫中其女红文化、忌“足尺”、器皿挖口、“百家衣”等习俗都具有浓郁南通本土文化特,其特有的本土文化特征和巧妙的制作工艺,充分反映当地人们对服装精神方面的追求和在追求服用舒适与功用方面的工匠才智,是南通土布服饰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1.
吴欣  崔荣荣  罗静 《纺织学报》2012,33(10):107-112
崇武服装在惠安东部沿海地区最具特色与代表性,其结构与缝制工艺蕴涵着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形式,以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缀做衫为例对崇武服装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崇武缀做衫采用边裁边缝的传统作业方式,包括面料采购、裁剪、缝制、整烫等基本步骤,结合服装结构特征和缝制工艺特色,分析得出崇武缀做衫“备物致用”的造物观念及“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的审美特征,并从镶拼工艺和手工刺绣上体现其社会文化和精神寄托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樱花落”系列针织服装的设计与制作过程。阐述了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面料选择、颜色搭配、款式设计、制版与缝制工艺,展示了此系列服装的成衣效果及服装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李学伟 《纺织学报》2012,33(3):113-118
 针对齐鲁民间蓝印花布的历史变迁、造型工艺及其审美情感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文化传承与发展。通过对齐鲁各地实践考察和结合相关民间文献汇总分析,指出齐鲁民间蓝印花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因其特定的性质、形态、功能与所形成的品种及所用材质等,都显现出许多与现代工业化蓝印花布文化有所不同的特殊性质,对于更好地促进齐鲁民间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发展,旨在不断加深对齐鲁民间文化内涵的理解,贯穿创新发展的理念,并且恰当地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不断拓展其应用领域。所作研究对探究正处在困境中的齐鲁民间蓝印花布现代意义上多元化的发展价值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学伟 《纺织学报》2017,38(6):58-63
为进一步研究鲁锦民俗文化审美与其设计应用开发,对山东各地多次的实际考察调研,并结合鲁锦史料、收集的民间实物与当代艺术设计文化的对比分析,展开对于鲁锦文化背景、形态特征、情感世界等方面的研究。研究认为,鲁锦与齐鲁地域劳动人们的民间生活息息相关联,形成了自己悠久的民间艺术特色,呈现了浓厚的艺术原生态特质,深深地影响了当地传统造物的观念;为了更好的促进鲁锦文化的持续发展,应凸显创意再设计价值,通过重塑鲁锦服饰设计的生态文化本质,推进鲁锦跨界设计新视域来展开探索鲁锦手工艺术在当代服饰文化环境中的应用价值,实现当代产品设计形态创新。  相似文献   

15.
刘凤颖 《国际纺织导报》2010,38(5):70-72,74,75
客家文化一直是文化研究的热点,客家服饰文化作为客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通过对客家妇女服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了当地客家妇女生活的环境、着装习惯、民俗风情等实际状况,同时对客家妇女服饰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广泛地收集与整理,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深入考证、分析和研究,将客家妇女服饰史划分为4个时期(前奏期、萌芽期、鼎盛期和衰落期),分析了各个时期服饰的特征,为研究客家服饰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设计师设计客家服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凉凉 《纺织报告》2020,(1):120-121
惠安女服饰作为闽南的传统服饰文化,尽管已经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但是由于封建思想的残留及文化内涵没有在当地得到推广,这个充满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的传承之路面临了危机。为惠安女服饰寻求一个适合市场推广的途径,不失为实现惠安女服饰文化可持续传承的一个途径。将中国各类民族服饰、民俗文化服饰依据市场需求进行再设计,让更多的民俗地域服饰适应时代潮流,经久不衰。  相似文献   

17.
以藏族袍服的袖型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藏民袍服袖型的结构特点,并将其融合于现代服装袖型的结构设计理念中进行设计,为现代服装的袖型及肩部造型结构设计提供更多的方法。运用服装结构学、服装设计学知识,合理将藏族服饰结构特征融入到现代服装结构设计中,为现代服装及民族文化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提供设计方向,弘扬传统民族服饰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