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国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数千年的玉石文化是我们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玉的专家以丰富的历史资料与实践表达了我国玉文化的渊源历史以及她们在我国文化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数千年来,玉雕艺术作品都是我们祖先以优美的玉石材料所创造的一种精神文明,而她的风格与特征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  相似文献   

2.
“喜相逢”作为中国传统图案中一种重要的结构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审美内涵,随着时代背景的推进、图案的演变,其寓意更加深刻、富有特色,其形式及文化意蕴也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发展。文章将从“喜相逢”图案溯源、构成形式、审美特征等方面对“喜相逢”图案的形式语言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3.
黎锦一直以来都被誉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是我国艺术文化宝库里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首先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调查等方法,调研分析了黎锦元素的方方面面,从黎族的形成的历史,经历的变迁,到地域特征,风俗习惯,文化观念等,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形成的原因,发展过程,通过文献调研的方法,对黎锦的技艺题材进行归纳整理,其中包括色彩,图案、编织方法、象形文字、图腾的演变等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4.
王晶 《西部皮革》2021,(7):18-19
文章以极具地区代表性的秦绣作为主线,主要讲述了秦绣的历史发展及所受地区文化影响,技艺手法上的特点,描述了秦绣的题材选取及“绣画”特征,提出了秦绣的技艺与创新发展变化,对秦绣从民族文化审美角度进行了剖析与描述。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文化创意产业视角审视重庆10处盐业历史文化古镇特色,以公共政策视角分析重庆盐业历史文化古镇发展定位与文创开发思路。地处偏远乡村的重庆盐业历史文化古镇,其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应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自然生态等特色资源进行微型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从国家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要求看,其发展定位应是“三新三地”,即微型文化创意新产业聚集地、城乡融合发展新支点着力地和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新载体培育地。从盐业历史文化古镇实现发展定位看,其文创开发思路应是“三地三新”,即当地资源孕育新产业、当地居民成为新主人和当地企业形成新氛围。重庆盐业历史文化古镇应将自然资源、地理标志农产品等纳入文创开发整体构架中,引入高校等社会力量共建文创产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提升居民就业创业能力和提供就业创业机会等社会促进政策,形成盐业历史文化古镇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6.
《中国酒文化》摄制组与嘉宾集体亮相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酒文化也承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哲学,市场经济,养生保健、美学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历史特征。“无酒不成席”、“对酒当歌”等佳句的广泛流传,体现了酒在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媒介价值:“酒以成诗,酒以治病,酒以成礼,酒以壮胆”彰显了酒在艺术、养生、时尚、情感、美学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经过漫长的发展,从酿造、沽酒到饮用,酒文化已经成为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完整酒文化和酒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围绕浙西霞山“汪氏宗祠”、“郑氏宗祠”、“爱敬堂”、支祠“永锡堂”、“裕昆堂”等建筑的历史溯源,建筑内涵及装饰寓意风格展开论述,进一步阐述霞山独特的历史人文特征和丰富的内蕴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8.
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唐代玉器在中国历史上首开中外文化交流、创新型玉器取得的成就为切入点,用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唐代玉器的时代背景、历史贡献、创新形式、艺术特征、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趣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认为,唐朝在中国玉文化重要转折时期,改变上古玉器以“礼玉”、“葬玉”为主的传统,推陈出新,开创以创新写实、实用玉器为中心的新时代,在中国玉器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历史作用,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开放基础,为促进中国玉器的创新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对“中国酱”和“中国酱文化”给出了概念界定:中国酱是“以大豆为主要原料制曲经酶变加盐等基本工艺制成的发酵食品。”“中国酱文化”则是“人们在中国酱制作与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认识能力、行为方式、风俗思想等一切与之相关联的事象总和。”文章以历史学、民俗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多重视角对中国酱的起源发展、中国酱文化的历史流变作了大历史时空的深入细微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根据所藏月光石的光薄片鉴定研究,阐述了月光石的美学特征和产生原因。介绍了月光石的产出特征和相应的月光石文化,同时介绍了我国关于“和氏壁”属性与月光石关系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相似文献   

11.
以汉王朝在中国玉器进入封建社会所造就的第一个高峰期取得的成就为基础,以思想理论创新、学术文化创新为切入点。用科学求实的态度,阐述了汉代玉器的国家礼制玉衣制度、丧葬观念及神鬼思想等主要特征,对汉代玉器的玉德观念、吉祥文化的历史风貌及其哲学价值,以及儒道融合对玉器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重点在汉武帝刘彻“独尊儒术”、以“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学术思想、以“经学”为特色的儒家玉文化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汉代促进中国玉文化历史性的飞跃而产生的巨大影响和历史贡献作了评说。  相似文献   

12.
盐源盐业铸造盐锅技术,从光绪年开始。原由摩梭工人掌握,制锅期间摩梭工人从不离开铸房,铸房里昼夜灯火通明,烈火熊熊,摩梭工人随时观察火势。铸锅期间铸房里非常闹热,有摩梭姑娘和年青小伙围灶唱歌欢跳。大约经半月的时间,一口口如毡帽式的圆口锅就制成了。这种圆锅称为“筒筒锅”,每口产盐最少的也有20公斤上下,盐巴取出后盐不碎烂,随锅状整形而出,此种盐巴最适应该地山区狭路马运。 民国初期,汉人逐渐掌握了铸锅技术,生产盐巴就一直采用“筒筒锅”了。盐源白  相似文献   

13.
云锦是以锦缎为主的提花丝织物,代表我国丝织工艺最高水平。云锦本身具有高贵、典雅的特征,也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优秀的工艺技巧,因此被冠以“寸锦寸金”“中华一绝”的美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有继承和发扬的价值。文章分析了南京云锦的文化特征、补服元素的图案特征和南京云锦补服纹样在丝巾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应用,并就此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风”“国潮”文化的复兴,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国人特别是“Z世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高涨。蕴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审美情趣等文化内涵的“国风”服饰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国风”服饰品牌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5.
张勇 《酿酒科技》2011,(10):117-121
白酒香型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酒鬼酒、湘泉酒香型发展中主要问题的提出、研究、定型和完善等各个阶段来阐述馥郁香型白酒的发展历程,从历史文化、生产工艺特征、感官特点及香气组分特征阐述了馥郁香型白酒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邵万宽 《餐饮世界》2022,(11):41-41
《中华面点文化概论》从面点文化全局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在纵向方面系统阐述面点文化的历史特征、谷物种植与米面加工、面点文化发展简史、面点形制的发展演化、年节食俗与面点的关系、面点文化的传播等;在横向方面,深刻分析了中国面点的风格特色、南北差异、技术理论精华、全国各地面点风味流派、少数民族面点的特色与成因、各地面点造型技艺特点、面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面点的开发与产业化经营等。该教材填补了中华面点文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7.
华夏之韵,文化悠长;服饰之好,丝路回响。为将古代丝绸之路上盛大磅礴的服饰文化、繁盛精致的“衣冠王国”和浸润着千年文化自信的人文历史图景-呈现,“云想衣裳——丝绸之路服饰文化特展”于近日在成都博物馆启幕。展览以“一带一路”“民族融合”“技术与文化交流”等为主题思想,通过“丝路初开与汉锦西传”“民族服饰的融合发展”“织造技术与样式革新”等主题,展出20余家文博机构的186件(组)珍贵文物,包括丝织品、服饰、陶俑、画像砖等,为人们展现出丝绸之路上的多源头服饰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8.
《中国调味品》2007,(9):72-72
2007年8月13日,“中国·哈尔滨市阿城首届金上京历史文化暨企业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阿城平山神鹿生态园召开。本次研讨会就“金源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和“中华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与研究。黑龙江省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周文华和哈尔滨三五味业集团董事长王军参加会议并讲话。本栏目将刊登他们的讲话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探讨湖湘传统公共艺术代表湖南牌坊开放与融合的艺术特征。通过运用聚类分析和图像研究法,从湖湘社会环境和文化风气这两方面入手,翻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宋元至当今社会湖南牌坊进行研究。分析出湖南牌坊开放与融合的艺术特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宗教信仰民俗下在物理空间设置上”“规范训化约束下在外在型制突破上”“兼收并蓄思想下在建造理念创新上”“自由灵活精神下在红色文化发掘上”。探析出湖南牌坊艺术特征中的开放性与融合性,展现了多元湖湘文化内涵和敢为人先湖湘人文精神,蕴含着湖湘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是走在一条不断开放、融合新思想的现代化之路的哲理。  相似文献   

20.
何松 《珠宝科技》2008,(5):54-61
以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科学发展观为先导,以中华玉文化与人文奥运的理念为切入点。用科学的态度,求实的观点,从地质学、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玉文化诸方面详细介绍了玉出昆仑的中国首选国石和田玉,中华文明的载体“奥运会徽·中国印”,“金镶玉奖牌”所代表的中华博大精深的玉文化。对“人文”概念、基本涵义、人文精神、人文内涵、存在形式、指导作用、自然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人文”与“文化”的涵义演变,历史积淀和与时俱进的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与评价。指出“文化”(中华玉文化)与“人文”(人文奥运)不可分,是形影不离的,是文化艺术与人文内涵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对中华玉文化与古希腊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天生具有的渊源关系进行了阐述。认为以玉为载体的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为载体的人类文明,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中实现了前无古人的中西合璧,成为国际奥运史上有特色,高水平,最成功的一届体育和文化盛会,而永载奥运史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