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黄酮类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天然营养素,狭叶荨麻东北资源丰富,没有被开发利用。其富含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对其不同浸提温度、不同浸提时间、不同乙醇浓度、不同料液比等单因素的浸提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确定了从狭叶荨麻中提取黄酮的最佳单因素水平。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质量分数30%、浸提温度80℃、浸提时间5h、料液比1∶30,确定提取级数为2次,提取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狭叶荨麻生物碱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悦  李茜 《食品科学》2012,33(12):123-127
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狭叶荨麻生物碱工艺。采用酸性染料法确定狭叶荨麻生物碱的最大吸收波长,并通过试验设计法优化狭叶荨麻生物碱的提取条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作用时间15min、料液比1:10(g/mL)、乙醇体积分数85%、回流提取时间2h。  相似文献   

3.
张海悦  李茜 《中国酿造》2012,31(1):84-87
以狭叶荨麻为原料,采用酸性染料法,研究了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和分离狭叶荨麻提取液中生物碱的方法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生物碱有较好的吸附能力;40%vol乙醇洗脱时解吸效果最好,通过流出曲线和解吸曲线得出上样量和洗脱液用量为1∶2时效果最佳。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对狭叶荨麻生物碱的成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介绍狭叶荨麻(Urtica angustifolia)的化学成分及开发应用,并提出作为一种新的保健食品资源,狭叶荨麻在医药领域、食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3种天然产物:黄秋葵叶、水稻叶及刺苋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用70%乙醇超声提取3种天然产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以芦丁为对照品,以NaNO2-Al(NO3)3-NaOH为显色系统,在505nm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建立标准曲线A=0.01175C-0.02247,相关度r=0.9998。结果表明,3种天然物中黄酮类化合物总含量分别为黄秋葵叶:34.40mg/g;刺苋:20.26mg/g;水稻叶:2.34mg/g。  相似文献   

6.
采用碳酸氢钠浸提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并用Na NO_2-Al(NO_3)_3比色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通过Box-Ben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木薯叶浸提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因素进行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加水量30.77 m L/g,浸提温度79.65℃,浸提时间11.82 min,Na HCO_3添加量0.03 g。在此工艺条件下浸提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 172.17 mg/100 g。  相似文献   

7.
为了开发利用狭叶荨麻资源,本研究以狭叶荨麻为原料,对其醇提物的体外抗氧化及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14 min、料液比1:15、乙醇浓度为64%,所得醇提物得率(10.00±0.26)%,该狭叶荨麻醇提物中活性物质含量总酚(160.77±0.01)mg/g、总黄酮(366.85±0.05)mg/g、原花青素(7.81±0.01)mg/g、皂苷(516.76±0.04)mg/g、生物碱(2.01±0.02)mg/g。在优化条件下进行了提取,分别采用抗坏血酸(Vc)、双氯芬酸钠作抗氧化、抗炎阳性对照,对所得狭叶荨麻醇提物进行总还原力、清除DPPH·、清除·OH及抑制透明质酸酶、抑制白蛋白变性活性评价。该狭叶荨麻醇提物总还原力高于Vc,且量效关系比Vc更明显(p0.001),EC50为0.04 mg/m L;清除DPPH·、清除·OH活性比Vc好,IC50分别是0.02 mg/m L、1.87 mg/m L;抑制透明质酸酶、抑制白蛋白变性活性与双氯芬酸钠相近,IC50分别是2.43 mg/m L,0.31mg/m L。  相似文献   

8.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以槲皮素为标准,荨麻中总黄酮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系统研究食药两用植物荨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2 h,料液比1 g∶60 mL,提取温度60℃。  相似文献   

9.
无花果叶、番石榴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测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彭珊珊  肖峰 《食品科学》2005,26(9):300-302
黄酮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天然有机成分。选用乙醇冷浸提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进行了条件试验,用70%的乙醇冷浸提12h,料液比选取1:50,超声波额定频率为40kHz,提取时间为40min。并且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无花果叶、番石榴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与国内多个地区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比较。结果表明:番石榴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1.27%,无仡果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为0.64%,比银杏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无花果叶、番石榴叶等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0.
以2个品种芹菜的叶、茎为材料,通过微波提取黄酮化合物,并通过芦丁标准曲线法对提取液黄酮化合物含量测定,通过DPPH法对提取液的抗氧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芹菜叶及茎中黄酮化合物含量及抗氧活性差异很大。黄酮化合物含量香芹叶>西芹叶>西芹茎,抗氧活性香芹叶>西芹叶>西芹茎。可见其抗氧活性与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测定银合欢果皮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运用NaNO2-Al(NO3)3显色法,检测总黄酮含量,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法和还原力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芦丁在0.01~0.05 mg/mL(r=0.999 1)质量浓度范围内,吸光度与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5%(相对标准偏差为1.37%),总黄酮含量为1.76 mg/g;银合欢果皮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抑制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32 mg/mL,还原力IC50为70.12 μg/mL。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捷、准确、灵敏、重复性好,适合银合欢果皮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银合欢果皮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且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2.
文中建立一种测定蜂胶制品中总黄酮的方法。试验样品溶液经过聚酰胺粉吸附,真空泵抽滤处理后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做显色剂,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于波长510 nm处测定蜂胶中总黄酮的含量。经过T检验分析表明,该方法和国家标准《GB/T20574-2006蜂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比色法》无显著性差异,但准确度和精密度高。该方法更适用于蜂胶胶囊等脂溶性样品中总黄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钟冬莲  韩素芳  丁明 《食品科学》2009,30(22):272-274
通过对振荡和超声波法提取以及氯化铝法、硝酸铝显色法测定西红柿中总黄酮的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以超声辅助提取、氯化铝显色法测定西红柿中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以芦丁为标准品,在0.00125~0.0020m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2 为1,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5.3%,在最佳提取条件下,实验稳定性、精密度和重现性参数均良好。经实际样品测定证明,此方法测定西红柿中总黄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苎麻籽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以芦丁和槲皮素为对照品, 比较直接测定法、NaNO2-Al3+-NaOH法、AlCl3法3种比色方法下苎麻籽(70%乙醇提取液)的紫外-可见光谱图, 并通过精密度、稳定性、干扰试验、加标回收率试验对所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芦丁和槲皮素均不适合作为直接测定苎麻籽总黄酮的对照品; NaNO2-Al3+-NaOH法最大吸收波长为500 nm, 但受某些非黄酮类物质干扰, 使得该方法下的总黄酮含量测定值虚高; AlCl3法以芦丁为对照品, 测定波长为401 nm, 在0.004~0.02 m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r2=0.9998, 该法受干扰小, 精密度高, 平均回收率为(99.46±4.16)%, 显色后在20~60 min内吸光值稳定。结论 AlCl3法简单可行, 适用于苎麻籽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以裂叶荨麻为原料,用70%乙醇对其进行提取,以醇提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黄酮含量。以抗环血酸(VC)为阳性对照,通过测定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及总还原力来评价裂叶荨麻醇提物体外抗氧化能力;以对硝基苯-α-D葡萄糖吡喃苷(4-Nitrophenylα-D-glucopyranoside,PNPG)为底物,研究裂叶荨麻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裂叶荨麻醇提物中黄酮含量为12.09 mg/g;对DPPH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2.76%,半抑制浓度(IC50)为9.960μg/mL,对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98.05%,IC50值为1.123 mg/mL,总还原力随醇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α-葡萄糖苷酶的最大抑制率为59.06%,IC50值为31.598 mg/mL。结果表明裂叶荨麻醇提物具有明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有望开发成为抗氧化降糖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6.
刺玫果多酚对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颖  周峰  吴薇  籍保平 《食品科技》2012,(8):181-186
研究对刺玫果中天然抗氧化成分多酚、黄酮、Vc、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将刺玫果多酚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连续分级萃取分为8部分。利用AAPH诱导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评价各组分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证明:刺玫果富含大量的抗氧化物质,乙酸乙酯提取物含有最高含量的多酚和黄酮、具有很强的清除细胞内ROS的能力。刺玫果提取物抗氧化能力与其多酚的含量具有一定的关系。研究为刺玫果抗氧化物质的确定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测定花生壳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比较了盐酸-镁粉法、NaNO2-Al(NO3)3-NaOH法、AlCl3法三种络合方法的适应性、重复性与供试品溶液的稳定性,并对最优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三种方法测定花生壳中总黄酮含量的最佳测定波长分别为423、519、402 nm,方法重复性(RSD)分别为6.74%、1.32%、0.96%,供试品溶液60 min内的稳定性以AlCl3法最佳(RSD=0.43%),因此,测定花生壳中总黄酮含量的首选方法为AlCl3法。经方法学验证,AlCl3法于波长402 nm处,以木犀草素为对照品,在19.9~100.0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7。样品加样回收率在97%~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36%。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稳定性高,适用于花生壳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总黄酮含量,对直接显色、AlCl3显色和Al(NO3)3显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lCl3显色方法最适合黄芪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0.1%AlCl3显色,常温下显色15min,在261nm波长下测定为最佳测定条件。该法可应用于黄芪总黄酮含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氯化铝法、硝酸铝- 亚硝酸钠法分别测定大叶冬青叶中的总黄酮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相差很大,通过显色机理的分析,确立了氯化铝法为大叶冬青叶总黄酮含量测定的适宜方法,方法的回收率90.7%~109.5%,平均回收率为97.8%,相对标准偏差2.2%。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大叶冬青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其适宜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2:1(V/m)、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2 次,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0.68%。  相似文献   

20.
荧光法测定枸杞子中总黄酮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俊霞  陆敏  戚秀菊 《中国酿造》2012,31(4):168-170
该文建立了枸杞子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新方法。以槲皮素为标准品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51×10-7g/L,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531.84048x-3.54448,相关系数R2=0.99903,线性范围在6.7×10-6g/L~6×10-4g/L之间;枸杞子中总黄酮的平均含量1.7098μg/g,样品测定的RSD为1.6376%,平均回收率95.75%。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可以用于枸杞子中总黄酮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