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在护理过程中心血管内科患者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方法措施。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资料,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对象,男1250例,女750例,年龄66~80岁,其中冠心病患者60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00例,心肌梗塞患者660例,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240例。通过资料分析,对在护理过程中心血管患者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做好统计。结果:在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不安全因素一方面是因医护人员护理不当所导致,另一方面是因患者自身原因。结论:对在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原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以此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探究防范的对策和做好护理工作的方法及策略,以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进入我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60例,分析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相关的干预措施。结果 :心血管内科护理的不安全因素是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其与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治疗环境等都存在有一定的联系。结论 :针对当前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必须要想办法及时的予以解决,做好护理不不安全因素防范工作,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护理安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水平的标准。鉴于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发病特点,患者可能在诊断、治疗、护理和医院设施的各个方面引起护理安全问题。针对拟议的护理安全问题,制定预防措施:提高护士的专业知识,法律意识,提高药品安全性,改善设备和设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避免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解决对策。方法:收集我院妇产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4例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患者资料进行详细研究,找出引发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并针对性的制定相关应对措施。结果: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包括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护理环境因素。结论:制度建立、弹性排班、加强培训、护患沟通是规避妇产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措施,可为患者的护理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心血管临床护理内科危险因素做分析,且研究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接收的360例心血管内科疾患作为探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将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并对两组心内科患者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治疗组中,患者给予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后满意度为98%,对照组仅为68%,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治疗组中的患者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2.6%)要明显低于对照组(16.8%),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分析心血管护理临床上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因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3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总结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安全隐患,同时具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办法。结果:通过本次的调查研究,发现在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因素较多,其中包括患者以外受伤和法律意识淡薄以及护理人员能力和技术不足等问题。结论:神经内科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不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并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使护理人员能够提高安全认知度和法律认知度,在护理过程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有效的提高护理工作的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性,保证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定能够切实有效的实行,避免在护理过程中发生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尽量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心内科常见的护理危险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减少心内科事故的发生,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从药品和医疗器械,患者,护理人员和医院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总结心脏病学的常见护理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做好患者及家属思想工作,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加强护患沟通。规范护理记录的编写,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避免风险事故。结论心内科护理工作存在许多护理风险因素涉及面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控制医疗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努力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医疗环境,防止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护理方式。方法: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该院接受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均实施内镜治疗,在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疗效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前患者满意度30%,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88.0%(88/100),临床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为95.0%(95/100),护理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内镜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疗效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方法 :对148例银屑病患者采用情志护理、日常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等中医护理措施。结果 :通过周到、有效地中医护理本组148例银屑病患者,痊愈l19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结论 :中医护理可提高银屑病患者的整体医治水平,从而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有效地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功能性消化护理患者护理措施以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6年~2018年收治接受西医药物治疗的功能性消化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护理措施,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服用西药治疗后,2周~4周内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无患者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身体变化。结论:对功能性消化患者除了应用西医药物治疗外,妥善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保障临床疗效的重要步骤,通过护理措施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概率以及构建健康的心理和饮食习惯,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突出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加强口腔专科医院感染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方法分析口腔专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落实相应的管理预防与控制措施,制定临床科室。结果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的实施,提高了全体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认识,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的自觉性,诊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医院感染方面的零投诉发生。结论加强口腔专科医院感染管理,对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医疗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根据住院单双号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患者焦虑程度改善具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 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行优化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护理质量与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环境与医疗水平分析,探讨急诊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在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艾滋病患者96例,以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2组患者急救期间均给予常规艾滋病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额外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强迫、恐惧、敌对、躯体化、人际关系、精神病性、偏执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强迫、恐惧、躯体化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诊艾滋病患者在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其临床护理满意度。在我国的临床干预性治疗中值得广泛的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靶向治疗的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肿瘤护理计划,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自我护理处理、自我护理活动认知以及含不良反应认知等方面的自我护理能力均明显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脱发、皮肤瘙痒、手足综合征、甲沟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6.00%、40.00%、16.00%、6.00%,对照组分别为90.00%、82.00%、58.00%、28.00%,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靶向治疗的癌症患者实施肿瘤护理计划,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心血管危重病患者186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进行护理实验。实验组接受急诊科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心血管危重病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抢救效率和效果,分析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比对照组患者病死率、致残率低,良好率高,抢救时间、转运时间、心肺复苏时间、出院时间少,P0.05。结论:专职化分层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科心血管危重病抢救中,护理效果好,护理效率高,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向临床护理推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探讨降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的延续护理模式研究分析。方法:研究时间开始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结束,将此期间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为对照组,将同一时期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2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视为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患者延续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对护理人员依从性及生命体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1年内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人员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在出院后复查时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对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给予患者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降低病情的复发率,在临床护理中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老年病人护理期间应用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其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病人(11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普通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者同时还接受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就生活质量而言,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就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而言,观察组患者为96.43%(54/56),对照组患者为80.00(44/55),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病人在治疗期间,在常规健康教育宣传的同时予以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优质护理在急性肠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以92例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肠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分组,观察组46例,给予其优质护理;对照组46例,给予其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住院费用更少、护理后的SAS、SDS更低(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依从率和临床护理总满意率分别为100.00%、97.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78.26%、76.09%)(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急性肠胃炎患者中有十分突出的应用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同时还可显著缩短患者治疗时间、节省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寻尿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方法,以优质护理服务为例。方法:从某院2017年病历库中随机抽取80例尿结石患者,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服务,评估与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认知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尿结石患者而言,优质护理服务发挥着重要的重要,应进行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中药不良反应产生原因以及临床策略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108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对其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同时总结影响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因素,对其进行临床策略制定。结果:共108例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中,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有9例,占比8.33%(9/108),其中发生消化系统反应患者最多4.63%(5/108),是所有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55.56%(5/9),其次为皮肤反应患者33.33%(3/9),最低为神经系统反应患者11.11%(1/9)。配伍不当、炮制不规范、药物掺假、药品说明书不清晰以及给药剂量超标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均要明显高于配伍合理、炮制规范、药物正规、药品说明书清除以及给药剂量合理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P 0.05)。结论:对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因素予以分析,有利于临床策略的科学制定,能够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