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醋豆含有多种具有特殊作用的活性物质,为了充分发挥其保健功能,主要介绍了醋豆的制作工艺及其操作要点,并对醋的品种、浓度和浸渍时间对醋豆风味的影响进行了讨论,认为豆与醋比为1:2.5、酸度为9g/dL的酿造白醋、浸渍时间为48 h,所制得的醋豆为佳.  相似文献   

2.
采用黑豆和食用白醋为主要原料,以白糖、食盐和蜂蜜等为辅料,制作原味醋豆和酸甜醋豆即食休闲保健食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摸索制作醋豆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炒熟的黑豆,黑豆与白醋的质量比为1:2,在30℃下浸泡2 d得到的原味醋豆风味最佳。采用炒熟黑豆,黑豆与白醋、白糖、蜂蜜、食盐的质量比为4:8:1.5:0.3:0.15,在30℃下浸泡2 d得到酸甜醋豆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四大名醋中的游离氨基酸,探讨各游离氨基酸对食醋滋味的贡献度,为食醋的质量控制及滋味品质的提高提供基础。方法先用磺基水杨酸溶液对食醋样品进行前处理,再利用30+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确定游离氨基酸含量。通过计算味道强度值(TAV)确定各游离氨基酸对食醋滋味的贡献率。结果保宁醋氨基酸含量最多为3438.55 mg/100 mL,红曲醋3年陈酿中氨基酸含量最少为737.55 mg/100 mL。保宁醋、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中对滋味有贡献的氨基酸个数依次为11、8、5。不同酿造年份(3年、5年、8年)的红曲醋中对滋味有贡献的氨基酸个数依次为3、4、4。结论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可确定食醋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而味道强度值的引入可计算各游离氨基酸对食醋滋味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4.
醋蛋液浸泡工艺确定及氨基酸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醋蛋液制备工艺二次通用旋转优化设计实验,研究确定最佳的浸泡工艺参数并测定其中的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在浸泡温度为25.28℃,米醋用量为150.32 mL,时间为60.37 h时,蛋白质的水解度达到21.45%,醋蛋液游离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其中赖氨酸、缬氨酸和亮氨酸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5.
醋豆     
永春顺德堂酒业有限公司研制的醋豆,最近由省轻工厅组织科技成果评审。 醋豆系用顺德堂祖传的老醋生产工艺生产的陈年高度老醋浸泡东北大粒生黄豆,前后历经4年多时间制成。这种醋豆组织脆嫩,香气浓郁,酸度适宜。是一种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平衡、营养丰富的  相似文献   

6.
酿造醋和配置醋质量分析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酿造醋和配置醋的质量进行分析并建立鉴别方法,为区别市场其成品的真伪优劣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光谱鉴别及国标规定方法,比较各样品变化情况。结果:酿造白米醋在270nm下有吸收,配置白醋则没有。酿造米醋灰分平均在2.00%左右,酿造白米醋灰分在0.29%左右,配置白醋灰分在0.02%左右。酿造米醋氨基态氮平均在0.121%左右,酿造白米醋氨基态氮在0.009%左右,配置白醋氨基态氮为0。结论:本试验方法操作简便、可靠、实用,可作为鉴别酿造醋和配置醋质量的真伪优劣指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黑木耳糙米醋的液体发酵工艺条件,并分析了该醋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醋酸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5%,摇床转速210r/min,250mL三角瓶装料50mL,在上述条件下培养3d酸度可达3.572g/100mL;该醋氨基酸总量达743.37μg/mL,Fe、Zn、Mg、Ca、Mn微量元素总量达137.1μg/mL,多糖含量达8.1g/100mL,相应营养成分含量均比市售米醋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6):245-249
对醋膏中多糖和多肽的含量及组成进行初步分析,并将其与醋液中乙醇沉淀分离的大分子物质进行对比。检测醋膏与醋液醇沉物中多糖的含量及多糖的硫酸基含量和单糖组成,多肽的含量及水解氨基酸组成。醋膏和醋液醇沉物中多肽和多糖相对含量总和分别为67.4 g/100 g和73.0 g/100 g。醋膏和醋液醇沉物粗多糖中均含有6种单糖,但氨基葡萄糖的相对含量(27.4%)明显高于醋液醇沉物(3.2%)。醋膏和醋液醇沉物粗多糖中硫酸基含量分别为2.6%和0.3%。醋膏和醋液醇沉物的多肽均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27.4%和19.5%,支链氨基酸占15.9%和7.7%。醋膏主要由多糖、多肽等物质组成,醋膏的多肽营养价值高于醋液醇沉物。该研究为了解醋膏成分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使用液态发酵米醋为原料和安全易得的萃取剂CaCl2采用萃取蒸馏制作30度蒸馏醋,由于其浓度高,便于储存和运输,对节能降耗和开发食醋新品种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研究了用米醋做原料,采用萃取蒸馏的制作蒸馏醋的工艺条件,探讨了蒸馏方法、萃取剂用量等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9度米醋中,加入90%的萃取剂CaCl2,采用三层蒸馏管相连,反应2h,得到的蒸馏醋浓度为26.78度。理化分析表明,该蒸馏醋残留酒精含量0.02g/100mL,产品特性合格,用之醋渍黄瓜和甘蓝后其色泽保持不变,其它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醋浸后大豆成分的变化及其营养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醋和大豆是公认的保健食品 ,我国民间早有关于服用醋泡大豆能预防多种疾病的说法 ,但是缺乏实验证据。文中分析了醋浸泡后大豆与醋液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变化 ,结果表明 ,醋浸泡导致大豆粗蛋白质、可溶性蛋白质和总氨基酸的含量降低 ,可溶性总糖、还原性糖、低分子质量肽和粗蛋白中的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 ,醋大豆中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比值稍微降低 ,但是组氨酸增加 ;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下降 ,多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显著升高。此外总黄酮的含量与种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中根据已有的科学研究 ,讨论了上述变化的营养学或生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不同地区的四川麸醋中有机酸含量差异及其固态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含量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其7种主要的有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四川麸醋固态发酵过程中,乙酸由1.2712 mg/mL升高至3.1214 mg/mL,是含量最高的酸,占总有机酸58.12%。而含量次之的是乳酸,由0.8858 mg/mL升高至1.3216 mg/mL,占总有机酸32.67%,其中乙酸和乳酸变化最为显著,草酸、柠檬酸、酒石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变化不明显。对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在熟醋中,乳酸对四川麸醋显示了较高的相关性,四川麸醋中乳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地区熟醋中乳酸的含量,这表明乳酸可以将四川麸醋与其它地域的食醋有效的区分开。在四川麸醋固态发酵过程中,发酵前期3d^10d与乳酸体现了较高的关联性,后期12 d^23 d与乙酸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及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发酵过程中7种有机酸及17种游离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四川麸醋发酵过程中含量最高的2种有机酸为乙酸和乳酸,随着发酵的进行,其含量显著增加;草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含量较低,在发酵过程中含量略有变化。游离氨基酸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呈增加趋势,从发酵初期668mg/100g增至1 470 mg/100g,其中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脯氨酸对四川麸醋风味形成具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方冠宇  穆晓静  蒋予箭 《食品科学》2019,40(22):177-184
基于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对浙江玫瑰醋“冲缸放水”后的醋样中细菌V4区进行测序,并用高效液相色谱对醋样有机酸含量进行测定,得出玫瑰醋发酵过程中细菌相对丰度以及有机酸含量的变化,并用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bidirectional 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O2PLS)法模型对两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玫瑰醋在“冲缸放水”后的发酵过程中,醋酸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在细菌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相对丰度之和大于80%);玫瑰醋中有机酸含量一直呈现上升趋势,乙酸和乳酸含量最高,对玫瑰醋有机酸含量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可以将醋样分为发酵前期、发酵中期、发酵后期三大类,各类醋样有机酸组成差异显著;利用O2PLS模型对细菌与有机酸相关性分析,得到23 个与有机酸相关重要性指标(VIP(pred))大于1的细菌属,包括Acetobacter、Lactobacillus、Methylobacterium等;对VIP(pred)大于1的细菌与有机酸进行相关性分析,作出细菌与有机酸相关性系数Heatmap,并得出与各种有机酸相关性系数|ρ|>0.6的高度相关细菌属。为找寻玫瑰醋发酵过程中的功能微生物,提升玫瑰醋品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及物质口感活性分析镇江香醋陈酿0~8年过程有机酸与核苷酸含量变化,评价镇江香醋的有机酸和核苷酸风味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有醋样中总有机酸含量为95~114 g/L,乳酸和乙酸为主体有机酸(占总有机酸65%以上)。核苷酸总含量为367~532 mg/L;胞嘧啶核苷酸(CMP)、鸟嘌呤核苷酸(GMP)为主要核苷酸(占总核苷酸75%以上)。蛋白质与氨基酸总量在陈酿过程基本稳定,蛋白质含量为20~27 g/L,氨基酸含量为1.5~2.5 g/L。TAV分析表明,酸感呈味中乙酸呈味最强,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呈味效果稍次。核苷酸中,仅GMP有明显呈鲜作用,但弱于琥珀酸。主成分分析表明,陈酿时间与香醋品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不同醋酸菌对柑橘果醋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柑橘为原料,采用沪酿1.01醋酸菌、AS1.41醋酸菌和许氏醋酸菌三种醋酸菌,通过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酿造六种柑橘果醋,并对这6种果醋的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AS1.41醋酸菌、一次发酵法加工的果醋总多酚、总黄酮、蛋白质、单体酚、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AA)、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0.49 mg/mL、0.36 mg/mL、4.51 mg/mL、23.49 mg/L、1 830.10 mg/kg、420.80 mg/kg、1 409.30 mg/kg和1 822.10 mg/kg,均高于其他五种果醋,沪酿1.01和AS1.41醋酸菌、一次发酵法有机酸总含量较高,分别为11 786.03 mg/L和10 505.51 mg/L。综上所述,6种柑橘果醋中AS1.41醋酸菌、一次发酵法加工的柑橘果醋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Acetic acid treatment improves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ybean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in isoflavone and carbohydrate profiles in four soybean cultivar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acetic acid treatment durations. The sum of total isoflavone content of the pickled soybeans and the pickling solution was increased by 30–93% after acetic acid treatment for 30 days. In the comparison to four isoflavone groups of the untreated soybean, malonyl glucosides were decreased by 17–41%, whereas glucosides were increased by 54–160% in the pickled soybeans. In particular, aglucones were found in the pickled soybeans, but not in the untreated soybeans. Following acetic acid treatment, the total carbohydrate content in the pickled soybeans was 50–65% less than that of untreated soybeans. In particular, oligosaccharides and sucrose in the pickled soybean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 50%) within the first 24 h. This study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on the changes in isoflavone and certain carbohydrates profiles during soybean pickling, and may be useful to produce functional soybean-based foods containing more bioactive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7.
保宁醋因其复杂微生物体系和酿造工艺而形成独特风味,其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主要由各种功能性微生物发酵生成,其中乳酸菌是非常关键的一类菌株,其对保宁醋的风味和营养物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稀释涂布平板法从保宁醋醋曲中分离得到12株乳酸菌,通过定性试验、产酸率、耐酸试验和胞外多糖测定等实验,得到一株产多糖量为191.98 mg/L、产酸率为1.62%的乳酸菌L7,鉴定为发酵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femertum),其发酵液中3-羟基-2-丁酮和乙酸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36.22%、45.76%,HPLC检测到乳酸、乙酸,含量分别为66.56 mg/100 mL和104.08 mg/100 mL,这表明L7将有利于提高食醋酸度以及川芎嗪含量。产多糖乳酸菌在食醋发酵过程中的具有重要作用,而此次所得乳酸杆菌对保宁醋生产和发酵工艺改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不同发酵工艺以及醋醅熏制对薏仁碎米食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固态发酵工艺相比,液态发酵薏仁碎米食醋的多糖含量较低,而氨基酸态氮含量接近,不同固态发酵工艺薏仁碎米食醋的多糖含量接近;在醋酸发酵过程中液态发酵的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固态发酵的多糖含量逐渐增加,两种方法的氨基酸含量变化平缓;薏仁碎米醋不挥发酸以及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为固态熏醋>固态醋>液态醋,固态发酵工艺2制得的食醋中无盐固形物含量最高,未熏醅时为2.86 g/100 mL,熏醅后为9.17 g/100 mL,未熏醅的食醋总酸含量<8%,而熏醅后>10%。固态醋酸发酵和醋醅熏制能显著提高薏仁碎米食醋品质,熏醋醅工艺还能明显改善薏仁碎米食醋的风味。  相似文献   

19.
对山西老陈醋酿造过程中理化指标及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酒精发酵阶段,酸度和酒精度呈上升趋势,分别达到1.42 g/100 g和8.7%,还原糖呈下降趋势,降至0.28 g/100 g;醋酸发酵阶段,酸度增长至5.51 g/100 g,还原糖降低至0.74 g/100 g,氨基酸态氮呈先增后降的趋势,末期为0.17 g/100 g。有机酸在整个发酵过程呈上升趋势,醋酸发酵末期达到2.31 g/100 g,其中草酸、酒石酸、丙酮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及琥珀酸含量分别为0.262 2 g/100 g、0.074 2 g/100 g、0.008 0 g/100 g、0.049 3 g/100 g、0.625 6 g/100 g、1.239 3 g/100 g、0.000 5 g/100 g和0.045 4 g/100 g。新淋醋中有机酸含量为3.10 g/100 g,共检测出35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酯类、醇类、挥发性酸、醛类和杂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7.19%、3.85%、13.88%、6.95%和43.20%。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高温水煮和酸煮对猪骨硬度及化学成分的影响。以猪骨为实验对象,研究120℃条件下猪骨在水中煮制不同时间(40、50、60、70、80 min)和不同体积分数(0.0%、0.2%、0.4%、0.6%、0.8%、1.0%)的醋酸溶液中煮制80 min后猪骨硬度的变化。用凯氏定氮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未煮制猪骨、120℃条件下水中和1.0%醋酸溶液中煮制80 min后猪骨蛋白含量、钙、磷元素含量和钙、磷元素溶出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猪骨粉碎后微观结构,测定猪骨红外吸收光谱,探究煮制后猪骨成分和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煮制能使猪骨硬度下降,水煮时间从40 min延长到80 min,猪骨硬度从(16 445±867)g下降到(10 995±546)g,醋酸溶液体积分数从0.0%增加到1.0%,猪骨硬度从(10 995±546)g下降到(6 003±153)g。高温煮制能使猪骨蛋白含量降低,猪骨表观钙、磷含量增加,钙、磷溶出量增加。水煮后猪骨蛋白含量为(28.5±2.3)g/100 g,降低了7.4%;猪骨表观钙、磷元素含量分别为(210.0±8.2)mg/g和(96.0±4.0)mg/g,分别增加了11.8%和8.9%;猪骨钙、磷含量溶出量分别为(0.57±0.04)mg/g和(0.17±0.01)mg/g。1.0%醋酸煮后猪骨蛋白含量为(25.9±0.9)g/100 g,降低了10.0%;猪骨表观钙、磷元素含量分别为(230.0±6.4)mg/g和(100.0±2.3)mg/g,分别增加了18.3%和14.8%;猪骨钙、磷元素溶出量分别为(1.73±0.01)mg/g和(0.75±0.01)mg/g。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发现,煮制后的猪骨易粉碎,1.0%醋酸煮后的猪骨最容易粉碎。红外光谱发现,煮制后猪骨成分发生了变化,图谱的峰比未煮制简单,成分比未煮制猪骨单一,而加水煮制和加酸煮制后猪骨图谱的峰相似,煮制后猪骨红外光谱图更接近人工合成的羟基磷灰石晶体。高温水煮和酸煮均能引起猪骨蛋白、钙元素和磷元素等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导致猪骨硬度显著下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