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加工方式对青稞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加工方式对青稞全谷物中酚类物质的影响,最大程度地保留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物质。以海南昆仑17号青稞籽粒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蒸制、煮制、炒制、微波、烤制、空气炸锅等六种加工方式对青稞籽粒进行热加工处理,分析加工前后青稞中游离多酚、结合多酚、游离黄酮和结合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式制备的青稞多酚和黄酮含量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与未加工相比,其他加工方式所得青稞游离多酚和游离黄酮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除炒制外),结合多酚和结合黄酮的含量均升高。与未加工相比,蒸制和煮制的方式对青稞游离多酚含量的损失高达43.77%和67.85%,炒制使青稞结合黄酮含量增加38.10%。此外,不同加工方式的青稞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清除和抑制能力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浓度依赖性。在六种加工方式中,炒制处理青稞游离和结合多酚提取物(5 mg/mL)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分别为70.01%、54.52%,且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也最高,分别为84.84%、75.70%。因此,炒制处理可较好地保留热加工前全谷物青稞中酚类物质的含量,从而发挥抗氧化和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9):160-164
为比较不同粒径麸皮的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该实验采用不同有机溶剂分别对麸皮的游离多酚和结合多酚进行提取,并测定最佳提取条件下不同粒径麸皮的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及阿魏酸含量。结果表明:游离多酚和结合多酚提取的最佳溶剂分别为体积分数80%丙酮和乙酸乙酯,其提取液的多酚含量及对DPPH·清除能力都是最高的。不同粒径麸皮其多酚含量和黄酮含量都有显著差异,结合多酚、结合黄酮、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都随粒径减小而显著降低,而游离多酚、游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不同粒径麸皮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与相应的多酚含量变化一致;麸皮中的阿魏酸主要存在于结合多酚中,且随粒径的减小其含量呈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可知,粒径对麸皮中的多酚及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不同基因型树莓营养成分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基因型树莓中游离氨基酸、无机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9个不同基因型树莓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延K1树莓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含量均最高,无刺黑大量元素总量含量最高,菲尔都德红微量元素总量含量最高,不同基因型树莓中维生素C含量差异显著,顺K2含量最高,双季红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为9.04%,顺K2总酸含量最低为7.60%.各基因型中重金属镉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米根霉发酵对脱脂薏米麸皮游离氨基酸、多肽、多酚、黄酮、酚类物质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脂薏米麸皮在发酵过程中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低分子量多肽比例逐渐提高。脱脂薏米麸皮的游离型多酚和黄酮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72 h后分别较发酵前提高了111.7%和168.6%(P<0.05),而结合型多酚和黄酮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米根霉发酵显著增加了脱脂薏米麸皮中游离态3,4-二羟基苯甲酸、4-羟基苯甲酸、丁香酸、绿原酸、齐墩果酸和阿魏酸的含量。此外,与未发酵脱脂薏米麸皮相比,发酵脱脂薏米麸皮的游离型酚类物质提取物的FRAP和ABTS+.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119.6%和52.1%(P<0.05)。 本研究可为脱脂薏米麸皮的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不同藜麦品种的原粮粉与脱皮粉为实验材料,对其主要营养成分、总酚、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藜麦品种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差异。3种原粮粉的粗蛋白、总淀粉含量显著低于脱皮粉,灰分含量显著高于脱皮粉(P0.05);原粮粉与脱皮粉的之间粗脂肪、粗纤维含量没有明显差异。原粮粉中总酚、总黄酮及皂甙含量均高于脱皮粉,格尔木原粮粉的总酚(1.70 mg GRE/g)、总黄酮(2.08 mg RE/g)及皂甙(10.38 mg OAE/g)含量最高,海藜脱皮粉的总酚(1.13 mg GRE/g)、总黄酮(0.76 mg RE/g)及皂甙(6.55 mg OAE/g)含量最低。不同品种间脱皮粉及原粮粉的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差异(P0.05),藜麦原粮粉提取物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力(FRAP)均显著高于脱皮粉(P0.05)。  相似文献   

6.
6种鲜食葡萄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我国6种鲜食葡萄主栽品种营养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理化分析方法对葡萄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进行测定,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品种间的营养差异。结果6种鲜食葡萄的脂肪、灰分、纤维、总酸、半胱氨酸、甘氨酸和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夏黑葡萄的蛋白、总糖、还原糖、总花色苷、维生素C、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支链氨基酸、药用氨基酸、增香与着色氨基酸、伯胺基氨基酸、K、Fe和Cu的含量均最高;巨玫瑰的总黄酮、总多酚、Ca、Mg和Mn的含量均最高;红地球的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和P含量最高,氨基酸营养均衡性最佳。结论不同品种鲜食葡萄营养差异明显,具有不同的潜在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别选用酸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辅助孵育处理脱脂薏米麸皮,考察了蛋白酶辅助孵育对麸皮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酶辅助孵育处理后麸皮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蛋白质被显著降解,总游离氨基酸含量较单独孵育时增加了45.33%-120.01%(P<0.05)。蛋白酶辅助孵育后游离型多酚、黄酮含量分别较单独孵育时提高了3.93%-19.21%和21.89%-39.00%(P<0.05),而结合型多酚、黄酮含量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与单独孵育时相比,蛋白酶辅助孵育后游离型酚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游离型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和ABTS·+清除能力分别增加了1.68%-14.61%和1.51%-8.93%(P<0.05)。此外,相关性实验发现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FRAP和ABTS·+清除能力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比较后中性蛋白酶的辅助孵育提高抗氧化活性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不同粒色青稞酚类化合物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不同粒色青稞中游离态及结合态酚类化合物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差异。选用52份不同粒色青稞种质资源,采用化学法分析其青稞全籽粒中游离态及结合态总酚、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客观评价其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品种排名。结果表明:结合酚是有色青稞酚酸的主要存在形式,游离黄酮是青稞中黄酮类物质的主要存在形式,组间含量差异显著,黑色组青稞的总酚类化合物含量较高;不同形态酚类物质对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强弱具有选择性,游离态酚类化合物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大小,FRAP铁离子还原能力受青稞中游离态及结合态酚类化合物含量的共同影响;不同粒色组青稞的酚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品种间差异,主成分分析筛选出紫色、蓝色、黑色、黄色组青稞中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最高的品种分别为云青2号、循化亮蓝、947和短白青稞。  相似文献   

9.
以青稞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碾减率青稞的营养成分及糊化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碾磨程度对青稞营养特性和糊化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碾减率的提高,青稞米的粒型减小,淀粉含量上升,蛋白质、脂肪、灰分和总膳食纤维的含量均逐渐减小,β-葡聚糖由于主要分布在胚乳细胞壁中,所以其含量也增加。碾磨处理后的青稞米其糊化特性和糊化时间得到明显改善,通过碾磨处理可以有效改善青稞米的食用方便性。  相似文献   

10.
青海青稞、燕麦、藜麦营养品质及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以青海青稞、燕麦、藜麦3种杂粮为原料,比较分析其营养品质、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青稞、燕麦、藜麦的营养品质差异显著(P<0.05),其中青稞粗纤维(5.86%)及β-葡聚糖(3.61%)含量最高,燕麦抗性淀粉(18.39%)及直链淀粉(23.29%)含量最高,藜麦蛋白质(13.04%)及灰分(2.6%)含量最高。参试青稞、燕麦、藜麦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有7种,燕麦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达529.3 mg/g,青稞达421.6 mg/g,藜麦达513.6 mg/g。酚类物质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P<0.05),青稞总酚含量最高,达414.55 mg/100g,藜麦次之(393.92 mg/100g),燕麦最少(230.99 mg/100g);总黄酮含量顺序依次是燕麦>青稞>藜麦,青稞中黄酮类物质以结合型为主,燕麦和藜麦中黄酮类物质以游离型为主;青稞游离型酚类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结合型酚类提取物,燕麦、藜麦结合型酚类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强于游离型,青稞、燕麦、藜麦游离型酚类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铁还原能力。此结果为高抗氧化活性青稞、燕麦及藜麦的筛选、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试验室试验室制粉装置和实验制粉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试验室的作用制粉厂一般都建立试验室,其规模视所担负的试验任务的范围和数量而不同。历史上对试验室的认识随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1.1 1960年英国制粉书的阐述[1] 认为试验室的作用: 1.1.1 控制小麦的购买和配混及其制粉前的准备。制粉者必须从试验得知如容重、杂质含量和水分含量等因素。 1.1.2 使生产的面粉能最好地适合其特定市场的需求。制粉者必须通过试验室测试而确知吸水能力、产气能力、强度(面筋的数量和质量)和其他控制面粉质量的性能,如色泽等级、粒度、灰分、烘焙  相似文献   

12.
小麦制粉特性、制粉效果评定(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我国理论出粉率的研究、分析比较和评价,国际上对小麦可能出粉率的论述,小麦制粉特性的评估技术,有关小麦质量和出粉率关系的现代论述和应用于评定制粉效果的5种方式。最后进行讨论,分析得出7点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以三种稻谷(早稻、中稻和晚稻)为试验材料,研究大米碾削程度和碾削能耗之闻的关系。首先采用试验砻谷机和碾米机,将大米碾削15-90s的时间,制成不同碾削程度的大米样本,然后分别采用称重法、染色法和功率表法,测定出每一个样本的糙出白率、加工精度等级和能量消耗,最后通过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大米加工精度和能耗的关系。结果显示,大米的糙出白率随着碾削时间的延长线性降低:大米的能耗随着糙出白率的降低呈指数增加:而大米的加工精度每提高一个精度等级,其单位能耗最少增加90%。  相似文献   

14.
制粉随想     
1制粉可看作是一门艺术 制粉是采用非常巧妙的方式将小麦的三大组成部分(麦皮、胚、胚乳)进行最大限度地分离,将胚乳研细成面粉.制粉工作者好似艺术家,精心设计工艺流程,精密优化技术参数,精细操作制粉设备,处处精益求精.从制粉的发展历程来看,由无选择性地粉碎到分系统逐道研磨以及碾皮制粉等,制粉技术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可说是艺无止境.  相似文献   

15.
制粉工艺史     
制粉工艺的历史是一部持续创新,追求技术进步和营利的历史.重大的变化周期性地发生,即使在两次技术进展之间,也很少有停滞不前的现象.直到现在,谷物加工和谷物科学仍然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小麦磨粉品质与制粉适应性的探讨,揭示了影响小麦生产、小麦加工品质性状、制粉工艺,小麦出粉率、面粉的颜色和灰分、电耗诸多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从改进制粉工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开发专用粉、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进行探讨。制粉工艺的新概念包括:前路均匀大量出粉工艺、弱化撞击出粉理念、三维清粉思路,同时通过工艺重组、粗配粉工艺、运用"四散"技术等节能降耗,降低面粉企业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8.
碾皮与传统制粉工艺生产的面粉食用品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碾皮制粉工艺和传统制粉工艺生产的同一精度的面粉,通过制作面包、镘头、面条,并分别评分,进行比较,得出碾皮制粉工艺生物 面粉品质优于传统制粉工艺。  相似文献   

19.
以现代制粉工艺流程的基本原理为基础,阐述了在国产小麦品质改善和满足市场需求精度面粉的条件下,我国制粉科技工作者勇于实践,采取了一系列有助提高单产降低能耗的新举措.论述了制粉工艺繁简与面粉加工精度的关系.分析评价这些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合理性及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通过较多的案例分析,论述了面粉厂建设和日常管理中影响经济效益的多种因素;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