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的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脲是兽药呋喃西林的代谢物,常被认为是判断动物源性食品中是否滥用呋喃西林的标志。由于甲壳类水产品中常有氨基脲检出,但经过证实未使用呋喃西林药物,所以有必要对其中的氨基脲来源进行分析。本文介绍了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的可能来源,如甲壳类水产品中自然存在的以及来源于偶氮二甲酰胺的,并对避免非药物滥用导致的SEM污染的方法做了简介,在此基础上对甲壳类水产品的生产和检测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作为呋喃西林的代谢产物,在动物体内能够与蛋白质形成稳定的结合物,难以代谢完全,人体摄入后会产生一些毒理作用。通常我们以氨基脲为检测目标来判别甲壳类水产品中呋喃西林的使用情况,但根据现有的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已知的途径包括:环境摄入、 加工过程中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偶氮甲酰胺的分解以及内源性氨基脲的存在。在目前我国水产贸易中,甲壳类水产品中内源性氨基脲的天然存在为呋喃西林药物检测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干扰,致使无法准确的判定氨基脲的来源。因此本文总结了食品中氨基脲的各种可能来源,并介绍了现行的氨基脲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预测了有关内源性氨基脲的可能产生途径,以帮助确定甲壳类水产品中氨基脲的来源途径,从而准确检测氨基脲。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呋喃西林的特征性代谢物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来源广泛,通过对动物源性产品中SEM来源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为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SEM的残留和污染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刺参中低浓度氨基脲的残留分布特征,明确不同来源引起的低浓度氨基脲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不同来源氨基脲在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体内的富集和消除规律进行研究。结果非呋喃西林源氨基脲, 1 d后氨基脲在刺参体壁的含量为0.57μg/kg,之后含量逐渐上升,到3d时含量度达到最大值1.00μg/kg。富集实验共持续3d,按天计算平均富集速率,分别为0.57、0.24、0.19μg/(kg·d),第140 d时体壁未检出,平均消除速率为0.0073μg/(kg·d);呋喃西林源氨基脲, 1 d后体壁的含量为0.52μg/kg,之后含量逐渐上升,到3 d时,含量达到最大1.00μg/kg。富集实验共持续3 d,按天计算平均富集速率,分别为0.52、0.26、0.22μg/(kg·d),第160 d时体壁未检出,平均消除速率为0.0064μg/(kg·d)。跟踪监测至180 d时,非呋喃西林源氨基脲和呋喃西林源氨基脲在刺参体壁内均未检出,半衰期分别为1045.7 h和1224.2 h,呋喃西林源大于非呋喃西林源。内脏的富集和消除速率相对较快,但内脏中氨基脲残留量大于体壁,所以降至未检出所需时间更长。结论在投喂过呋喃西林或暴露于一定浓度氨基脲的刺参,需经较长时间净化后才能降至未检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台州椒江区近海海域捕获的不同种类的水产品的重金属含量及食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国家铅、镉的标准检测技术,选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采集的186批次水产品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双壳类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类水产品,为0.2365;鱼类和甲壳类水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指数较低。在4类水产品中,品种间的铅的差异性不明显;镉则差异明显,头足类和双壳类水产品镉最高。结论双壳类容易受铅、镉这2类重金属污染,应加强对双壳类的重金属含量的监测。从单因子污染指数及均值型污染指数来看,4种水产品污染的程度较为轻微,可以放心食用,但建议消费者穿插食用多种类水产品。  相似文献   

6.
偶氮甲酰胺(azodicarbonamide,ADA)是小麦粉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具有增白、强筋作用。ADA在湿热环境下不稳定,能够转化为联二脲(biurea,BIU)和氨基脲(semicarbazide,SEM)。SEM是兽药呋喃西林的代谢物,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小麦粉及其制品中ADA检测方法可分为直接检测法和间接检测法,直接检测法以ADA为目标检测物,间接检测法以BIU和SEM为目标检测物。本文综述了小麦粉及其制品中ADA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现行ADA检测标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ADA分析检测研究的发展趋势,为ADA分析检测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全国6省市甲壳类水产品中铅和镉污染情况 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流通环节和养殖环节中甲壳类水产品重金属铅(Pb)、镉(Cd)污染现状。方法 2014年1~5月对全国6省市(安徽、福建、湖北、江苏、辽宁、北京市)来自养殖环节和流通环节的181批次甲壳类水产品(克氏原螯虾76批次、河蟹87批次、梭子蟹18批次)进行Pb、Cd含量的测定,并运用国家标准限量法、系统聚类法、单因子污染评价指数法、尼梅罗污染指数法、单因素方差法等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被调查的甲壳类水产品其肌肉、外壳和肝胰脏中的Pb、Cd含量超标率在30%以下,样品残留量均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限量范围内。结论被检地区甲壳类水产品Pb和Cd污染程度均为安全和清洁,本次被检的样品Pb和Cd的污染来源各异,无相关性。但不同组织间检测结果表明,Pb、Cd在肝胰脏中有明显的富集,且有少数残留量超标,需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种基于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呋喃西林代谢物的快速检测方法,采用活性酯法合成呋喃西林代谢物(氨基脲盐酸盐)(semicarbazide hydrochloride,SEM)人工抗原,并获得SEM的单克隆抗体,通过将量子点微球(quantumdot submicrobeads,QBs)与SEM偶联,得到QBs探针,制备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结果表明:SEM免疫荧光层析试纸条检测鱼肉组织的检测限为0.247 μg/L,不同添加质量浓度的回收率均在70%~120%之间,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在15%以下,符合我国动物源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相关指导文件的规定,且在2~8 ℃条件下可以保存6 个月以上,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中华鳖粉中氨基脲(SEM)残留呈阳性的原因。研究从养殖环节、加工环节全链条分析氨基脲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养殖环节使用消毒剂与SEM呈阳性无关。高温烘干会导致氨基脲呈阳性,且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氨基脲检出值也随之升高。中华鳖不同部位组织的氨基脲生成量存在着明显差异,总体上鳖肉的SEM生成量高于鳖骨,但130℃高温烘干时鳖骨的SEM含量要高于鳖肉;进一步的蛋白质分析表明,氨基脲的产生和样品的蛋白质含量和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威海地区主要出口甲壳类水产品中可能存在的各类安全风险,为做好出口水产品的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局(China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CIQ)抽样检测情况,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山东省出境水产品国外通报情况,采用定性定量方法对威海地区出口的甲壳类产品风险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威海地区共出口甲壳类水产品25类571批,检出不合格情况47批,国外通报情况0批,分别占2016年出口批次的8.23%、0%。结论甲壳类水产品是国外通报的主要水产品之一,在检验检疫工作中应结合威海地区实际情况,应用风险管理加强检验针对性和有效性,保障出口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市市售水产品中重金属铅、镉、汞含量水平,评价水产品食用的安全性。方法在深圳市区范围内采集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水产品, 26个品种共377份样品,按照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的方法进行分析。引入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分析污染状况。结果镉、甲基汞、铅超标率分别为7.43%、1.60%和1.06%。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镉汞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其中镉重度污染样品主要集中在鱼类(重度污染占比10.2%)和甲壳类(重度污染占比14.7%),对比其他地区近5年污染数据显示深圳市售甲壳类水产品镉污染状况明显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结论深圳市售水产品重金属安全卫生质量较好,但甲壳类水产品镉存在一定程度污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甲壳类水产品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喜爱,但可诱发机体产生严重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概述了目前已鉴定的甲壳类水产品过敏原的结构和免疫性质,及其致敏性消减技术原理和研究进展;已报道的甲壳类水产品过敏原有原肌球蛋白、精氨酸激酶、肌质钙结合蛋白、肌球蛋白轻链、磷酸丙糖异构酶和血蓝蛋白等,其中原肌球蛋白为甲壳类水产品的主要过敏原,可与72%~98%的甲壳类食品过敏患者血清产生特异性IgE反应。利用物理加工消减甲壳类水产品过敏原致敏性,主要通过传统热处理、微波、超高压、低温等离子体和辐照等物理作用力诱导蛋白质变性,进而破坏蛋白质的致敏性表位;酸处理和糖基化等化学修饰消减技术可以通过改变过敏原结构、形成新化学键等方式掩盖或直接破坏致敏性表位;酶处理和发酵处理等生物修饰消减技术则直接降解过敏原致敏性表位。未来仍需要通过过敏表位的靶向消减、多种消减技术协同、动物与人体试验开展,探究过敏原结构和表位修饰的影响机制,推进过敏原消减技术的实际应用,为低敏甚至脱敏甲壳类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产品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其特殊的口感和风味,丰富了人们的日常饮食,使得对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冷冻是水产品保藏的手段之一,冷冻贮藏方式对水产品运输和保藏具有重要意义,但产品在冷冻过程中容易受到冰晶带来的机械损伤,造成贮藏过程中品质劣变,降低营养价值,所以水产品在冷冻时,需采用先进的冷冻技术或保鲜剂细化冰晶,使冰晶分布均匀,降低损伤,维持水产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从而达到在大批量流通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品质。因此,该文通过对新型冷冻技术与传统冷冻技术对比、影响冷冻水产品品质的因素和冷冻水产品品质保持三方面进行阐述,总结了这三方面的发展现状以及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冷冻水产品冷冻保鲜技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水产品的贮藏保鲜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水产品种类及胃肠消化对过敏原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 TM)免疫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三种甲壳类(南美白对虾、斑节对虾、中华绒螯蟹)和两种贝类(花蛤、缢蛏)水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胃液(SGF)、肠液(SIF)分别对5种水产品的水煮肌肉进行体外消化,利用SDS-PAGE和ELISA技术分析消减产物的蛋白组成和免疫活性。结果显示,TM在胃肠酶作用下出现明显降解,所有样本均在肠液中消化更快,肠道是TM免疫活性丢失的主要场所。在胃、肠消化中,贝类(胃:86.5%~86.8%,肠:90.8%~92.2%)的免疫活性降低效果明显优于甲壳类水产品(胃:64.7%~67.7%,肠:89.0%~91.5%)。通过电子显微镜发现,甲壳类的肌原纤维(156.4~185.8 μm)明显长于贝类(125.0~134.6 μm),而其宽度约为贝类的3倍左右。本研究发现水产品的种类会影响TM的胃肠道消化能力,甲壳类和贝类肌肉组织结构的差异是造成甲壳类和贝类消化率和免疫活性差异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可为探究胃肠消化对水产品及其制品的致敏性消减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产品中农药扑草净残留超标的警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我国水产品中扑草净频频超标,日本加强对我国水产品的命令检查,出现了严重的贸易壁垒。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扑草净残留限量标准的现状、扑草净在我国的使用情况、日本对扑草净残留的研究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了扑草净超标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通过分析,本文建议重点开展对鱼类、贝类及虾类等产品中扑草净含量的风险评估,为制定水产品中扑草净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强化对鱼类、贝类、虾类等产品中农药扑草净含量的监测,避免高残留产品冲击国内市场。  相似文献   

16.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毒力基因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秀华  宁喜斌  李涛 《食品科学》2010,31(3):209-212
采集上海市各大农贸市场3类水产品共273份,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105株,平均检出率为38.46%,其中甲壳类、贝类、鱼类检出率分别为50.96%、27.12%、15.79%,三者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PCR检测分离菌株发现所有分离菌株没有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和相对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仅有不耐热溶血毒素基因。K-B氏药敏纸片法检测了105株分离菌株对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发现所有菌株对头孢曲松、萘啶酸和诺氟沙星敏感,部分菌株对氨苄西林(69.50%)和阿莫西林(12.38%)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另外采用碱裂解法提取所有分离菌株的质粒,发现只有7株菌株含有1~3个质粒,大小范围在1~24kb之间,且菌株耐药性与其所携带的质粒的数量和大小并无直接联系。表明分离菌株的耐药性主要是由于细菌染色体相关基因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出现及大量使用尤其是广谱低廉的磺胺类药物广泛应用在水产品养殖上进行预防治疗细菌疾病,造成磺胺类药物在水产品中的残留。本文主要介绍了磺胺类药物及其危害,并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水产品中磺胺类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综述。与酶联免疫吸附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检测方法相比,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具有价廉、使用方便、结果快速准确等优势,但其应用还不是很广泛,今后应该研究如何提高胶体金的灵敏度,以便能检测水产品中的多种药物残留。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对北部湾水产品中镉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通过对近3年广西北部湾水产品中镉污染进行监测,分析不同种类水产品中镉含量的差异,通过简单点评估和概率评估分别对镉的暴露风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镉总检出率为54.65%,总超标率为0.66%,卡方检验表明各类水产品的镉超标率无显著差异,其中甲壳类和贝类的超标率有高于其他种类的趋势。暴露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摄入镉对低端暴露人群健康影响极小,但对中高端暴露人群健康有一定风险;膳食贝类或软体动物类(主要为鱿鱼)的风险商都比其他水产品高出一至三个数量级。由北部湾水产品摄入镉引起健康风险的概率为21.10%。软体动物(r=0.71)和贝类(r=0.51)中的镉含量是影响镉风险商的关键敏感因子。广西居民应注意控制软体动物和贝类的消费量,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这2类水产品中镉污染量的检测力度,同时要严格监督工业农业各大项目对水域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