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林  李维 《中国调味品》2020,(5):105-109
以猪肉为主要原料,在传统四川风味香肠的加工工艺基础上,考察分别添加2%、4%、6%、8%、10%的玉米淀粉以及6%、8%、10%、12%、14%的川明参粉对川明参香肠的化学组成、质构特性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淀粉及川明参粉添加量对香肠质构特性中的硬度、弹性、凝胶性影响显著(P<0.05),对品质特性中的持水率和蒸煮率影响显著(P<0.05),对蛋白质含量、pH影响不显著(P>0.05)。当玉米淀粉添加量为6%、川明参粉添加量为10%时,香肠的质构和感官品质较好,为香肠的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实验主要研究小米在猪肉香肠中的应用及其对香肠品质的影响。实验以猪肉为主要原料,添加小米、玉米淀粉等辅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小米香肠的最佳工艺配方:小米添加量为原料肉的6%,淀粉添加量为原料肉的8%,猪肉肥瘦比例为1:4,所得产品感官评价、质构测定结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3.
以白鲢鱼肉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添加蚬子肉、猪肉和绿茶等,应用双螺杆挤压技术研制了蚬子-白鲢鱼肉香肠。通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产品质量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TPA)为评价指标,研究猪肉肥瘦比、绿茶添加量和蚬子添加量对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蚬子添加量对香肠的品质影响最大,猪肉肥瘦比与绿茶添加量次之,最终获得的产品最优配比为猪肉肥瘦比为4∶6,绿茶的添加量为1%,蚬子的添加量为10%,以此最佳配方加工的蚬-鲢鱼肉香肠口感细腻、风味独特,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猪肉为主要原料,研究猪肉与香菇、鸡肝的配比,肥瘦比例以及淀粉添加量对猪肉香肠品质风味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试验与感观评定确定其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方:猪肉肥瘦比为1:6、香菇添加5 %、鸡肝的添加量2 %、淀粉添加量6 %.此工艺参数可研制出色泽红润、均匀,组织状态良好,香味纯正浓郁,外形完整的香菇鸡肝风味香肠.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制出营养均衡、风味特别的蔬菜香肠,以猪肉为原料,添加了比例为2∶2∶1的胡萝卜、杏鲍菇、洋葱3种蔬菜,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出蔬菜添加量、淀粉添加量及肥瘦比对蔬菜香肠物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采用响应面试验的方法,对配方进行优化,研制出蔬菜粒香肠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蔬菜添加量为25%,肥瘦比为1.5∶8.5,淀粉添加量为9%时,生产出的复合蔬菜粒香肠表面干爽,无油;横切面的颜色较好,组织有弹性,蔬菜颗粒分布均匀,紧密结合性好,既有肉的鲜嫩又有蔬菜的鲜香,其口感与风味都优于普通肉质香肠。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猪瘦肉和猪肥肉为主要原料,添加黑豆、淀粉等辅料的黑豆香肠的工艺配方。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获得其最佳配方:黑豆添加量为原料肉的10%,猪肉肥瘦比例为1∶5,淀粉添加量为原料肉的10%,所得产品感官评价、质构测定结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以胡萝卜、海带及猪肉为原料,开发出一种蔬菜香肠新产品,即胡萝卜海带香肠。通过胡萝卜海带添加比例,蔬菜总添加量,淀粉添加量和瘦肉与肥肉比4个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香肠的感官特性为评价指标来确定胡萝卜海带香肠的最佳配方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胡萝卜海带质量之比为2∶1,蔬菜添加量为20%,肥瘦肉质量比为2∶8,淀粉添加量为10%时,制得的香肠产品最佳。  相似文献   

8.
将茶树菇切成碎粒添加进肉馅中一起发酵,制得茶树菇发酵香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酵香肠的发酵工艺和最佳配方。结果显示,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剂添加量4%、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0h、嫩化剂添加量0.006%。发酵香肠的配方为:茶树菇添加量12%、猪肉肥瘦比2∶8、蔗糖添加量3%、玉米淀粉添加量4%。按此工艺和配方制得的产品,经感官评定和理化检测,口感上佳、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9.
胡萝卜营养香肠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肉为主要原料,选用常见的蔬菜胡萝卜经打浆后添加到肉馅中。研究蔬菜的添加量、肥瘦肉质量比例以及卡拉胶添加量对蔬菜香肠品质风味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感官评定与理化检测确定了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方:胡萝卜添加量为10%,肥瘦肉质量比为2.5∶7.5,卡拉胶添加量为0.3%。  相似文献   

10.
吴峰  吴应利  钟金凤 《食品科技》2003,(Z1):232-235
以猪肉为主要原料,研究不同种类蔬菜以及猪肉与蔬菜的配比、混合方式、肥瘦比例以及卡拉胶添加量对猪肉蔬菜香肠品质风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芹菜与猪肉混合、添加量5%,肥瘦比为19,卡拉胶添加量0.05%的猪肉蔬菜香肠最佳.蔬菜、肥瘦比两因素对猪肉蔬菜香肠的影响显著(P<0.05).卡拉胶添加量对猪肉蔬菜香肠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研究添加猪皮提取物对猪肉糜香肠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猪皮提取物添加量、猪肉糜香肠煮制温度和煮制时间对猪肉糜香肠的质构、系水力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猪皮提取物在一定配方的猪肉糜香肠中的最佳添加量及煮制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猪皮提取物添加量为6%、75℃煮制40min时,猪肉糜香肠质构特性、保水能力和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2.
《肉类研究》2015,(5):1-5
川味香肠食用品质受原辅料影响较大,芹菜粉有较好的发色作用。实验研究不同肥瘦肉质量比和芹菜粉添加对川味香肠的品质特性影响。结果表明:肥瘦肉质量比为15∶85的香肠质构特性较好,脂肪含量和过氧化值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感官评价得分较高;添加0.2%芹菜粉后,川味香肠外观色泽鲜红饱满,具有较好的质构特性和风味,亚硝酸盐残留量为(1.398±0.043)mg/kg,比对照组低75.23%,表明添加芹菜粉能降低亚硝酸残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开发墨鱼香肠的最佳配方。方法以墨鱼、鱼糜、猪肉和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采用感官评定的方法探讨墨鱼、鱼糜、猪肉和木薯淀粉的添加量对墨鱼香肠品质的影响。结果影响墨鱼香肠品质的主次因子为鱼糜猪肉墨鱼木薯淀粉;墨鱼香肠的最佳配方为墨鱼45%、鱼糜25%、猪肉15%、木薯淀粉5%。结论以此配方加工的墨鱼香肠安全指标符合墨鱼香肠的国家行业标准要求,且感官指标较为优秀,可为墨鱼香肠加工提供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14.
以鸡肉、玉兰笋为主要原料,研究制作蔬菜和肉复合的鸡肉香肠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感官指标和质构特性为指标,确定水、醋酸酯淀粉、肥瘦比(鸡皮∶鸡胸肉)、玉兰笋最佳添加量为:水27%,醋酸酯淀粉12%,肥瘦比10∶90,玉兰笋10%。  相似文献   

15.
以猪肉香肠为研究对象,研究低盐条件下(竹盐添加量1.75%)复配膳食纤维(低聚果糖、菊粉、燕麦粉质量比1∶2∶1)完全替代淀粉对低盐香肠食用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价、质构特性、蒸煮损失和色泽等食用品质为评价指标,确定低盐条件下复配膳食纤维的最佳添加量,并与1.75%精制盐淀粉香肠、复配膳食纤维香肠比较食用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添加8%复配膳食纤维的竹盐香肠总体可接受性最高,香肠组织致密、切面整齐、呈肉红色、香味浓郁、鲜美多汁、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复配膳食纤维添加量为5%、11%、14%时,香肠总体可接受性相对较差,风味稍差;复配膳食纤维的添加量由5%增加至14%,蒸煮损失由11.28%减小至8.38%;用复配膳食纤维替代淀粉,香肠质地变软,风味、口感评分增加,蒸煮损失由5.71%增加至9.07%。综上可知,复配膳食纤维添加量影响香肠食用品质,添加8%复配膳食纤维的竹盐香肠食用品质最高。  相似文献   

16.
以橡子淀粉添加量、猪皮匀浆物添加量和植物脂肪替代比例为自变量,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三因素三水平模型,探寻新型猪肉香肠的最优配方。结果表明,添加橡子淀粉、猪皮匀浆物、植物脂肪对猪肉香肠的感官特性均有显著影响。当橡子淀粉添加量为5%、猪皮匀浆物添加量为7%、大豆油替代量为75%(总脂肪量20%)时,猪肉香肠的感官品质最佳。与传统猪肉香肠(猪背膘添加量20%)相比,新型香肠的弹性及持水性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将马铃薯淀粉和果胶干热改性产物应用于香肠中,分析香肠保水性、剪切力、质构特性、热力学性质及感官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共混干热改性果胶和马铃薯淀粉混合物有利于提高香肠的保水性、剪切力、质构特性和感官品质,改性淀粉添加量为6%~8%时香肠品质较好。添加马铃薯淀粉和果胶干热改性产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香肠的品质,为干热改性马铃薯淀粉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裙带菜和猪肉为主要原料,制成一种营养丰富的裙带菜香肠。通过裙带菜、淀粉、大豆分离蛋白的不同添加量以及瘦肥肉的比例的4个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香肠的感官特性及质构性能为评价指标,确定了裙带菜香肠的最佳配方。试验表明:裙带菜香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裙带菜的添加量为20%,淀粉的添加量为18%,大豆分离蛋白的添加量为5%,瘦肥肉的比例为4.0∶1。  相似文献   

19.
淀粉添加量对西式香肠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四水平(2%、4%、6%、8%)设计,研究了不同淀粉添加量对西式香肠品质的影响.通过对样品的感官指标评定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淀粉添加量对西式香肠的感官品质有显著影响,在西式香肠配方中添加4%的淀粉,香肠品质最佳,产品经过80℃40min的蒸煮处理后,在0~4℃下,贮藏期可达到8d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淀粉的种类、淀粉添加量、猪肉肥瘦比、猪肉的处理方式、冷藏时间等因素对生鲜汆肉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生鲜猪肉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上述因素进行研究,并确定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当淀粉为玉米淀粉,淀粉添加量为25%,猪肉肥瘦比为1∶25,猪肉处理方式为手工剁碎,猪肉为热鲜肉时汆肉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