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目的 了解2013—2020年广州市市售生食动物性水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及分布特点。 方法 2013—2020年共采集631份生食动物性水产样品, 进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等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 检出食源性致病菌阳性样品90份, 总检出率为14.26%。生食动物性淡水产品和生食动物性海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60.375, P<0.001。生食动物性淡水产品检出率较高, 达到了45.70%。6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显示, 创伤弧菌检出率最高, 达到9.51%, 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5.86%, 沙门氏菌1.90%。第3季度检出率最高, 为16.15%, 最低的是第1季度(11.36%)。餐饮单位所售生食动物性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21.90%), 其次为超市(7.69%), 网店和农贸肉菜市场所售商品无检出。结论 广州市市售生食动物性水产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致病菌污染主要以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 生食动物性淡水产品污染情况更严重, 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 开展健康宣传教育,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广州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人群致病风险。方法对2006—2018年广州市售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水产品中的VP进行定量检测,利用广州市食物消费量调查、文献综述等方法,应用快速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软件(swift quantitative microbiological risk assessment,sQMRA),开展水产品VP风险评估。结果广州市2006—2018年水产品VP检出率为21.39%(566/2646)。广州市居民每年因食用各类水产品导致VP感染发病例数从高到低依次为:鱼类8375人,甲壳类1727人,软体动物1305人。结论应高度重视水产品VP致病风险,减少生食动物性水产品的摄入,重点防范VP交叉污染,做好公众风险沟通及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市售大米中铬污染情况,评价重金属铬经大米途径摄入的健康风险。方法广州市市售大米经微波-离子交换柱分离,以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总铬、六价铬含量,采用国家标准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的限量值评价大米中重金属铬的污染水平。采用2002年广东省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评价不同人群通过大米途径对铬的膳食暴露情况,并参照中国营养学会对总铬的最高上限标准以及美国环保局(EPA)的《致癌风险评价指南》为标准,对大米中的总铬和六价铬进行人群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广州市市售大米样品中总铬、六价铬的检出率均为100%,总铬的超标率为26.67%(8/30),重金属铬污染对人群的健康危害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标准,成人低于EPA标准,但是14岁以下儿童健康风险高于EPA标准。结论广州市市售大米受到铬污染,广州市居民成人经大米途径摄入重金属铬的健康风险较低,但是对14岁以下暴露儿童可能存在潜在危害,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大米铬污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江苏省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和趋势,为风险评估提供基础定量数据。方法 2010—2018年在江苏省13个市的流通和餐饮环节的不同场所,采集8类淡水产品1 170份,按照GB 4789.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定性和定量检验,使用@RISK软件对数据进行模拟分析,拟合定量污染数据。结果 1 170份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8.0%,污染水平为(-1.01±1.58) lg MPN/g,毒力基因携带率3.7%。内陆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和污染水平高于沿海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不同月份和季度检出率和污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场所检出率和污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分别为(-0.89±1.59) lg MPN/g和(-1.56±1.54) lg MPN/g;第二季度污染水平最高为(-0.56±1.72) lg MPN/g;饭店/酒店污染水平最高为(-0.68±1.55) lg MPN/g;淡水虾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最高为(-0.44±1.68) lg MPN/g。结论 江苏省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严重,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由海产品向淡水产品转移,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散,且有高于沿海地区的趋势。淡水产品可能是引起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淡水虾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严重,需对淡水产品开展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辽宁省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及其分布的情况,发现问题和食品安全的隐患,为食品安全隐患风险的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2019年辽宁省共采集的12类4694份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辽宁省2017年-2019年4694份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总体检出率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最高12.78%,不同种类食品中米面制品、婴幼儿奶粉及辅食和水产及其制品有较高检出,检出率分别为15.02%、14.81%、12.46%,不同包装中散装样品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最高为9.55%,不同抽样场所中网店的致病微生物检出率最高为14.06%。结论 辽宁省市售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污染,其中婴幼儿奶粉及辅食、餐饮食品和水产及其制品受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比较严重,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其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松原市市售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 2016年采集全市五个县、市(区)12类食品,依据吉林省2016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氏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7种致病菌。结果 在采集的12类共205份食品中,检出致病菌22株,总检出率为10.7%。在8种致病菌中,阪崎肠杆菌检出率最高30%,其次是蜡样芽孢杆菌11.1%。在12类食品中,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污染率最高45%,其次为学生餐26.7%。动物性淡水产品、即食非发酵豆制品、鲜榨果蔬汁等食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 松原市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婴幼儿食品存在受致病菌污染的风险,其食品安全应得到重视和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岳阳市售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掌握本市近年来包装饮用水及天然矿泉水的质量安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制定食品监管方案和靶向抽样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岳阳市水质安全,按照GB 8538-2016(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岳阳市市售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验,统计分析2016~2022年岳阳市市售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按照年份、饮用水的类型、生产季节及厂址地域对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2年,共计检测水样485份,其中55份有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11.34%;其中2022年市售饮用水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为14.58%;纯净水和矿泉水中均存在部分污染,但在其他饮用水中的污染最严重,检出率为15.51%;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为20.98%;云溪区检出率高达35%。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及分布情况, 发现危险因素。方法 2016年共采集6类共1058份食品样品, 对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沙门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单增李斯特氏菌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64株, 总检出率为15.50%。食源性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40.93%), 其次为蜡样芽胞杆菌(9.29%)、金黄色葡萄球菌(2.38%)、单增李斯特氏菌(2.08%)、沙门氏菌(1.42%),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0。不同食品类别中水产品检出率最高, 达到了43.52%, 其次为烘焙食品(13.64%)、小摊贩食品(10.62%)、生鸡肉(8.47%)、冷藏膳食(7.50%)和熟肉制品(6.82%), 不同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餐饮店的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50.00%), 其次是农贸肉菜市场(17.70%)、超市(16.71%)和小摊贩(10.62%), 最低的是零售店(9.83%)。散装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15.85%)高于预包装食品的检出率(9.09%)。中心城区烘焙食品、生鸡肉致病菌检出率要高于周边区, 周边区域小摊贩食品致病菌检出率为零。结论 2016年广州市市售食品存在较高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 对食品安全隐患较高的食品应加强监管, 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广州市市售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分布情况。方法 2013—2019年共采集16类共4905份食品样品,开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监测分析。结果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4789.30)中规定的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方法开展检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阳性样品共71份,总体检出率为1.45%。不同食品类别中进口生畜禽肉检出率最高,达到了13.19%, 其次为国产生鸡肉 (5.51%)、水产肉糜(2.50%)、凉拌菜(1.67%)。第1季度检出率最高,为2.14%,最低的是第4季度(0.82%)。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网店的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最高(26.04%),其次为超市(2.38%),小摊贩所售商品无检出。预包装食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5.78%)高于散装食品(0.86%)。结论 广州市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生畜禽肉是主要污染食品,相关政府部门应更有针对性加强监管,预防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湖州市水产品及其环境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P)污染情况,并探讨淡水产品中VP污染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2014—2017年采集湖州市水产品及其环境样品1 388份,分别进行定性VP检测、O群血清学分型和tlh、tdh、trh三种毒力基因型检测,比较分析VP在淡水产品、海产品及其生长环境中的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湖州市淡水产品中VP污染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水产品中VP检出率为25.68%(265/1 032),淡水产品检出率(30.33%,175/577)明显高于海产品(19.78%,90/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83,P0.001)。环境样品中,水底沉积物和存养水体的VP检出率分别为0.86%(1/116)和13.71%(17/124),养殖水体中未有VP检出。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水产品种类、保存方式、流通环节和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VP污染淡水产品。在毒力基因型分布上,水产品与环境样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tlh+tdh-trh-为主。在血清型分布上,淡水产品与海产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以O3血清型为主,其次为O4血清型。结论湖州市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严重,其污染主要来自流通环节中的交叉污染,应进一步加强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苏省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环节中常见弧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等)的污染程度。 方法 参照《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淡水动物性水产品养殖环节中常见弧菌专项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样品的采集和检测。 结果 从淡水养殖场中采集水产品、水体、水底沉积物样品共507份, 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7株(3.4%); 霍乱弧菌4株(0.8%); 溶藻弧菌及创伤弧菌均未检出。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均不携带毒力基因(trh-;tdh-), 主要血清型为O5:H7(41.2%), 主要耐受的抗生素为头孢唑林(94.1%), 其中3株PFGE带型相似性系数100%; 4株霍乱弧菌均为非O1/O139群, 未发现耐药株。结论 江苏省淡水养殖环节中副溶血性弧菌环境污染程度低, 但在淡水养殖环节中检出致病性弧菌, 提示淡食用水产品依然可能存在引发食物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监测2015~2016年吉林省市售淡水产品和生肉中的食源性寄生虫的污染状况,为有效防治食源性寄生虫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SN/T 1748-2006《进出口食品中寄生虫的检验方法》中的方法,在吉林省4个食品监测区域随机采集淡水产品和生肉产品,进行东方次睾吸虫、颚口线虫、华支睾吸虫、刚地弓形虫、牛带绦虫、旋毛虫、猪带绦虫7种寄生虫的检测。结果 2015~2016年共检测501份食品样品,检出寄生虫28份,检出率为5.59%。淡水产品共检测321份,检出寄生虫样品27份,检出率为8.41%,其中,淡水鱼类检测了29种共312份,检出寄生虫样品27份,检出率为8.65%,且华支睾吸虫检出率最高,达4.81%;生肉产品检测了2类(包括鲜牛肉,鲜猪肉)共180份,检出寄生虫样品1份,检出率为0.56%。结论吉林省部分市售淡水产品和生肉中受到寄生虫污染,应加强卫生宣传工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改变人们的不良饮食习惯,以确保公众的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和分布情况,以及污染危险因素。方法 2019年共采集9类共1066份食品样品,对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克罗诺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单增李斯特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等进行监测分析。结果127份样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阳性,检出率为11.91%。食源性致病菌中克罗诺杆菌的检出率最高(24.69%),溶藻弧菌检出率为14.81%、创伤弧菌检出率为6.76%、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52%。不同食品类别中甲鱼和蛙的检出率最高,达到了43.21%,其次为冲调谷物制品(25.93%)、进口生畜肉(15.97%)、生食动物性水产品(15.83%)和水产肉糜(12.50%)。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网店的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29.17%),其次依次是餐饮单位(21.59%)、农贸肉菜市场(15.38%)、超市(14.36%)和学校(8.72%),最低的是零售店(3.88%)。预包装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21.33%)高于散装食品的检出率(10.37%)。结论 2019年广州市部分市售食品存在较高的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应对重点食品加强监管,降低食品中致病菌污染,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售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及分布情况, 发现危险因素。方法 2014~2018年共采集6类共2011份食品样品, 开展蜡样芽胞杆菌监测分析。结果 蜡样芽胞杆菌检出阳性样品共146份, 总体检出率为7.26%。其中6份样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值超过105 CFU/g。不同食品类别中小摊贩食品检出率最高, 达到了10.62%, 其次为烘焙食品(8.69%)、寿司(7.50%)、冷藏膳食(6.67%)、盒饭(6.36%)和熟制米面制品(5.00%)。第3季度检出率最高, 为8.77%, 其次为第2季度(7.98%), 最低的是第1季度(5.09%)。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小摊贩的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11.21%), 其次为餐饮单位(9.31%)和农贸肉菜市场(8.07%), 最低的是超市(6.56%)。散装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7.61%)高于预包装食品(5.38%)。中心城区食品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9.24%)高于周边区(3.65%)。结论 广州市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 部分食品存在安全隐患, 相关部门应针对性加强监管,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分析辽宁市售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共采集420份水产品,应用国标方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对水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检测。结果 经国标方法和MALDI-TOF MS鉴定分离得到123株副溶血性弧菌,总检出率为29.29%(123/420)。不同种类、不同类别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海水产品检出率为33.44%,其中海水贝类检出率最高为49.51%;另外淡水产品中河蟹检出率较高为61.29%。分离的123株菌tlh基因全部阳性,未检测到tdh和trh基因,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显著,耐药率为94.31%。结论 辽宁省市售水产品不同程度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尤其在河蟹中存在较高检出,应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由水产品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源性疾病。同时,MALDI-TOF MS作为一种快速、准确、高通量的全新微生物鉴定技术,实现了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特异性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嘉定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2016~2017年嘉定区食品中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监测共采集12大类样品433件, 检测460件样品, 并根据《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监测样品中有49件样品检出食源性致病菌, 总检出率10.65%。其中, 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32.09%), 其次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27%)、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0.62%)、沙门氏菌(0.23%)。检出食源性致病菌较多的前4位食品品种分别为冷面、即食非发酵豆制品、即食发酵豆制品、即食凉面(粉、皮)。结论 根据本研究显示本区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 应加强重点食品在各个环节的监管, 继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吉林省市售餐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管理、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2019年从吉林省9个监测地区采集到的8279件市售食品样本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2011年 -2019年从吉林省市售食品中共检测出单增李斯特菌阳性菌株352株,总检出率4.25%;各检测地区间长春市阳性检出率最高(7.63%),其次为四平市(6.03%);12类市售食品中肉及肉质品阳性检出率最高(9.41%),其次为速冻米面食品(6.72%);各类采样地点中超市的阳性检出率最高(6.89%),其次为农贸市场(5.64%)和快餐店(5.08%);散装食品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预包装食品。结论 2019年吉林省的单增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较临近三年呈回升态势;长春市与四平市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其他地区严重;肉与肉制品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其次为速冻米面食品;流通环节中单增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较高;散装食品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预包装食品严重。有关部门应针对地区现状、食品类型和包装类型的不同加强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餐饮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 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 为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对广州市5类500批次餐饮食品进行检验, 并经VITEK 2鉴定。结果 500批次餐饮食品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 检出率为1.80%, 其中熟肉制品和凉拌菜、寿司食品检出率分别为3.33%和3.00%。结论 广州市餐饮食品整体情况良好, 但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安全隐患, 需加强对易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熟肉制品和凉拌菜、寿司等重点品种的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