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1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1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吉林省3121份水产品及其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 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从吉林省9个地市级行政区采集市售水产品及其制品样品共3121份,包括鲜活产品、生食产品、冷冻鱼糜制品和熟制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10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全部3121份样本食源性致病菌总阳性检出率为2.3%(72/3121)。检出率最高为生食产品(4.6%,25/540), 其次是冷冻鱼糜制品(2.5%,23/938)和鲜活产品(1.5%,24/1556)。检出的主要致病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生食产品和鲜活产品,检出率分别8.9%(16/180)和6.0%(18/299)。单增李斯特菌主要污染冷冻鱼糜制品,检出率为8.6%(21/244)。熟制品致病菌检出率为0%。其他致病菌检出率很低,甚至为0%。结论 吉林省市售的水产品及其制品受到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 存在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吉林省市售餐饮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管理、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年-2019年从吉林省9个监测地区采集到的8279件市售食品样本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分离鉴定。结果 2011年 -2019年从吉林省市售食品中共检测出单增李斯特菌阳性菌株352株,总检出率4.25%;各检测地区间长春市阳性检出率最高(7.63%),其次为四平市(6.03%);12类市售食品中肉及肉质品阳性检出率最高(9.41%),其次为速冻米面食品(6.72%);各类采样地点中超市的阳性检出率最高(6.89%),其次为农贸市场(5.64%)和快餐店(5.08%);散装食品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预包装食品。结论 2019年吉林省的单增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较临近三年呈回升态势;长春市与四平市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其他地区严重;肉与肉制品单增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最为严重,其次为速冻米面食品;流通环节中单增李斯特菌阳性检出率较高;散装食品的单增李斯特菌污染情况较预包装食品严重。有关部门应针对地区现状、食品类型和包装类型的不同加强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吉林省9274份肉及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吉林省9个地市级行政区采集市售6类肉及肉制品样品共9274份,包括生畜肉、生禽肉、熟肉制品、调理肉制品、冷冻肉糜制品和动物血液及制品。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检测10种食源性致病菌。结果 全部9274份样本食源性致病菌总阳性检出率为3.9%(366/9274)。检出率最高为调理肉制品 (13.0%,63/483),其次是生禽肉(5.6%,107/1900)和生畜肉(5.0%,71/1428)。检出的主要致病菌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生禽肉中弯曲菌检出率(7.5%,31/411)和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3.9%,7/180)均高于沙门菌检出率(3.5%,8/231)。生禽肉、生畜肉中未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动物血液及制品未检出单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弯曲菌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冷冻肉糜制品未检出沙门菌。熟肉制品未检出大肠埃希氏菌O157、志贺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熟肉制品各年度检出率范围为1.3%-4.4%。结论 吉林省市售的肉及肉制品较长时间受到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存在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吉林省肉及肉制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分析主要的危险因素,为防控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随机采样原则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样本采样要求,对2011-2019年吉林省9个市的肉及肉制品采集5683株样品,依据GB/T 4789的标准方法,对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出阳性食源性致病菌314株, 总体检出率为5.53%, 其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出率依次为1.47%、5.51%、9.41%。在不同地点采集的标本中,农贸市场、酒店和超市检出率较高,集体食堂和学校周围小商铺均未检出。结论 吉林省各市不同场所的肉及肉制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根据污染程度实施有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2016~2019年吉林省食源性金黄色葡菌球菌污染现状。方法 采集2016~2019年吉林省9个地(市)级的餐厅、超市和零售市场等地点食品样本,共计2824件,根据GB 4789.10-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进行测定,采用率、构成比和X2检验的方法对检出率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6~2019共监测样本2824份,总检出率2.02%;9个地区中白城市总检出率最高(4.59%),其次为四平市(3.82%),白山市总检出率最低(0.51%);13类食品中有8类食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为焙烤及油炸类食品、餐饮食品、调味品、豆制品、冷冻饮品、肉及肉制品、乳与乳制品和速冻米面食品,其中速冻米面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9.00%);餐饮服务环节阳性检出率为2.45%(22/898),流通环节阳性检出率为1.87%(36/1928);CFU(colony forming units,平板计数法)法测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5.29[2.65~7.94] CFU/g(mL),MPN(Most Probable Number,最大可能数法)法测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53[0.76~5.29]MPN/g(mL)。结论 2016~2019年吉林省各地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情况普遍存在,其中白城市污染相对严重,吉林省所有食品类别中,速冻米面制品污染相对严重,应给予高度重视,餐饮服务环节和流通环节还需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吉林省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 确定高危食品的种类和分布。方法 依据《2014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物质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 对2014~2015年市售7类食品中的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致泻大肠埃希氏菌和空肠弯曲菌进行检测, 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5年监测的4067份样品中, 检出阳性致病菌67株, 总体检出率为1.65%。其中, 沙门氏菌27株、铜绿假单胞菌20株、致泻大肠埃希氏菌1株、空肠弯曲菌19株。桶装饮用水污染最为严重, 检出率为20.62%; 肉与肉制品检出率为3.72%, 散装和预包装食品中食源性疾病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55%和1.96%。结论 吉林省市售食品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其中桶装饮用水、肉制品为主要污染食品类别, 卫生部门应加强对其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1—2019年吉林省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监管及食源性疾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集2011—2019年吉林省九个地(市)级的餐饮服务环节和流通环节中的样品3 173份,参照GB 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中的方法,对食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 2011—2019年吉林省3 173份食品样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总检出率为23.6%(750/3 173),2015年检出率最高(38.5%, 62/161),2017年检出率最低(11.8%, 20/170);白山市检出率最高(35.8%, 139/388),其次为延边州(31.4%, 97/309),四平市检出率最低(15.3%, 76/496);蛋与蛋制品检出率最高(60.0%, 3/5),其次为乳与乳制品(39.3%, 114/290)及婴幼儿食品(31.1%, 185/595);百货商场中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最高(32.4%, 22/68),其次为小吃店及饮品店(30.9%, 43/139)、快餐店(29.1%, 25/86)。平板计数(CFU)法测得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5.8(2.9,8.7)CFU/g(mL),稀释培养测数(MPN)法测得结果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6.4(3.2,9.6)MPN/g(mL)。结论 吉林省各地市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蜡样芽胞杆菌污染,以白山市最为严重,蛋与蛋制品、乳与乳制品是主要受污染食品,食品监管部门应加强百货商场、小吃店及饮品店等地点的安全监测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掌握吉林省市售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污染情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及保障食品安全工作提供科学研究数据。方法:根据GBT4789.14-201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蜡样芽胞杆菌检验方法对2011-2015年的1693份样品进行蜡样芽孢杆菌监测。结果 1693份样品中检出蜡样芽胞杆菌557株,总检出率为32.90%。2015年阳性检出率较其他年份显著升高。乳与乳制品污染最为严重,其次为餐饮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其检出率分别为39.45%、31.49%和31.09%。餐饮服务环节与流通环节、散装与预包装等因素对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五年间吉林省食品中蜡样芽胞杆菌均存在严重污染, 2015年该菌污染率显著升高。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加大监管力度,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吉林省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 2011~2018年吉林省16类共13507份食品样品,对沙门氏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13507份样品中检出沙门氏菌75株,总检出率为0.56%。其中2016年检出率最高,为1.02%;9个地区中白城市检出率最高(2.63%);不同食品类别中生肉及生肉制品检出率最高,为2.29%;75株沙门菌主要以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为主,分别占总数的37.33%和13.33%。结论:吉林省食品中存在沙门氏菌污染,具有潜在的食源性疾病风险,应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吉林省市售淡水鱼的食源性寄生虫污染状况。方法 按照SN/T 1748-2006《进出口食品中寄生虫的检验方法》, 对2017~2019年吉林省4个食品监测区域随机采集淡水鱼, 进行东方次睾吸虫、颚口线虫、华支睾吸虫3种寄生虫的检测。结果 共检测1200份淡水鱼样品, 27份检出寄生虫, 检出率为2.25%; 4个地区中, 松原市检出率最高, 达5.33%; 3种寄生虫中, 华支睾吸虫检出率最高, 达4.25%。结论 吉林省部分市售淡水鱼已受到寄生虫污染, 应加强食品卫生宣传工作, 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