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浪涛 《针织工业》2014,(11):42-46
在回潮率为40%,冷冻时间为24 h,冷冻温度为-86~-10℃的条件对普通脱胶桑蚕丝纤维进行低温冷冻处理,通过SEM测试、FT-IR测试及XRD测试探讨了桑蚕丝纤维前低温冷冻处理前后结构变化,并对低温冷冻处理后桑蚕丝纤维进行力学性能测试。采用兰纳素蓝3G染料对处理前后桑蚕丝纤维进行染色,并进行染色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低温冷冻处理后纤维表面出现明显的孔洞、裂痕结构;低温冷冻处理后的蚕丝蛋白结构仍以β-折叠结构为主,无规线团结构及α-螺旋结构有向更稳定结构转变的趋势;低温冷冻处理后桑蚕丝纤维仍以silkⅡ型结晶结构为主;低温冷冻处理后纤维的断裂强力有所下降,但伸长率明显提高;采用兰纳素蓝3G染料染色,上染率、固着率及总固着率均有所提高,染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大豆纤维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及其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纺织材料,可改变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和形态,并使其染色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文章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大豆纤维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大豆纤维间的抱合力,改善其染色性.同时,通过比较处理前后大豆纤维在不同温度、pH值等条件下上染速率的变化,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大豆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大豆纤维染色速率、平衡上染率都有所提高,可降低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酸的用量,从而减小纤维损伤.  相似文献   

3.
对蚕丝织物进行高温、日晒、蛋白酶处理,测定处理前后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固着率、总固着效率及染色物的表面颜色深度。结果表明:吞丝纤维经高温、日晒或蛋白酶处理后,活性染料染色性能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在于酷氨酸含量的减少和丝蛋白微结构的变化而致。  相似文献   

4.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亚麻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可改变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和形态,并使其染色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处理后的亚麻织物染色速率、上染率、固色率都有所提高,从而解决亚麻染料上染率低、染色牢度差、色光萎暗等缺陷,大大提高了亚麻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5.
刘伟  李玲 《染整技术》2012,34(3):9-11,6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亚麻织物进行表面处理,可改变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和形态,并使其染色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后的亚麻织物染色速率、上染率、固色率都有所提高。从而解决亚麻染料上染率低、染色牢度差、色光萎暗等缺陷,大大提高了亚麻的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涤纶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态的变化,探讨了经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涤纶织物的上染性能和手感的变化。结果表明,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能,同等染色条件下,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织物染色速率及染色上染率较未处理样品都明显提高,而且,经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处理的涤纶织物在110℃条件下染色可以达到常规130℃条件下的染色上染率。涤纶细绒织物经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手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对涤纶织物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涤纶织物处理前后表面形态的变化,探讨了经常压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涤纶织物的上染性能和手感的变化.结果表明,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提高了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能,同等染色条件下,经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织物染色速率及染色上染率较未处理样品都明显提高,而且,经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涤纶织物在110℃条件下染色可以达到常规130 ℃条件下的染色上染率.涤纶细绒织物经空气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手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研究不同冷冻温度处理后桑蚕丝纤维的表观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变化情况。采用低温冷冻设备对普通脱胶桑蚕丝进行-10℃~-86℃冷冻处理,测试了不同冷冻温度下桑蚕丝纤维的外观形态、红外光谱图、X射线衍射图谱、热学性能、直径和体积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冷冻处理后,在桑蚕丝纤维表面会出现局部孔洞、裂隙结构现象,且冷冻温度越低,这种结构变化越明显;丝蛋白中的无规线团结构及α-螺旋结构有向更稳定结构转变的趋势,且结晶结构向更规整的SilkⅡ型结构转化,蚕丝的热稳定性改善,最大吸热分解温度提高2℃以上,对应的分解焓值提高5 J/g以上,而冷冻后纤维在直径及体积质量方面的变化并不明显。认为:冷冻处理可用于桑蚕丝纤维的改性。  相似文献   

9.
王东升 《印染》2004,30(11):7-9
对蚕丝织物进行高温、日晒、蛋白酶处理,测定织物处理前后丝素对活性染料上染率、固着率和总固着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蚕丝经处理后对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有所下降。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氨基酸组分分析发现,处理后蚕丝表面的酪氨酸含量降低。本文还对丝素氨基酸含量与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活性染料对甲壳胺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何雪梅  唐人成 《印染》2004,30(5):1-5
讨论了中性盐用量、纯碱用量及染色温度对甲壳胺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影响,比较了甲壳胺纤维、棉和羊毛的可染性。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剂及温度对染色的影响与所用的染料结构有关:中性盐对含4个以上磺酸基的染料起促染作用,对含3个以下磺酸基的染料起缓染作用;乙烯砜型或含乙烯砜染料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随纯碱用量的增加,其上染率和固着率降低;双一氯均三嗪类染料可在中温条件下染色,增加纯碱用量可提高其上染率和固着率。甲壳胺纤维的可染性远高于棉和羊毛,较容易染得深浓色。  相似文献   

11.
羊毛用活性染料在真丝上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峰  邵建中 《印染》2005,31(11):4-6
测定不同温度、pH值条件下,二氟一氯嘧啶型活性染料在蚕丝、羊毛和棉纤维上的上染率、固着率和总固着率;通过初步研究这类染料在蚕丝纤维上的成键性能,优化羊毛用活性染料染蚕丝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70℃和pH值8.5~9.5的条件下,蚕丝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弱碱性条件下,蚕丝纤维上的-NH2和-OH均参与与染料的反应,所以总固着率较高,各项染色牢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活性染料对木棉纤维的染色性能,引入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木棉纤维进行前处理,采用SEM和FT-IR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着重考察了强碱处理、半碱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及等离子体结合半碱处理四种不同前处理工艺对木棉纤维强力及其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四种前处理工艺均能迅速提高纤维的吸水能力和染色性能,等离子体处理仅仅在纤维的表面,采用等离子体结合半碱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减少强碱处理对木棉纤维机械性能的损伤,并可以有效地改善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以活性橙X-EN染色为例,经过等离子体结合半碱处理,上染率和固色率分别达到86.63 %和70.32 %。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拉伸率羊毛(0,30%,50%)及甲酸处理羊毛纤维进行染色,测试其染色性能,发现其上染率大小依次为:甲酸处理羊毛拉伸率50%羊毛拉伸率30%羊毛未处理羊毛。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不同处理条件下羊毛纤维的细胞间质(CMC)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拉伸后羊毛纤维鳞片层中细胞间质的总厚度变窄,细胞间质中δ层的染色深度下降,整个细胞间质的完整性被破坏,甲酸处理后有些鳞片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质随着鳞片的脱落已基本不存在,皮质细胞间质中δ层出现间断。经实验验证:上染率增大的主要原因为羊毛纤维表面类脂阻碍层的减少;羊毛纤维细胞间质结构的改变促使染料向内部渗透的有效表面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羊毛织物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羊毛织物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并对处理后的羊毛进行表面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的分析和染色.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羊毛纤维表面变得粗糙,碳-氧键增多;羊毛染色初始壁障被破坏,改善了染色性能,表现为初染温度降低,上染速率、上染率、表观色深提高,染色牢度提高了0.5级.低温等离子体用于羊毛的染色,能够降低染料用量,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染色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5.
蚕丝丝素的表面结构与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FTIR(ATR)分析技术和二次微分谱图处理方法研究高温、日晒、蛋白酶处理对丝素微细结构和酪氨酸含量的影响;应用氨基酸分析技术研究上述外界因素对丝素蛋白中具有亲核基团的氨基酸剩基的影响。结果表明:蚕丝纤维经高温、日晒或蛋白酶处理后,活性染料的上染率、固着率、总固着效率有不同程度下降,染色物的表面颜色深度和得色的丰满性也均下降。酪氨酸含量的减少和丝蛋白微细结构的变化是导致活性染料染色性能下降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6.
采用活性染料对大豆蛋白/牛奶酪素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简称双蛋白纤维)进行染色。探讨了染色温度、时间、纯碱和氯化钠用量等对上染率和固着率的影响,比较了双蛋白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的染色性能,分析了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提升性能。结果表明,中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1~2 g/L,氯化钠20~40 g/L,60℃染色60 min以上;高温型活性染料的最佳染色工艺条件为:纯碱0 g/L,氯化钠20~40 g/L,80~90℃染色60 min以上;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的上染率和固着率均高于大豆蛋白纤维,且活性染料对双蛋白纤维染色的提升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羊绒纤维低温染色工艺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低温染色可以降低对羊绒纤维的损伤,提高纺纱性能.影响低温染色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染色温度与低温助剂.采用不同性质染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羊绒纤维染色,对染色后织物的外观手感、单纤维断裂强力、摩擦色牢度以及各种染料在低温助剂不同用量条件下对纤维上染率影响进行比较,提出了羊绒纤维低温染色的最佳工艺:染色温度80~85℃,低温助剂用量2%,并探讨了羊绒纤维低温染色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研究在不同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α-溴丙烯酰胺型活性染料在蚕丝纤维和羊毛纤维上的上染率、固着率和总固着率,初步探讨这类活性染料在蛋白质纤维上的成键性能,优化此类活性染料染蛋白质纤维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离子液体作用下酸性染料染獭兔毛纤维的染色性能。本试验中在离子液体用量确定情况下,在此基础上对离子液体的处理温度进行了优化。测定了离子液体作用下獭兔毛纤维的表面形态和染色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液体作用于獭兔毛纤维,使其表面产生了刻蚀作用,且在温度60℃,离子液体用量为20%时染色效果最佳。离子液体作用提高了染料的上染率,实现了低温染色。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一氯均三嗪型和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在蚕丝纤维和棉纤维上的上染率、固着率和总固着效率,探讨这两类活性染料在蚕丝纤维上的成键性能,确定其最佳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