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以粳米碎米和芋艿头全粉为主要原料,辅以硒营养元素,L-α-磷脂酰胆碱和单甘酯作为复合质构调节剂。采用挤压膨化法制备富硒芋艿头重组米,通过正交试验对富硒芋艿头重组米的工艺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挤压膨化温度140℃,螺杆转速180 r/min,含水量25%和喂料速度20 kg/h。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富硒芋艿头重组米的硬度为401.17 g,黏聚性为0.75 mJ,弹性为1.63 mm,胶着性为396.23 g,咀嚼性为4.05 mJ,蒸煮损失率为4.12%,与粳米的质构特性和蒸煮损失率接近,综合品质好于粳米,挤压膨化前后硒含量无明显变化。富硒芋艿头重组米的结晶度降低,形成了直链淀粉-脂类复合物,表面呈现粗糙和不规则形状,颗粒不完整,黏度降低,热稳定性和抗老化性得到改善。富硒芋艿头重组米的快速消化淀粉含量降低、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升高、增加,挤压膨化提高了重组米抗性淀粉和缓慢消化淀粉的含量。研究结果为开发硒和芋艿头产品,具有低消化性能的淀粉类食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薏米挤压膨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意米的挤压膨化条件和挤压意米的特性进行了。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可以明显提高薏 米的糊化度和浸提率。通过对挤压膨化薏米的特性的分析讨论,为薏 米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将五种杂粮按不同比例(0%-25%)添加到非当季籼米中,通过双螺杆挤压技术制备杂粮重组米。研究不同杂粮及其添加比例对重组米体外消化表征特性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定重组米的微观结构、晶体结构,探索杂粮添加影响挤压杂粮重组米体外消化的可能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添加杂粮粉均能提高挤压重组米RS和SDS含量,降低RDS含量和淀粉消化水解率,其中添加燕麦麸皮对挤压重组米的影响最大;杂粮添加均能显著降低挤压重组米的GI值,其中,燕麦麸皮和鹰嘴豆对挤压重组米的GI值影响最为显著,当添加量为25%时,燕麦麸皮挤压重组米和鹰嘴豆粉挤压重组米的GI值最小,分别为66.63,67.51,属于中GI食物。添加这五种杂粮粉均能促进挤压重组米的老化结晶,提高挤压重组米的回生值和抗消化性,其中添加燕麦麸皮对挤压重组米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4.
辅食的适时适度添加对婴幼儿的体智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黑小麦、黑米、黑豆和黑芝麻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婴幼儿颗粒面条,并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RVA和体外消化速率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挤压膨化对婴幼儿颗粒面条中淀粉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后淀粉圆形的颗粒结构消失,且挤压膨化淀粉颗粒破碎后重组的颗粒结构表面碎片及粗糙度增高,表面致密度降低;衍射角13°和20.5°出现很强的峰,表明挤压膨化使淀粉晶型从A型转变成V型;挤压膨化颗粒面条中淀粉比传统挂面工艺生产的颗粒面条中的淀粉有更高的峰值粘度和衰减值,更低的回生值和峰值时间;体外模拟消化实验中,传统挂面工艺颗粒面条和挤压膨化颗粒面条淀粉消化率分别为85.13%和92.44%(P0.05),挤压膨化提高了颗粒面条淀粉消化率和消化速率。  相似文献   

5.
挤压膨化加工作为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及饲料等多个领域中。利用挤压膨化加工可使食品物料中的淀粉糊化和蛋白质变性,以及有效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提高其生物利用率。目前,中低档茶叶如夏秋茶等因其存在苦涩味重且价格较低等问题,导致其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低。若利用挤压膨化技术将中低档茶叶进行挤压膨化加工,能有效降低其苦涩味,增加其生物利用度。此外,膨化后的茶叶再经粉碎后还能作为食品或饲料的添加原料而制成含茶食品或茶饲料,进而提高中低档茶叶的综合利用途径。本文介绍食品挤压膨化加工特性及其在茶叶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前景,以期为更合理、更科学地利用膨化加工开发含茶食品或茶饲料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不同挤压参数制得的13种挤压重组米样品和普通籼米,探讨挤压样品的糊化度、质构特性、膨化度、水溶性、吸水性等挤压特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膨化度与弹性(r=—0.583)、回复性(r=—0.757)呈显著负相关;吸水性与回复性呈显著正相关(r=0.613);容重与胶黏性呈显著正相关(r=0.657);糊化度与膨化度、吸水性、容重也有一定相关性;黏度与水分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920),与碘蓝值也有一定的负相关(r=—0.303)。雷达图显示出重组米样品相比普通籼米的糊化度、硬度、内聚性、胶黏性、回复性和耐咀性均升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燕麦膳食纤维、大米蛋白、高直链玉米淀粉的添加对挤压重组米熟化后血糖生成指数(GI)及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挤压重组米(HMER)熟化后的GI值相比天然大米(NR)显著降低(P<0.05),原因是添加高直链玉米淀粉促使米样形成更多难酶解的V型淀粉结晶。燕麦膳食纤维挤压重组米(DFER)和大米蛋白挤压重组米(RPER)蒸煮后的GI值高于NR而略低于挤压空白米(ER)。红外光谱图和X衍射结果表明:添加燕麦膳食纤维和高直链玉米淀粉会促进挤压重组米的淀粉老化,而添加大米蛋白则会抑制挤压重组米淀粉老化。HMER在透明度和颜色上与天然大米相近,而DFER、RPER则与天然大米差别较大。HMER、DFER、RPER的蒸煮性质和蒸煮后的黏度与挤压空白米(ER)无显著差异(P>0.05)。DFER、RPER蒸煮后的硬度显著低于ER(P<0.05),而HMER和ER的硬度无显著性差别(P>0.05)。  相似文献   

8.
以芋艿头全粉和碎粳米为主要原料,硒作为营养强化剂,L-α-磷脂酰胆碱和单甘酯作为复合质构调节剂,利用挤压膨化法制备富硒芋艿头营养重组米。通过对芋艿营养重组米研究发现:芋艿头全粉可提高营养重组米的黏聚性,增加营养重组米的弹性,改善营养重组米的硬度和感官品质;营养重组米表面粗糙呈不规则形状,形成了V-型淀粉酯复合物的结晶结构,相对结晶度降低,糊化温度降低,淀粉酯复合物的焓变值增大;营养重组米的峰值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均逐渐减小,快消化淀粉含量降低、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升高,富硒芋艿头营养重组米的稳定性、抗老化性和消化特性得到明显改善。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功能型营养重组米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辅食的适时适度添加对婴幼儿的体智发育至关重要,本研究以黑小麦、黑米、黑豆和黑芝麻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技术生产婴幼儿颗粒面条,并利用扫描电镜、X-衍射、RVA和体外消化速率测定等手段研究了挤压膨化对婴幼儿颗粒面条中淀粉结构及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工后淀粉圆形的颗粒结构消失,且挤压膨化淀粉颗粒破碎后重组的颗粒结构表面碎片及粗糙度增高,表面致密度降低;衍射角13°和20.5°出现很强的峰,表明挤压膨化使淀粉晶型从A型转变成V型;挤压膨化颗粒面条中淀粉比传统挂面工艺生产的颗粒面条中的淀粉有更高的峰值粘度和衰减值,更低的回生值和峰值时间;体外模拟消化实验中,传统挂面工艺颗粒面条和挤压膨化颗粒面条淀粉消化率分别为85.13%和92.44%(P0.05),挤压膨化提高了颗粒面条淀粉消化率和消化速率。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X-射线衍射对营养重组米的回生特性和晶体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稳定化米糠对营养重组米回生特性及Avrami方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稳定化米糠对营养重组米的回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添加稳定化米糠的挤压重组米其结晶速率常数k明显小于没有添加米糠的营养重组米和天然大米,晶体的成核方式为瞬间成核;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经7d贮存期回生后的样品中,添加稳定化米糠的营养重组米会形成V-型和少量B-型晶体结构,表明有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