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红  邓楠楠 《丝绸》2023,(10):115-123
日本“蚕织浮世绘”是中华农业技术文化东传日本的证据。江户时代的胜川春章、北尾重政、喜多川歌麿等日本画家绘制的“蚕织浮世绘”,再现了中国古代《蚕织图》技术环节称谓、蚕桑器具形状、“图文互释”等特征。15世纪至19世纪后期,鉴岳真相收藏梁楷《蚕织图》、狩野永纳摹绘宋宗鲁本《蚕织图》、橘守国以楼璹版《蚕织图》为基础《绘本直指宝》,深化了中华农业技术文化东传日本的基础并扩大了其影响,最终形成日本“蚕织浮世绘”。“蚕织浮世绘”是日本农耕图像表达迈向本土化的结果,其特征包括3幅连续绘的表现形式,画面套色艳丽、构图空间多元、人物肖像“美人绘”等,其中仍能看到中国古代《蚕织图》技术文化的影响痕迹。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楼《蚕织图》的描述以及创作前后的介绍 ,表明《蚕织图》不仅是重要的技术文献 ,其艺术与社会价值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向春香  李宜璟  陶红 《丝绸》2015,(3):62-67,73
历代"耕织图"中"蚕织图"生动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等劳作过程。从南宋直至晚清,由于许多文人画家参与绘制"蚕织图",图画内容、图画数量、绘制风格各不相同,故留下了"蚕织图"不同的绘制版本。至清代,"蚕织图"出现了石刻、年画、瓷器、彩绣画、实景图、彩廊、墨锭、木刻屏风等表现形态各异的载体,为"蚕织图"的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这些变化体现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活动,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蚕织图"也就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蚕织丝绸     
作者于1984年在《丝绸》12期上发表的“谈谈如何解决茧丝生产矛盾”一文中曾经提出:使蚕儿不结成茧而吐成茧绵(即平面茧)。在1985年春期作了扩大试验,取得预定效果。现将它称为“蚕织丝绸(毯)”,并谈一些看法,供蚕丝界同志研究。“蚕织丝绸”是否可行,有否理论依据,可从熟蚕的吐丝习性和蚕织丝绸的实用  相似文献   

5.
四、蚕神类神话传说嫁祖教民养蚕说螺祖,黄帝元妃。《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螺祖。螺祖为黄帝正妃”。宋罗泌撰《路史·后纪五》:“黄帝元妃西陵氏田螺祖,以其始蚕,故又把先蚕。”先蚕,即蚕神。在我国把先蚕的时间很早,《后汉书峡L仪志》:“把先蚕,礼以少车。”用猪和羊做祭祖的贡品,仅次太牢,礼不算轻。由螺祖又产生雷祖峰,清李元度重修《南岳志》GI湘衡稽古》:“雷祖从(黄)帝南游,死于衡山,遂葬之。今峋峨有雷祖峰,上有雷祖之墓,谓之先蚕家。其峰下回西陵路,盖西陵氏始蚕,后人…  相似文献   

6.
赵泽祥 《丝绸》1999,(9):41-43
在今存《荀子》三十二篇中 ,记叙蚕学内容较为完整的当推《赋》篇。研究荀子《赋》篇中的“蚕赋”及其写作背景 ,是探索先秦时期的蚕业科技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7.
《诗经》中的咏蚕内容有30多处,遍及黄河流域五省,而黄河流域是我国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我国蚕业起源的中心。诗中的咏蚕内容,展现了我国蚕文化的源远流长,为研究我国西周时期的养蚕业,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妇女在蚕织劳动中担负着艰巨的工作,而传说中的蚕神,也往往是妇女形象的化身。文章从历代文献诗赋着笔,叙述了妇女在这一领域尤其是织绣方面的杰出技艺和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9.
蜀锦     
四川古称蜀,《释文》和《玉篇》里说“蜀”是“桑中虫”,亦即蚕虫.因而古蜀国也有蚕丛之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以成都为中心的古蜀国就以“布帛金银”之丰饶而闻名于天下。  相似文献   

10.
刘安定  孙婉莹  秦雨萱 《丝绸》2023,(9):161-167
针对日本《延喜式》记录中花楼织机是否存在的问题,文章运用中日古文献、纺织品考古两维印证的方法,得到最早在初唐末期,至迟在晚唐时期花楼织机已经传播到日本,并极大促进了日本织造水平提高的结论。研究表明:《延喜式》中绫织机织匠数与花楼织机织匠人数吻合,反映了其绫织机为花楼织机的可能;中国《敦煌文书》辅证了花楼织机最初应用于绫织物的事实,同时,现藏于日本正仓院的染织文物实证了日本延长年间花楼织机的存在;《延喜式》中织部寮织机用竹数量符合花楼织机衢脚的需求,并且绫织机综丝用量符合花楼织机装造规律。文章结合《大宝律令》中有关“挑文师”的记录,可以推断最早初唐末期、至迟晚唐时期日本织部司存在着花楼织机。  相似文献   

11.
周祥 《四川皮革》2012,(17):54-56
从上古时期始于“裹脚皮”的原始鞋诞生起,鞋在上万年历史的嬗变中,展示着人类的智慧与文明。而我国古代自“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韩非子·五蠹》)人们脚上穿的足衣,历经屦——一种单底的用麻绳或葛绳编的鞋叫屦。《孟子·腾文公上》:“捆屦织席以为食。”赵歧注:“捆,犹叩椽也。织屦欲使坚,故叩之也。  相似文献   

12.
《丝绸》1986,(1)
年价全,汀臼出版单位】地元)年数全期 址刊物名称内容简介(山西纺织》山西省到太原市解织科学研J放南路20完所辽宁省纷}沈阳市沈《江宁纺织科技》{织科学研…河区宫前四}2究所天津市纺{天津市河《夭津纺织科技》织工业研究所北路202号《丝绸》,全国丝绸{杭州莫干卜}工业科技{山  相似文献   

13.
一、棉花的溯源我国为世界主产棉国之一。有棉历史悠久。使用棉花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夏书》有“织贝”。《汉书》有“布帛叠之”记载。《书经》指出:“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橘柚锡贡”《书经集他》〈蔡沈( 1167—1230年南宋学者)注〉:岛夷。东南海岛之夷。卉,草也。葛越木绵(棉)之属。织贝。锦名。织为贝文。诗曰贝锦是也。今南夷  相似文献   

14.
璇肌图     
璇肌图璇肌图又叫织锦回文诗图,相传为晋代才女窦滔之妻苏惠所织。这是发生在十六国前秦时期(公元352—394年)的故事。窦滔,字连波,能文善武,志向颇高;其妻苏氏,名惠,字若兰。苏惠自幼天资聪慧,三岁学字、五岁学诗、七岁会画、九岁学绣、十二岁善织。符坚...  相似文献   

15.
<正> 一、概述 蚕,又名家蚕,桑蚕,吃桑叶长大,一般经过四眠吐丝做茧,其丝或织绸缎。蚕在茧里就变成蛹。蚕蛹营养极为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醇、少量卵磷脂、甾醇、脂溶性维生素及钙磷等微量元素和无机盐。据营养学家分析,蚕蛹  相似文献   

16.
江苏丝绸业历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1958年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和1960年连云港二涧水库遗址都曾出土过陶纺轮、石纺轮;吴江梅堰遗址出土的黑陶器壁上也发现了“蚕纹”图饰。可见远在五千多年前,江苏境内就已有了原始的蚕桑业。春秋战国时期,江苏丝绸业逐步发展。《尚书·禹贡》记载中,徐州和扬州出产丝织品。徐州指今山东南部和江苏北部一带,贡“玄纤缟”,即黑色和白色的纤细丝绸;扬州指今淮河以南地区,贡“织贝”,可能是一种有贝壳花纹的织锦。早在吴王诸樊时代,“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以送  相似文献   

17.
五、东方丝路终点日本中日两国之间一衣带水,通过朝鲜半岛或经由日本海环流水路,交往十分方便。日本有本地古来就有蚕业的传说,也有记载说,公元前3世纪,江浙一带的吴地有兄弟二人东渡黄海至日本传授蚕织和缝制吴服的技艺,  相似文献   

18.
据《针织时代》1985年9期报道,瑞士发明了一种不用传统织针的纬编针织机。该机用旋转弯针代替传统织针进行编  相似文献   

19.
成语:老蚕作茧,出自宋·苏轼《石芝》:“老蚕作茧何时脱?梦想至人空激烈。”老蚕作茧,意即老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缚自己。我们在这里要说的是,老蚕作茧之蚕一身是药,可谓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20.
现在有二种基本织造技术:单梭口和多梭口织造。在单梭口织机上,整幅经纱同时开口,新的纬纱一次织入整个梭口。在多梭口织机上,梭口成波浪式地向前逐步开启,纬纱则同时在好几个梭口相继织入。在单梭口织造中,产量的增加原则上是靠提高织机本身的各个《生产机能》的速度;而在多梭口织造中,产量的提高靠增加同时进行的《生产机能》的数目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