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茄汁鱼罐头是水产罐头的重要品种,也是出口水产罐头的主要品种之一。 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对产品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断地提高茄汁鱼罐头的质量,是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仅就提高茄汁鱼罐头质量问题谈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鲍康力 《美食》2010,(8):28-29
<正>近几年来,挪威三文鱼在我国餐饮市场上很受欢迎。"三文鱼"最早是香港人按照英语"salmon"翻译过来的发音,又称鲑鱼或大马哈鱼,鲱形目鲑科。体呈纺锤形,长约60—70厘米,重5千克。平时栖息于海洋,秋季生殖季节进入河流,雌鱼在江底掘穴产卵,产卵后死亡。分布于太平洋北部,为名贵的冷水性鱼类之一,每年9—11月上市。由于这种鱼长年生活在冰冷的海水里,被誉为"冰海鱼皇"和"鱼中之王"。挪威是世界最大的大西洋三文鱼生产国,每年从挪威出口到中国的三文鱼超过1.5万吨。  相似文献   

3.
茄汁鱼罐头是水产罐头的主要品种之一,目前生产茄汁鱼罐头的工艺流程基本都是: 原料验收→处理→盐渍→装罐→加热脱水→配注茄汁→称量→个封口→今杀菌→冷却。 随着生产的发展,真空自动封罐机的普遍使用,加上人们对罐头食品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
《四川烹饪》2001,(2):43-44
北渡"是一个地名,是重庆綦江边的一座小镇。綦江里的河鱼自来细嫩肥美,而靠打鱼为生的北渡人,又在长期的生活中练就了一套烹鱼的绝技。"北渡鱼"就是他们的创举。成都"李氏北渡鱼庄"将源于綦江的"北渡鱼"加以改进和创新,赋予了菜肴新的口味,使成菜造型更加美观,色泽更加艳丽,特色更加浓郁,让"昔日渔家餐,今登大雅堂。"李氏北渡鱼原料:鲜活草鱼1条约1250克初加工:草鱼宰杀后治净,斩下鱼头,做"包公鱼头";将鱼身对剖,取1/4的鱼肉片成片,做"白玉鱼片汤";其余3/4的鱼肉斩成条块,做"红油鱼块"。一吃:红油鱼块原料:鱼块、…  相似文献   

5.
说起吃鱼,我这个太湖畔的“鱼米之乡”人颇自以为是,每每足可从鱼的品种到鱼肴的烹制,着着实实地吹上半天。有回遇上一位人称“湖北佬”的荆门朋友,他则不买我的“鱼帐”,说道:“石头鱼你吃过吗?此物唯独荆门有,走遍天下无二家!” 终于有机会到得湖北荆门,那石头鱼果然教我大唤稀奇。用石头鱼做成的炒鱼块上席了,一  相似文献   

6.
尝鲜野鱼馆     
正步入"老村庄野鱼馆",竹木结构的内装潢给人一种进入农家土菜馆的亲切感,鱼缸里养着从未见过的野鱼,生龙活虎地游弋着。香干与杭尖椒、腌红椒共炒,是最家常的烹法,令我想起几十年前奶奶的手笔。红烧肉,和沪版有所不同:没那么甜,却有久违的肉香,作为配菜的百页结也豆香十足。徐总说:"这猪吃的是草和粮食。对了,奶奶曾说,那时乡下女人日常工作之一便是打猪草,族人每年还轮种公田,但必须养一头年猪,供族人祭祖时分食。  相似文献   

7.
正大四那年寒假,同系的一位学长介绍我去苏州一家电子公司实习。一下火车,我在迎面而来的湿冷中打了一个大喷嚏,感觉冷得要命。学长带我去吃爆鱼面,碗里有汤还有面,面上搁了一大块鱼和少许青菜。用鱼块来配面条,这对于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我尝了尝鱼肉,酥酥的,有腌过的味道。面条细长柔滑,红色的汤里漂着葱油,鲜香中还带了一丝丝的甜味。这碗味道、卖相非常不错的苏州面,不仅驱走了我身上的寒意,也给了我不一样的味蕾体验。  相似文献   

8.
鱼之鲜     
正母亲最不擅长做鱼,故乡的"厨娘们"似乎只会一种做鱼的方法,那便是将治净后的鱼剁成大块,葱花、姜、蒜、干红辣椒炝锅,放入鱼块快速过油,随后倒入切好的豆腐块和凉水;大火炖至汤色渐浓、鱼肉外翻时,放入盐和胡椒粉调味;再滚几分钟,便可将鱼和豆腐一起盛到大汤碗中,撒上葱花和香菜末。一家人齐齐聚到餐桌前,说笑着  相似文献   

9.
我厂于一九七○年开始生产出口茄汁黄豆罐头,产量逐年增加。几年来在生产实践中,为了提高茄汁黄豆罐头产品质量,我们在工艺操作中进行了粗浅的摸索,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也许喵星人每天都吃鱼,顿顿都吃鱼,吃都吃腻了怎么办?别担心,也许我们可以努力一把,把美味鱼肉做出花来。蔬菜可以选择西蓝花和紫薯,豌豆也可以,只需要添加一点点就够了。花式·三文鱼两吃做出花来,首先是形式感的丰富,一条鱼两种吃法,口含丰富得不得了。材料三文鱼……1块牛奶……2大勺鳕鱼……1块奶酪……少许蔬菜……少许猫草粉……少许做法1三文鱼分成两份。2一份三文鱼小火煎熟备用。3另外一份和鳕鱼、蔬菜丁加牛奶、奶酪煮熟,捣碎之后加入少许猫草粉。4一种鱼两种吃法,摆在猫咪面前,看看它喜欢哪个?  相似文献   

11.
<正> 目前,在内销红烧鲐鱼罐头的生产中,还存在一些质量问题,较为突出的是汤汁混浊沉淀。这个问题,并非大批集中出现,而是两三罐、三五罐,断断续续,时隐时现地产生。这类汤汁混浊沉淀的罐头,严重者与某些内销红烧或清蒸鱼类罐头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导致内容物完全腐败的现象很相似,但混浊的汤汁有絮状沉淀,且瓶盖并不凸起。这种罐头,从感观方面而言,汤汁混浊沉淀;鱼块及汤汁均失去了应有的红褐色,  相似文献   

12.
吃鱼记     
妻子是个特别喜欢吃鱼的人,每星期中,她至少吃上三四回鱼,而且不断地变换着花样烹鱼吃:今天红烧鱼,明天清蒸鱼,后天大汤鱼……她一见到鱼便眼睛发亮,满面春风,而我对此却常心有余悸。 并非我不爱吃鱼,我与妻同在江南水乡长大,从小便经常在餐桌子上同鱼打交道,江南水乡鱼的鲜嫩味美我能不喜欢?只是我吃鱼的技术极差,吃鱼时常鱼刺卡喉,险象环生,有一回吃鱼,一不留神,我被一根又粗又硬的大刺卡住了喉咙,血滴不止,家人想了好多好多  相似文献   

13.
粗粮情结     
我是吃粗粮长大的。 小时候我家住在河北农村,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平日里吃的全是粗粮,只有逢年过节,全家才能吃上一顿白面饺子或几个白面馒头。虽说后来全家迁到了张家口市,经济条件好多了,可在当时每人每月也只供应几斤白面。这点白面该怎样分配呢? 奶奶对妈妈说,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应该给爸爸吃;爸爸、妈妈说奶奶年纪大了,应该给奶奶吃;奶奶则说,一家人的吃饭穿衣都是妈妈一人操持,这点细粮应该给妈妈吃。最后全家一致认为,我的弟弟妹妹年龄还小,而小孩子正在长身体,就给他们吧!于是那点连给弟弟妹妹吃都不够的细粮,自…  相似文献   

14.
荷兰人的就餐方式与英、美不同,他们习惯每天只吃一顿热食.农民在中午,一般家庭则在晚上,而且习惯喝“饭前酒”.菜肴为肉丸子汤或面条汤、茄汁大虾,以及盐烤鲱鱼、熏鳗鱼等.早、午餐多为面包,配各式冷肉、熏排骨、罐头鱼、奶酪、果酱及其他甜食,如牛奶蛋糊、加奶油炖水果、薄煎饼或苹果馅饼.夏季还  相似文献   

15.
正荷兰人习惯于每天吃一顿热饭,农民一般中午吃,其他家庭则把热饭安排在黄昏,饭前人们要喝上一杯冰镇的酒。这顿饭总是从上菜汤开始,然后上茄汁对虾、鲱鱼之类。早午餐主食多为面包,配以冷肉、熏排骨、罐头鱼、奶酪、果酱。早餐饮茶,午餐喝咖啡加奶或凉牛奶。甜食有牛奶蛋糊、炖水果加奶油、薄饼或苹果馅饼。埃及人煮饭一般是先放4碗水和4汤匙植物油和盐放在锅中煮沸,再放入淘洗过的大米,旺火煮开后用文火烧。西班牙人爱吃鸡饭。他们先将带骨鸡肉煮汤,再炒熟这些鸡骨肉,加入米  相似文献   

16.
刘姝 《中国食品》2001,(4):0-30
挪威是一个环境优美的国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包括了一条绵长的海岸线,使之拥有无数水质清澈的纵深峡湾。由于没有污染、冰冷而纯净的水质为享誉国际的美味挪威三文鱼提供了养殖条件。三文鱼既可生吃、又可以烟熏和煮食。但要把三文鱼烹饪的有滋有味,还需一番功夫。在英文中,鱼肉烹调恰到火候叫做“cuisson”。对于三文鱼而言,它的“cuisson”是指鱼肉从深粉红色变成浅色。火候过度,鱼肉则变得干硬。达到cuisson的鱼轻压的时候非常松软,说明内部还很潮湿,另外,必须注意的是,鱼虽然离开火源,但它仍保持着高温,因此要等一分钟后…  相似文献   

17.
平俊涛 《四川烹饪》2011,(10):39-43
"无鱼不成宴,无鱼不饮鲜"是武汉餐饮的一大特色。不过,以鱼为主题的餐馆,在武汉却不多见。据当地的业内人士分析,这与武汉人对吃的要求比较杂有关。"楚鱼王"是武汉城为数不多以鱼为主题的餐厅,该店不仅鱼的品种多,而且还率先推出了"全鱼宴"。在该店,"全鱼宴"有两层含义,一是用一条鱼的各个部位入肴,做成一桌鱼宴,二是以不同的鱼,再经不同的烹制方法而做成的宴席。这里,我们来看该店厨师长是如何把一条匙吻鲟和一条三文鱼做成全鱼宴的。——编者  相似文献   

18.
正三文鱼因色泽诱人、口感细腻、富含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而风靡全球,近几年也受到国内消费者喜爱。最近有媒体报道称,现在我国市场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鱼"都来自青藏高原。随即有部分网友质疑,青藏养殖的并非三文鱼,而是虹鳟,虹鳟肉含有寄生虫不能生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还可以放心吃三文鱼吗?市面上名目繁多的"三文鱼"该如何辨别?下面由相关行业协会、专家为我们科普关于"三文鱼"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19.
粤菜里所喝的汤是很少见红的,而且忌讳使用单纯的调味品,不像川菜里的辣子鸡或水煮鱼,淋漓得无法形容,吃下去便就只顾着辣的滋味,忘记了咬在嘴里的是鸡是鱼。有朋友笑我吃得不正宗,说真正的川菜也讲究回味二字。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留给我的一个印象是饥馋,似乎整天都是饥肠辘辘的,恨不得吃下一座山。每次在外玩耍,进门总要吵食的。有一天进门就嗅到食物香味,惊呼:“奶奶,是什么?好香啊!”奶奶笑骂:“狗鼻孔蛮灵的。”说着从火炉灰里扒出一只焦皮山芋,丢在地上。我顾不上那热烫,也顾不上那扑鼻的香和诱人的甜,扒开芋皮就风卷残云般将其“消灭”。 不管怎么说第一次吃这烘山芋,由于当时是饥荒年代,也莫名其中好滋味,但比起天天千篇一律式的吃煮山芋,那早已腻口的感觉要好得多了。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