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桑椹籽制油及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桑椹籽与桑椹籽油的有关特性,论述了桑椹籽油的4种加工工艺及桑椹籽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桑椹籽油的提取及其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桑椹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研究了漫提溶剂、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等因素对桑椹籽油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溶剂浸提桑椹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对桑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溶剂提取桑椹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石油醚为提取剂,浸提温度为40℃,浸提时间5 h,料液比(g·mL-1)为1 10.在此条件下,桑椹籽油的提取率为28.62%;桑椹籽油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4.59%,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74.86%.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辅助提取桑椹籽油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桑椹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桑椹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桑椹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因素对桑椹籽出油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液料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桑椹籽油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沸程60~90℃的石油醚为提取剂,液料比为22 mL/g、提取温度为50℃、超声波功率为275 W,超声提取时间为35 min,提取1次。在此工艺条件下,桑椹籽油出油率35.62%,提取率达92.69%。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桑椹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进行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桑椹籽油的单因素试验,然后通过二次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萃取温度、萃取压力,CO2流量、萃取时间4因子的数学模型并确定最佳参数,最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桑椹籽油进行组分分析。  相似文献   

5.
桑椹籽油的降脂作用研究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桑椹籽油的降脂作用;方法普通基础饲料加10%猪油、l%胆固醇,0.5%胆酸钠组成高脂饲料,高脂饲料中添加6%的桑椹籽油饲喂Wistar大鼠(桑籽油组)4周后与单饲高脂饲料的大鼠(高脂组)对比血脂和肝脂水平.结果与高脂组比较,桑籽油组大鼠血清和肝脏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致动脉硬化指数也明显下降(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抗动脉硬化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桑椹籽油具有显著的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桑椹籽与籽油的营养成份及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分析了桑椹籽和籽油的化学成份。桑籽含30.7%的油,29.4%的粗蛋白,25.3%的膳食纤维,7.1%的碳水化合物。桑籽中黄酮含量33.3mg/100g。还分析了桑籽的氨基酸成份和微量元素组成。籽油中含亚油酸79.4%,维生素E817μg/g,β-胡萝卜素1.78μg/g,硒0.03μg/g。桑籽油的物化指标为,皂化值201.8,不皂化物6.45%,折光指数1.4812(20℃)。  相似文献   

7.
桑椹籽粒中黄酮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用三种方法对桑椹籽中总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和测定,结果表明,桑椹籽中含有丰富的生物类黄酮,其粗提物含量可达58.15mg/100g,黄酮约占粗提物的34.20%,在桑椹籽粒中黄酮约占19.89mg/100g。这为桑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以桑椹籽为原料,对盐溶法提取桑椹籽蛋白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因素对盐溶法提取桑椹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盐溶法提取桑椹籽蛋白质的最佳提取参数.结果表明,桑椹籽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为4.3;各因素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料液比、氯化钠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盐溶法提取桑椹籽蛋白质的最佳参数为:浸提液氯化钠溶液浓度0.3 mol/L,料液比1 40,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为28.80%.  相似文献   

9.
权美平 《粮油加工》2010,(2):106-109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纤维素酶提取桑椹籽黄酮的最佳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桑椹籽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纤维素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酶液pH值、酶解时间、料液比。试验确定的酶法提取桑椹籽中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的添加量为0.02%,料液比为1∶50,酶解时间为2.0h、酶解温度50℃、酶液pH值6.0。  相似文献   

10.
桑椹籽油的降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桑椹籽油的降脂作用;方法:通过基础饲料加10%、1%胆固醇,0.5%胆酸钠组成高脂饲料,高脂饲料中添加6%的桑椹籽油饲喂Wistar大鼠(桑籽油组)4周后与单高脂饲料的大鼠(高脂组)对比血脂和肝脂水平。结果:与高脂组比较,桑籽油组大鼠血清和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致动脉硬化指数也明显下降(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抗动脉硬化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桑椹桑籽油具有显著的降脂、抗动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桑椹籽中黄酮的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及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桑椹籽中总黄酮苷类化合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生产工艺优化的正交试验,并对萃取物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萃取率影响主次次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夹带剂用量.生产最优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为50℃、CO2流量20kg/h、夹带剂料液比为1:4.萃取物色泽金黄、无异味,每100g萃取物含总黄酮苷类化合物67.63mg.萃取物对细菌和霉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桑椹籽蛋白质提取的影响,确定了碱溶酸沉法提取桑椹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桑椹籽中蛋白质的等电点(pI)为4.3;影响桑椹籽蛋白质得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料液比(g/mL)、提取时间、NaOH溶液浓度及提取温度;碱溶酸沉法提取桑椹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溶液浓度0.14 mol/L,料液比1∶30,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桑椹籽中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25.37%。  相似文献   

13.
棉纤维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棉纤维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当前吸油材料的研究现状、吸油材料的分类以及不同吸油材料的吸油机理和优缺点;简述了具有特殊形态结构且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棉纤维在吸油材料应用方面的优势和棉纤维吸油机理;论述了棉纤维和棉纤维非织造材料作为吸油材料的研究现状、国内外棉纤维吸油性能评价测试方法及其局限性。认为:天然棉纤维吸油材料吸油倍率高、拒水性好、可循环使用且无二次污染,在吸油性能和环保方面均优于合成吸油材料。  相似文献   

14.
简介了日本生姜风味油、蒜风味油、葱风味油、胡椒风味油、柠檬风味油、欧芹风味油等的制作方法及特色,给食物增添新奇感,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  相似文献   

15.
几种新型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及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要说明在我国开发应用新油源的重要性,主要对松籽油、元宝枫油、西红柿籽油、翅果油、红椒籽油、葡萄籽油、秋葵籽油和核桃油等的脂肪酸组成及作为食用油的特点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花椒籽制油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花椒籽的性质及制油的初步试验。采用表皮和仁分步制油,表皮油作为工业用油,仁油作食用油,取得了基本成功。  相似文献   

17.
在普通油醋汁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一款新型黑枣油醋汁产品,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得出黑枣油醋汁与普通油醋汁在成分与功能上有着显著差异。该实验比较了黑枣油醋汁与普通油醋汁中多酚、黄酮、总酸、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同时比较了黑枣油醋汁与普通油醋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黑枣油醋汁中多酚含量较普通油醋汁提高了47.2%;黄酮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不明显,比普通油醋汁分别提高了8.57%、4.18%;黑枣油醋汁中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比普通油醋汁分别降低了32.4%、20.3%;黑枣油醋汁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比普通油醋汁少5种,且主要的呈味物质发生改变;黑枣油醋汁清除DPPH、ABTS自由基及FRAP的IC50值均低于普通油醋汁,分别为0.26,0.091,0.097 mg/mL,可以看出黑枣油醋汁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普通油醋汁。文章通过比较分析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黑枣油醋汁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庞晓慧 《中国油脂》2021,46(1):32-37
以共轭二烯烃、共轭三烯烃、过氧化值、羰基值平均增长速率以及110℃的氧化诱导时间为指标,对比研究了美藤果油、亚麻籽油和紫苏籽油的氧化稳定性,同时探讨了在60℃加速氧化过程中3种植物油主要微量组分以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植物油中共轭二烯烃、共轭三烯烃、过氧化值、羰基值平均增长速率为美藤果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氧化诱导时间为美藤果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甾醇、多酚的损失率为紫苏籽油>美藤果油>亚麻籽油,维生素E的损失率为紫苏籽油>亚麻籽油>美藤果油;多不饱和脂肪酸损失率和饱和脂肪酸增加率为亚麻籽油>紫苏籽油>美藤果油。因此,认为美藤果油氧化稳定性最强,亚麻籽油次之,紫苏籽油最弱。  相似文献   

19.
油茶多酚是油茶籽中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与油茶籽油的品质、色泽和氧化稳定性等紧密相关,但受提取条件、鉴定方法和加工工艺影响较大。为进一步了解油茶多酚的化学性质及潜在利用价值,本文对油茶籽油中多酚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明确了油茶多酚与油茶籽油抗氧化作用的关系,探讨了油茶多酚提取、鉴定的常规和新型方法,重点阐述了油茶多酚与品种、制油工艺、精炼步骤和预处理措施等的相关性,剖析了油茶多酚在适度加工条件下对改善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为油茶籽油适度加工过程中多酚的保留及调控、天然健康营养油茶籽油产品的增效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分析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籽油具有与橄榄油相类似的脂肪酸组成与生理活性,且其毛油具有良好的耐储性。综述了油茶籽油在不同制油工艺下的品质特性,分析了与油茶籽油抗氧化稳定性相关的因素,探讨油茶籽毛油具有较高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对后续深入研究油茶籽油中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