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抗菌肽AMP-17对食源性微生物黄曲霉孢子萌发、菌丝生长、产毒等的影响。通过微量液体稀释法测定AMP-17对黄曲霉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并绘制生长曲线。血球计数板及干重法计算经AMP-17作用后,黄曲霉的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抑制率。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AMP-17对黄曲霉毒素产量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AMP-17作用后黄曲霉孢子及菌丝体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显示,AMP-17对黄曲霉的MIC为50μg/mL;生长曲线显示其能显著抑制黄曲霉的生长;50μg/mL AMP-17作用后黄曲霉孢子萌发率为8%,菌丝抑制率可达72.5%;低浓度的AMP-17即可显著降低黄曲霉毒素的合成;经AMP-17干预后,黄曲霉孢子及菌丝形态结构均遭到明显破坏。因此AMP-17对黄曲霉的生长及产毒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该研究结果为AMP-17应用于食品防腐提供了实验依据,可进一步丰富食物防腐剂种类。  相似文献   

2.
石香薷提取物抑制黄曲霉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石香薷提取物抑制黄曲霉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杯碟法测抑菌圈,参考Victor方法测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平板法计数黄曲霉孢子萌发,显微镜观察石香薷提取物作用后的黄曲霉的形态.结果石香薷提取物抑制黄曲霉MIC为0.15 mg/mL,MBC为0.20 mg/mL;石香薷提取物对黄曲霉孢子萌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使黄曲霉菌丝、足细胞、孢子梗的形态发生明显改变.结论石香薷提取物对黄曲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菌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其作用机制是药物首先破坏细胞壁、膜结构,影响细胞正常新陈代谢,从而影响孢子萌发、菌体形态的改变,进而抑制菌体生长.  相似文献   

3.
山苍子精油是一种纯天然植物精油,本文研究了其对黄曲霉生长、代谢和毒素产生的抑制作用,探讨了山苍子精油对黄曲霉菌的抑菌能力和作用机理。本研究将花生放置于自然环境染菌并分离纯化目标菌,采用形态学并结合ITS序列法进行菌株分类鉴定;结合抑菌圈、抑菌率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探讨山苍子精油对黄曲霉菌的抑制能力;进行了山苍子精油影响黄曲霉孢子萌发率、生长曲线和黄曲霉毒素B1产生的实验研究;从细胞膜渗透性、细胞酶活性的变化探讨了山苍子精油抑制黄曲霉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从腐败花生中分离筛选出菌株HB2,经ITS序列法鉴定为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黄曲霉素测定结果显示其含有黄曲霉素B1(AFB1),质量浓度为3.4×103μg·kg-1(纯湿菌体);抑菌圈随精油浓度的增大明显变大,对黄曲霉的最低抑菌体积分数(MIC)为0.800μL·mL-1;孢子萌发率、牙管长度、黄曲霉菌体的生长量和AFB1的浓度随培养液中精油浓度的增大呈显著下降趋势,当山苍子精油浓度为0.100μL·mL  相似文献   

4.
以意大利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为供试菌,研究桂枝主要抑菌活性成分肉桂醛、肉桂酸的抑菌机制。通过测定肉桂醛、肉桂酸对供试菌的孢子萌发、菌丝生长形态、细胞膜通透性、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以及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阐明二者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肉桂醛溶液对供试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0.025 mg/m L和0.1 mg/m L,肉桂酸溶液分别为0.1 mg/m L和0.4 mg/m L;与对照组相比,经处理的菌体,其孢子萌发率降低,菌丝扭曲膨大或断裂,细胞膜渗透率增强,菌体内可溶性糖及蛋白质含量减少,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活性降低。试验结果表明,肉桂醛和肉桂酸能有效抑制意大利青霉菌的孢子萌发,阻碍菌体生长,破坏细胞膜致使通透性增加,内含物外渗,且能有效破坏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过程,菌体能量代谢途径受阻,从而抑制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简称单增李斯特菌)作为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果汁食用安全性的主要威胁因子。本实验设计并获得一种抗菌肽zp37,通过测定抗菌肽zp37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析抗菌肽zp37处理后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曲线、膜电位、膜完整性、细胞微观结构、细胞聚集率、DNA结合情况以及胞内活性氧等,研究抗菌肽zp37抑制果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抗菌肽zp37对单增李斯特菌的MIC为16μg/mL,当其质量浓度大于4MIC时,单增李斯特菌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同时,8MIC的抗菌肽zp37处理1h能杀死绝大部分的单增李斯特菌,且在7 d贮藏期内,2MIC的抗菌肽zp37能将草莓汁、猕猴桃汁和苹果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控制到检测限以下。抗菌肽zp37处理后,单增李斯特菌细胞膜离子通透性增加、膜电位消失,细胞膜完整性被破坏,细胞出现明显的凹陷变形,细胞间发生聚集。荧光标记示踪法结果显示,抗菌肽zp37同时作用于单增李斯特菌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在细胞质中,当抗菌肽zp37质量浓度大于DNA质量浓度的1/4...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薄荷精油对黄曲霉生长及其毒素B1合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体积浓度的薄荷精油, 以不加薄荷精油作为对照, 通过测定其对产毒黄曲霉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孢子萌发、菌丝干重、菌落直径、微观结构及黄曲霉毒素B1合成量的影响, 探究薄荷精油对黄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 薄荷精油对产毒黄曲霉的MIC为1.6 μL/mL; 2MIC薄荷精油处理对黄曲霉孢子萌发抑制率、黄曲霉菌丝生物量抑制率及黄曲霉毒素B1合成抑制率达到了99%以上,且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薄荷精油会影响黄曲霉菌丝形态; 同时, 通过熏蒸处理, 薄荷精油能够有效抑制花生中的霉菌增长, 防止霉菌侵染花生。结论 薄荷精油对黄曲霉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在粮食储藏、食品防霉等方面具有进一步开发成安全防腐抑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一种高安全性、可生物降解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毒性。为探究ε-PL对柑橘酸腐菌(Geotrichum citri-aurantii)的抑菌活性,并分析其抑菌作用机制,本实验测定ε-PL处理对柑橘酸腐菌的菌丝体生长抑制率及孢子萌发抑制率,ε-PL作用下的胞外相对电导率、A_(260 nm)的变化,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ε-PL处理对细胞膜完整性及菌丝体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ε-PL对柑橘酸腐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400 mg/L,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抑制的半最大效应浓度分别为128.79 mg/L和214.77 mg/L;质量浓度为1 600、3 200、6 400 mg/L的ε-PL处理可显著降低柑橘果实酸腐病的损伤接种发病率和病斑直径(P0.05);经1×MIC和2×MIC的ε-PL处理后的柑橘酸腐菌胞外相对电导率、A_(260 nm)和红色荧光强度显著上升(P0.05),表明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核酸等胞内物质外渗流出,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经ε-PL处理后柑橘酸腐菌菌丝体发生了褶皱变形、断裂。因此,ε-PL通过破坏柑橘酸腐菌的细胞膜结构,造成内容物外渗,使菌丝体形态结构畸变与孢子萌发受阻,进而抑制了菌体细胞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壳寡糖(COS)对黑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的抑菌活性及其机制,通过最低抑菌浓度(MIC)、菌丝生长抑制率和孢子萌发抑制率揭示COS对腐败真菌的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COS能够显著抑制腐败真菌的生长,对供试菌的MIC范围在15.6~31.2 mg/mL。经COS处理后,腐败真菌细胞膜产生凹陷褶,细胞通透性增大,细胞成分大量泄漏,细胞膜受损;COS还剂量依赖性地减少几丁质的产生,增强几丁质酶活性,同时使可溶性蛋白质大量外渗。结论 :COS主要通过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代谢3个方面对腐败真菌的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其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真菌天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芳樟醇对生姜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菌效果与作用机制,以不同质量浓度的芳樟醇处理尖孢镰刀菌,对尖孢镰刀菌菌丝体生长、孢子萌发和细胞膜的损伤以及防治效果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芳樟醇可显著抑制尖孢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其半数有效浓度为1.183 g/L,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为2.0 g/L,抑制效果与芳樟醇质量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以芳樟醇MIC处理尖孢镰刀菌6 h,其孢子浓度为(1.43±0.12)×104 spores/mL,显著低于对照组((5.79±0.19)×104 spores/mL)(P<0.05);MIC芳樟醇处理枯萎病菌尖孢镰刀菌12 h,其孢子萌发率仅为(5.83±2.16)%,显著低于对照组((95.12±3.78)%)(P<0.05)。1/2 MIC与MIC芳樟醇处理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菌丝悬液中相对电导率、核酸渗漏量显著增加,菌丝中丙二醛浓度也显著增加,麦角固醇含量显著降低,减弱了尖孢镰刀菌的致病...  相似文献   

10.
通过牛津杯实验对孢子萌发率、菌丝生长曲线、pH值和菌丝体离子泄露进行测定,研究了大豆球蛋白碱性肽(GBP)对黑曲霉的抑菌特征和机理。黑曲霉抑菌圈直径随着GBP浓度的增大而增大;GBP有效抑制了黑曲霉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GBP可以破坏黑曲霉细胞膜上质子的通道,阻止细胞外溶液的正常酸化,从而抑制菌体的生长。GBP也能破坏黑曲霉菌丝体细胞膜,增大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导致细胞内钙、钾金属离子的泄露。实验结果表明GBP对黑曲霉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因此,GBP可以应用于食品的防腐保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