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芦苇为原料,在常压条件下利用乙二醇的水溶液提取分离木素、纤维素,采用4因子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乙二醇、催化剂1、催化剂2和液固比对木素、纤维素分离的影响,得到了相应单指标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分离出来的木素做了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乙二醇(55%)、催化剂1(50%)、催化剂2(4%)、液固比(6:1),得浆纯度较高,所得木素仍是由苯及其衍生物构成的大分子,分布范围较窄。  相似文献   

2.
李万利  罗学刚 《中华纸业》2005,26(11):42-45
在前面[1]、[2]研究的基础上,仍采用L15(43)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蒸煮时间由1.0h延长到2.0h后乙醇、催化剂和液固比等因素对木素、纤维素分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延长蒸煮时间后,各试验因素仍在各因素中值处交汇,以后随着试验因素水平的增高,影响木素、α-纤维素分离的主要因素是乙醇;乙醇和液固比相互作用对木素分离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70%乙醇、3%催化剂和4:1液固比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好的木素、纤维素分离效果;与前文研究相比,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所得木素重均分子量和分散指数分别增加为3420.8和2.1 6.  相似文献   

3.
李万利  罗学刚 《中华纸业》2005,26(12):42-44
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仍采用L15(43)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蒸煮时间由1.0h延长到2.5h后乙醇、催化剂和液固比等因素对木素、纤维分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延长蒸煮时间后,各试验因素仍在各因素中值处交汇,以后随着试验因素水平的增高,影响木素、α-纤维素分离的主要因素是乙醇和催化剂;乙醇和催化剂相互作用对木素分离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60%乙醇、7%催化剂和6:1液固比条件下,可以得到较好的木素、纤维分离效果;与前文研究相比,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所得木素重均分子量和分散指数分别增加为3405.4和2.19.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乙醇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五味子木脂素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获取工艺参数。方法利用响应面法(RSM)对五味子木脂素超声辅助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超声提取时间和液固比为自变量,木脂素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采用3因素5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五味子3种主要木脂素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结果五味子木脂素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最佳条件为:乙醇浓度85%、超声时间34 min、液固比146 mL/g。该条件下3种主要木脂素类成分总提取率为1.13%。结论研究建立的模型适合五味子木脂素的提取,可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5.
以芦苇为原料,在较温和条件下利用乙醇的水溶液提取分离木素,纤维素,研究了分离时间对粗浆及木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蒸煮保温时间为2.0h时,木素,纤维素分离效果较好,粗浆中木素和α-纤维素含量分别为10.04%和68.23%,所得木素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凝胶色谱分析显示,随着蒸煮时间的增加,木素中紫丁香基单体增多,分子量有微小变化,简单展望了乙醇法分离木素制浆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亚麻籽中木脂素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亚麻籽粕中提取木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柱层析法进行纯化,核磁共振法对所得木脂素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木脂素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1:8,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50℃.分离纯化得到的木脂素结构为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二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7.
以南五味子总木脂素、多糖为指标,研究南五味子有效成分的最优提取工艺条件及其在乙醇相和水相中的分布状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苯酚-硫酸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总木脂素最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为1:9、提取3次、每次2 h,得率可达9.76 mg/g生药量;总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70%乙醇、料液比为1:7、提取3次、每次1.5 h,得率可达11.32 mg/g生药量。结果还表明,提取物经分离后在乙醇相中总木脂素和多糖含量均明显大于水相中含量。乙醇相中,总木脂素与多糖含量相当;水相中,多糖含量高于总木脂素量。  相似文献   

8.
在常压下,利用低浓度的乙二醇溶液蒸煮芦苇,分别做了酸用量、液固比和有机溶剂浓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乙二醇在常压下表现出良好的纤维素、木质素分离趋势,在乙二醇40%、催化剂10%、水50%、酸3%和液固比20:1时,纤维素、木质素分离效果最佳,浆的质量较好;乙二醇通过蒸馏回收可以循环利用,并可得到较纯的木质素.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热耦合稀乙酸预处理技术对速生杨木进行拆解,研究了乙酸质量分数、固液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杨木木糖去除率和纤维素拆解分离得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乙酸质量分数0.5%、固液比1∶20、温度170℃、反应时间30 min条件下,木糖去除率为92.9%,纤维素拆解分离得率为94.0%。通过对水热残渣和预处理液的结构与成分分析,表明水热耦合稀乙酸预处理是一种温和的拆解分离方法,其主要去除杨木纤维中半纤维素的木糖成分,将大部分木糖转化为低聚木糖,同时对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破坏较小,从而保护纤维素、提高纤维素酶的可及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以麦草秸秆为原料制取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工艺。运用添加乙酸的乙醇法低污染制浆技术,溶出麦草秸秆中的木素、半纤维素等杂质,采用全无氯的臭氧及过氧化氢漂白工艺对粗纤维素进行漂白,然后通过盐酸水解和稀碱处理制备得到微晶纤维素。结果表明,试验制取的微晶纤维素符合合成革用微晶纤维素的标准。在提取粗纤维素过程中催化剂乙酸的最佳用量是2%。水解时间对微晶纤维素产品聚合度的影响较大。麦草秸秆制取微晶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比1:15,水解温度70℃,水解时间90min。碱处理的工艺条件为:碱浓5%,温度80℃,处理时间30min。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秸秆纤维素乙醇残渣、芦苇、核桃壳和稻壳4种农业废弃物为原料,采用氢氧化钠法分别提取木质素。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分析手段对获得的木质素进行结构分析,探究了不同原料来源木质素的化学结构差异与其抗氧化活性和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H型结构单元越多,木质素总酚羟基含量也越高,且木质素总酚羟基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和生物活性具有正相关关系。当木质素浓度为0.4 mg/mL时,4种不同来源木质素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在14.9%~53.5%之间。4种不同来源木质素均具有提高小鼠成骨细胞活力的效果;在浓度为3.2 mg/mL时,玉米秸秆纤维素乙醇残渣木质素可使小鼠成骨细胞活力达到710%,远高于其他3种木质素。  相似文献   

12.
丙酮制浆对竹纤维长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竹材为原料,探讨了在不同浓度有机溶剂、盐酸和催化剂等条件下,丙酮制浆对纤维长度的影响。丙酮制浆对纤维长度具有显著的影响,随着丙酮及酸浓度的增加,纤维长度减小;而随催化剂量的增加,纤维长度增长。在丙酮20%,盐酸浓度2%及催化剂浓度50g/L条件下,分离纤维的长度变化较小,且木素得率较高,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夏久林 《中国造纸》2019,38(7):42-48
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通过调整木素与醋酸纤维素的质量比来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前驱体纤维,然后经预氧化和碳化得到具有不同孔隙结构的木素/醋酸纤维素基微纳米碳纤维,并对制备所得的碳纤维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氮气吸附脱附以及亚甲基蓝吸附等表征。结果表明,木素与醋酸纤维素纺丝混合性良好,混纺之后前驱体纤维热稳定性与玻璃化转变温度均优于醋酸纤维素;当醋酸纤维素与木素质量比为8:2时,制备的多孔微纳米碳纤维直径较细,孔洞分布均匀,比表面积最大为173.42 m~2/g,水接触角最大为129.3°,亚甲基蓝吸附量最优,吸附量达到49.30 mg/g,且循环使用7次之后其亚甲基蓝吸附量仍能达到初次使用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制取可降解纤维地膜的秸秆纤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料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特性及加工工艺,因此对制成可降解纤维地膜的原料秸秆纤维进行物理化学及机械打浆特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Leica显微镜测定秸秆纤维形态,SPSS17.0统计分析纤维长宽比,Design-expert6.0.10区组对比分析两种秸秆、纤维间理化及机械打浆特性差异和经机械加工后纤维成...  相似文献   

15.
Lignin extracts from sugarcane bagasse by alkaline extraction in the presence and absence of ethanol were investigated for their efficacy on maintaining fresh fruit shelf life. For lignin extraction, the highest lignin yield was obtained from 40% (w/w) NaOH extraction in water. Addition of ethanol gave relatively lower yield of lignin but less hemicellulose contamination. FT-IR intensity of lignin-to-carbohydrate transmittance ratios of extracted lignin from 40% (w/w) NaOH in distilled water were similar to the ratios of lignin standard from Kraft process. From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GPC), lignin isolated from 40% (w/w) NaOH in distilled water yielded high amount of both large and small molecules of lignin. The weight loss ratio between lignin and hemicellulose was analyz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GA). It was confirmed that isolated lignin from 40% (w/w) NaOH in distilled water contained highest amount of hemicellulose in lignin extract. The test of coating formulas on limes demonstrated that coating solutions of 0.8% (w/w) xanthan gum and 1.5% (w/w) extracted lignin from 40% (w/w) NaOH had potential to maintain weight loss and color change. This coating formula also exhibited higher antifungal activities. Limes coated with extracted lignin showed higher antifungal activity than limes coated with commercial lignin.  相似文献   

16.
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稻草秸秆酶解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采用稀酸和酸碱顺序两种方法处理稻草秸秆,20 FPU/g(底物干重)的纤维素酶、底物质量浓度为80 g/L,45℃酶解72 h。结果表明,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对纤维素转化为葡萄糖都有较大影响,稀酸处理的秸秆酶解纤维素转化率(43.4%,葡萄糖质量浓度24.1 g/L)是未处理秸秆(16.8%,葡萄糖质量浓度6.2 g/L)的2.6倍,而酸碱顺序处理的秸秆(60.6%,葡萄糖质量浓度47.7 g/L)则是未处理秸秆的3.6倍。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处理秸秆后,秸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被移去,秸秆结构发生改变,从而秸秆纤维更易受纤维素酶的攻击,并且秸秆木质素和半纤维素质量分数越低,纤维素的酶解得率就越高。  相似文献   

17.
农作物秸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高效糖化是秸秆转化为乙醇等化工原料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以玉米芯为材料,对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碱液分离以及纤维素裂解成可发酵糖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90,氢氧化钠浓度为2.5mol·L^-1,沸水浴14h,玉米芯纤维素含量达到93.73%,半纤维素回收率为76.96%;分离获得的玉米芯纤维素经温度121℃、时间40min和硫酸浓度22%处理后,酸解率达到98.85%。  相似文献   

18.
嗜碱性木素降解菌降解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比较不同嗜碱细菌对麦草中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率, 并比较不同菌株的产酶及酶活情况, 筛选出了木素降解能力较强, 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嗜碱性木素降解菌。在pH≈10-4的条件下培养8d 后, 菌株6 降解了32-37% 的麦草木素, 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别降解了21-48% 和22-69% 。这与其产酶情况基本一致, 该菌株的酶活最高, 分别为MnP271-30U/L和LiP41-94U/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