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织物的孔隙特征与透气透湿关系。对4种涤纶织物分别进行压汞法测试,得到了各织物的孔隙率、总孔面积、孔容、平均孔径等数据,与测试的织物透气率与透湿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织物中孔隙之间的连通性较好,有利于织物的透通性;织物的孔隙体积增量与孔径关系曲线图存在两个波峰,分别表征纤维间孔隙和纱线间孔隙;透气率与孔隙率总体呈正相关,但透湿量并不总是与织物的孔隙率保持一致。认为:压汞法可以得到织物内部孔径的各参数,且数据较准确,可适宜于研究织物相关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高密织物孔径分布对防水透湿性的影响,采用沸水收缩率分别为21.7%和10.2%、线密度比为1∶1.1的异收缩PET复合丝,通过丝的异收缩使织物蓬松,缩小织物中丝间孔径,增加丝内孔隙。测试分析了4种温度处理的织物孔径分布图与防水透湿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密防水透湿织物的孔径分布图呈左偏不对称形态,分布图从右向左可分为平台区、缓增区、顶峰区和缓减区。随着复合丝收缩增大,各区域有合并的趋势,最大孔径减小,主体孔径向左偏移。收缩最大的孔径分布图中,表征丝内孔隙的顶峰区,孔径范围为4~6μm,小孔百分比达76.8%;表征丝间孔径的平台区,10~31.1μm的大孔所占比例只有8.9%。孔径分布图中缓增区和顶峰区也就是小孔的量对透湿性起主导作用,平台区也就是大孔对织物的防水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为客观综合评价混纺毛织物热湿舒适性能,将丝光羊毛条、无毛绒和莫代尔纤维以6种不同比例混纺,分别织制纬平针组织针织物,并对透气率、透湿率、克罗值、回潮率、散湿速率和芯吸高度进行测试,分析混纺比对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丝光羊毛条、无毛绒和莫代尔纤维的混纺比为60∶20∶20时,织物透气率、克罗值达到最大;当混纺比为20∶20∶60时织物透湿率、回潮率达到最大,且散湿速率相对较优;针织物芯吸高度最高时的纤维混纺比为20∶60∶20。采用变异系数法为影响针织物热湿舒适性能的物理指标赋权,得出了综合评价羊毛/羊绒/莫代尔纤维混纺针织物热湿舒适性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4.
周宇  朱方龙 《纺织学报》2013,34(12):55-0
为了对人体着装稳态情况下织物内水分传输特性的进行有效的测定及评价。本文采用三步法分别实验测试了不同液面高度下装置的总湿阻、织物上表面空气层1湿阻、织物下表面与水表面之间的空气层2湿阻,利用回归方法确定水蒸汽在空气层2的等效扩散系数,进而计算出有空气层存在情况下织物的有效湿扩散系数。此方法能有效规避空气层对织物透湿性测试精度的影响,测试结果能深刻反映出织物传质的特性,为深入研究织物的舒适性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纺织基人造血管管壁水渗透性和孔径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纺织基人造血管管壁水力学性能表征指标的关系.采用依据国际测试标准设计制造的纺织基人造血管水渗透性测试装置,测试了各种结构的织物和各种类型的人造血管的水渗透性、孔隙率、平均孔径和孔径大小的分布,并对样品的水渗透性、孔隙率和平均孔径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试验研究表明:虽然人造血管织物的孔隙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水渗透性,但是当织物结构不同时,即使孔隙率相近,水渗透性呈现很大的分散性.而对于一般结构人造血管织物来说,其平均孔径与水渗透性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黄层  蒋晓文 《国际纺织导报》2013,41(2):68-68,70-72
选取棉、毛、丝、麻4类织物,分别对其厚度、面密度、透气性、吸湿性、透湿性、芯吸性进行测试,得到所需的试验数据;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结论:天然纤维织物的厚度、面密度均与织物吸湿性、透湿性、芯吸性呈负相关;天然纤维织物的透气性与织物吸湿性、透湿性、芯吸性呈正相关;天然纤维织物湿舒适性能与织物透气性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选取基本原料为锦纶或黏胶,组织结构为纬平针、罗纹和提花的5种冰爽针织面料,分别测试面料的热传递性能和透湿透气性等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分析冰爽面料的冰爽性能。同时分析热阻、透湿指数、湿阻、透气率等物理指标与冰爽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织物的热阻越小,透湿指数越低,湿阻越小,透气率越高,其冰爽性就越好,该研究为开发冰爽针织面料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海岛丝针织物透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晶  张泉 《针织工业》2005,(3):60-62
文中从理论上计算出海岛丝的总孔隙率、织物中长丝间孔洞的孔隙率和织物的总孔隙率,测定出海岛丝织物的透气量,计算出海岛丝织物的湿阻,研究了透气性与织物失重率和孔隙率的关系.得出织物的透气量随着织物失重率的增大先减小后逐渐增大,织物的失重率为5%时,织物的透气量最小、湿阻最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选用8种蜂窝状微孔结构改性聚酯纤维针织物和1种普通涤纶针织物,对它们的吸湿排汗性能,如吸水性、透湿性、湿阻、毛细效应、水分蒸发率等进行测试,分析了蜂窝纤维织物吸湿排汗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蜂窝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湿排汗性能,远优于普通涤纶织物;蜂窝纤维织物克质量和厚度越小,织物吸湿排汗性能越好;要获得良好的吸湿排汗性能,蜂窝纤维含量不应低于40%;芯吸高度并不能客观反映100%蜂窝纤维织物的导湿性能;蜂窝纤维织物的透湿量和湿阻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精纺毛织物悬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春燕 《毛纺科技》2012,40(3):58-61
选取了19种精纺毛织物,运用KES- FB织物风格测试仪测试织物拉伸剪切性能、弯曲性能和表面性能,运用动态悬垂风格仪测试织物悬垂性指标,且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精纺毛织物的静态悬垂系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悬垂性指标,与大多数悬垂性指标都呈高度正相关关系;且织物静态悬垂系数越大,则硬挺度系数也越高,织物美感系数就越高.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织物剪切性、弯曲性及拉伸线性度与静态悬垂系数之间的方程式,此方程可以用来预测精纺毛织物静态悬垂系数.  相似文献   

11.
针对聚乳酸纤维原液着色过程中炭黑与聚乳酸相容性差导致其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乳酸改性炭黑,并对聚乳酸纤维进行原液着色。探讨丙交酯用量、反应温度、聚合时间对聚乳酸改性炭黑的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并对其在聚乳酸纺丝溶剂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测试,同时对加入改性与未改性炭黑前后的聚乳酸纺丝液及聚乳酸膜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在丙交酯单体的用量为1.5 g、聚合时间为6 h、聚合温度为70 ℃时制备出的改性炭黑的粒径最小,为184.2 nm,且其在聚乳酸纺丝溶剂中可以稳定分散,与聚乳酸相容性较好;与未改性炭黑相比,加入改性炭黑后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苎麻纤维粗硬,弹性回复性差,成纱毛羽多,且残余扭矩大,织物表面纬斜严重。为改善纱线质量,降低细纱的残余扭矩,采用赛络低扭纺纱技术试纺了16.7tex纯苎麻细纱,探究了喇叭口位置、假捻器高度、假捻器与前罗拉的速比、钢丝圈规格对成纱质量的影响.并对细纱的断头率、断裂强力、毛羽指数、条干均匀度几个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对比。得出纺16.7tex纯苎麻赛络低扭纱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喇叭口位置左移0.5cm、假捻器高度为1cm、假捻器与前罗拉的速比为2.5、钢丝圈规格为G2。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适用于浆纱机的智能调浆系统,该系统由4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检测系统、控制系统、配料系统和调制系统。其中,检测系统主要用于检测浆纱机浆槽的实时液位、浆液含固率以及调浆桶内浆液温度与液位;控制系统采用下位机PLC与上位机工业PC串行控制,主要由检测单元、主控单元、配料单元和调制单元构成,形成检测-控制-执行-检测的闭环控制系统,以实现智能调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配料系统由放料单元和接料单元构成,放料单元采用螺旋给料机构,接料单元采用丝杠螺母传动机构;调制系统主要由调浆桶、电控球阀、输浆泵等构成,保证浆液的温度、粘度、含固率等达到工艺值指标。整个调浆系统以工业PC和PLC为控制中枢,进行闭环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安全、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加热非燃烧烟草制品加热时TSNAs的释放情况,以烟草薄片颗粒(RTPs)为原料,研究甘油含量、加热温度等对TSNAs释放的影响,并探究了其中NNN与NNK释放之间的关系。NNK和NNN释放量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增加,达到240℃之后增量变小;NAB的释放量随温度升高不断上升;NAT的释放量先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达到240℃后基本稳定。同时,原料中添加甘油会不同程度地减少TSNAs的释放量。因此,烟草薄片颗粒中的甘油含量、加热温度显著影响TSNAs释放行为,合理的甘油含量和低温加热均可有效减少TSNAs的释放。原料中添加NNN后,NNK的释放量显著增加,推测原料中NNN含量增加可能促进气溶胶中NNK的释放。  相似文献   

15.
针对聚丙烯酸酯浆料废水高浓度难降解以及成分单一等特点,采用基于共代谢的厌氧-好氧专利反应器组合工艺的生物处理方法对其进行中试试验,重点考察反应器的启动运行特征以及反应器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提高聚酯废水占比的启动方式,该系统启动周期约为30 d;在进水化学需氧量(COD)质量浓度为1 600 mg/L时,厌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为41.7 h,中温为(35±3)℃;在好氧段溶解氧质量浓度为3.5 mg/L的工况下,该系统对COD平均去除率为95.2%,最终出水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且该系统具有较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天然纤维床垫的抗菌防螨性能,对棕纤维床垫、纯黄麻床垫及黄麻艾叶混合床垫进行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压缩性、透气透湿性、抗菌防螨等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从床垫结构和化学物质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抗菌性和防螨性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几种床垫中棕纤维床垫具有最优的透气透湿性能,纯黄麻床垫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80%,驱螨率达到98%,均达到国标标准的要求,具有优异的抗菌防螨性能。  相似文献   

17.
香菇柄是香菇采收过程中的副产物,产量大,价格便宜,常用于加工香菇酱、饲料等,附加值低。香菇柄除纤维含量明显比菇盖多外,其他营养成分都只稍低于香菇盖,故对香菇柄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呈味核苷酸是香菇柄中主要的呈鲜物质,其中鸟苷酸的含量最为丰富。香菇柄中的活性成分多被以纤维素为主构成的细胞壁所包裹而很难得以释放。对香菇炳营养成分、药用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香菇炳的改性研究及高值化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改善聚酯(PET)的亲水性,采用生物基聚酰胺56低聚物(LPA56)对聚酯进行共聚改性制备新型聚酰胺酯共聚物。借助核磁共振波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光学接触角测量仪等对新型聚酰胺酯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聚酰胺酯共聚物兼具酯类和酰胺类特征官能团振动峰,且LPA56的反应率达到80%以上;共聚物的晶型和聚酯晶型相同,但其结晶度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逐渐降低,但其对共聚物热稳定性影响较小;当加入质量分数为5% 的LPA56时,共聚物的静态接触角从91.5°降低至70.3°;改性后PET纤维的回潮率是改性前的265%,并随着LPA56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差别化纤维生产过程中因忽视动态能耗而导致其生产工艺尚未合理优化的问题,首先对差别化纤维生产过程的工艺及能耗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将碳足迹引入到能耗计量与核算过程中,构建了一种基于碳排放足迹的差别化纤维生产过程能耗分析与计量模型;然后以涤纶低弹丝的加弹工艺为对象,从能源碳消耗、物料碳消耗以及工艺碳排放等方面入手,设计了涤纶低弹丝生产过程碳排放函数,并构建了基于碳排放函数的涤纶低弹丝生产工艺优化模型;最后根据涤纶低弹丝工艺数据,对工艺优化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及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优化了差别化纤维生产过程的关键工艺参数,并使碳排放量降低13.35%。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不同比例卡拉胶/魔芋胶共混和低交联的方法制备一种低吸湿性的高分子复合胶囊剂。利用黏度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胶囊破碎强度测试仪等分析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直接共混的复合胶囊剂无色无味、透明度高,在相同温度和转速下测试可知,随着魔芋胶含量的增加,溶液黏度先增大后降低,其卡拉胶/魔芋胶最优质量比为3∶1,此时体系黏度为589mPa·s,用滴丸机制成胶囊,其破碎强度可达到15.4N;加入交联剂后,体系黏度逐渐增大,交联剂的比例加入至2.5%时,体系黏度增加至890mPa·s,胶囊成品的破碎强度可达到24N。吸湿性能测试表明,材料的吸湿性受环境影响较大,湿度增大时,吸水平衡时的吸水量大。加入交联剂后的体系,材料吸水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